包頭地名:土右旗黨三堯鄉的51個村名來歷

黨三堯鄉,位於土默特右旗東南部。鄉政府駐地在薩拉齊鎮東南24公里處的黨三堯村,故得名。轄18個村民委員會、51個自然村。

黨三堯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黨三堯村,轄3個自然村。

黨三堯:二百年前,有一名叫黨三的人在此定居,故得名。

趙紅圪旦:一百多年前,有一名叫趙紅的人在此定居,故得名。

東營子:一百年前,有趙姓居民在此定居,以村子所在的地理方位起現名。

五卜樹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五卜樹村,轄5個自然村。

五卜樹:一百多年前,這裡曾有五棵樹,故得名。

楊家圐圙:清朝末年,有一楊姓居民在此放牧,並建有圈牲畜的“圐圙”,故得名。

北楊號卜:此村因在楊家圐圙村北,故得名。

南楊號卜:此村因在楊家圐圙村南,故得名。

新建村:1955年建村,故起名新建村。

紅泥圪卜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紅泥圪卜村,轄4個自然村。

紅泥圪卜:此村周圍土質呈暗紅色,又在低窪處,故得名。

梅林營子:“梅林”,系蒙語,亦作“勉利”,清朝官名。有一勉利官在此居住,故得名。

薛家圪旦:六十多年前,有薛姓居民在此定居,故得名。

臘鋪堯子:清朝末年,有臘姓居民有此定居,並開一店鋪經營,故得名。

當鋪堯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當鋪堯村,轄5個自然村。

當鋪堯:相傳,一百多年前,此地曾有人開過當鋪,故得名。

喇嘛營:“喇嘛”,系藏語,意為“僧侶”。清朝乾隆年間,有一喇嘛在此居住,故得名。

敖包卜:“敖包卜”,即“敖包音額日和”,系蒙語,意為“土堆坎”。此村以其所處地理特徵而得名。

廠房子:此村原有長工房子,故得名。

冰州海堯:“冰州海”,系蒙語,意為“麻雀”。因此地過去多種植高粱、麻子、黑豆等,麻雀常來此棲息,故得名。

保旦堯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保旦堯村,轄3個自然村。

保旦堯:“保旦”,亦作“布日圖”,系蒙語,意為“沙漠中的綠洲”。

潘家麻花堯:一百多年前,有潘姓人家在此定居,故得名。

西敖包:此村因在敖包卜村西南,故得名。

麻花堯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麻花堯村,轄3個自然村。

麻花堯:“麻花”,亦作“茫汗”,系蒙語,意為“沙漠”。一百多年前建村落。

杜家麻花堯:一百多年前,有杜姓人家在此居住,故得名。

壕賴圐圙:“壕賴”,系蒙語,意為“乾燥”。

善丹堯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善丹堯村,轄1個自然村。

善丹堯:“善丹”,系蒙語,亦作“尚達”,意為“二陰地,下溼地”。本村以地形而得名。

南善丹堯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南善丹堯村,轄3個自然村。

南善丹堯:此村因位於善丹堯村南,故得名。

白二圪旦:八十多年前,有叫白二的人在此居住,故得名。

楊順圪旦:解放前,有一名叫楊順的人在此居住,故得名。

杜家堯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杜家堯村,轄2個自然村。

杜家堯:五十多年前,有杜姓居民遷居此地,故得名。

省格堯子:“省格”,系蒙語,人名。清朝年間,蒙古族居民省格曾在此居住,故得名。

興旺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興旺村,轄3個自然村。

興旺:一百多年前,有個名叫楊牛換的人在此居住,故得名楊牛換圪旦村,1955年改為現名。

李家圪旦:一百多年前,有李姓人家在此居住,故得名。

榆家堯:一百多年前,有榆姓人家在此居住,故得名。

溫布壕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溫布壕村,轄1個自然村。

溫布壕:“溫布”,系蒙語,人名。據說,早年曾有一蒙古族居民溫布在此居住放牧,故得名。

田家圪旦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田家圪旦村,轄3個自然村。

田家圪旦:五十多年前,有田姓人家在此居住,故得名。

楊四圪旦:一百多年前,有一名叫楊四的人在此居住,故得名。

上溫布壕:此村因在溫布壕村北,故得名。

武大城堯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武大城堯村,轄1個自然村。

武大城堯:一百多年前,有一名叫武大城者帶著全家從山西省河曲縣遷來此地居住,故得名。

圪洞堰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圪洞堰村,轄3個自然村。

圪洞堰:八十多年前,此地居住著兩戶人家,其門前有一水圪洞,圪洞邊築有圍堰,故得名。

南石堯子:此村在石堯子村南,故得名。

孫家圪旦:一百多年前,有孫姓人家在此居住,故得名。

石堯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石堯村,轄2個自然村。

石堯:一百多年前,有一外國傳教士在此辦天主教堂,起名堂石堯,故得名。

壕賴圐圙:因本村在壕賴圐圙村南,故得名。

堂圪旦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堂圪旦村,轄3個自然村。

堂圪旦:此村因位於堂石堯村西南,雲家圪旦附近,故得名。

趙子圪旦:一百多年前,有叫趙子的人居住此地,故得名。

和仁圪旦:一百多年前,有一名叫和仁的居民居住此地,故得名。

團結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團結村,轄1個自然村。

團結:七十多年前,此地因系蒙古族聚居區,故起名達營子。1955年,因此村靠近團結渠,故改為現名。

迭壩營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迭壩營村,轄5個自然村。

迭壩營:“迭壩”,系蒙語,亦作“德木奇”,為喇嘛官名。一百多年前,此地曾有一座喇嘛廟,廟中有德木奇喇嘛,故得名。

黑鋪堯:傳說,一百多年前,此地曾有一處用黑布作帳的店鋪,故得名。

南迭壩營:此村因在迭壩營村南,故得名。

四座堯:五十多年前,此地曾有四座磚瓦窯,故得名。

林家海子:八十多年前,曾有林姓人家居住在此地的海子邊,故得名。


資料來源:《內蒙古自治區地名志(包頭市分冊)》(1985年11月)

資料整理:黃翔,網名“陰山小蟲”,包頭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書長、包頭市九原博物館 理事、包頭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 副會長。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嘗百般滋味,感悟文化,修行自己。


包頭地名:土右旗黨三堯鄉的51個村名來歷

土右旗薩拉齊鎮的磐安門廣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