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海南四绝”,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著绝丘濬

“著”有两层意思,一层的意思是他写的作品很多,无论是经济、政治方面的作品还是文学著作,他都有一定的代表作。另一层意思是他很出名,凭借廉洁的品格,在政治场上独放光芒,且认识很多文人雅士,使得他的名声响彻全国。

传说中的“海南四绝”,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丘浚生长于明朝中期,海南琼山人。自幼喜欢读书,看过一遍的书就能很快向长辈及同龄人复述,大家都认为他是一块可遇不可求的人才苗子,有人曾经评价他:“史称三教百家之言,无不涉猎”。他涉猎的领域较多,有戏剧、文学、医学、政治、经济等等。所以他有众多头衔,既是经济学家,又是政治家,还是剧作家。

传说中的“海南四绝”,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进入朝廷工作后,他出任过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任职期间,主要对文艺方面贡献颇多。与一众文化官员、学者编修《英宗实录》、《宪宗实录》、《续通鉴纲目》,且最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的思想理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比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 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要早180年。《大学衍义补》是丘濬经济治国思想集大成者之作。

传说中的“海南四绝”,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除此之外,他写作诸多剧本,但不慎遗失。《五伦全备记》影响深远,风格为诗法度严谨,典雅。

丘浚总共活了七十六岁,他是在上任时去世的,谥号“文庄”。


书绝张岳崧

这一绝,说的是张岳崧书画成就极其了得,极富文学艺术价值。他海南定安县人。全国正处科举时代时,他是海南唯一一位探花。他在官场上积极革除陋习丑规,并且在禁烟活动中协助林则徐。张岳崧主要从事编纂方面的工作。在他的主持下,《琼州府志》诞生了。

传说中的“海南四绝”,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在他还小的时候,就能够识字,这个举动就预示了他比其他小孩子要聪明得多。长大一些,他该帮家里的忙了,放牛、喂鸡喂猪、捕鱼、游戏,他总时不时带着一本书。在休息的时间坐在地上翻阅书籍。那些书籍像一位姆妈,陪伴他度过了儿童期,青春期,成人期。不知不觉间,他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读书融入了他的生活与生命,一天不读书他就难受。他也为日后编修工作量巨大的著作以及注释生僻难字奠定了基础。若不是他拥有驳杂的阅读量,恐怕编修古籍的工作他也不能胜任。

传说中的“海南四绝”,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最好玩的事情发生在他考县试时,他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凡是落入纸卷中的文字,均被考官喜爱,后来面试,考官觉得这孩子一场聪慧,于是想要加大考试难度,变换考试题目,这没有难道张岳崧,他提笔就来,挥洒下的文字让考官惊叹他是千古奇才。优秀的张岳崧很快就成为科殿试一甲第三名,成为海南唯一的探花。

传说中的“海南四绝”,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忠绝海瑞

“清”字贯穿了他的一生。他忠于自己的官职,与清代官场潜规则划清界限,不与泥流同流合污,作一朵泥流之上的清香莲花。海瑞家教严格,其母在他幼时不许他和其他小孩那样嬉戏打闹,没有玩伴的情况下,他只有读书才可以消解寂寞,书架上一排排的硬皮书被他翻烂。他攻读了诗书经传,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想要成为一名不谄媚权贵,不为己谋利,刚正不阿的的官员。所以他自己称自己为“刚峰”,像高耸入云的山峰,笔直又强大。

传说中的“海南四绝”,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海瑞在官场上恪尽职守,凡是以他职位和能力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他定会义不容辞。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总共有三件突出的贡献:法规制度、清廉作风、断案技巧。很多地区存在着管理问题,当官的人凭借官权抢夺人民百姓的资源,人民群众叫苦连天,海瑞根据在淳安的经验写《兴革条例》,谈论该地区的管理问题,就任应天巡抚,颁布《督抚宪约》,巡抚出巡各地时,各级官员都不得出城迎接和设宴招待。他推行的“一条鞭法”,“将过去按地、户、丁分别征收实行、征发徭役的赋役制度,改为按土地、人丁征收货币与白银;将过去由纳税户轮流征收解运改为官府自行征收解运。把田赋、力役和其他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征收。原来按丁户征役的办法一并改为摊入田亩。”

传说中的“海南四绝”,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当他升官时,原本官场风气是要设宴、送礼品礼金,但海瑞全部拒绝了,他说他做了朝廷的官员,就和普通朋友来往有所区别了,这些所谓的祝贺礼在他看来是使不得的。有违清官的本性。

传说中的“海南四绝”,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海瑞在断案时,他虽不如其他断案官员能够明察秋毫、慎重调查,但可以做到不把平民百姓拖下水,宁愿让官员、富人背负罪名。

传说中的“海南四绝”,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诗绝王佐

王佐是海南临高县人。他父亲早逝,由母亲一人带大。母亲知书达理,教他认识一些字,教他懂得一些道理。年长一些,母亲让他和远在异地的名师学习,思念之情自然是有的,每每月亮升起之时,都是母亲和儿子互相思念之际。时间一长,母亲把他带回娘家,跟随叔父唐舟和丘浚学习。经过名师和两位大老师的教导,他有了很深厚的文学基础。

传说中的“海南四绝”,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他的科举之路并非一路畅通无阻,和上述其他读书人不同,他自小虽读书百遍,但在春试中落第,后来进国子监读书,这个时期,他的读书能力就出来了,每次名列前茅,全班同学没有一个比得上他。


传说中的“海南四绝”,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他的政治生涯同样并非畅通无阻,由于他的显赫的才华,来自多方权势者的嫉妒,压抑着这位才子。王佐在太学待了19年,年龄越来越大,40岁的时候向吏部报到,要求铨补。


传说中的“海南四绝”,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晚年退出官场,回归家中,最喜欢和密友谈论诗文,并与之到山间花田漫步。空闲时间,他亲自种植花草,写写诗歌,自娱自乐,好不愉快。七旬高龄,他不似其他老年人,独自坐在家中独享悠闲,而是遍访山水,广搜民俗掌故,修成《琼台外纪》一书。

传说中的“海南四绝”,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他的主要著作有《鸡肋集》、《经籍目略》、《琼台外纪》、《庚申录》、《原教篇》、《金川玉屑集》、《琼崖表录》等。明代琼州府提督副使胡荣称其“诗词温厚和平,文气光明正大,当比拟唐宋诸大家”。今人郭沫若称之为“爱国诗人”。

废话少说!都来关注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