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未能偿还1.57亿港元债务,航标控股被提请清盘呈请

5月15日晚,航标控股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无力偿还债务,宝钜证券有限公司作为呈请人已于2018年5月11日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请,将航标公司清盘。该呈请将于2018年7月18日上午在高等法院进行聆讯。

无力偿还1.57亿港元债务,

航标被提请清盘呈请

据了解,呈请人在清盘呈请中的主要指控如下:根据第1批债券的条款,该公司(指航标控股)须于2017年12月29日向呈请人支付金额1.57亿港元;清盘呈请向该公司发出法定付款要求,要求该公司于三周内付清上述款项1.57亿港元。然而,该公司于其后三周遗漏支付或偿付上述金额1.57亿港元或其任何部分;及应收该公司上述款项1.57亿港元仍未全数偿清。

因未能偿还1.57亿港元债务,航标控股被提请清盘呈请

对此,航标表示,该公司一直积极寻求集资方法,并已就偿付考虑不同的融资方案。2018年1月23日,航标与包销商就供股订立包销协议,而紧随完成供股后,航标拟将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用作赎回第1批债券及偿还相关利息。航标无可避免地需要集资,以偿还第1批债券及相关利息,现正编制及确定载入通函内的资料。

同时,航标在公告中表示,由于清盘呈请,存入中央结算系统的航标股份可能会暂停股份转让,航标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在买卖航标公司证券时务请谨慎行事。

上市5年,

净利从2.5亿跌至-3.5亿

据航标官网介绍,航标控股成立于1997年,产品包括陶瓷卫生洁具、浴缸、五金龙头挂件、淋浴房、浴室柜等五大系列1000多款品种型号。2012年7月13日,航标控股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陶瓷卫浴企业。

据航标2012招股书表述,航标于2002年后发展较为迅猛,上市前的2009年至2011年,其营业收入由2.4亿元增至6.55亿元,纯利润由5308万元增至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65%和73%。在赴港上市的2012年当年,营业收入8.2亿元,纯利润达2.5亿元,增幅分别为24.6%和53.5%,增长态势良好。

然而上市未满一年,航标的业绩开始“急转直下”。从2013至2016年4个年度的财报来看,航标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幅均不断下滑。2013年到2015的净利润收入持续负增长,分别-14.20%,-21.49%,-55.34%。

到了2016年度,航标营业收入负增长达50%,仅为3.6亿元,净利润负增长近583%,全年亏损额约3.5亿元。从2012年上市后的5年内,航标的盈利警告就发布了6次。

航标近年营收情况

年份

全年营收

同比增长

净利润

同比增长

2012

8.2亿

24.60%

2.5亿

53.50%

2013

9.13亿

11.80%

2.1亿

-14.20%

2014

8.6亿

-5.20%

1.66亿

-21.49%

2015

7.16亿

-17.30%

0.74亿

-55.34%

2016

3.6亿

-49.73%

‘-3.5亿

-583.35%

2017

4亿

13.80%

0.2亿

-78.30%

根据航标公布的2017年财报,航标2017总营收较2016年有所回缓至4亿人民币,但利润仅为0.2亿,同比2016仍下降了78.3%,毛利率为5%,低于2016年的26.5%,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4.123亿元。

市场萎缩成为亏损的最大原因

航标控股认为,公司收入持续减少主要由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以及中国整体陶瓷卫浴产品出口市场呈现萎缩所致。

航标在2017年财报中提及,由于国内自2015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及房价的宏观调控措施,如一些去库存以刺激三、四线城市的房屋需求的措施等,造成卫浴行业的萧条与困境,使航标自有品牌的销售收入受到严重冲击,连一向稳定的ODM及OEM出口业务也经历了较严峻的考验。

据了解,航标对外出口一直占据公司经营项目的较大比例,2017年全年,航标源自美洲市场的收入为2.1亿人民币,占总收入的52.5%。但由于近年美洲经济不景气,中国陶瓷卫浴产品出口也结束多年来快速增长的态势,2017年更是出现出口量、出口值双下降的情况,这无疑又给航标的经营带来沉重的打击。

因未能偿还1.57亿港元债务,航标控股被提请清盘呈请

不过,航标也在积极探寻解决方案。比如扩宽房地产开发商直销业务、发展线上交易平台。近两年,航标与多个房地产公司如金地、万达、富晟等进行了业务合作,也在天猫、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推进O2O模式,但效果并不理想。加上航标集团内部管理层的多轮换血,最终导致经营不善,欠债1.5亿港元的结果。

上市并非是企业最好的出路

在国内,不少企业为了扩大融资、拓展生产能力和业务范围,都选择“上市”这一路径。殊不知,过于激进、不切实际的发展战略往往蕴含着较大风险。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不足、企业管理不配套、资金紧缺、盲目扩张等多种因素,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导致其陷入困境。所以一些企业如美国科勒就曾宣布不上市,保证科勒家族对企业经营的绝对控制。

另外,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研发和创新远比“上市”更为重要。我国许多上市企业并不重视研发投入,纷纷将重点放在短期投资上,一旦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就难免出现问题。拿航标来说,在近年的产品创新中,并没有非常突出的成绩,一旦国内楼市发生变化,其经营马上陷入了困境。

而其他卫浴上市公司如惠达、海鸥、帝王、瑞尔特等,上市后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与其持续创新、保持市场占有率不无关系。所以,从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出发、稳步拓展生产和业务范围、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关键,“上市”的风险则需充分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