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被當作升遷跳板送人的橋——萬年橋

萬年橋在蘇州市胥門外城河上。和胥門古城門伍子胥雕塑組成胥門景區。萬年橋原來橋有三孔,全用堅實的紫石築成,橋上欄杆等物,都有精美的雕刻,僅石獅子就有一百餘隻,譽為“三吳第一橋"。後來,這座精美的橋被拆除了,移到了他處。

為什麼呢?有這麼一個故事。

明朝嘉靖年間,蘇州城胥門外原有一座年久失修的大橋,眼看即將坍塌,城裡的達官富豪,便藉此機會向老百姓派捐派款,準備招募能工巧匠,重新興建。這裡地處大運河和胥江交匯的地方,河面寬,水流急,造橋非比尋常。

一座被當作升遷跳板送人的橋——萬年橋

蘇州萬年橋

蘇州城裡城外的工匠,都不敢出頭包攬這項大工程。

太湖邊上的香山地方,有位手藝超群的石匠,大家都叫他阿巧師傅。

阿巧的父親,原來也是個造橋名匠。阿巧從小就在父親幹活的草棚裡,看父親帶著徒弟們製作各種各樣的石器。他也時常用鑿子、榔頭,把石頭敲敲打打學著幹活。

有一次,他父親帶著徒弟們出外造橋,快完工時發現橋頂心缺少一塊龍門石。老師傅想起家裡有一塊尚未平整的方石,就連夜回家來取;到草棚裡一看,只見那方石早已被鑿得平平整整了;後來一查問,才知道是十一歲的兒子阿巧幹的。

一座被當作升遷跳板送人的橋——萬年橋

蘇州萬年橋

從此以後,父親就全力培養阿巧,不但自己盡心教導,還要兒子向幾位名師大匠學藝。

業精於勤,阿巧到了十八九歲時,已經掌握了造橋的全部技藝,年紀輕輕就成為獨當一面的造橋作頭。

所以重建大橋的重任就落到了阿巧的肩上。阿巧師傅邀集了蘇州附近的許多造橋匠人,商量怎樣造法。他對大家說:“我們鄉下有句古話,“一人一雙手,做事沒幫手;十人十雙手,拖著香山走!'這回重建一座萬年橋,要靠在座各位的力量啦。”

一個老石匠接著說:“阿巧的話講得對,只要人手多,牌樓搬過河!阿巧,只要你領著頭,我們眾人跟著你幹就是了。”

於是,阿巧說出丁早已盤算好的造橋計劃,大家商量了好一陣,決心包下這項工程,阿巧師傅就帶著眾人動工了。

一座被當作升遷跳板送人的橋——萬年橋

蘇州萬年橋

真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工地上幹得熱氣騰騰。

阿巧師傅手藝高,思路巧,眾匠人幹活賣力,眼晴一眨,一座五孔大石拱橋就落成了。

新建的萬年橋,長三十丈,寬三丈多,中孔最寬最高,越是靠近兩岸的橋孔就越低越狹。造橋用的所有石料都是太湖黿頭山上的白石,一經精雕細琢,石面平滑如鏡。從橋頂到橋堍,兩邊各有九十多個石級。橋兩側石欄杆上,每隔一丈各有一對蹲著的石獅子,共有三十二對。獅頭隨著石頭的原形,姿態各不相同,真是雕得玲瓏活潑,再塗上紅嘴黑眼綠毛,更逗人喜愛。

橋頂中央那塊龍門石上,中間是一個“卐”字,四角是四盆萬年青。

這座橋建造得很別緻,無論近看或遠望,都覺得雄偉壯麗,與眾不同。

一座被當作升遷跳板送人的橋——萬年橋

蘇州萬年橋

萬年橋正式落成的這一天,轟動了蘇州城內和四鄉八鄰的百姓,都趕來觀看,一時人山人海。走在橋上的人更是擁擠不堪,摩肩接踵,人人都誇讚這座橋造得好,造得巧。有幾個熟悉阿巧師傅的人,還翹起大拇指讚不絕口。

萬年橋造好不久,當朝宰相嚴嵩回家鄉江西分宜縣掃墓,回京時特地到蘇州來遊山玩水。

嚴嵩的官船過了滸墅關,就有快馬進城飛報。全城上自督師,撫臺,下至文武官員,都到胥門外列隊恭候。

嚴嵩的官船就停泊在萬年橋堍。嚴嵩立在船頭,一面與眾官員相見.一面觀賞萬年橋的雄姿,嘴裡不停地讚道:“好一座巍峨雄壯的萬年橋!"

一座被當作升遷跳板送人的橋——萬年橋

蘇州萬年橋

第二天,嚴嵩坐了一艘特大的官船,經萬年橋往西行,去遊覽楓橋寒山寺和木瀆靈巖山,還在船上置辦了蘇州最名貴最豐盛的酒菜。宴席上嚴嵩想起他的家鄉江西分宜縣內,有條大河叫秀江,至今還沒有一座橋。秀江兩岸的距離和胥門外運河兩岸的距離差不多,倘若能叫造萬年橋的匠人去那裡造一座同樣的橋,不是很好嗎?但這個老奸巨猾的奸相不肯直講,卻說:“我的家鄉秀江景色秀麗,要是江面上有一座像萬年橋那樣的大石橋,真是錦上添花了!"

撫臺早想諂媚逢迎嚴嵩了,可就是沒有機會。現在嚴嵩想要萬年橋,他當然不會失去這個巴結權貴的機會。

當嚴嵩回京後,撫臺忙召集蘇州知府和吳縣、長洲、元和三縣的縣令及城裡幾個豪紳,商議怎樣替嚴嵩的家鄉造橋。

一座被當作升遷跳板送人的橋——萬年橋

蘇州萬年橋

這時有一個姓肖的豪紳說:“自從萬年橋重建以來,胥門外的山裡便有一股凶煞之氣經過那橋衝進城來,使得城裡不是發生瘟疫,便是發生火災。以我之見,就把新建的那座萬年橋拆下來運到江西去,造在老相爺家鄉的秀江上吧。”

不知是撫臺是否授意他這麼說還是巧合,反正這話符合撫臺的心意,於是就這樣決定下來了。上命難違啊!吳縣知縣忙叫來阿巧師傅,如此這般一說,阿巧很氣憤,他知道嚴嵩這個老奸臣在朝廷橫行霸道,因此敢怒不敢言,但遲遲不去拆除。

知縣催促得緊,說:“若是阿巧不肯去拆,就命別人去拆。"可是,這橋造得很精密,每兩塊石頭之間都有榫頭和卯眼。只有知道了榫頭和卯眼在哪裡,拆起來才比較容易。如果是生手亂敲亂撬,就會把榫頭、卯眼弄壞,以後再拼起來就不牢固了。阿巧師傅為了不使石橋損壞,只好自己親手去拆卸,足足花了一個多月才拆除完畢,拆下來的材料裝滿了幾十艘大船。

一座被當作升遷跳板送人的橋——萬年橋

蘇州萬年橋

這些大船浩浩蕩蕩,從鎮江出長江,溯江而上,再從九江口穿過鄱陽湖,沿著贛江,直抵分宜縣的秀江。阿巧師徒們在秀江上選定地段,先在深水裡打樁做墩,等到墩子做好,又安裝橋面。由於材科現成,儀用了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一座大石橋就完工了,與原來的萬年橋一式一樣。嚴嵩十分高興,題名為"凌秀橋, 還與了《興建凌秀橋記》。

蘇州胥江河的萬年橋被拆除以後,面臨著一百多年無橋的尷尬,直到清代才重建了萬年橋,這是後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