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後,左良玉擁兵80萬為何沒有攻打清軍,反而攻打南明?

明朝滅亡後,左良玉擁兵80萬為何沒有攻打清軍,反而攻打南明?

明朝末年,朝廷黨爭不斷,準確的說,在萬曆皇帝時期,由於萬曆皇帝長達三十年不上朝,直接導致了明朝的各種問題出現。在此時明朝也出現了最為嚴重的黨爭,黨爭的出現讓明朝走向了滅亡。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閹黨,對明末時期都做出了貢獻。明末時期,天下大亂,崇禎帝即位之後,開始對明朝的各個方面想要力挽狂瀾,但是終究是無濟於事。最終在崇禎十七年,大順軍的首領李自成率先進攻到了京城。在最後的關鍵時刻,明朝的很多官員沒有奮起反抗,反而是投降了李自成。

明朝滅亡後,左良玉擁兵80萬為何沒有攻打清軍,反而攻打南明?

別看李自成是農民起義軍首領,他沒有什麼文化,但是對這些投降的人,李自成非常瞧不起。李自成的大順軍進攻到了京城之後,崇禎帝在煤山自盡身亡,值得一提的是,在崇禎帝自盡之前,將自己的妻女全部刺死了。這樣一來,崇禎帝就避免了自己的妻女被大順軍侮辱。

明朝滅亡後,左良玉擁兵80萬為何沒有攻打清軍,反而攻打南明?

李自成推翻了明朝的統治,此後開始進駐京城。只不過李自成這個人沒有遠見,最終的他沒有成為下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建立者。京城被攻破之後,明朝的大部分皇室都被趕盡殺絕,但是有少部分的皇室逃了出來,由此建立了南明。

明朝滅亡後,左良玉擁兵80萬為何沒有攻打清軍,反而攻打南明?

南明,這個賦予頑強生命力的朝代孕育這它最後的掙扎。說到南明,就不得不說南明的武將左良玉。在明末時期,左良玉因為寧遠衛發生兵變,巡撫畢自肅自殺而死,因此左良玉丟了官職。後來馬世龍讓左良玉跟隨遊擊將軍曹文詔支援玉田、豐潤,與清軍在洪橋、大塹山、遵化等地大戰,於是左良玉復官。

明朝滅亡後,左良玉擁兵80萬為何沒有攻打清軍,反而攻打南明?

明末時期,左良玉就是驍勇善戰的武將,到了南明時期,左良玉更是成為了頂樑柱一樣的武將。南明時期,左良玉憑藉驍勇善戰,計謀多變成為了當時南明軍事實力最強的一隻軍事隊伍,左良玉大量的招兵買馬,吸收農民軍,軍隊人數達到八十萬之多。

明朝滅亡後,左良玉擁兵80萬為何沒有攻打清軍,反而攻打南明?

由此一來,左良玉才成為了南明頂樑柱一樣的武將。只要是左良玉鎮守一方,滿清當時就不敢輕舉妄動。可是身為左良玉這樣的武將,卻被排擠到了朝廷的邊緣。南明政治中心偏偏沒有左良玉說話的地位,這是為什麼呢?《明史》記載: 除了左良玉這一支強大的南明軍隊,還有一支,這個軍隊集團就是江北四鎮軍事集團,江北集團中最有實力的兩個將領,高傑最先死在了政治陰謀下。

明朝滅亡後,左良玉擁兵80萬為何沒有攻打清軍,反而攻打南明?

其次黃得功戰死,剩下的兩個實力都一般,現在的江北集團由馬士英一手遮天。南明這兩大軍事集團都想一枝獨秀,明爭暗鬥的技倆你來我往,可是兩大軍事集團的爭鬥,讓滿清看到了機會。滿清的鐵騎壓兵南下,準備渡過長江,把南明一舉殲滅。

明朝滅亡後,左良玉擁兵80萬為何沒有攻打清軍,反而攻打南明?

在這樣關鍵的時候,南明出現了窩裡鬥,這無疑是加速了南明的滅亡。左良玉沒有選擇與滿清的鐵騎硬碰硬,而是掉頭東下與江北集團決一死戰。左良玉綜合考慮,他認為滿清的軍隊決不是李自成那樣的軍隊,滿清的實力要比李自成強百倍。因此左良玉選擇了為滿清做事,原因就是左良玉知道自己與滿清交戰後,肯定會全軍覆沒,那江北集團就成為了南方最大軍事集團了,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他選擇窩裡反。左良玉認為江北集團的軍事實力是不值一提的,同時江北集團的代表也與左良玉想到一塊去了,於是就出現了全然不顧大局的狗咬狗事件。為了個人的利益,兩大軍事集團選擇了背叛弘光帝,投降與滿清的招撫之下。沒有了兩大軍事集團的輔佐,南明很快就走向了滅亡。假如當時的左良玉選擇了南明,那麼清軍進攻南明肯定是要多多考慮的。只可惜歷史是不允許假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