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區中醫院院長吳向東隨筆:本色——獻給全區醫護人員

2020年3月8日,也是新建區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遷移至新建區中醫院第41天。凌晨2點,新建區中醫院院長吳向東睡不著,寫下這樣的隨筆。

1月28日晚上,新建區委書記饒紹清在疫情初期精準分晰,預測後期防疫形勢將非常嚴峻,緊急召集防疫專家會議,最後作出在現在看來非常及時、果敢的決策,將定點救治醫院由區人民醫院遷移至區中醫院,區中醫院停止其他醫療業務,僅收治發熱疫情患者,並且在當時就提出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寧可做過,不可放過,寧聽怨聲,不聽哭聲,會後緊急調整疫情防控工作部署。

新建區中醫院院長吳向東隨筆:本色——獻給全區醫護人員

當天晚上9:30,作為區中醫院院長的吳向東緊急召集醫院班子和科室主任開會。當晚,所有醫務人員都知道了這一重大部署。29日一早,吳向東要求第一梯隊的醫務人員回家收拾東西,跟家人道個別,9點全部到崗。9點半開始緊張有序地建設隔離病房區域,下午4點開始轉移患者,下午6點區人民醫院之前收治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人轉運到區中醫院。從毫無心理準備到收治確診病人,不到24小時,新建區中醫院醫務人員完成了心理上和工作上的轉變。

內心忐忑,步伐堅定。吳向東當時考慮,醫院很多年輕醫生沒有參與傳染病救治工作的經驗,大家都高度緊張。可讓他感動的是,28日晚上9點半,醫院要作為定點醫院的消息傳出去後,科室的、醫院的微信群裡,大家踴躍報名請戰,從頭到尾沒一個人說“家裡有事”的。28日晚上開完會,吳向東思緒萬千,靜靜地一個人走出醫院大門,點燃一支菸,注視著“新建區中醫醫院”幾個大字,這時,他聽到有個身穿防護服的發熱門診護士在門外角落裡,哭著回應電話那頭家人的抱怨:我就是一個護士,我就做得這一行。現在這麼多病人,我怎麼回家?我們醫院馬上作為定點醫院了,我更不能回家……

新建區中醫院院長吳向東隨筆:本色——獻給全區醫護人員

29日晚上,在隔離病房緩衝區,吳向東召集大家討論隔離病區工作,本來計劃安排一名內科主任第一個進隔離病區,沒想到平時不善言辭的內科醫生萬沁清“截和”,自告奮勇說自己年輕,身體好,要求第一個進病區,並搶著去穿防護服。現在想起當時的細節,一輩子在醫院工作,見慣生死的吳向東,心情依然起伏。他沒想到第一個“扛炸藥包”、給大家蹚路的,會是一個平時一聲不吭、80後、家中獨生女的孩子。這種敬畏職責、敬畏生命的精神,讓他感動,令人敬佩。因為那時候大家都知道,武漢已經有醫務人員被感染了,甚至有的永遠倒下了。

事後被問及為什麼要第一個衝鋒陷陣,萬沁清語氣平淡地說:“我穿了隔離衣,同時護士也進去了,其他醫生以後也要進去的呀。這也是我的責任,這種事情總要有人做啊。”沒有豪言壯語,英雄本色原本就這麼質樸無華。很多人問吳向東,你們醫生怕不怕?他說誰不怕呢,可怕死又能怎麼樣呢?做了醫生,這就是責任,敬佑生命,敬畏職責。沒有哪個天生強大,不過職業使然,火煉真金而已。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責任就是擔當,病房就是戰場。新建區人民醫院和新建區中醫醫院的所有醫務人員時刻以激情作戰的狀態面對新冠肺炎防治工作,把為患者服務看做應盡的本分,將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看做是對組織的感恩。在黨和人民需要的關鍵時刻,他們所有的醫護人員依然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職責,這就是他(她)們的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