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天津衛的起源》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天津地區的形成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

唐中葉以後,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

金朝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設直沽寨,

直沽是天津城市發展中有史料記載的最早名稱。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元延祐三年(1316),

“改直沽為海津鎮”,

這裡成為漕糧運輸的轉運中心。

設立大直沽鹽運使司,

管理鹽的產銷。

天津成為南方糧、

綢北運的水陸碼頭。

明永樂二年(1404年)

築城設衛

稱“天津衛”。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後,

為了鞏固王朝權利,

將自己的兒子們封為王,

分別駐守各地。

第四個兒子朱棣被封為燕王,

駐守北京。

1398年,

朱元璋病死。

因為太子早年夭折,

所以由朱元璋的長孫朱允炆繼位,

史稱建文帝。

燕王朱棣經過幾十年的苦心經營。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在諸王中實力最強。

由於建文帝平庸無能,

加上自己的政治野心,

朱棣在1400年以“靖難”為名,

發兵與其侄子建文帝爭奪皇位。

朱棣率兵從天津的前身-直沽出發,

偷襲滄州,

並經過幾年的戰爭,

最終攻陷南京,

奪取皇位,

1402年,

朱棣即位,

是為明成祖,

年號“永樂”。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為了紀念開始發兵的

“龍興之地”,

朱棣把“直沽”

這個曾的

“天子渡河之地”

賜名為天津。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天”

是天子的意思,

而“津”

是指渡口的意思。

天津得到賜名後,

於同年設置了軍事部門。

“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

當時天津設有天津衛、

天津左衛,

天津右衛,

統稱三衛,

至今人們經常提到的

“天津衛”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一詞,

就是從此而來。

永樂二年十二月九日(1405年1月9日)

設天津左衛。

永樂四年十一月八日(1406年12月18日)

改青州右衛(一說青州左衛)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為天津右衛。

天津城的起源,

要從北京說起。

傳說明朝劉伯溫在北京修了裡九外七的都城之後,

發現北京三面環山,

唯獨南側一馬平川,

營門大敞的樣子。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而九河下梢是個水路要衝,

乃鹽糧集散之地,

正好拱衛京門,

便決定在此建築一座城,

由於國庫空虛和城垣位置,

劉伯溫陷入了苦惱中,

一天夜裡,

他走到三岔河口以南的地方,

突然看到前邊不遠處有個頂天立地的巨人,

背朝他坐在地上。

這人坐在地上也足有兩三丈高。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頭上金盔,

身上金甲,

降閃光。

原來是一個金甲神!

劉伯溫正詫異之間,

金甲神忽地化作一縷輕煙,

眨眼間無影無蹤了。

轉天。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劉伯溫立即命人在金甲神打坐的地方挖掘,

挖著挖著,

鐵鍁碰到了一件硬東西上,

不一會兒,

在東西南北四個角上各挖到一塊二尺見方的金磚。

他下令在金甲神打坐的地方。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蓋起一座三層高的鼓樓,

接著以鼓樓為中心,

建築了一座長方形的城垣,恰恰似一個巨大的算盤。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劉伯溫帶領一批人在天津勘察多日,

對此地理位置十分滿意,

但是要將城垣的位置建在三岔河口以南還是以北?

要將城垣建成什麼樣子?

他躊躇不決。

偶然間看到的一個算盤給了他靈感。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於是劉伯溫將天津蓋成了一個東西長、南北窄的“算盤城”,

城中蓋起一座三層高的鼓樓,

樓門四開,

分別為

“拱北”、

“定南”、

“鎮東”、

“安西”。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並以鼓樓為中心,

建起了一座長方形的城垣,

成東西長五百零四丈,

南北長三百二十四丈,

城周總長九里十八步,

恰似一隻巨大的算盤。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又以鼓樓為中心,

闢街四條,

街的兩端,

一抵鼓樓,

一抵城門,

鼓樓。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在舊天津城池的中心。

《津門雜記》曾對鼓樓進行描述:

“樓居城中央,

高三層,

四面穿心,

通四大街……。

上懸大鐘,

晨昏各撞一百八杵,

城門早晚啟閉以鐘鳴為準……。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聲聞十餘里,

可預卜晴晦風雨。”

這裡描寫的是鼓樓

“上懸大鐘”,

既然是懸鐘,

為什麼叫“鼓樓”?

在懸鐘之前,

是否有鼓呢?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天津建衛在蓋城牆時,

就開始在城中間建鼓樓了。

“鼓樓”,

首先使人想到的是應該有鼓。

於是便請來在北門裡居住的

“制鼓大王”

董師傅,

很多老天津人都知道,

北京鼓樓的鼓,

就是咱董師傅做的。

為圖吉利,

限其用九十九天,

做成一丈高的鼓。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有了鼓樓——天津城就由此誕生了。

六百多年後,

鼓樓仍保存著明朝謀略家劉伯溫的靈氣。

風水學講求的就是藏風聚氣,

天津古城的位置就是三個太極之氣的匯聚處。

有人將這三個太極稱為“三岔河口太極”、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南運河太極”、

“海河太極”,

三個太極圖形直徑相等,

兩極均勻呈正南北分佈,

似以逆時針之勢轉動。

太極圖是宇宙萬物運化的全息穩態模式。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也是中華哲學精華,

生動地表示了宇宙萬物的結構及其運動規律。

有與無,

動與靜,

天與地,

生與死,

晝與夜,

夏與冬,

南與北,

左與右,

正與負,

和與分,

進與退,

盛與衰等都可以從中找到解釋。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天津衛城選址明顯受到太極圖的軸線、

切線和魚眼線控制,

直線的交點很好地表達了天津衛中心

(鼓樓位置)、

城牆對角線。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護城河角等特徵點,

說明自然河道的三個太極圖與天津衛選址具有密切關係。

東西長南北窄的鼓摟——天津城,

其內部也有易經的思想在裡面。

按照易經學說東方五行屬木。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為四象之中青龍之位,

象徵著文化氣息。

天津城鼓樓的東方東門裡一帶修有一座文廟。

符合東方為木的五行理念。

按照易經學說西方五行屬金。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為四象的白虎之位,

象徵著勇武精神。

在天津城鼓樓的西側,

有府署街,

戶部街等一些衙署機構,

符合了西方為金的五行理念。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天津本是三個太極

(三岔河口太極、

南運河太極、

海河太極)

的匯合之處。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但如今三岔河口太極和南運河太極由於河道修改,

景觀已經不復存在。

老城廂的東南側,

如今的天津站附近的海河,

有機會鳥瞰,

你會發現海河上游一直是直的。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到了這裡突然向北側彎曲再轉向南側,

形成了一個S型大河灣,

而且是天然形成。

如若在這個S灣外再畫個同心圓,

正好形成一個天然的太極圖。

該地正好位於天津市區的中心,

三環和快速路層層圍著這個太極圖。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車水馬龍,

圍著太極轉動。

據考證,

國內所有大城市,

唯有天津具有天然河道形成的太極圖,

而且處於市中心。

原來天津的海河是幅太極圖!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傳說之

“楊柳青出美女”

天津西青大鎮楊柳青,

遠近聞名,

關於它名字的來歷還有一段傳說呢!

相傳,

乾隆皇帝喜歡遊山玩水,

這天,

他和劉羅鍋順著運河泛舟南下。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到了衛津鎮(即今天的天津市),

行到古柳口,

乾隆忽然面帶笑意,

原來岸上有個十七、八歲的農家少女正在湖邊洗衣,

只見她面貌秀麗,

體態苗條,

宛若

“出水芙蓉”,

甚是好看。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劉羅鍋在旁竊笑,

故意問道:

“萬歲爺,您說世界上什麼東西力量最大?

”乾隆皇帝答道:

“虎唄!”

劉羅鍋微笑著搖搖頭:

“是女人,

臣方才看見,

那河邊的女子把龍頭都牽引過去了。”

乾隆皇帝面紅耳赤,

但仍狡辯: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朕不是看那女子,

是看那堤上的楊柳,

婀娜的柳條,

多麼青翠。”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他突然以守為攻地問:

“劉愛卿,

此處是什麼所在?”

劉羅鍋一怔。

津衛發源是鼓樓,古潤海河向東流,天子渡,金甲神。

便順著皇帝的意思說:

“此處是楊柳青!”

從此,

此鎮名為

“楊柳青”,

“楊柳青出美女”也便家喻戶曉了。

文化領域創作者雲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