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居人消失了吗?窑洞说明了什么?

---从窑洞谈起

黄河流域孕育了最早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的发展从黄河流域开始,从湟水流域到山东半岛,从河套地区到淮河一线,是中国黄河流域农业发展的核心地带。中国农民实施代代在这片土地上耕作,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前面四章对于有详细记载之前的人类整体的发展框架做了一点梳理,人类主体变成农民的线索基本上可以厘定出来以下三条:

1、 交配关系。交配关系从不伦到伦理约束,从自有交配到群婚,从群婚再发展到配偶婚。这条线是交配关系的发展历程。这条发展历程是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的核心存在基础。

2、 分配关系。分配关系从无秩序分配到平均分配,从平均分配发展到按劳分配。分配原则激发了人类潜力。

3、 支配关系。支配关系是交配关系和分配关系结合形成的社会制度,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支配权的转移过程体现的是分配和交配关系的发展,反过来支配权有又推动了交配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发展。

人类发展的早期脉络影响深远,很多原始社会有可能就产生的制度、规范、礼仪和文化,时至今日,依旧在人类社会中或隐或显地存在着。这些脉络有助于我们用于继续去探讨某个局部区域的社会发展形态。现在是时候去探讨中国农民相关的话题了。

穴居人消失了吗?窑洞说明了什么?

窑洞


中国是全世界最出名的农业国家之一,农业种植的历史悠久,范围广阔,影响力大。这些都要得益于黄河为先民提供了方便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还有能够抵御寒冷的窑洞和能够制作器皿的黄土。黄土和黄河,成就了较早的中国农业。

饮食起居,农民首先要解决的是居住问题。

窑洞是黄土高原和黄河流域广泛分布的居住设施建设,存在的历史距今有4000年之久。往前追溯,在没有窑洞之前黄河流域人类住哪里?

凡是寒冷地带的人大多数住在山洞里面,住所的基本功能有三点:遮风挡雨、储存和烹饪食物、防御野兽和敌人。从尼安德特人开始的原始人类,就已经住在洞穴里面了,和很多动物一样,狗熊、老鼠、蚂蚁等等都有自己的家。人类最初的家的主要体现形式就是山洞,假如没有山洞呢?

没有山洞的人类现在大多集中在南北回归线中间地带,没有寒冷天气的侵袭。他们搭建简单的遮风挡雨的住所,但是住所不够坚固,极易被摧毁,甚至防范不了大型的猛兽。储存粮食也极为不便。

山洞控制了入口,里面储存足够的食物,可以确保一段时间的安全。黄河流域属于风力作用的沉积地貌,黄土层的厚度甚至有300--400米,再加上黄土的特殊粘性,为挖掘窑洞提供了便利条件。没有山洞住,人类便把黄土地创造性地改造成居住地。

窑洞的诞生让黄河流域的文化领先于同时代的其他区域,黄河流域终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地。以西安为中心的广泛区域,在至今5000年前到1000年前的可靠文字记载和考古发掘中,一直居于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带。

居住条件的极大改善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优势。有了窑洞,对野兽的态度由被动防守,提心吊胆转变为主动出击,坦然应对。窑洞的墙壁厚实,房顶坚固,存续时间长达100年以上,人类可以逐渐提升、加固、扩大。简单的茅草屋无法抵御豺狼虎豹,但是窑洞可以。人类在自然面前越来越主动。

以窑洞为据点,农民把耕种的范围延伸到一切可以建造窑洞的地方,耕种面积扩大了,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去耕作,于是开始生育更多的人,粮食可以容纳更多的人类,于是生育的更多的人类生存了下来。文明不断推进,耕地范围不断扩大,最终造就了华夏的5000年文明史。

而茅草屋或者简易的居住环境下,抵御不了野兽,储藏的食物也会被野兽、飞禽或者敌人轻易掠夺。储存物资的意愿也就降低了。没有食物,种群无法扩大,没有种群规模,文明的发展则会原地踏步。现在依然居住在非洲丛林深处、东南亚丛林深处的人类部落基本上依然和7000年前或者更久的人类一样,过着简单、重复、原地徘徊的生活。

穴居人消失了吗?窑洞说明了什么?

非洲原始人民居


讨论至此,无法回避一个问题:热带和亚热带区域有更多的阳光,更多的动植物,更为丰富的食物来源,为什么文明程度上面却恰恰是负相关?

时至今日,在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中,依旧由大量的充满鲜活肌肉的猛犸象存在。在古代没有电冰箱的时代,储存食物是关系到部族扩大,种群扩大的首要大事,但是热带区域无法保存食物。打猎获取的肉类会很快腐败,谷物类会很快发芽,没有干燥、低温、少雨的环境,储存食物简直太难了。于是,这个维度的人类便放弃了储存的观点,也放弃了种植业本身——因为种植本身是因为没有足够多的野兽可以补充蛋白质,种植本身必须有存储条件,无法存储种植粮食和种植野草的效果是一样的——对部族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于是大家继续过着捕猎、野外采集的生活。种群数量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甚至有大量的如此这般的部族早已经或被野兽或被疾病,更有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或者野兽迁徙路径的变化而产生的饥荒而族灭了。到了现代化的今天,这些部族从广泛的动物界定义的话,更是算得上濒危物种了。

而再看看北纬45度以北的区域,则面临另外一个难题——难以种植。这个维度生存的部族就没有赤道附近的部族那么幸运了,没有多雨的天气,没有温热的气候,没有足够的食草动物可以捕食,也没有各种奇珍异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和水分,而且接近有半年的时间甚至积雪深厚。

穴居人消失了吗?窑洞说明了什么?

毡帐


这个维度的人需要解决的不只是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暖的问题。既然种植没有可能,则只能选择围捕了,但是后来发现围捕的随意性太大,则逐渐转变成有规划的圈养行为。主要的食物则长期是肉食。

他们甚至没有足够的木材用于取暖,牛粪、羊粪变成了燃料——在黄河流域则变成了种植庄稼的肥料。在这里也没有黄土层,只有足够多的草原和沙漠,当然有一些山洞。但是当山洞前面的草吃光了的时候,则必须迁徙。最后发现必须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居住,怎么办?

毡帐发明了出来。毡帐简单,易于拆卸,可以移动。因为没有粮食需要长期储备,也没有更多野兽的过分担忧,因为放牧的牛羊本身就是需要主人时刻值守防备狼群的。所有的食物就是移动的牛羊群。追逐水草而居。很难有大量的人类在相对封闭的区域内长期生活,移动性太强,文化性就弱了。

当然,这些结果性的历史现实不是因为某个部族聪明或不聪明造成的。而是人类本身的求生欲望逐渐分化了生存的手段。假如能够每天晒着太阳还有吃有喝,何必辛辛苦苦劳累呢?

窑洞,是古代人类对山洞的重大改造和发展,居住的人依旧一脉相承。窑洞,也对中国的皇宫、城市布局、公共设施建设、城防、军事要塞等的构造和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实验场所,中国院落文化的根依旧在窑洞里面。

穴居人,广泛分布在以黄土高原为中心的华夏大地,消失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从山洞搬出来住进了新窑洞应该更恰当。

当然,现在的人类依旧传承着穴居人的文化和智慧,现在的人类依旧是穴居人——没有一个人愿意凄苦地睡在野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