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怕,说实话,启功先生书法,在现代书坛都算得上一流大师吗?

觅夜店


最近有朋友问我:

在中国书法史上,客观的来讲,启功先生的书法是不是能够算得上一流的法大家?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中国近现代书法史上书法写得比较好的书法家还是比较多的,启功算得上是一位比较有名气的书法家,也是公认的书法大师,而他之所以能够称得上是书法大师,就是因为他不仅仅只会写书法,在其他的艺术领域,比如说诗词,绘画鉴定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因此人们才称他是大师。

我们称呼一个人是大师,或者说称呼一个人是天才,其标准就在于这个人,他不仅拥有我们所认为的一个书法大师应该有的艺术造诣,而且他还有其他领域方面的成就,也就是说,它不仅要在某一个学科深入的钻研下去,而且还要有博学的知识和广阔的眼界,既广博而又能够深刻,既有长远的思维,能够兼顾到深入的思考。

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史家教育家钱群理先生就认为,当代的知识分子其实就缺少了上一代知识分子的那种大气和广阔的视野思维,当下的知识分子往往在某一个领域精通有余,但是大气不足,他们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自成体系的通识,这一点是他们的缺憾。

而我们纵观中国书法史上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博览通今的天才,比如说苏轼,赵孟頫、董其昌等人,他们都是全才式的人物,他们不仅在书法领域有较高的成绩,而且在绘画,音乐,美术以及艺术理论方面都有较高的建树,而之所以他们能够称之为大师,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成就是非常多的,是广博的。

启功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位学者,据说曾经他在学习书法之前,曾经学过绘画,他一开始是对绘画感兴趣的,但是他在学绘画的时候,他的老师对他说,你画的确实是不错,但是你最后不要在上面落款,因为你的字会毁了这张画。

后来他觉得老师其实在嘲弄她,也就是说,他的字不好,由此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于是开始尝试去学习书法,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而他自己在艺术鉴赏方面的能力跟他的绘画能力也是有关联的,因此他不仅在书法领域有非常高的技巧,在国画鉴赏以及文学和诗词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他的书法,真正体现出了当代书法家所缺乏的一种文人精神和文人气派。

所以启功是当之无愧的书法家。


松风阁书法日讲


说起启功先生,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我在学校听到这样的故事,焦作师范专科学校的前身是焦作教育学院。当时我也在学校工作,我们的院长是王同敬,教育学院刚成立时,王院长说准备请他的北师大老校长启功先生给写个校名。

于是王院长就给启功先生写了封信让他给学校写个字。信寄走不久,启功先生就回信了,可大家打开信一看,愣住了,白纸一张,一个字也没有。大家想是不是启老先生不愿写呀,大家都在叹息。

我知道了,王院长突然喊了起来,启功先生已经为我们写好了。王院长指着信封上的字让大家看,果然收信人写的是:焦作教育学院,这几个精干洒脱。大家豁然开朗,原来启功老先生了幽默了一把。后来我们用投影将信封上的字放大,做了校牌。学校最早的校刊“教学相长”也用的是启功的字。故事真假我没考证,不管是哪一种形式,但校名确实是启功先生写的。

启功确实是我著名的书法大家。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启功先生的字,修长,清瘦,字体也很有灵性,也有一点书生气。至于说启功老师的字体,他也是集合了书法各家所长,独自创立的启功体,可以说是有继承,有发展。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看不懂他的字,不是太喜欢他的字,但后来感觉越看他的字越有味道,是那么清瘦、刚劲、飘逸。

有人总结启功字的特点是瘦长硬朗,符合中国人“书贵瘦硬方通神”的审美思想。更有人将他的字与宋徽宗的瘦金体相比。可启功的字表面看起来虽然瘦硬,瘦而不枯,刚中带柔,秀逸洒脱。


D东哥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还真有点忐忑不安,真的可以说实话吗?好吧,拼了,不管了,实话实说,现代书坛我唯一认真临摹过一个人的书法,对他的书法痴迷已久,就觉得能达到他的十分之一水平就心满意足了,他出版的字帖基本上我都买来没事就看,专门买了一本他的书法字典,写不好的字就去翻看他的书法字典,找他的字临摹,这个人就是启功。

启功先生二十几岁时的手稿

这可能就属于对脾气吧,我喜欢启功先生的字,就是因为喜欢他的字,没有任何外在的东西,不是因为他是书协主席,也不是因为什么光环。虽然很多人也在喷启功先生的书法这不好,那不好,但迄今为止,还没见到一个比他好的。

但是请不要说他是“大师”,现在“大师”都快成贬义词了,他是一个真正的文人。启功先生早期随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学习涉足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一生主要从事教育事业,专门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历代诗选和唐宋词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人才。晚年为报答老师陈垣先生的教诲,把出售字画所得的200余万元全部拿出来,设立了励耘奖学金。

启功先生20-30岁时期的手稿

他在中国古书画鉴定方面极具权威,他是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七人小组成员之一,晚年担任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这么多的头衔,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家,他说自己就是个教书的。对待普通群众平易近人,对待某些权贵却又有文人的风骨。所以他的书法真的与他的为人很像,是真正的文人书法。因为喜欢他的书法的人很多,于是市面上出现了众多山寨版的启功书法,有人请教他如何分辨,启功先生却说:“写的好的都是假的,写的不好的是真的”。

他的书法早期学习赵孟頫和董其昌的字,中年学习欧阳询的,晚年爱上了柳公权的书法,他在一首论书诗中这样说:“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竟体芳”。先生一生临池不缀,与人写信几乎全部都是毛笔小楷,硬笔字几乎很少能看到。

启功先生的书法具有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被称为“启体”。书法界评论道:“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


翰墨今香


现代书坛,以1949以后在世书家作为对比,启功先生应介于二、三流之间吧。

以下是我的个人排序,个别人物肯定有争议,大概上没问题。启功应属于现代三流吧。

一流:黄宾虹、沈尹默、白蕉、来楚生、林散之、游寿,等等。

二流:沙孟海、陆维钊、高二适、郭沫若、陶博吾、徐无闻、萧娴,等等。

三流:舒同、启功、赵朴初,等等。

启功书法,优点是有旧式文人的书卷气,有贵气,缺点也很明显,与其结体黄金律、师笔不师刀之类的书学偏见有关,千字一面,用笔单一,很多过长的笔画细弱草率。尤其难以接受的,是启功连基本的避让意识也没有,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常常上字戳破下字,如下图“都”与“得”,“断”与“梦”。

至于更深层次的批评,就不说了。



反倒是启功的学生魏启后,相当出色,超出启功很多,有大师气象。魏启后的优点,对应的就是启功的缺点。

识者自鉴。


向金港的象


个人意见是当之无愧啊。书法要能称得上大师,一定是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即所谓求变,曹宝麟先生说过历史上很多书家都是厚积薄发,到晚年才形成强烈个人风格。启功先生能留下“启功体”这一书体,足以称一声大师。

历史上能冠以某体的书家大多是在书法史上留名青史的人物,现代书坛来说,能走出这一步的太难,要不就是始终摆脱不了前人的影子,要不就是一步步行差踏错,一味求变,反而落入丑书的窠臼,难以真正登堂入室,称一声大师。

我个人十分喜欢启功其人其字,而且喜欢上写字也是因为以前同学送的一本启功先生关门弟子陈启智的钢笔字帖,我只写钢笔,也没正经下功夫练,一曝十寒,今年在头条注册了帐号也是想督促自已多练字少打游戏[捂脸],希望跟头条同好一起习字,一起进步。

附一张烂字。




小倪写字


启功之后,五十年无人超越。

启功之前,还是有很多人在启功之上的。

启功先生德被当世,使人敬仰。

启功先生字如其人,刚正高洁,挺拔仁恕。

启功先生一生浸淫书法国画,不肯做“书奴”。启功体就是他区别于芸芸书者。

有“我体”者,必为大师。有人一辈子都没有自己的字体,如康有为、谭延闿、梁启超、华世奎等。

启功先生的弊病有二。一,我执太强悍。如下图,石,名,启,口的造型没有变化,习气太重。二,字打架。如净涧二字,草山二字无迎让。



urna风之度0


启功老师的字功我看了一下:很秀气,一流不敢评,但只能说别具一格吧?功老的知识阅历倒还是不错的。因为之前看了许多书法家的笔锋,我还是喜欢王羲之类似的书法。下面的一副字,是我的小侄子写的↓



冯末英


一提启功恐怕艺术界及艺术爱好者无人不晓,然而,众人对他及作品褒贬不一,有的则随帮唱影、跟着瞎起哄,糟践什么的都有,有人说启功的字看了也不怎么样,有人说他头上的一堆头衔、封号纯粹徒有虚名!说这话的,是对启功不了解,其实启老对他的一些封号一向不承认、看的也很淡,都是出于工作需要,启功先生唯独对学问孜孜以求、耕耘不辍。

至于启功的字有很多本身就不是出自启功之手的临摹赝品,摹卷有优有劣,看客鉴赏水平也高低不同,再说了,启功一生再笔耕不倦,作品也是有限,绝大部分已被馆藏及名家、大咖收藏,你再到全国各地古玩市场走走看看,启功的字却到处都有,不管写的咋样,看落款启功二字写的都很象,有的以次充好,有的以假乱真,这种跨界乱象不能不对启功名誉和声誉造成恶劣影响!

启功先生头上的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家、国学大师、鉴定家、诗人、红学家、等等一系列耀眼眩目的桂冠,可不是浪得虚名,那是老先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学习、奋斗、总结、积累得来的。在当代书坛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如果说启功先生不是大师就再没有大师了。

拿出启功先生的《兰亭序》展示给大家看看,那字写的飘逸俊朗,挺拔灵动,既有王羲之的遗风,又有启老的发挥、总结而形成的特点,自成一家,不用看款,只看内容就可以断定出自大家之手。








雲一朵


启功先生书法,在现代书坛当然算得上一流大师了!他的人品更配的上是一代大师!

启功生于1912年是满族皇室后裔,他的祖上是雍正的第五子弘昼,先生于2005年于北京与世长辞。中国著名的书法家、书画鉴定专家,曾任辅仁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故宫博物院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书法家协会主席等,他擅长于古典文学、古文字学的研究。年轻时曾他长期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从小酷爱书画,最终成为了我国现代著名的书法大家。

本人喜爱启功先生的书法风格,字体方正刚劲有力。先生在文学方面可谓多才多艺曾经在诗、书、画上都很有造诣。而且,先生在学术方面也颇有建树,尤其在古典文学、语言文字学、佛学、敦煌学、文物鉴定学都有巨大有成就。先生自己所著《启功全集》前十卷是诗词创作、讲学口述历史、书信日记等,后十卷是他的书画作品,含有册页、成扇、横幅、立轴、临写、手卷等作品。可见启功先生一生的博学大才。

还有最令我敬仰的是启功先生的德馨,先生的作品我不敢枉言,但先生的人格魅力让人佩服、人品绝对是一流的!以前,在先生的自述中看到他自我总结的7个忌讳“1.皇威2.挟贵3.挟长4.护短5.尊贤6.远害7.容众”,由此可见先生高尚的品德。老先生一生淡泊名利、生活简朴,即是被聘请为第一批博士生导师时,也能保持一片心宁,从没放在心上,还经常自嘲是“拨倒”,平时生活朴素简单老北京炸酱面最好,但是先生在帮助他人从不吝啬,一生所帮助过的贫困学生很多,为设立“励耘奖学助学会”也贡献巨大!




金铭志


如果启功先生在当代书坛只算二流大师,哪当代书坛就没有一流大师!

启功书法

不吹不黑,启功先生的字自成一派,写的苗条、绢秀,靚得就像一个婀娜多姿的美少女。我不知道应该将启功先生的书法归于哪种体。大凡自成一体的人都以自己的姓氏为体,譬如毛体、舒体等等;由此推论,启功的字就是启体了?当然,说个“启体”,许多人都要见笑,其实连我自己也发笑。我拿启功的字与古代一些书法大家比较了一下,感觉与宋徽宗的字体风格颇为相近,牵强一点说,就叫瘦金体好了。



宋徽宗书法

不过这一比不打紧,我发现了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宋徽宗的瘦金体那是真的叫瘦,每一笔、每一划都瘦的像绑钢筋的22#扎丝,刚劲是刚劲,但缺少了毛笔字的圆润、丰满、笔划富于变化的特色,多少给人留下些许生硬的印象;而启功的瘦金体却不然,虽总体看似偏瘦型,但粗细有度、运笔灵巧、笔划变化丰富;一句话:该粗的粗,该细的细,就像一个凸凹有致的俏佳人,让人心头一顫:哇噻——还是启功的瘦金体漂亮!

当然啰,要是将启功先生与古代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著名书法大家来比,那又另当别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