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愛琴海夕陽-2014-黃德澤攝影

話說公元1299年至1922年,西方有一個盛極一時、以創立者奧斯曼一世而得名的奧斯曼帝國。這個帝國就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國。

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遠眺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2014-黃德澤攝影

奧斯曼帝國極盛的時候,勢力範圍達到亞、歐、非三大洲,巴爾幹半島、中東以及北非的大部分土地都是帝國的領土,具體說來西到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裡海和波斯灣,北至今天的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邊到了今天的蘇丹和也門,17世紀時,奧斯曼帝國的海軍更是不可一世,直接掌控了整個地中海。厲害吧?

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外景-2014-黃德澤攝影

土耳其人原為一個居於中亞的突厥小部族,自1453年消滅拜占庭帝國之後,將君士但丁堡立為首都,也就是今天的伊斯坦布爾。

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大門-2014-黃德澤攝影

奧斯曼帝國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因而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伊斯蘭文化,終使東西文明在這裡得以融合。

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伊斯坦布爾街頭的紀念碑(一)-2014-黃德澤攝影

1922年,凱末爾領導的起義擊退了歐洲勢力,奧斯曼帝國宣告滅亡,建立了現在的土耳其共和國。

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伊斯坦布爾街頭的紀念碑(二)-2014-黃德澤攝影

如此說來,具有奧斯曼帝國“血統”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絕對是值得各路神仙走上一遭的。我們也隨著“珍愛號”郵輪來到伊斯坦布爾。

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伊斯坦布爾老城-2014-黃德澤攝影

土耳其共和國的首都是安卡拉,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的最大城市,也是政治、經濟、文化、金融、新聞、貿易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簡單說吧,伊斯坦布爾在土耳其的地位,類似於上海之於中國。

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伊斯坦布爾老城的街頭小販-2014-黃德澤攝影

伊斯坦布爾位於巴爾幹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說起這個博斯普魯斯海峽海峽(又稱伊斯坦布爾海峽),那可是槓槓的啊!它是溝通黑海和馬爾馬拉海的一條狹窄水道,最狹窄處僅3.7公里,與達達尼爾海峽和馬爾馬拉海一起組成土耳其海峽(黑海海峽),並將土耳其國土的亞洲部分和歐洲部分隔開。博斯普魯斯海峽緊扼黑海入口這個歐、亞交通要衝,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遠望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2014-黃德澤攝影

這裡我就想多說幾句了。博斯普魯斯海峽重要到什麼程度呢?我們都知道全世界有十大海峽,其中的馬六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曼德海峽、土耳其海峽、直布羅陀海峽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這幾個海峽都是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可扼制艦船航行或縮短海上航行里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意義。

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伊斯坦布爾老城街景(二)-2014-黃德澤攝影

在這五條最重要海峽中,唯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霍爾木茲海峽特別重要,為什麼呢?比如馬六甲海峽、曼德海峽因什麼特殊原因關閉,大不了多繞幾個圈子,多花一些金錢和時間,終歸有條出路吧?霍爾木茲海峽就放下不講了,但這個博斯普魯斯海峽比霍爾木茲海峽更加獨特也更加重要,為什麼呢?一是博斯普魯斯海峽地處土耳其全境,任何大小船隻誰也繞不過去;二則它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出口,而地中海又是進入大西洋的唯一通道。連續兩個“唯一”更說明了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極端重要性,想低調都不行!假如——我是說假如……假如土耳其哪天不開心而關閉這條海峽,黑海就會成為一個鹹水湖似的水塘子啦!

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街頭小販熱賣的不知名“蘸料”-2014-黃德澤攝影

君不見近兩個世紀來,歐洲各國為爭得海峽的控制權進行了多少次激烈鬥爭,既有俄國為此幾次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歷史,也有英法軍隊曾經佔領過海峽地區記錄,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外一處亭臺上的裝飾-2014-黃德澤攝影

哥們應該記得,我們的第一艘航母瓦良格號從烏克蘭拖運出海,為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該是費了多少周折,花了多少銀子?最後還是希臘擔保才得以通過,真的是厲害了,我的天!

還是回到我們旅行的話題吧!

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2014-黃德澤攝影

既到伊斯坦布爾這一東西方文化交匯點,羅馬帝國時期的基督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當然是要去的。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一個氣勢宏偉的長方形石頭建築,由君士坦丁一世始建於公元325年,據說拜占庭帝國在1453年滅亡後,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就在教堂外修建了4座宣禮塔,順手將這座千年歷史的大教堂改為了清真寺。1935年,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後又將它改為了博物館。

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巨大的穹頂-2014-黃德澤攝影

在幾次三番的更改中,聖索菲亞大教堂在1453年變為清真寺,由於伊斯蘭教禁止具象的影像,許多馬賽克鑲嵌畫藝術品和壁畫都被人以石膏泥覆蓋,雖經後人數次修繕,終究留下很多遺憾——這有點類似我在皖南看到的許多宗祠中的精美木雕、磚刻一樣,也是被當地群眾以黃泥覆蓋才得以保存至今。這些歷史糾結就不必贅述了。

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穹頂上的紋飾-2014-黃德澤攝影

聖索菲亞大教堂文物展品並不多,主要就是建築物自身。給人印象最深的進入教堂就能看見巨大的穹頂,這個穹頂的直徑有31米,離地面55米。穹頂由兩個半球形拱門支撐,底部四周有40個大玻璃窗、4座雄偉的拱門。千萬不要小看了這個穹頂體量巨大,它可是17世紀時仿效公元前腓尼基人昂蒂帕特提出的“七大奇蹟”的說法,聖索菲亞教堂穹頂就是現代世界的“七大奇蹟”之一哦!

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碎石通道-2014-黃德澤攝影

從教堂內一側昏暗、狹窄的碎石鋪就的通道蜿蜒而上,能到達環繞教堂內三面的兩層長廊。裡面依然沒有什麼特別精彩的展品。我依攔俯視,也算是從另一個角度目睹了穹頂下的眾生,哈!

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遠望“藍色清真寺-2014-黃德澤攝影

離聖索菲亞大教堂不遠就是建成於1616年的藍色清真寺(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是世界上現存的唯一六塔清真寺。由於它的四周牆壁鑲嵌著兩萬多塊藍色瓷磚,據說使得大廳裡光線顯得格外柔和、靜謐而聞名。進入清真寺有很多禮儀,加之還要參觀託普卡珀宮和大巴扎,我們只得繞行一週,以示“到此一遊。

走馬歐洲之十四—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著名的伊斯坦布爾大巴扎-2014-黃德澤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