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是否下榻过烟台克利顿饭店?


魏春洋 | 孙中山是否下榻过烟台克利顿饭店?

冷永超 作品


烟台山下,朝阳街与海岸街交叉路口处有一处漂亮的俄式建筑,这就是克利顿饭店旧址。它作为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下榻处”而广为人知。但,历史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孙中山先生1912年来烟台,是近代烟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1912年是民国元年,也是国内局势尤为风云变幻的一年。是年1月,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辞职,旋由袁世凯接任。1912年8月18日,孙中山先生应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邀请,从上海乘招商局的“安平号”轮船,在“海琛”号巡洋舰的护送下经水路赴京与袁共商国是。孙中山先生赴京在近代史上是一件轰动的大事。他所到之处,都受到国内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当时国内各大报纸纷纷追踪采访。场面之大,蔚为当时一件盛事。



据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申报》1912年8月22日的记载:孙中山八月二十日夜抵烟,翌晨入港,各界派代表登轮迎接,十时登陆,同盟会开会欢迎。在附发的照片旁注“民国元年八月二十,孙中山先生入京过烟,官商军各界在北饭店开欢迎大会,首先献颂当由官界曲君报告先生入京委原,次由商会总理谭君恭献颂词。总由先生演答词,并由魏君辰组代先生演说民国要旨,首在振兴实业,演毕,合官商军各界拍上此影。云云。”


魏春洋 | 孙中山是否下榻过烟台克利顿饭店?

《北华捷报》报道 魏春洋 供片


而当时中国另一家最具影响力的英文报纸《北华捷报》(The North-China Her-ald)1912年8月24日报道的则是:SUN YAT-SEN IN CHEFOO. From Our Own Correspondent. Chefoo, Aug. 21. Dr. Sun Yat-sen arrived here early this morning on board the C. M. S. Anping. He was en-tertained to a banquet at the Beach Hotel, over a hundred covers being laid. Later Dr. Sun made a speech at the Central Tea Gardens, and afterwards he visited the For-eign Consuls. Dr. Sun proceeds to Tientsin tomorrow.[孙逸仙在烟台。来自我们芝罘的记者报道,8月21日,孙逸仙博士乘坐“安平号”轮船早晨到达烟台,他在海滨旅馆(Beach Hotel)受到了设宴款待,出席宴会的嘉宾有100多人。稍后,孙逸仙博士在群仙茶园(Central Tea Gardens)作了演讲,随后,他访问了(各国驻烟台的)外国领事馆。孙逸仙博士将继续前往天津。]


魏春洋 | 孙中山是否下榻过烟台克利顿饭店?

日本外交文件 魏春洋 供片


除此之外,笔者还在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保存的档案里面,发现了一篇关于孙中山此行的日本外交文件。这是大正元年(1912年)8月22日日本驻芝罘领事相羽恒次发给日本内务大臣子爵内田康哉的报告。报告详细记录了1912年8月21日孙中山访问烟台的整个过程。简要翻译如下:孙逸仙氏一行18日乘汽船“安平号”从上海出发。出发前,就电报烟台方面作好欢迎准备。烟台方面为之准备了(Beach Hotel)豪华客房,并在宾馆前及登陆码头处设置了绿门(用松枝等装饰的欢迎门)……(烟台军政界头面人物)曲同丰、连承基、商震及各界群众前往码头迎接……二十一日九点半左右登陆。孙逸仙氏一行先到旅馆(Beach Hotel)稍事休息。后同盟会、社会党等在群仙茶园开欢迎会……会后孙中山到南山果物园、商务总会参观,后出席午宴……原本晚上八点出航,由于“安平号”卸货耽搁。孙逸仙氏一行在旅馆(Beach Hotel)停留一晚。翌日八点,孙逸仙氏一行乘“安平号”在“海琛号”巡洋舰的护卫下前往天津。


魏春洋 | 孙中山是否下榻过烟台克利顿饭店?

Beach Hotel 魏春洋 供片

魏春洋 | 孙中山是否下榻过烟台克利顿饭店?

魏春洋 供片


如是来看,根据《北华捷报》的报道及日本外务省外交档案,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1912 年8月21日孙中山到达烟台后下榻的饭店是海滨旅馆(Beach Hotel)。至于《申报》报道的北饭店,无疑就是海滨旅馆(Beach Hotel)。因此,我们进一步得出结论:孙中山到达烟台后下榻的饭店绝对不应该是现在普遍认为的克利顿饭店。另外,根据1910年左右的烟台地图可知:此时的克利顿饭店还在承担着俄国客邮局的职能,又怎么能作为孙中山下榻的饭店呢?当然另一个疑问是,既然北饭店和海滨旅馆(Beach Hotel)是同一家饭店,那海滨旅馆为什么又叫“北饭店”呢?



首先,这得从海滨旅馆(Beach Hotel)的历史谈起。大约1900年之前,海岸街东首有两家南北相对的旅馆。南部一家为“海滨旅馆(Beach Hotel)”,北部一家为“观海旅馆(Sea View Hotel)”。而在1901年的海关关册图中,两所旅馆均标为海滨旅馆(Beach Hotel),表明此时观海旅馆(Sea View Ho-tel)已被海滨旅馆(Beach Hotel)兼并。从1910年左右印行的一些老明信片中,可以看到这所旅馆当时的照片,这么说来,1912年的海滨旅馆(Beach Hotel)是指以海岸街为界划分的两处饭店。其次,根据1911年香港出版的《通商行名簿》(Rosen-stock's Directory of China and Manila)记载,海滨旅馆(Beach Hotel)还有另外一个中文名字———“南饭店”。据此推理,既然海滨旅馆(Beach Hotel)又叫“南饭店”,那它一路之隔的北面同一家饭店(原观海旅馆)自然就会被人们称作“北饭店”了。当然,由于还没有发现有关“北饭店”之名的相关资料,在此权当一家之言。


以下翻拍自林卫滨《烟台邮话》——


魏春洋 | 孙中山是否下榻过烟台克利顿饭店?


魏春洋 | 孙中山是否下榻过烟台克利顿饭店?


魏春洋 | 孙中山是否下榻过烟台克利顿饭店?


感谢魏春洋、林卫滨、冷永超三位老师提供以上文稿及图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