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了,对工作一点热情都没了,盼望退休,是不是心态有问题了?

飘零1968


你心态是不是有问题我不知道,但是你缺乏斗志了,这是肯定的。

说实话,50岁就盼望退休,有点早,我估计你还是没有什么压力,家里的孩子都大了,不需要你操什么心。

你现在50岁盼望退休,是想60岁吗?还有10年呢,也不短,足够做一番事业了。而且还有一个不好的消息告诉你,如果延长退休怎么办?延长到65岁甚至70岁,在这10年内是很有可能发生的,还是早一点做好心理准备比较好。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不说大家都清楚,一个最大的背景就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的增长,这是目前不可阻挡的趋势,是不随个人意志而转移的。

说完了大背景,再来看看你自身,不知道你现在干些什么工作,是不是很清闲,你在工作上有没有找到价值感?与其这样自怨自艾,为什么不重新拾起信心、拥抱未来呢?我了解到很多爱学习的老人,70岁还在读书、上老年大学,远的不说,就是我老丈人60多岁,也还在外面奔波,学电脑绘图、考驾照,忙得不亦乐乎!你这才50岁,就想到以后退休的生活了,简直是不思进取!

退一步来说,即便你能按时退休,退休生活真的像你想象的那么好吗?

看过美国的一部电影《实习生》吗?主角是一个70岁的退休老人,他老伴去世以后,一个人觉得实在无聊,回家也没有归属感,正好看到了一家公司在招聘老年实习生,他凭借过硬的职业素养和过去辉煌的履历,顺利应聘上了。
后来这个叫做"本"(ben)的老年实习生,帮助创始人处理了很多麻烦事,重新找回了自我,让人感觉非常有价值,真可谓老年发挥余热比年轻人还棒,真可谓老当益壮啊。

反观一些国内的男人,未老先衰,毫无追求,毫无斗志,远未到退休的年龄,就已经有了退休的心情。说实话,挺让人看不上的。你看看很多国家的领导人,七老八十还在工作岗位,不觉得惭愧吗?

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的年轻人负担会越来越重,我觉得作为我们老年人,应该多多为年轻人着想,应该努力干活,而不是颐养天年。

为了我们子孙下一代,必须拼啊,你说是不是?

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

喻派职言


前几天,某国企搞后备推荐,几名50岁以上的老中层,一看参考人员名册里,已经没有名字了。当时就问人事,参考名册里怎么没有我们名字。人事回答,现在搞年轻化,50岁以上的不再列入后备范围。

50岁一过,单位都嫌弃了,别说“前途”,连竞聘的资格都取消了。你要是说让他们有热情,打死我们也是不信的,让他们寒心的是机制、环境和歧视。鸡汤文又要喷了,谁让你50岁不努力的,活该你不上名单。老百姓为什么反感鸡汤文,有几个人是因为喝了鸡汤能逆袭的?有。但,能成为普通规律吗?

第一,有没有热情,取决于“欲望”,与年龄无关。

五十知天命,知道天命之后,还保持“职业(事业)”热情,那是“精神亢奋”,热情衰退,那是自然规律。

你看那些有钱有势的人,50岁还在换血,还想再活五百年呢,那是因为欲望的荷尔蒙继续燃烧。

普通人呢,被生活已经蹂躏几十年,早就想卸下包袱,为自己活几年啦。心态有什么问题呢?不就是芸芸众生的心态吗?不服?给你一个有钱有势的职位,你看你是不是马上鸡血澎湃?


第二,这是社会的年龄“歧视”,怨不得芸芸众生。

国内职场,欺负一老一小,年龄小没经验的不招,年龄大负担重的不招,哪家公司都想“吃甘蔗最甜的中间段”。你会说,这是私营企业,人家追求利益最大化呀,但是,体制内会不会好一点呢?

体制内,对年龄的划分更加残酷。34岁提不上副科,基本就被压住了。39岁提不上副处,职业空间就封顶了。44岁提不上正处,职业生涯就到头了。尤其是现在提倡用90后的了,年龄偏大的人,连单位都劝你别折腾了,清闲点不好嘛?保留待遇,给年轻人腾位置,你也是发挥余热、做出贡献啊。

你即使自己有热情,单位也不让你有热情啊。很多体制内的单位,45岁就开始退二线,50岁基本一刀切了。50岁退二线了,有的单位甚至连办公室、办公桌都不留了,让你回家去了,执行调研工资。

社会上普遍都是这样心态啊。高薪的互联网、高科技公司就不说了,35岁就面临了“老化”被踢出局的风险。其他行业呢,是不是越老越吃香呢?除了医生、教师等“经验职业”,中老年技术人员越老越吃香,其他的各行各业实际上都期望中老年人为年轻人腾位置。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国人太多了,年轻等得嗷嗷叫,中老年再有本事,能低成本取代你的人,真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是不是老年人不努力?不是的。这是劳动力和人才供应严重失衡啊,供大于求的矛盾太突出了。只能让中老年让出职位,那么,没有“事业欲望”的刺激,谁能保持热情?

第三,50岁以上的人如何调整心态?

第一种是,自动“出让”职位的。比如,人到中年,财富自由,儿女家庭幸福,甚至添了儿孙辈,自己劳碌一生,想卸甲归田,享受天伦之乐。这是看得开的,主动“退休”。这种人,已经超脱了,自己早早调适了心态,属于最幸福的一类人。

第二种是,被动“让出”职位的。比如,体制内的单位,50岁退二线,50岁向后勤转岗,等等。这是单位一刀切的机制,对事不对人,谁到了“点”谁就要退后,让给年轻人干,否则,一茬一茬地压住了年轻人。

第三种是,被动“逼出”职位的。比如,体制外的企业,50岁的职场人,基本属于中高层或者是业务、技术骨干,年薪是年轻人的一两倍。他们培养出来的年轻人,几年后就可以取代他们。年轻人又听话、又上进、工资低、好利用,作为管理者,傻子才不想新陈代谢呢。

第四种是,佛性对待这一切。比如,许多中年人,经历风雨,饱经挫折,看透人世间的悲凉,看破是是非非的本质,还有的人被上司坑过、被朋友骗过、被同事落井下石过,等等。总之是看透职场真相,主动让你解脱,对工作对人际保持佛性态度,随遇而安,适可而止,没有必要再“热情”了。

第五种是,悲观失望的。50岁之前也奋斗过,也想干好,由于能力有限,没有成功,还是一个小工人、小职员、小办事员,彻底放弃追求,无欲则刚,混混日子,恨不能早点退休。还有一部分人是有能力,但机遇不好,错过了一拨提拔,步步赶不上,心灰意冷,自暴自弃。还有一部分人是有能力,但受到排挤打压,被跑关系、会送礼的人爬到头顶上,心里不服气,更不舒服,干脆早点退休。等等吧。

总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既然知天命,更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财富自由,主动选择放弃“工作热情”,给年轻人腾空间,值得赞赏。没有实现财富自由,但劳碌一生,也累了,休息一下也无妨。看透世态炎凉,自我解脱,不给社会惹麻烦,也值得尊敬。继续保持奋斗激情,焕发第二春,更是值得敬仰。

最后,奉劝所有人,人过五十,人生下半场,刚刚开始,无论你怎么对待这个客观事实,都应该保持平常心、从容心,怀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豁达心态,身心健康才是天大的事。


职场火锅


都说“五十知天命”,人不是机器,工作了快30年,年轻时再多的工作热情也会被日复一日的工作和单调乏味的生活所蹂躏得所剩无几。而且,拼了这么多年,退休后为自己多活几年的心态又有什么问题呢?

一、身体需要保养

50岁的身体状态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人体各项机能指标开始下降,已经不可能再像青年壮年时候的时候那样可以挥霍。退休了就可以不用硬逼着自己和那些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年轻人竞争,也不用再在不好的健康状态上雪上加霜,多添一点病痛。

50岁以后保养好自己的身体,比赚多少钱都重要。人到中年,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的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二、家庭需要更多的支持

工作和生活很难平衡,就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那样,只能在两方之间一直找到那个平衡点并努力平衡。但我们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平衡状态,如果在工作时全力以赴,就会不可避免地忽略家庭和生活。

50岁以后,工作对我们的需求度开始下降,而生活对我们的需求度却被提高。

50岁时,父母已经到了7、80岁,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随时需要子女陪在身边。另一方面,自己的子女可能已经大学毕业,在不久的将来就要谈婚论嫁。照顾老人、关心子女的工作与生活,每一样都是压在中年人身上的义务和责任,当然,被家人需要,也是体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

回归家庭、回归生活,是我们大多数人在工作退休后所追寻的生活状态,而这一状态在50岁的时候就来临,又有什么问题呢?

三、自己需要更多的自由

工作,说到底就是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工资和福利的过程。为了工资和福利,被领导骂了不敢换嘴,就算受委屈了也不敢轻易辞职不敢随意跳槽。被工作束缚了那么久,别说是工作50年了,就是只工作了3、4年的职场人,也有不少比例对工作没有了一点热情。

我们不是马云,也不是褚时健,也没有诺大的公司要继承,我们只是普通人。普通人退休后只想能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想旅游就旅游,想打牌就打牌,想做点生意就做点生意,自己以前没时间持续的爱好也能重新拾起,这样的退休生活比起以前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多了自由。

所以,结合以上3个原因分析,我认为题主问的“50岁了,对工作一点热情都没了,盼望退休”这一情况很正常,心态完全没有问题。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焱公子


五十,人过半百,半身入土,见识了人世间各种人情冷暖,经历沧桑,乐也好,苦也罢,慢慢放下吧!

最难受的是自己一起长大的兄弟在前面走了,他是发小又是同校毕业的学长,是我人生最亲的人,亦师亦友,艰难困苦时他帮助安慰我,陪我渡过艰难岁月,我到现在不能接受他的离去,见最后一面时,兄弟淡淡的对我说“好好的生活。”,离开前跪谢兄弟,多年来对我的关照,今后天人永别,哭的伤心裂肺。

明白生死的意义,看淡钱财,鄙视丑陋,老婆说我越来越没人样,不合群,可能受兄弟离开的刺激。现在世道人多坏的很,在遭遇各式各样的欺骗,欺负,同事倾轧,最后的最珍贵的感情兄弟的离开就是我后半身永远的痛,再也听不到他豁达的宽慰,心思无处述,好像灵魂无处安放!

月至中秋光阴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心境是这样想,可是生活推着走不让你停下脚步,那就慢慢迈开腿继续走,退也是生活,进也要生活,那就试试,再恶心的职称也要面对,对自己说看够恶心就不恶心了!想起兄弟对我说的话“好好生活”!


美术山鸣


很高兴回答你的关于:50岁了,对工作一点热情都没了,盼望退休,是不是心态有问题了?的相关问题。

我认为不是心态的问题。我现在很你的年纪差不多,也快要奔50岁了,或许是已经到了事业的收尾期了,也是天天扳着手指头算退休的日子。

工作上也是得过且过,没有一点热情,只要我的工作范围内找不出任何毛病就行,根本不想着要上进啊,升官的一些事情。

现在好像每天都在混日子,只盼着退休以后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能去做的事情。

和我同龄的一些同事也都是这样的心态。或许是年轻时没好好的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只盼着退休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以前每天都是和锅碗瓢盆打交道,整天围着老公,孩子转。如今孩子也长大成人了,我们应该换个活法了。

我们这个年纪能做的就是每天开开心心的活着,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时不时的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家人。

好了,今天的回答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青涩新手


题主你好,正好我妈今年49岁,明年也就50了,最近也经常听她说不想上班,只想退休。我想告诉你,50岁的人想退休,其实是非常正常的,而且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

为什么这么说,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原因:

1、 身体机能:精力不比年轻人

一般人年纪大了,身体机能就会大大下降,体力脑力都比不上年轻人,就比如996这件事,也就年轻人愿意接受,你看还有几个上了50岁的人愿意整天加班,当然自己出来创业的不算。

所以说,这并不是心态有问题,这是身体决定了你,高效运转了二三十年,在50岁还要以年轻人的标准来要求,这个太难了。上了年纪的都喜欢“葛优瘫”,因为舒服啊,不需要动脑筋。

2、 学习能力:时代更新太快,技能跟不上

就以我妈的例子来说,她在银行系统,现在的银行和二十年前,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银行不管办什么业务,都是智能化,网络化,而这就必要要求员工要掌握机器的使用方法。

这对年轻人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大难题,可是对50岁即将退休的人来说,那可真是天大的难题。因为人老了就容易懒惰,不太愿意接受新的东西,也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事物。

但现在银行经常系统更新,各种考试接踵而来,我妈一个中老年,天天在家抱怨为什么一把年纪了,还得学这些东西。

所以会对工作产生倦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现在的身体已经跟不上快节奏的时代变化了。

3、 心理惰怠:不想上班,只想含饴弄孙

工作了几十年的人,就像把一件事重复做了几十年,倘若一直是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那这种心理惰怠感会更加强烈。

中国人有个传统思想,就是我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十年,就是为了安享晚年。所以一接近退休年龄,很多人的思维模式和身体模式就会自动切换。

就像古代很多皇帝,在年轻时期,愿意大刀阔斧地做各种利于民生的改革,而年老了,就会趋于保守,固守着原有的东西。

现代人也一样,上了年纪做什么都不容易提起劲,有了孙子的,也容易被儿女的家庭所牵绊,要么给孩子带孩子,要么享儿孙福。

最后总结一下:50岁了不想工作,想退休,这是非常正常的,主要由身体机能下降、学习能力变差,心理惰怠三方面导致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共央君


对于你们城里人,退休以后是非常幸福的事。而对于我们农村人是最痛苦的事。

我今年也50岁了,那里还敢不积极,为了能多攒一点养老钱,还在努力拼搏。如果到了60岁没攒够足够的养老钱,那是很不幸的事,农村养老现在全靠国家,还有点不太现实,你们城里人退休一个月有几千上万的退休工资,打打牌、跳跳广场舞,是你们退休以后的美好时光。

还在工作的50岁城里人,知足吧!人生能一生平安,身体健康就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安享晚年就好了。




农村祥子哥


马上51岁了,工作的热情早没了,满眼80,90后,在这样的一个事业单位,员工素质,能力都不咋地,基本都是靠关系来的,不学能力只学势利,各种溜须一把手,黑白颠倒的本事一个赛一个,我这岁数见识多了,赖得看他们这样的小丑,只想早点退休,无奈还得等四年。


双鱼女32121480


我感觉这个问题主要在心态上,心态老了,那么做什么都没有劲头,心态年轻那么感觉浑身有力气。我们领导今年59岁了,女强人一个,今天刚从青岛学习回来,下周准备给我们讲课了。她老公癌症晚期,整整耗了2年多时间,她就这样在床前照顾着,白天晚上的熬着,饮食起居特别周到细致,感动了所有员工。今年年初老公走后,她心情低落,过了100天时间了才开始出差,学习。她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啊,但是她总有一股子拼劲,我真的很佩服她。

我感觉咱们只要过得充实些就好,对老人都要关心,多体贴,多照顾,对孩子要多沟通,做好后勤工作,对自己和伴侣要大度,要有大格局,这样不生没用的气,身体自然就好。





小欢喜姑姑


别说50岁对工作没热情,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对工作都没有热情,需要调整心态。

01

50岁已经工作了20多年,人间百态和各种职场斗争应该都经历的差不多了,知天命的年纪,对很多事物已经没有新鲜感了,建议多和年轻人待在一起。

因为年轻人的思维比较开阔、多样化,有很多新兴的事物,他们会亲身践行。我作为一个90后,有时候看那些95后的人,会觉得他们的世界和我们90后的世界有很多不一样。

而每次我和身边的95后甚至00后呆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他们的世界是比我们精彩的多,有很多新事物我们并不知道。

多和年轻人连接,会发现新的乐趣。

02

罗胖(罗振宇,罗辑思维创始人)在年初跨年演讲的时候讲过,现代人活到100岁的概率很大,所以现在才50岁,人生还有很长的时间。


既然对现在的工作没什么热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一个人的前半生通常是为了别人而活,不得不把房子、票子、车子扛起来,等人生走到50岁的时候,已经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但这个时候眼里的山水已经和年轻时看到的山水完全不同了,因为你已经走了那么一圈。

可能看什么都很乏味,而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迸发出极大的热情。

不如就去实现心底所愿,真真正正为自己活一次。

and夏小麦:日更2000字,职场5年,一起变更好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