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中藥材別名(十三)

七、藻、菌、地衣、樹脂類中藥材別名

1、冬蟲夏草:麥角菌科真菌Cordyceps sinensis冬蟲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蝙蝠蛾幼蟲上的子座和蟲體;

(1)常用別名:蟲草,冬蟲草,夏草冬蟲、中華蟲草;“牙扎更布”(藏藥名);

常見中藥材別名(十三)

【性味歸經】甘、平、微溫;歸肺、腎、脾經。

【功效作用】滋肺補腎、陰陽雙補、止咳化痰定喘;

常見中藥材別名(十三)

2、茯苓:多孔菌科真菌Poria cocos茯苓的菌核;

(1)常用別名:茯苓個、茯苓皮、茯苓塊、赤茯苓、白茯苓、茯菟、茯靈、茯蕶、伏苓、伏菟、雲苓、茯兔、松苓;

(2)不常用別名:絳晨伏胎、松薯、松木薯、松腴;

(3)商品規格名稱

A、個茯苓:呈不規則圓球形或塊狀。

B、白苓片:為茯苓去淨外皮,切成薄片。

C、白苓塊:為茯苓去淨外皮切成扁平方塊。

D、赤苓塊:為茯苓去淨外皮切成扁平方塊。赤黃色。

E、茯神塊:為茯苓去淨外皮切成扁平方形塊。

F、骰方:為茯苓去淨外皮切成立方形塊。

G、白碎苓:為加工茯苓時的白色或灰白色的大小碎塊或碎屑。

H、赤碎苓:為加工茯苓時的赤黃色大小碎塊或碎屑。

J、茯神木:為茯苓中間生長的松木,多為彎曲不直的松根,似朽木狀。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心、肺、脾腎。

【功效作用】利水滲溼、健脾補中、寧心安神;

常見中藥材別名(十三)

3、豬苓:多孔菌科真菌Polyporus umbellatus豬苓的菌核;

(1)常用別名:朱零、豬苓、豬O、豕苓、粉豬苓、豬茯苓;

(2)不常用別名:野豬糞、地烏桃、豬靈芝、猳豬矢、豕槖;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腎、膀胱經;

【功效作用】利水滲溼;

常見中藥材別名(十三)

4、海藻:為褐藻類馬尾藻科,多年生海產植物羊棲菜(小葉海藻)或海蒿子(大葉海藻)的乾燥全草。

(1)常用別名:大葉藻、大蒿子、海根菜、海草、天然海藻、海蘿、烏菜、海帶花、海藻菜;

(2)不常用別名:落首、海帶龍、馬尾藻;

(3)商品規格:

A、大葉海藻:皺縮捲曲,黑褐色、氣腥,味微鹹。

B、小葉海藻 :較小,長15~40cm。分枝互生,無刺狀突起。葉條形或細匙形,先端稍膨大,中空。氣囊腋生,紡錘形或球形,囊柄較長。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鹹,入胃、腎經;

【功效作用】軟堅散結、利水消痰;

常見中藥材別名(十三)

5、雷丸:為白蘑科真菌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的乾燥菌核;

(1)常用別名:

竹苓、雷實、竹鈴芝;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有小毒,入胃、大腸經;

【功效作用】殺蟲除疳;

常見中藥材別名(十三)

6、馬勃:

為灰包科脫皮馬勃屬植物脫皮馬勃Lasiosphaera fenzlii Reich.、馬勃屬植物大馬勃Calvatia gigantea (Batach. ex Pers.) Lloyd.和紫色馬勃C. lilacina Lloyd.的近成熟子實體。

(1)常用別名:牛屎菇、馬蹄包、藥包子、馬屁泡、灰包、馬糞包、馬屁勃、牛屎菇、灰包菌、藥苞、牛屎菌、大氣菌;

(1)不常用別名:馬疕、馬疕苗、灰菇、馬屁包、人頭菌、灰菌、雞腎菌、地煙、馬庀菌、香末菇、烏龍菌、藥包;

【性味歸經】辛、平;入肺經;

【功效作用】清肺利咽、收斂止血;

常見中藥材別名(十三)

7、松蘿:為松蘿科植物長松蘿、破莖松蘿的絲狀體。

(1)別名:女蘿、松落、龍鬚草、金錢草、關公須、天蓬草、樹掛、松毛、海風藤、金絲藤、雲霧草、老君須、過山龍;

常見中藥材別名(十三)

【性味歸經】苦、平;入肝肺經;

【功效作用】清肝化痰、解毒止血;

常見中藥材別名(十三)

8、蘇合香:為金縷梅科植物蘇合香樹LiquidambarorientalisMill.所分泌的樹脂。

(1)別名:蘇合油、流動蘇合香、帝膏、蘇合油、蘇合香油、帝油流。

【性味歸經】辛溫;入心脾經;

【功效作用】開竅闢穢;通經活血;

常見中藥材別名(十三)

10、乳香:為橄欖科植物乳香樹Boswelliacarterii Birdw.及同屬植物Boswelliabhaurdajiana Birdw.樹皮滲出的樹脂。

(1)別名:醋乳香、燻陸香、馬尾香、乳頭香、塌香、天澤香、摩勒香、多伽羅香;滴乳香;

【性味歸經】辛苦溫;入心肝脾經;

【功效作用】活血止痛、解毒療瘡;

常見中藥材別名(十三)

11、沒藥:為橄欖科植物地丁樹Commiphoramyrrha Engl.或哈地丁樹Commiphoramolmol Engl.的乾燥樹脂。

(1)別名:末藥、明沒藥、醋沒藥、狗沒藥、明沒藥、狗皮沒藥、馬皮沒藥、淨沒藥、真沒藥、愛倫堡沒藥、克香、黑香、沒藥珠、全沒藥;

【性味歸經】苦辛平;入心肝脾經;

【功效作用】散瘀活血,消腫定痛;

常見中藥材別名(十三)

12、安息香:為安息香科植物安息香和越南安息香的樹脂;

(1)別名:白花榔、拙貝羅香、安悉香、千金木脂、安息香脂;

【性味歸經】苦辛平;入心脾經;

【功效作用】開竅醒蘇,行氣活血,

常見中藥材別名(十三)

13、血竭:為棕櫚科植物麒麟竭果實滲出的樹脂經加工製成。

(1)別名:血竭花、血力、麒麟血、騏竭、海蠟、木血竭;

【性味歸經】平甘鹹;入心肝經;

【功效作用】活血化瘀、止血生肌;

常見中藥材別名(十三)


常見中藥材別名(十三)


常見中藥材別名(十三)


常見中藥材別名(十三)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