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一個”面對頻繁的採訪,鍾南山院士很疲憊:形式主義何時休


“又來一個”面對頻繁的採訪,鍾南山院士很疲憊:形式主義何時休


01

最近看到的一個視頻:

“又什麼事呀?”辦公桌前,正在焦急翻看信息的鐘南山院士,有些無奈的回覆道。

“禮節性的見一見,主要是進行醫院方面的交流。”來人很客氣地說道。

“又來一個”面對頻繁的採訪,鍾南山院士很疲憊:形式主義何時休

“又來一個”面對頻繁的採訪,鍾南山院士很疲憊:形式主義何時休

“哎,又一個,我都不知道說什麼。”鍾院士嘆了口氣,不得不起身跟著一起走出辦公室。

“就是醫院的交流合作,你就純粹作為一個前輩、一個專家,他們仰慕你,就幾分鐘搞定。”來人一邊安慰他,一邊將他引到會議室前。

推開門,一屋子笑臉相迎的人把目光都停留在鍾老先生的身上。

過了許久才結束,一行人圍在他旁邊,合照留影。

做完這一切,他禮貌的道別,匆匆離開,微微有些佝僂的背影裡,還傳來小聲的一句:“整了整整一個半小時。”語氣裡,是對耽誤時間的惋惜。

他是醫者,是前輩,但是也是一個84歲的老人。在疫情來臨之時,他站在了最前面,指揮這場沒有硝煙的大戰。讓他有多一點時間休息和研究吧。那些禮貌性的拜訪還是請少一些吧。

02

除了上面的這一小段“合作交流”事宜,需要工作繁重忙碌的鐘老參加以外,還有名目多樣的電視電話採訪也需要鍾老頻繁面對。

比如前段時間,那個因為在採訪鍾老時,一臉媚笑引起眾怒的記者。確實,在疫情肆虐的情況下,所有人的心情都很壓抑,而她卻一臉燦笑,彷彿是在說一件很輕鬆愉快的事情。這點和一旁神情疲憊、凝重的鐘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又來一個”面對頻繁的採訪,鍾南山院士很疲憊:形式主義何時休

在這件事上,人們對她批評的點是沒有同理心,在嚴肅的場合不恰當的表情管理。

然而,我卻看到了她的採訪內容:

一開始,她詢問鍾老在忙碌奔波中,休息時間有多長,鍾老很細緻的回答道,自己會保證中午的休息。隨後,女記者,又問道,在新聞報道中,看到鍾老眼眶溼潤,讓鍾老講一講是為什麼?鍾老講到,他既心疼人們遭受疫情的痛苦和壓抑,又感動於人們的精氣神。

這一段採訪,除了女記者的表情不太對以外,其實內容是很正常的。然而正是這樣的正常讓人想到:“我們需要這麼重複而頻繁的採訪嗎?”

誠然,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受到病毒侵襲的人們除了身體需要救治,心裡上也需要鼓勵和安慰。但是,就如這個記者在詢問時所說,她在新聞報道中看到鍾老眼眶溼潤,還要鍾老講一講是為什麼。從疫情開始,鍾老已經無數次面對這樣的採訪。每一次,都需要他提起精神來重複一遍。

我們稱讚他為“國士無雙”,鍾老當得起。而所謂國士無雙,意思是一國之中獨一無二的人才。然而,就是這樣的人才,為什麼要一遍遍做這種重複的瑣事。既耽誤鍾老寶貴的休息時間,又無利於研究病情的進展。就算是鼓勵民眾,他在多次淚流滿面的採訪中,已經給足了我們勇氣。

03

說到形式主義,除了頻繁面對採訪的鐘老,還有許多人深受其害。

就在前幾日,每日甘肅網發佈了一段短視頻,題目叫做《剪去秀髮,她們整裝出徵》。

打開視屏,是一群即將啟程援助湖北的女醫護人員在等待剪髮。

只見理髮師乾淨利落的抓住女生們的馬尾,手中的理髮工具幾個來回,一頭秀髮就全部落地。

除了視屏煽情的音樂,還搭配了這樣催人淚下的文字:“謝謝你們,疫情中最美的逆行者”。

“又來一個”面對頻繁的採訪,鍾南山院士很疲憊:形式主義何時休

然而,除了感動,許多人也看到,女孩子們面對自己養護已久的秀髮,落淚難過。也有女孩子在剃髮前不捨痛哭。

“又來一個”面對頻繁的採訪,鍾南山院士很疲憊:形式主義何時休

更讓人氣憤和質疑的是,在整個團隊中,所有女生都剃掉了頭髮,唯一的男性卻留著寸頭。

這讓人不禁想,女生們剃成光頭,到底是真的為了女生們的安全著想,還是某些人單純的想要煽情作秀。在眾多的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中,難道所有的女生都剃成光頭了嗎?

那麼,為什麼這樣做呢?

這,我們就要來看一看,最先這麼做的有誰。

在最開始進入武漢前線的醫護人員中,90後護士單霞為了方便穿防護服,而選擇剃成光頭。她是第一個被媒體發現的“光頭女護士”。隨後,這個很個人的行為,被眾多媒體稱為“英雄”。

“又來一個”面對頻繁的採訪,鍾南山院士很疲憊:形式主義何時休

她的勇氣和犧牲確實配得上英雄的稱號。可是,在某些人眼裡,卻成了一個快捷的宣傳形式。為了這個快捷,犧牲一些女性的意志又何妨。

寫到這裡,只想說,這些沒有實際用處,又傷害他人的形式主義,還是少一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