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死後有一個奇葩規定,導致這位皇帝死後,用了7290人來擡棺


從古至今,一生一死都是人生中的最大的事情。生是希望,是人生的開端。而死是終結,是一生的交代。普通百姓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帝王之家。在古代,封建帝王更加在意生死之事。大部分帝王在活著的時候,往往就會修建自己的長眠之所。

人類對於權力的追求向來是無止境的。生時是擁有萬人生死大權的最高統治者,自然希望自己能夠長久地享受這種權力,和尊榮的生活。在科學還不發達的時候,人們總愛用迷信的思想來解釋死亡這件事。

皇帝死後有一個奇葩規定,導致這位皇帝死後,用了7290人來抬棺

死對於古人來說,是另一個世界的開端,因此他們往往在去世的時候,帶走很多珍貴的寶貝,甚至還會有人殉這種殘忍的方式,目的就是去另一個世界依舊享受繁華。當然,這是不切實際的,但是古人的這些做法,往往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物,是我們探討歷史的重要工具。

古人在下葬的時候,往往是使用棺材。有句話叫做蓋棺定論,不管是窮人也好,還是富人也罷,不管是貧民,還是王公貴族,最後都要一口棺材,承載其最終的歸宿。窮人能夠有一口棺材下葬就滿足了,沒有什麼別的要求,而帝王之家的規矩可就多了。

皇帝死後有一個奇葩規定,導致這位皇帝死後,用了7290人來抬棺

一般的棺材可不能顯示皇家體面,從喪葬禮儀,到用到的棺材木料上,事事都要體現皇家身份,方不失天家尊嚴。不過凡事總有個度,過度難免造成浪費。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帝王,去世的時候7920個人抬他的棺材,從古至今,這都是十分罕見的現象。

《三國演義》中說,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放在國家大事上也是如此。盛極而衰,否極泰來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一個盛世往往是幾代人共同努力,最終創下的結果,比如乾隆盛世,若不是他的爺爺康熙大帝,與父親雍正皇帝的努力,恐怕以乾隆的實力,也難以開創出一個盛世局面來。可是,盛世之後,往往就伴隨著凋零。乾隆的兒子就沒那麼多的好運氣了。

皇帝死後有一個奇葩規定,導致這位皇帝死後,用了7290人來抬棺

嘉慶皇帝是一位十分悲催的皇帝。他也想做個好皇帝,但是在他在位的時候屢屢出現一些怪現象,人們對於他,想起來只有節儉和仁慈這兩個印象,除此之外,再無其他。乾隆盛世給乾隆皇帝一個極高的評價,他的兒子嘉慶隨即生活在他的陰影之下,人們難免喜歡那這父子倆相比較。殊不知,嘉慶帝沒有乾隆那樣的好運氣,也沒有如康熙帝一般的千古一帝來認真調教。況且乾隆末年,驕奢之風瀰漫朝野,貪官和珅富可敵國,所以乾隆後來留給兒子的實際上是一個爛攤子。

而且,乾隆帝是一位注重養生,十分高壽的皇帝。退休之後還做了幾年的太上皇。在那段時間裡,他並沒有完全放權給嘉慶皇帝,一應朝事還是由乾隆朝的老臣做主,所以最終的決策者還是乾隆自己。直到三年後,乾隆去世,嘉慶才真正掌握了實權。

皇帝死後有一個奇葩規定,導致這位皇帝死後,用了7290人來抬棺

嘉慶皇帝勤勤懇懇,希望做一個好皇帝。可是,當時的大清朝積病已深,難以憑他一己之力逆天轉命。曾經有一位大臣記載,一個夏天的午後,天氣非常熱,大臣來回話。當時嘉慶皇帝正在扇扇子,看著大臣汗如雨下,嘉慶皇帝也停止了扇扇子,與大臣一起抗熱。

也許有人說,幹嘛不賜給大臣個扇子,兩個人一起涼快多好。要知道,在那個時候,上下尊卑有序,大臣回話,和皇帝兩人一人一個扇子,當然是不像話的。因此,嘉慶皇帝這樣與大臣一起抗熱,對於大臣來說是十分感動的事情,不亞於他父親親自給他扇扇子。由此可見,嘉慶皇帝對於臣下還是十分仁慈的。

不過,嘉慶是一位不走運的皇帝。乾隆皇帝把皇位傳給他的時候,只留給他幾百萬的庫銀,還有大量的財政虧空。嘉慶一頓節省,又抄了大貪官和珅的家,銀子不僅把虧空給填上了,還結餘了十億白銀。不過,這些都敵不過隨後2億兩銀子的賠款,如此,嘉慶的功績被直接磨滅。

皇帝死後有一個奇葩規定,導致這位皇帝死後,用了7290人來抬棺

嘉慶不可謂不勤政,對於人才他是十分重視的。不過,有一次,科考之後,嘉慶皇帝要面見

狀元和榜眼。結果,皇帝都到了,這兩個人卻遲遲不來。原來是當時的工作人員忘記開大門,狀元和榜眼在門口轉悠了半天,不知道從哪兒進去。這樣的烏龍事件在嘉慶一朝屢屢發生,也許,就昭示著大清國的命數已盡。

儘管如此,在嘉慶時期大清還是有些家底的。因此,嘉慶去世的時候也得到了厚葬。嘉慶二十五年,當時嘉慶皇帝已經年過六十。在歷代帝王當中,六十歲已經是高壽了。當時嘉慶帝到承德避暑山莊避暑,路途勞累,生了一場病。路上的條件不必皇宮,嘉慶年老體衰,一時竟沒救過來,就這麼去世了。

皇帝死後有一個奇葩規定,導致這位皇帝死後,用了7290人來抬棺

一國之君,安葬他的棺材必然要用最上等的金絲楠木。可是在避暑山莊哪裡有準備好的金絲楠木棺材呢?其實棺材早已經備下了,但是在皇宮裡,怎麼能弄到避暑山莊來呢?沒辦法,下人們只好隨便趕製了一口棺材。十天後,嘉慶皇帝入殮。可是,又怎麼運回京城,葬入陵墓?按規矩,還必須要從皇宮裡停靈才能入葬。

就這樣,那年的農曆八月二十二,128人運送著嘉慶皇帝的棺材,往皇宮去了。因為棺材不能落地,因此大家必須要輪流抬,所以為了運送嘉慶的屍體,當時動用了7920人抬棺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