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家为什么被雍正抄家?

玉兰风物


我们是通过名著《红楼梦》才知曹雪芹,才知道他们家由盛到衰,由富庶到没落,他们家依靠康熙这棵大树享尽了荣华富贵,康熙一死树倒猢狲散,从此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曹雪芹的祖先被满族人俘获成为奴隶,到了他曾祖父曹玺这一辈就成了顺治帝的包衣奴才,当年年幼的康熙出天花,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悉心照料康熙,帝感其诚,就让她的儿子、也就是曹雪芹的爷爷曹寅成为康熙的伴读,给了很高的荣誉,康熙继位后又把江宁织造的肥缺给了曹玺。

这个所谓的江宁织造表面上看是负责采购江南的丝绸,实际上还负责监督两江总督及协查江南反清势力的特务工作,便于康熙对江南的统治。


曹玺去世后曹寅接任江宁织造一职,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他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极受康熙的宠信,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接驾,并住在曹家,康熙是何等的人物,他那么多的随从,每天吃喝的开销都相当的庞大,就算曹家有再大的家产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没钱怎么办?又不能不盛情款待康熙,没办法只能打肿脸充胖子,动用织造署的官银来讨好上司,康熙自然是高兴了,吃得满嘴流油,屁股一拍走人,这个钱花在康熙身上,康熙也知道,吃你曹家的和吃我自己的都一样,反正天下都是我家的,可这吃的是公款,康熙又没消帐,你康熙在世时可以不追究并不表示后来的皇帝就不追究,曹家也很无奈。

曹家就这样掉进了亏空的大窟窿,不久曹寅就去世了,但人死帐在,他的儿子曹顒没撑几年就病死了,就由过继的堂弟曹頫接任,可这个曹頫不仅水平能力差,还极不负责任,什么事都不管,完全是个甩手掌柜。


康熙晚年的胡乱折腾使表面强盛的大清王朝早已到了贪腐严重的阶段,从中央到地方处处全是亏空黑账,就连富庶大省江苏也累计亏空了数百万两白银,再加上其他省份简直是个天文数字,让雍正十分错愕。

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亏空,为了把这一推烂账变活,初登皇位的雍正不得不铁腕催收,只要偿还不上的,就得抄家抵账,而曹頫恰好就撞在枪口上,以土地能力退回亏空是绝对不可能的。


雍正对曹家可没有什么情面可讲,要他限期赔补亏空,被逼急的曹頫向雍正表态三年之内全部清交,雍正也知道亏空原因,不想一下子赶尽杀绝,就给了他三年时间。

三年时间只不过是曹頫玩的拖延战术,他本以为还是像康熙朝那样会不了了之的,可没想到雍正是玩真的,已有许多人被抄家而倾家荡产了,眼看三年时间将至,他又怕自己被抄家后一无所有,就偷偷的把家产转移出去,想着万一犯了事也有一个退路,这就彻底惹毛了雍正。

雍正本来就对曹家窝了一肚子火,几次江宁织造贡入的丝绸不合格,后来两淮巡盐噶尔泰汇报说曹頫不理政事,任由管家监工,再加上亏空银两,最近又在解送织物上京途中骚扰驿站,勒索钱财,被山东巡抚参奏,雍正批示“本来就不是个东西”,下旨抄家,圣旨上写道:

江宁织造曹頫,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朕屡施恩宽限,令其赔补,伊倘感激朕成全之恩,理应尽心效力,然伊不但不感恩图报,反而将家中财物暗移他处,企图隐瞒,有违朕恩,甚属可恶。

依仗六年,实施枷号催缴亏欠,所以家产充公,奴仆赏赐给新任江宁织造隋赫德,全家迁往北京,留给房产17间和三对家仆,就是崇文门外蒜市口曹雪芹故居,乾隆即位后宽免其欠银,但家族已经没落。


雍正皇帝可以容忍曹家亏空,甚至可以容忍曹家转移家产,但雍正容忍不了曹家对自己阳奉阴违,不感恩戴德,尽心效力,也是曹頫咎由自取。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曹雪芹的家世从鲜花着锦之盛,一下子落入凋零衰败之境,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楚地到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但他一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


遗产君


曹家兴于康熙,败于雍正。

曹雪芹的曾祖母是康熙的乳母,当年北京流行天花,康熙在乳母的照料之下,幸运地躲过了死神,而康熙因为得过天花,有了抗体,幸运的当上了皇帝。


康熙继位之后,感念乳母的恩德,将江南织造的肥差封给了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之前江南制造每年要轮换一次,但康熙格外开恩,将一年一轮换变成了终身任职,而且可以世袭。

曹玺死了之后,曹寅世袭,曹寅死了之后,曹颙世袭,而曹颙是个短命鬼,不久也死了,康熙就将曹寅弟弟曹宣的孩子曹頫过继给曹寅,继续担任江宁织造。

曹頫就是曹雪芹的父亲或者叔叔,终康熙一朝,曹家受到康熙的格外恩宠,家世显赫,富贵已极,《红楼梦》中“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指的就是曹雪芹家。


然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康熙死了之后,雍正继位,六年之后,曹家被抄了家,从此之后曹家家道沦落,凄凄惨惨,当时的曹雪芹刚刚年满十二岁。

雍正为何要抄曹雪芹的家?原因到底为何?

经济原因—亏空。

别看曹家表面上风光,实际上是负债累累。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住在了曹寅那儿,这虽然是天大的荣耀,然而接待皇帝可是要花大把大把银子的,《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据说就是为了接待康熙建的。

不仅要修行宫、建花园,还要开挖河道供游船行驶,这笔开销根本不是一个曹家所能承受的。《红楼梦》第十六回通过赵嬷嬷之口,说出了曹家接驾花费的情况:

“嗳吆吆,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

真是花钱如流水一般。


曹家没这么多钱,就要去国库借钱,一来二去,窟窿越来越大,到了最后亏欠了五十多万两银子。这么多银子,就算曹家不吃不喝五十年也还不上。

政治原因—站错队。

曹家政治上是倾向于八爷党的,而且与八爷党交往甚密,这让曹家面临巨大政治风险。

著名的红学家刘心武先生曾说,抄家的时候,在曹家发现了塞思黑藏匿的一对金狮子,塞思黑就是雍正平生最恨的九阿哥。

不仅如此,曹家还藏匿了九阿哥的女儿,据说秦可卿就是九阿哥的亲生女儿,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何秦可卿葬礼能惊动高高在上的北静王。


当然这纯属一家之言,曹家到底有没有藏匿九阿哥的金狮子和女儿,坊间争议较大,但曹家在政治上倾向于八阿哥,这是无须争议的。

曹家被抄家后的命运如何呢?

曹頫在牢里呆了一年就出来了,而且还发了一些房产和土地,以及一些仆人,靠着房租,曹家可以勉强度日,与那些流放、充军、赐死来说,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一半秋色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康熙王朝》,里面有个叫做魏东亭的人物,其历史原型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

根据史书记载,曹寅字“楝亭”,同时受三国时代曹魏政权的影响,很多人喜欢将曹魏连称,或以魏代曹,所以影视剧的作者便以魏东亭来指代曹寅。

从某种意义上说,曹雪芹家族的兴衰荣辱之变,都是因为他的这位祖父曹寅。

当年,在康熙出生后,曹寅的母亲被选中成为康熙的保姆,此后曹寅又和康熙从小一块玩到大,由此曹家的命运就和皇家紧密相连在一起。另外《红楼梦》中的贾母的原型就是曹寅的母亲。



青年时代的曹寅文武双全、博学多能而又风姿英绝,二十多岁时被提拔为御前二等侍卫兼正白旗旗鼓佐领。清代初期,御前侍卫和佐领都是十分荣耀的职务,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乃皇帝自将之军,曹寅能任此要职,显然是康熙对这位文武全才的伴读特加关照的结果。

在康熙三十一年,调任江宁织造兼管两淮盐务。此后,曹家迎来了最鼎盛和最辉煌的时刻,当时康熙六下江南,其中五次都是由曹寅承办其南巡接驾大典(四次南京接驾,一次扬州接驾),并且有四次是直接住在曹寅家,所受到的信任与器重远超出地方督抚。

但可惜的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曹家的辉煌,是源于这五次接待康熙,而它的衰落,也正是源于此。因为接待圣驾所需的巨额花费让曹家亏欠了国库巨额的欠款。当是两江总督噶礼就曾密报康熙说,曹寅亏欠公银三百万两,请求公开弹劾他。

但康熙没有批准,他只是私下谆谆告诫曹寅,让其尽快设法补上亏空。但可惜没多久,曹寅就病逝,此时又有人出来弹劾曹家亏钱公银之事,康熙还是想保全曹家,便让曹寅之子曹颙接任父亲的职位,这样既可以保证收入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还国库欠银。



但问题是,仅仅只过去两年,曹颙也因病去世,曹雪芹就是曹颙的遗腹子,当时才刚刚出生不到一个月。康熙为了不让曹家倒下,也是煞费苦心,他亲自主持将曹寅的侄子曹頫,过继给曹寅当儿子,然后让其接任江宁织造的职务,以确保曹家有收入和时间还国库欠银。

然而,曹家欠国库的窟窿实在太多,一时半会根本还不清。雪上加霜的是,不久后康熙因病去世,曹家最大的靠山也没有了。偏偏屋漏又逢连夜雨,新继位的雍正皇帝和曹家的关系又非常不好,当年曹寅曾多次保举八阿哥胤禩担任太子,这让当时的四阿哥雍正很是怨恨。

所以等到雍正继位后,他自然不愿意再像康熙那样照顾曹家。而且,当时朝廷国库亏空,官员侵食公银的情况非常普遍,如果不彻底解决清查和追缴,必然导致大清走向衰败。因此,雍正便下决心要改变这个状况,在他刚掌权的第一个月,就下达了全面清查钱粮的命令。

当时,雍正追讨欠款的声势之大,手段之果断可谓是空前而绝后,为了维护帝国的根基,像曹家这样亏欠巨款而不还者必然要遭殃,再加上雍正本身也不喜欢曹家,所以自然将其树立为典型和代表,拿出来杀鸡儆猴,于是曹雪芹就被雍正给抄家处置。


我是赵帅锅


曹雪芹根据自己的身世写出了中国文学巨著《红楼梦》,书中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红楼梦剧照)

原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哥,辛酸何来?

不止是林妹妹死了,而是曹家最后家破人亡!

曹家发家史: 曹雪芹的祖上曹锡远和曹振彦父子俩曾跟随多尔衮南征北战立下汉马功劳。

清朝建立后,立功的曹振彦入职内务府,曹振彦的儿媳被选为玄烨的奶妈,曹振彦的孙子曹寅与玄烨就是同吸一口奶长大的孩子。

玄烨从小没有母亲的照顾,父亲对他也缺少关怀,所以他对乳娘和伴读曹寅的感情特别深厚!


康熙继位的第二年,为报达乳娘的养育之恩,康熙任命乳娘的丈夫曹玺(曹振彦的儿子),也就是曹寅的父亲为江宁织造。

江宁织造是明清两朝在南京设立的官营手工业,拥有全江南最好的技术师和官府扶持,资金雄厚。

负责生产采购皇宫所需的绸缎、服装等事务,是当时江南最大的皇商!

(江宁织造博物馆模型)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16岁时便做了康熙的御前侍卫。

曹寅的父亲曹玺病故几年后,曹寅继任江宁织造,并兼管两淮盐务。

原因一:康熙六次南巡,成为曹家命运的转折点。

康熙对江南情有独衷,一共有六次南巡,因为对曹家比较信任,毕竟曹家有用母乳养育他的奶娘,有娘的地方便是家。

(南巡图)

所以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住在曹寅家!

自己小时候的伙伴现在是皇帝,来自己家那是莫大的恩宠与荣幸,所以,为了不委屈皇帝,曹家极尽所能的奢侈!真是“秦淮旧梦忆繁华”!

《红楼梦》里的大观园,经过整修,富丽堂皇,就是这时候的事了。

(大观园猜想图)

这四次接待康熙,使曹家不堪重负!

产生了300多万两的巨额库银亏空,并被两江.。总督噶礼弹劾。但康熙心里有数,力保曹家。

康熙51年,还没有还清库银的曹雪芹祖父曹寅病亡。

曹雪芹的父亲曹颙[yóng]继任江宁织造,当代的红学研究者多认为曹頫才是《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原型!

曹颙接任江宁织造后不停的偿还库银,此时连不管财政的林妹妹都察觉曹家的钱“出得多,进的少!”

曹颙任江宁织造一职后没有多久。23岁时上京述职时病亡。

曹雪芹是曹颙的遗腹子,他在曹颙死后不久出生。

原因二:曹家的腐化与继任者能力不足。

雍正继位后,开始查库银亏空的事情,曹雪芹的舅爷最先被革职抄家。

过继到曹家接任江宁织造的曹頫(fǔ)因能力不足,此时已无力回天。

加上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仇富心里,曹家已辉煌多时,多少人正觊觎着江宁织造的肥差。

加上曹家也不是特别的干净,《红楼梦》里多处提到贾府里的黑暗事情,强抢强买民女等事,逼死丫鬟等事常有发生!

(晴雯之死)

这些事情应该就是曹家的真实写照,留人把柄。所以曹家先后几次被官员弹劾贪污腐化和举报转移财产。

雍正为整顿官场风气,加上曹頫也的确没有足够的能力胜任江宁织造,曹頫终被革职抄家了。

乾隆帝即位后,已回到北京的曹家,的确出现了“兰桂齐芳”的局面,后辈也有人加官进爵。

但已如探春所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状况!

原因三:“弘皙逆案”的牵连。

康熙的嫡长孙弘晳,是废太子胤礽的长子,深得康熙喜欢,本来应该是皇位的继承者。

乾隆继位后,弘晳拉拢了一批想维护“立嫡以长不贤”正统的宗室成员,密谋行刺乾隆,坐上皇位。


(皇帝与继承人)

阴谋败露后,弘皙终身被囚禁。

曹家因为深受康熙的恩宠,一直是康熙的心腹,曹家有没有真正参与弘皙逆谋我们不得而知,但此案曹家被连累,最后在朝为官的曹家后人再次被革职抄家,经过两次抄家折腾,曹家彻底完了。

曹雪芹作为衰败的曹家后人,从富贵沦为贫困交加的官犯,一开始以卖字画为生,可终究难以糊口!

在极度悲哀的心情中,他含泪写下《红楼梦》,展示了曹家由盛而衰,最后落个“树倒猢狲散”,一切皆空的结局。

乾隆28年,曹雪芹的幼子染病,因无钱医治身亡。

丧子之痛最终击垮了饥寒交迫的曹雪芹,除夕之夜,万家灯火喜庆中,曹雪芹凄惨离世。


(曹雪芹)

正如《红楼梦》中写的一样:“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真是功名利䘵转头空! 十八年后又来走一遭!

参考文献:《永宪录》卷四,《曹雪芹小传二》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雍正是清朝的中兴之主,而江宁曹家,则是历任江宁织造,正所谓是“流水的两江总督,铁打的江宁织造”,可见曹家地位在很长时期是非常稳固的。那为什么雍正还要抄曹家呢?

主要跟康熙有关,因为康熙,导致曹家亏空巨大;同时,曹家的继承者越来越不中用,导致亏空越来越大;最后,曹家因为犯法,再加上与十四阿哥有牵连,被雍正视为政敌,最后被问罪抄家。不过,雍正并没有赶尽杀绝。

曹家与清朝皇室的关系

顺治年间,曹雪芹的高祖父曹振彦和曾祖父曹玺,跟随多尔衮,平定山西大同姜瓖叛乱。曹玺因“隋王师征山右有功”,获封内廷二等侍卫,而曹振彦,则担任大同知府数年。因此,才有人称大同才是《红楼梦》的发祥地,曹家在大同起家。

在康熙出生后,曹玺的妻子孙夫人,被选为康熙乳母。从此之后,康熙与曹家有了家人一般的亲情。康熙非常敬爱乳母,因此对曹家也格外恩宠。

康熙二年(1662年),康熙任命曹玺监理江宁织造。曹家在康熙的庇护,以及曹玺的努力下,荣耀达到了巅峰。康熙为了照顾曹家,还将织造官从三年一任,改为了专差久远,曹玺也成了终身织造官第一人。而曹玺之子曹寅,受荫继任江宁织造。

曹寅成了江宁织造官,是曹家辉煌的开始,也是曹家厄运的始端。

曹家欠债的原因

康熙继位之初,捉鳌拜,平三藩,功绩显赫。到了中后期,康熙开始自满,贪图享乐。此后,康熙曾六次下江南。在六次江南之行中,除第一次将行宫设在江宁将军衙门外,其余五次均以织造衙门为行在,而其中四次全部是由曹寅负责接待。

不要以为康熙南巡会自己带钱,补贴地方,南巡除了吃喝玩乐,还会搜刮到一大批的金银财宝。所以,曹寅所负责四次接驾大典,都要曹家自行筹措。接待康熙四次的费用,让曹家开始了亏空。

同时,曹寅又喜欢结交名士,养戏班子,建造庭院园林,挥霍无度,再加上官场应酬,也加剧了亏空。

曹家亏空了多少银两

曹寅在世时,江宁织造已经开始出现亏空。康熙五十年,两淮盐运就查出亏空一百三十六万两,最后,由商人补六十七万两,而曹寅及其大舅子李煦补赔剩下的七十万两。江宁织造也被查处亏空七万两。第二年,曹寅即将病逝之前,被查出江宁织造已经亏空到了二十三万两。李煦不得已上奏折说,曹寅已经无家财可赔。

曹寅去世后,康熙为了保全曹家,让曹寅之子曹颙接任。同时,康熙还让李煦,以及新任的两淮巡盐御史李陈常,代曹家偿还亏空。康熙的这一举措,暂时保全了曹家。

曹家的继任者越来越不争气

曹颙接管江宁织造两年后病逝,康熙就又将曹寅的侄子曹頫过继给为曹寅嗣子,接任江宁织造。同时,康熙又让李煦的苏州织造代为偿还江宁织造的亏空。

不过,曹寅丢下的亏空,绝不止曹寅去世时那一点,到了康熙五十四年,又查出江宁织造亏空库银三十七万余两。曹寅大舅子李煦的苏州织造,简直就成了提款机,继续还呗。

江宁织造传到曹頫时,传承与康熙与乳母之间的恩情,已经很少了。相比曹玺、曹寅,曹家最后一人江宁织造曹頫的日子难过多了。康熙不再过多袒护,曹頫因为拖欠卖人参的银两,就被康熙勒令年底前必须补齐,否则,严加惩罚。

雍正抄曹家

雍正继位后,开始大力整饬吏治,稽查亏空。因为曹寅的女婿平郡王讷尔苏是十四阿哥胤褆的亲信,被雍正所忌惮,曹家最后保护伞也没有了。原本曹頫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认认真真把江宁织造的亏空给补上就好了。结果,曹頫却骚扰敲诈驿站,最后雍正下令,判赔偿四百余两白银。

只是,雍正并没有想把曹頫置于死地,所以,仅仅是申斥曹頫行为不端。同时,让曹頫赔偿自己,以及曹寅时期又被查处的八万余两亏空。雍正甚至下旨说,可以分三年补齐。

到了雍正六年(1728年),回天乏术的曹頫因为没有补齐亏空的银两,被罢职抄家,宅第、田产、财物全部没收充公。曹頫本人呢,并没有获重罪,而是两手空空的回到了京城,住在了雍正给他留下的老宅中,曹家迅速衰败。

曹雪芹,1715年生于曹頫执掌的江宁织造,到1728年被抄家,还算过了13年的幸福时光。正是因为富贵与贫寒的巨大反差,才让曹雪芹写出了巨作《红楼梦》。


奕天读历史


雍正对曹家痛下杀手查办,有形势大环境的客观内素,也有曹家的主观原因。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年,康熙前半期可以说文治武功卓越,灭鳌拜、平三藩、平定北境边患。到了康熙中后期,整个朝廷进取向上精神懈怠,一批臣属觉得自己有了功劳,可以享受大好人生了,整个上层社会弥漫的是奢华享受的风气,康熙皇帝的六次南巡对这种风气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还有说五次)是由当时的江宁织造曹寅负责接待的。这段历史曹雪芹如实的在《红楼梦》里进行了记录。小说第十六回通过赵嬷嬷之口说:

“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填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王熙凤就问了,他们家怎么会那么有钱呢?

赵嬷嬷也说了:

“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这一段就是说的曹家四次接驾耗资巨大的事。只是差别在于,曹家为康熙南巡的花费造成的亏空,直到曹寅去世,甚至直到曹家被抄也没有还清。

曹家先祖曹振彦最早在清兵入关时成为多尔衮的家奴,也就是正白旗下的旗人。后来顺治皇帝清算多尔衮,将其的正白旗也收归皇帝亲掌。曹家从王府奴才就变成了内务府奴才。曹寅之父曹玺早起为王府侍卫,再为康熙近侍,曹玺之妻孙氏被内务府选做康熙的奶母,幼年丧母的康熙与他的这位奶母感情深厚,康熙后来曾公开称孙氏为“我们老人家”。这样一种特殊的关系,是曹家得到皇帝信赖的重要原因。孙氏长子曹寅也因这层关系成为康熙的幼年玩伴,两人名为君臣,感情犹如兄弟。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曹玺从内务府营缮司郎中任上被任命为江宁织造,除了为皇家负责织造事宜,实际上还是皇家的耳目,曹家从此成为皇帝的近臣。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1),曹寅出任苏州织造,1693年调任江宁织造。从这时起,曹寅和他的儿子曹颙、嗣子曹頫执江宁织造四十年。

曹寅有两个女儿,长女嫁皇族那尔苏为妃,是《红楼梦》贾元春的原型,所生长子福彭对后来的曹雪芹多有关照,二人是血缘比较近的表兄弟。次女远嫁到蒙古为妃,是《红楼梦》贾探春的原型。从辈分上讲,两人都是曹雪芹的姑姑。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安排曹寅与苏州织造李煦(也是曹寅的大舅子)轮流管理两淮盐课(每两年一轮)。康熙这个动作,当然是为了曹寅弥补多次接驾落下的亏空着想。《红楼梦》小说里,两淮鹾政被安排成了林家。

康熙五十一年七月,曹寅患风寒不久确诊为疟疾,康熙在批复李煦的奏折里,有一段表达了他对曹寅病情的重视:

今欲赐治疟疾的药,恐迟延,所以赐驿马星夜赶去。还非常仔细地备注说明:“专治疟疾,用二钱末,酒调服。若轻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住后或一钱或八分,连吃二服,可以出根。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需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

仅从此看,可见二人感情远远超出君臣。可惜曹寅没能等到康熙的药就病逝了。

曹寅逝后,李煦上奏折说曹寅弥留之际,核算出亏空库银二十三万两,且无资产可补,原折写:“身虽死而目未暝”。康熙为了解决曹家的这一问题,同时也是为曹家不必迁家到京,命曹寅之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谁知曹颙两年后即病故,康熙又亲自安排让曹寅的侄子曹頫过继给曹寅,继续接任江宁织造,同时,命李煦代管两淮盐政,目的就是让李煦补齐曹寅生前的亏空。康熙这么做一是对自己的发小曹寅感情深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曹家的孙太夫人健在一天,康熙就要保证他的这位奶母的周全。

其实早在康熙四十八年,两江总督就参核曹寅和李煦亏空两淮盐课三百余万两。康熙把这个事压了下来,因为他也清楚,这里面主要是自己的原因。但康熙也专门告诫了曹寅并李煦,必须设法补齐亏空。可是这样巨大的亏空,曹寅和李煦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彻底的解决办法。

到了康熙五十四年,又查出曹寅在生前的织造亏空三十七万余两,康熙又是亲做安排,让两淮盐政李煦等代为偿还。这一笔用了三年总算还完了。

只是这样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随着康熙进入暮年,随着故人离去,感情的基础也在动摇,对于曹頫,康熙对其的态度明显与曹寅有了巨大的差别,到了康熙六十一年,内务府参李煦曹頫拖欠卖人参银两,而且要求其必须在年底前补齐,否则将严加惩处,康熙当即就批了,就证明了人走茶凉。

曹家有说不出的苦衷是真,但奢靡过甚也是真,这点在《红楼梦》里就有多处呈现,康熙皇帝的一次次恩宠和宽限,也养成了曹家和李家侥幸的心态。

到了康熙中后期,整个上层社会贪图享受,史治腐败。国库空虚,人民负担加重,天灾人祸频发,阶级矛盾加剧。清王朝要巩固统治,就必须要刷新史治,改革弊政。

雍正继承帝位,几乎是在第一时间里,就开始清查追缴官员亏空,雍正元年,被抄家抵债和革职的官员达几十人。这里面就包括苏州织造李煦。

对曹家,雍正还是给予其一定的宽限,要求他们在三年时间里偿还亏空。其实,旧账未了,又添新账,曹頫自身也欠下了亏空。

雍正六年(1728年)曹頫骚扰驿站被参,最终连带经济问题,曹頫被革职,曹家终被抄家。曹家北迁回到京城蒜市口老宅,时年曹雪芹十三岁,从此曹家败落。

曹家被抄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政治原因,也有自己的原因,曹家在织造任上前后长达四十多年,主政两淮盐政时间跨度也有十年,作为康熙朝的宠臣,曹家长期充当着皇帝的耳目,同时在曹寅时期,也承担了不少的文化修订和出版工作,受到皇家的高度信任。在皇帝宠幸、同情、呵护曹家的同时,曹家也逐渐形成一种公私不公的错觉,只是随着政局的变化,曹家不懂做出调整,也是曹家被抄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早在曹寅时代,许多的不得已,早已为家族的败落埋下悲剧的种子。


屏山品红楼


《红楼梦》名列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作者曹雪芹先生“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此书是他耗尽了半生心血的泣血之作。小说中展现的贾府的兴衰荣辱实际上就是曹雪芹家族由盛至衰的缩影。曹雪芹由锦衣玉食的世家公子到寒酸窘迫的落魄文人,繁华如旧梦,富贵似云烟,转头成空,经历了人生剧变。


据史载,曹雪芹的祖上曹锡远本为驻守辽阳的汉人军官,被满洲军队俘虏后成为满人旗主的奴隶。后来,他又跟随了领正白旗的多尔衮,入编汉军旗籍。 曹锡远的儿子曹振彦随多尔衮征战沙场,屡建军功,曹家遂被入籍正白旗。

顺治帝入关后,多尔衮成为摄政王,曹家也发达起来。曹振彦入职内务府,与皇室的关系日益密切。 顺治帝的第三子玄烨出生后,曹玺的妻子孙氏被选为玄烨的乳母,曹玺是曹振彦的次子。孙氏的这次入选对曹家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机遇。

曹玺的长子曹寅与玄烨年龄相仿,成为玄烨的伴读,与玄烨结下深厚情谊。曹寅就是曹雪芹的祖父。 玄烨继位后,是为康熙皇帝。在康熙继位的第二年,曹玺被任命为江宁织造。江宁织造虽然是为皇室采办各类衣物的官职,但曹玺却有以密折奏报当地情况的权力,实际上也是皇帝在江宁的耳目,可见康熙对曹家是非常的信任。


曹玺的两子曹寅和曹宣也受到康熙的厚爱,特别是曹寅,少时就是康熙的伴读小伙伴,16岁时便做了康熙的御前侍卫。 曹玺在江宁织造任上干了21年,康熙23年时,曹玺病死任上。曹玺病死后,由于其子曹寅资历尚浅,暂不能接任江宁织造,康熙召曹寅入京出任内务府广储司郎中,镀镀金后先任苏州织造,后赴任江宁织造,康熙42年起与其大舅哥、苏州织造李煦轮流兼管两淮盐务。

康熙对曹家可谓是皇恩浩荡,曹寅对康熙的皇恩也是竭诚相报。在康熙的六次南巡中,其中就有四次是曹寅和内兄李煦接待的。这四次接待产生的费用造成了公款的巨额亏空。康熙48年,两江总督噶礼就曾弹劾曹寅和李煦亏空欠款库银300万两。康熙自知这钱都花在他身上了,于是就力保曹寅,还让他继续任职,以便补全亏空。


康熙51年,身陷巨额亏空风波的曹寅身患疟疾而亡,身后留有库银23万两的亏空尚未偿清。康熙为了曹家免遭败落,于是就任命曹寅之子曹颙接替其父,继任江宁织造,以便继续弥补亏空。

曹颙便是曹雪芹的父亲,他于康熙51年接任江宁织造一职。可是曹家厄运不断,康熙54年的时候,23岁的曹颙在京述职时病亡。曹雪芹是曹颙的遗腹子,他在曹颙死后不久出生。

曹颙死后,为了继续保全曹家,康熙命曹宣的第四子曹頫过继给曹寅,继续担任江宁织造一职。接着康熙又命曹颙的舅舅、苏州织造李煦代管两淮盐政,所得用于弥补曹寅生前的亏空。


但在曹寅死后的康熙54年,曹寅又被查出生前亏空库银37万余两,康熙还是不遗余力地替曹家摆平,他命两淮盐政李陈常和李煦用两年的时间补齐了这笔欠款。

曹頫任江宁织造后,由于才能有限,在任期间连年亏空。在康熙61年时,曹頫与李煦又发生了拖欠卖人参的银两一事。这次康熙就不怎么上心了,本来康熙是念及与曹寅的情谊,这些年才极力罩着曹家,现在到了曹頫这里,情分自然疏远。

雍正继位后,针对康熙晚年倦于政事,各地官员混水摸鱼,造成国库钱粮严重亏空的现象,由怡亲王胤祥领衔,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规模清查。


曹雪芹的舅爷、苏州织造李煦因为亏空,在雍正元年即被革职抄家。雍正对曹頫还网开一面,命曹頫分期三年还清亏空。曹寅生前的亏空还未偿清,再加上曹頫自己的亏空,这笔欠款对曹頫是笔巨债,他四处找人请托说情,又受到雍正的警告。雍正五年的时候,曹頫被弹劾骚扰驿站,后又被举报转移财产,终于惹火了雍正,曹頫被革职抄家,曹家搬离了江宁织造府,回到北京。曹雪芹由高官子弟沦为了犯官之后,曹家从此也一蹶不振。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驾崩,乾隆帝即位。曹家的亲戚们纷纷加官进爵,曹雪芹的姑表兄福彭升为正白旗满州都统;曹雪芹的祖姑丈傅鼐也升为兵部尚书。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曹家虽然失势,也还是个大户。但在弘皙谋反一案中,福彭及傅鼐还有曹家在朝廷当差的他人都受到牵连,曹家再一次被抄,这次是彻底败落。


曹雪芹从此生活困顿,沦落到卖字画为生。在落魄的生活中,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坚持创作。乾隆28年,曹雪芹的幼子染病身亡,给曹雪芹的身心造成巨创。在这一年的除夕之夜,饥寒交迫的曹雪芹心怀丧子之痛,悲惨谢世。

曹家历经三代四人世居江宁织造一职长达近60年,在康熙朝时家族权势达到鼎盛时期。这一切的风光荣耀均来自康熙帝的恩宠。正所谓,成也康熙,败也康熙。康熙的多次南巡之行,曹寅为接待康熙也造成了巨额的库银亏空,这也是后来曹家被雍正怒抄的祸根。曹家与皇室关系盘根错节,过于紧密,及至在乾隆一朝中,受到权势争斗波及,彻底衰败。


岁月是一条河流


雍正六年,雍正皇帝下旨查抄曹府,这里的曹府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家。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与康熙自小一起长大,两人属异母同奶,感情深厚,康熙曾经六下江南,其中就有4次是住在曹家。

并且,康熙还将江宁织造以及两淮巡盐监察御使这样的肥差给了曹寅。

要知道历代这些都是由朝廷垄断的,康熙将如此重要的职位都交给了曹寅,足以说明他对曹寅的宠信。

按理说,曹家跟康熙如此莫大的渊源,雍正应该对曹家更为宠信。但康熙死后,雍正为什么要抄曹府,曹府犯了什么罪?下面就来听听有书君的分析。

1.新官上任三把火

雍正爷登基时正值45岁,处于康乾盛世中间,按理说所接管的大清王朝应该是富国民强,但由于康熙晚年年岁已大,在国家治理上难免开始走了下坡路,他六次下江南,硬生生把原本富裕的江南搞得衰败不堪。

雍正登基不久,发现国库亏空,于是,全国范围严查钱财和粮食。

在这场严打行动中曹家作为康熙的心腹自然也被波及,起初雍正也算宽容,宽限了归还的期限,只是曹家的亏空实在太多无法完不成,最后只能认罪伏法。

2.办事不利,以儆效尤

当时的曹家负责皇家内用衣物丝织品的采购工作,在运输雍正帝龙袍时,因为走水路,搞得龙袍掉色。

后走旱路失期,采购低劣布料等以次充好的情况屡有发生,让雍正帝大为愤怒,屡失圣意。后来还被雍正扣上转移藏匿财产,故而革职抄家以儆效尤。

3.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曹家凭借康熙帝的恩宠在江宁织造这个职位上硬生生的霸占几十年,让江南各地大小官员早已怨声载道。康熙在世时就已经有很多关于弹劾曹府的奏折指责曹家贪污腐化,只是都被康熙给压了下来。

后来康熙死了雍正继位,这些弹劾的奏折自然少不了,加上日益加剧的亏空,雍正也按捺不住了,为了顺应民意,这个位置也该换人了。

4.一朝天子一朝臣

曹家是康熙帝的心腹,但并不是雍正的心腹,在雍正“九子夺嫡”的竞争中,曹家依然沉静在伺候康熙南巡的事务上,既没有站队雍正,也没有下注雍正。对于雍正而言,没有用的人自然便弃之如履。

以上就是有书君总结的几点雍正为什么要抄曹府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伴君如伴虎,一个不留神就是满门抄家的危险。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1728年,江宁织造曹頫(曹雪芹的父亲或者叔父)被雍正皇帝下令抄家。曹家自康熙皇帝时期长期担任江宁织造这一职务,长达60年。查抄的结果是曹家只剩下几千两银子的当票,家产所剩无几。(曹雪芹雕像)

雍正皇帝为什么抄曹家?曹家为什么只有这么点财产?

曹雪芹家族。

曹雪芹的家族兴起和康熙皇帝有关。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隶属于汉军镶白旗,归睿亲王多尔衮管辖,多尔衮死后归内务府管辖。康熙皇帝出生后,需要奶妈,曹玺的妻子正好符合条件,也就成了康熙皇帝的奶妈。

曹玺(一共四个儿子)的小儿子曹寅正好和康熙皇帝发小了。康熙帝继位后,曹玺被任命为江宁织造,负责皇帝及其后宫的人员服装布料,曹玺在这一职务上干了二十多年。他的儿子曹寅在他死后,成年了就接替这个职务,在这个职务上也干了20年。他们除了做这个职务外,还是康熙皇帝的在江南的眼线,密折奏报江南的大大小小事物。(曹寅图)

曹寅一共有两个儿子曹颙曹珍,小儿子曹珍夭折了。1712年曹寅病故,曹颙接替江宁织造,不过三年后曹颙也病故了,只有二十多岁,况且他的儿子也夭折了。曹寅家等于是断后了,康熙皇帝加了恩旨,选择了曹頫(曹雪芹的父亲或者叔父)过继给曹寅,继续担任江宁织造。他在1715年接任,到1728年被抄家,曹家衰落。

曹家为什么被雍正抄家?

一、曹家的亏空

曹寅是康熙皇帝的嫡系人马,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四次住在了曹寅那儿,还有一次是曹寅到苏州接驾。《红楼梦》中修建大观园就是暗指接待康熙皇帝。因为接待皇帝,曹寅欠下巨大的亏空,为此康熙皇帝让曹寅和李熙(曹寅的内弟)兼任两淮盐道,两家轮流做了10年,弥补亏空。这个亏空知道康熙皇帝去世前仍没有还完。

二、雍正新的财政政策

雍正皇帝即位后,鉴于国库亏空严重,采取了严厉的政策,要求官员限期将拖欠国库的亏空补上。对于曹家的亏空一百多万两银子,雍正应该是知道的。雍正帝和皇十三子允祥几次陪伴康熙南巡,和曹寅是相当熟悉的。为了弥补这个亏空,雍正皇帝自己都为都曹頫延期了将近六年,但是仍没有还清。(雍正帝图)

三、曹家被抄家的直接原因

雍正五年,江宁织造运到北京的丝绸和布匹出现大量的掉色问题,曹頫被雍正帝罚了一年的工资,也没有严惩他。其实,我觉得这次曹家在江宁织造做的丝绸上做了手脚,偷工减料了。曹家在江宁织造上已经将近60年了,都是走大运河运输布匹,潮湿并没有引起掉色,他们怎么没有问题?

雍正六年,曹頫亲自押运布匹通过陆路运输。走到了山东长清的驿站,索要额外的补给东西,大概用了302两银子,这个记录在案宗上的。山东巡抚揍了一本,弹劾曹頫。雍正帝勃然大怒,下令抄了曹家。

四、雍正查抄曹家真实原因

曹頫是过继给曹寅的,继承了江宁织造这个职务,他的个人能力通过几年的考察,雍正觉得不行,雍正要求严苛。类似于偷工减料的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是康熙皇帝重用的人员。

曹頫在被追亏空后,忧心忡忡,花钱找门路,找了隆科多、年羹尧等。雍正皇帝知道后,专门写了一道密折给他。

“朕安。你是奉旨交与怡亲王传奏你的事的,诸事听王子教导而行。你若自己不为非,诸事王子照看得你来;你若作不法,凭谁不能与你作福。不要乱跑门路,瞎费心思力量买祸受。除怡王之外,竟可不用再求一人拖累自己。为什么不拣省事有益的做,做费事有害的事?因你们向来混帐风俗惯了,恐人指称朕意撞你,若不懂不解,错会朕意,故特谕你。若有人恐吓诈你,不妨你就求问怡亲王,况王子甚疼怜你,所以朕将你交与王子。主意要拿定,少乱一点。坏朕声名,朕就要重重处分,王子也救你不下了,特谕。”

这是让他依附怡亲王允祥,也就是十三爷了。雍正对自己的亲信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继位后对他也是蛮照顾的。自己作孽,导致江宁织造贪腐成风,奢靡成风,小的事情就导致雍正把以前的种种不是都想起来了,那就抄家了。(怡亲王允祥剧照)

曹頫被抄家后的待遇。

相对于其他被抄家的大臣来说,曹頫是相当宽厚的。怡亲王允祥、雍正和曹寅的交情还是不错的,几次南巡接待都在一起。对曹寅的过继儿子曹頫也是蛮照顾的,对于亏空弥补延期了几次,六年没有还清。应该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官也没多大问题,山东驿站的问题是对曹頫这个人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他不符合雍正皇帝的标准。

曹頫带着枷号在牢里待了一年后,被放了出来,而且发还了一些房产(17间房和一些奴仆)等,足够他们过生活的了,相比于以前当然是天上地下了。和同时期被收押的官员来看,他是最轻的了,其他有圈禁、流放、充军、赐死、迫害致死、畏罪自尽等。


穿越再现彼岸


因为当时的雍正非常缺钱,需要曹雪芹家的钱,所以雍正只能违心做了这么一件事,这也是后来雍正被骂惨的主因,雍正甚至不得不启用文字狱来打击江浙一带的书生学子。抄家曹雪芹家是雍正一辈子的负疚,所以他才会把这些账算到八爷头上。

从历史后人来看,雍正这个人做事还是相当光明磊落并且秉公执法,基本上可以算是有功赏有过罚,很少下冤假错案的,唯独对付曹家,算是雍正违心的一次。当时年羹尧在西北打仗,每天消耗军饷20万两白银,而康熙给雍正的存银总数也不过570万两,连一个月的仗都打不了。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八爷通过做空财政的办法,让雍正三年无法收税(做假国债数量)。雍正为了给年羹尧筹集军饷可谓是想尽了办法,只好瞄上了曹家。

曹家虽然不是很有钱,但是曹家的产业非常大,当时最大的丝绸坊就是曹家的产业,市值大约达到了2000多万两白银,雍正抄了曹家以后,顺带把这个丝绸坊收归国有,并将其再次卖出,总共筹集了2000多万两白银,给西北打仗供应了军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