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主角当众说爸爸丑,当镜头转向爸爸时,让人哭笑不得

亲子关系也随孩子年龄成长出现变化,如果说童年时期是“彼此和谐”,到了青春期就变成了“孩子对父母的挑剔”。

众所周知,青春期也是很多孩子的叛逆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发生很多变化,他们拒绝逆来顺受,他们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去批判周围的事物,连带父母也成为了他们“攻击”的对象。

记得在一期《少年说》节目中,一位男生走上台就表达了对爸爸的质疑。理由是爸爸长得并不帅,为什么爸爸告诉自己是妈妈先追求自己?不仅如此,这位“聪明的”男生还对父母恋爱过程的细节都提出了质疑。

《少年说》主角当众说爸爸丑,当镜头转向爸爸时,让人哭笑不得

贯穿整个问话,孩子的理由是因为爸爸长得丑,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可能是妈妈主动追求爸爸,所以爸爸说谎话。

镜头下的爸爸尴尬无比,但面对孩子的质疑他不得不苦笑着承认是他追求孩子他妈,这个出人意料的“转折”,让观众忍不住捧腹大笑。

网友@爱吃甜食的东东说:我可算是见识到了什么是实力“坑爹”!孩子,我想告诉你,你身上继承着你爸的血统和基因,他丑是不是等于你也……

《少年说》主角当众说爸爸丑,当镜头转向爸爸时,让人哭笑不得

​网友@黄鹂和喜鹊说:现在的孩子真是什么都敢说?都说“儿不嫌母丑”,这大庭广众之下怎么就把爸爸的缺点暴露了,难道孩子就这么看不起爸爸吗?

网友@我要吃黄瓜说:只能说这个家庭的教育方式还是有待改进,青春期的孩子虽然都“不可理喻”,但恰恰最是敢说真话的时候。儿子上台质疑爸爸,那证明平日爸爸和孩子的交流方式还是有一些问题的。

《少年说》主角当众说爸爸丑,当镜头转向爸爸时,让人哭笑不得

​网友们的“神点评”虽然自带笑点,但不可否认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在孩子教育方面,家长也要“分段应付”,青春期的关键时期,孩子满腹烦恼、心存质疑,更需要家长拿出足够的教育耐心。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怎样才能做合格的父母?

1、引导孩子做意义的事

工作忙碌,应酬多,让很多家长疏于对孩子的陪伴,尤其是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内心敏感,变得多疑。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户外运动、郊游、参加公益活动等,避免让孩子沉溺于电子游戏,开阔他们的眼界、开阔他们的心胸。

2、当一个好榜样

青春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呈现了数倍提升,家长的一些不良坏习惯,就很容易让孩子学习。有家长是一边批评孩子做得不对,但掉转头又跟孩子犯了类似错误,试问如何能够让孩子心服口服呢?

《少年说》主角当众说爸爸丑,当镜头转向爸爸时,让人哭笑不得

​家长要以身作则做一个好榜样,就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比如:教育孩子不要玩游戏,那么家长自己也不要手机不离身,比如教育孩子不能抽烟,那么家长自己也不能是烟民。

3、跟孩子建立友情

家长和孩子不是特定“上下级”的关系,如果家长与孩子的沟通通常是“命令式”,那么很容易让青春期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想解决两者间沟通的“代沟”问题,家长得学会跟孩子建立友情。

当家长和孩子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流、沟通,那么自然就可以抛开“年龄代沟”。

《少年说》主角当众说爸爸丑,当镜头转向爸爸时,让人哭笑不得

​聪明的家长会尝试了解孩子的需求,甚至去学习他们所在圈子的“潮流”,也只有真正懂孩子,才能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让孩子与家长“无障碍”交流。

4、巧妙地制止早恋

早恋,对家长来说等于“洪水猛兽”,恨不得杀之而后快。但对孩子来说,早恋是充满诱惑的禁果,越是制止,越是激发了他们内心的渴望与叛逆。

青春期很多孩子都需要迈过“早恋”这一难关,聪明的家长要学会巧妙地制止。

有的家长会出动雷霆手腕,对孩子非打即骂的制止,但高压之下孩子的反抗也是非常厉害的,如手段过激还会酿造不可挽回的后果。

《少年说》主角当众说爸爸丑,当镜头转向爸爸时,让人哭笑不得

​聪明的家长应该运用过来人的身份进行忠告,逐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将青春朦胧的欣赏,变为彼此竞争的动力,从而帮助孩子走过“早恋”的泥坑。

赵东华说过:“当孩子情绪波动时,愚蠢的父母责备孩子,聪明的父母关爱孩子。”

没有任何一个家长天生就是优秀的教育家,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们要扬长避短,吸取别人的经验,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地引导孩子,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