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鼻塞,生活中注意什麼,怎麼緩解,什麼時候就醫?

關注兒醫,不定期發送科普文章!

關於鼻塞,生活中注意什麼,怎麼緩解,什麼時候就醫?

什麼是鼻塞?

正常情況下鼻子是有一定鼻阻力的,鼻阻力是維持正常鼻通氣的前提條件,也有助於肺泡氣體交換。

鼻塞(又叫鼻阻塞)就是感覺鼻子不通氣、脹滿或堵塞感,是鼻及鼻竇疾病的常見主訴症狀之一,也可見於某些全身疾病。鼻塞可以表現為間歇性、交替性(兩個鼻孔交替鼻塞)、陣發性、進行性、持續性鼻塞,可表現為單側鼻塞,也可為雙側鼻塞。

關於交替性鼻塞,並不一定都是疾病原因引起的。正常情況下,我們的鼻粘膜也會出現週期性的腫脹,在鼻中隔兩側交替出現,間隔大概 2~5 小時,這種現象叫鼻週期,一般來說,只要不影響通氣,這種現象是正常的。

怎麼緩解或減輕鼻塞?

患有萎縮性鼻炎的人,一定要增加室內空氣溼度,比如使用空氣增溼器,緩解鼻腔乾燥形成幹痂。

有鼻竇炎或者過敏性鼻炎的人,使用生理鹽水/海鹽水洗鼻或者生理鹽水鼻腔噴霧劑,生理鹽水或噴霧劑在藥店可以買到。

關於鼻塞,生活中注意什麼,怎麼緩解,什麼時候就醫?


關於鼻塞,生活中注意什麼,怎麼緩解,什麼時候就醫?


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

春、秋花粉高濃度季節,有過敏性鼻炎的人,減少外出時間,出門儘量佩戴口罩外出,減少接觸花粉過敏原,同時用生理鹽水洗鼻。

引起鼻塞最常見的原因是各種原因導致的鼻粘膜腫脹,如果沒有發現明顯的原因導致鼻塞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局部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噴鼻,可以有效緩解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面這些措施不能有效緩解鼻塞,或鼻塞進一步加劇,或出現上述需要儘快就醫的情況,需要及時前往醫院,積極完善檢查,尋找引起鼻塞的原因,針對原因進行處理。

如果是鼻竇炎引起的鼻塞,藥物保守治療效果不好,需要結合手術等手段積極治療鼻竇炎。

如果是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腫瘤導致的阻塞,可能需要手術進行處理。

過敏性鼻炎導致的鼻塞可能需要結合脫敏治療。

就診判斷

可能是哪些原因導致的鼻塞?

各種鼻炎:急性鼻炎(鼻塞為期較短),慢性單純性鼻炎(間歇性、交替性),慢性肥厚性鼻炎(持續性),萎縮性鼻炎(功能性鼻塞),藥物性鼻炎(持續性)。萎縮性鼻炎時,鼻腔內會有較多的膿痂堵塞鼻腔,導致鼻塞,有時雖然沒有鼻痂,但因為鼻腔寬大,呼吸氣流壓力降低和鼻粘膜感覺神經的萎縮,感覺不到空氣的通過,使大腦就作出了鼻塞的錯誤判斷。

各種急、慢性鼻竇炎以及合併鼻息肉:可表現為一側或者雙側鼻塞,可以為進行性或者持續性鼻塞。

過敏性鼻炎:一般為陣發性的鼻塞,反覆發作引起疾病嚴重後也可能表現為持續性鼻塞。

鼻、鼻竇和鼻咽部腫瘤:一般鼻塞呈進行性鼻塞,隨著腫瘤生長逐漸加重。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粘膜肥厚、鼻中隔血腫和膿腫。

鼻部外傷:也會引起鼻塞。

全身因素: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青春期鼻粘膜腺體功能旺盛,以及服用降壓藥等也可能引起鼻塞。

腺樣體肥大:一般是嬰幼兒及兒童期鼻塞原因。成人腺樣體多已退化、小時,極少有腺樣體肥大情況。

潛在疾病

如果出現鼻塞,並伴有以下一種或多種情況時,應前往醫院就診:

伴有咽痛、發熱、倦怠、頭痛、聲音嘶啞、咳嗽等全身症狀;

嚴重鼻塞已經明顯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和夜間睡眠時,比如夜間打鼾或者夜間憋醒現象;

伴有膿鼻涕,且進行性加重;

伴有噴嚏、鼻癢、流清鼻涕,需要醫院就診查過敏原;

伴有鼻腔內疼痛、鼻出血、鼻涕中帶血的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