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他曾擔任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藝術史教授、瑞典國家博物館繪畫與雕塑部主任館員等職。1916年起,先後赴美國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和日本名校講學。1920年起六次來華,先後幾次進入故宮考察拍攝,對中國古代建築、雕塑、繪畫藝術研究極深,代表作有《北京的城牆和城門》(1924)、《中國北京皇城寫真全圖》(1926)、《中國雕塑》(1925)、《中國早期藝術史》(1929)、《中國繪畫史》(1929—1930)、《中國園林》(1949)等。

不過,此次並非是喜仁龍首次考察拍攝故宮。1921年,他就得到民國總統特許,考察了民國政府駐地中南海、北京的城牆與城門,並在溥儀的陪同下,進入故宮實地勘察和攝影。後來他又在溥儀妻子的陪同下來到了頤和園、中南海、北海等皇家園林進行考察,並拍攝了很多照片,記錄了當時北京皇家園林的風景面貌。

儘管諸多宮殿因無人養護而雜草叢生,但氣勢恢宏的格局、雕樑畫棟的樓宇,以及精巧唯美的藝術珍玩,還是讓喜龍仁深受震撼。同樣讓他心醉不已的,還有圍繞皇宮而建的雉堞連綿高聳入雲的城牆和城門,以及“三海”宮殿、夏宮等皇家園林。他用鏡頭和文字悉心捕捉這些壯麗的景觀,並以著作的形式將其呈現給西方讀者。《中國早期藝術史》就是這些作品之一。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西洋鏡:中國早期藝術史》(全二冊)由《中國早期藝術史》和和附錄兩部分組成。

《中國早期藝術史》初版於1929年,是西方漢學界系統研究中國早期藝術史的發軔之作,對梁思成、林徽因影響至深。全書共分四卷: 漢朝之前、漢朝、雕塑、建築,共收錄海內外博物館、私人藏家珍藏的文物和名勝古蹟的照片900餘幅,這些照片多拍攝於20世紀20年代前後(有些更早),儘管在同類作品中不是拍攝最早的,但拍攝視角獨特,印刷精美清晰,留了大量難得一見的影像。

附錄部分《中國景觀:喜仁龍的攝影及見聞》初版於1937年,收錄了喜仁龍在中國旅行時拍攝的各地建築、園林、風俗照片157幅。原書為丹麥語,僅發行600部,是喜仁龍印量最少的著作。這部作品是喜仁龍在中國旅行時拍攝的各地建築、園林、風俗照片集,是喜仁龍印量最少的一部著作。

這些照片的挑選“主要依據攝影作品的知識性,而非其美觀程度,所以本書為大家展示的攝影作品是從未曾展出過的照片中挑選的。”

在這本書的前言中,他說:“我著書的初衷不只是為了展示中國的地理風貌和人文圖景,還希望通過考察具有特定紀念意義的地點和歷史遺蹟,儘可能地呈現一系列有助於研究中國古老文化及藝術歷史的攝影作品。因此我們在選擇照片時,除了考慮照片美觀和其藝術價值外,也注重其蘊含的歷史內涵,讓讀者覺得這些作品雖淺顯易懂,卻具有吸引力。”

在《西洋鏡:中國早期藝術史》的序言中,葉公平先生提到:他(喜仁龍)被中國城牆、園林、宮殿、雕塑和繪畫的美深深打動,以至於寧願放棄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教授職位來探索中國藝術。他在中國流連忘返,一再推遲歸期,並且告訴斯德哥爾摩大學,如果不能夠延長他的假期,他情願放棄教授職位。期間的好幾年時間,他是一位沒有職位的獨立學者,卻繼續研究中國藝術,撰寫相關著作,收集中國藝術品。

所以,書中有不少喜仁龍關於北京園林建築藝術的描寫以及拍攝的諸多精美照片。他分別從城牆、祭臺、平臺和臺階、屋頂、重簷殿、塔、牌樓、勾欄和門廊、塔、橋等方面介紹了北京的宮殿、寺廟、宅邸、園林等,如從建築藝術的角度介紹了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和社稷壇等皇家壇廟,從建築結構的角度介紹了西山碧雲寺、北海永安寺和親王府邸等寺廟宅邸建築。他不但將這些建築與中國其他地區的同類建築進行比較,還將之與西方建築藝術進行對比分析。

書中的照片多拍攝於20世紀20年代前後(有些更早),儘管在同類作品中不是拍攝最早的,但拍攝視角獨特,印刷精美清晰,留了大量難得一見的影像。其中的很多名勝古蹟已不復存在,所以這些照片尤為珍貴,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

正如葉公平先生在序言中提到的那樣:“有些批評者說喜龍仁的很多書看起來像是圖畫書,可能確實如此。高居翰聲稱,喜龍仁主要是一位編纂家、收集者。這也不無道理。然而,喜龍仁拍攝的那些中國古城牆和園林,如今大部分已蕩然無存。幸虧有喜龍仁當年辛辛苦苦、費盡心血拍攝的照片,我們才得以從中一窺舊時風貌。那些雅緻的古城牆和古園林也得以永遠存活在喜龍仁的照片中,為此我們不能不對喜龍仁心懷感激。”

下文圖片主要選取自《西洋鏡:中國早期藝術史》一書的第四卷與附錄部分。

第四卷 建築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4 A. 北京天壇圜丘,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4 B. 北京地壇,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5 A. 北京先農壇中的天神壇,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5 B. 北京先農壇中的神廚,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6 A. 北京月壇,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6 B. 北京先蠶壇,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8 A. 紫禁城文華殿正面及殿外平臺,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9 B. 北京天壇的石欄杆平臺,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11 A. 北京中南海瀛臺階梯平臺,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11 B. 北京北海慶宵樓階梯,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12 北京北海白塔主階梯,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13 A. 紫禁城午門平臺的階梯斜坡,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B. 紫禁城太和殿主階梯局部,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14 A. 紫禁城太廟前景,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14 B. 紫禁城太廟背面,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15 紫禁城太和殿柱廊側視圖,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16 B. 北京中央公園新修繕的社稷壇,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20 A. 北京中南海宮門的夔龍圖及屋脊裝飾,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20 B. 北京中南海瀛臺藻韻樓,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24 北京北海小西天萬佛樓,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25 A. 北京雍和宮主殿(乾隆時期改為喇嘛廟),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25 B. 北京北海五龍亭(圖為其中三座),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28 A. 北京大鐘寺,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28 B. 北京先農壇圓亭,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30 AB. 北京天壇皇穹宇的後視圖和前視圖,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31 A. 北京天壇祈年殿,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B. 北京天壇祈年殿內景,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32 A. 北京醇親王府(七爺府)花園的扇亭,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B. 北京煤山東亭,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33 北京頤和園佛香閣,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37 A. 老北京東四牌樓,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B. 北京碧雲寺大理石牌樓,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39 B. 北京天壇神道的大理石牌樓,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40 B. 紫禁城天安門前的大理石華表,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42 紫禁城正門太和門內景,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43 A. 北京禮王府門樓前的走廊,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B. 北京禮王府門樓內部,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44 A. 紫禁城御路石階的欄杆局部,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44 B. 紫禁城主平臺一角的龍頭,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45 B. 紫禁城武英殿外橋上裝飾華麗的欄杆,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46 AB. 北京頤和園的木質及石質欄杆,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47 A. 北京醇親王府的花園長廊,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B. 北京鄭親王府來聲閣,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48 B. 紫禁城中和殿主道,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49 紫禁城太和殿門板上的雕紋,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50 B. 北京北海花園牆壁及其窗洞,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51 A. 北京鄭親王府亭子裡的葫蘆形門洞,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51 C. 北京北海的亭子以及裝飾門洞,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57 北京阜成門外城樓,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58 A. 北京阜成門外景,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B. 北京永定門全景,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61 北京鐘樓,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62 A. 北京鼓樓,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95 A. 紫禁城護城河上的大理石橋,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B. 北京中海蜿蜒的石橋,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96 A. 北京頤和園玉帶橋,喜仁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B. 北京頤和園昆明湖十七孔橋,喜仁龍攝。

附錄 中國景觀:喜仁龍的攝影及見聞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11 北京天壇。A. 從北門看天壇。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B. 焚燒絲綢祭品的鐵爐。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12 皇穹宇。天壇北部的圓殿,這裡存放著皇天上帝和先帝的牌位。由東南向西北方向拍攝。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13 天壇上方的漢白玉欄杆。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14 祈年殿。祈年殿四周圍牆上的大門。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15 祈年殿北門。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16 A. 天壇北部的圓形大殿——祈年殿;皇帝在這裡祈求豐收。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B. 北京先農壇。天神壇,用於祭祀風、雨、雷、電之神。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17 北京先農壇。地壇,用於祭祀山川之神。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18 北京先農壇。山川壇神龕,用於存放聖山牌位。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19 北京日壇。A. 站在日壇之上遠看西門。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B. 四周圍牆局部。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20 北京北海。先蠶壇大門。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21 北京北海。A. 親蠶殿。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B. 親蠶殿前的桑樹。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22 太廟(先帝之廟)前殿一角。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23 太廟中殿一側及前方臺階。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24 太廟前殿內部。先帝的神椅位列後牆。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25 太廟。

A. 中殿內部,先帝的牌位存放於此。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B. 位於最後方的桃殿內部,供奉著後世追封的帝王牌位。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26 北京孔廟。入口處的柱廊。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39 北京東城門,平則門城樓。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40 北京永定門。從城外看城樓和塔樓及二者在護城河中的倒影。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63 法海寺中心建築,周圍種滿白皮松。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65 陽臺山山腳下的大覺寺。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67 戒臺寺主建築千佛閣前的日晷和香爐。

沒有這個老外,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壯麗景觀了

圖128 北京中海水雲榭,水中涼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