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國蝗軍建立者——山縣有朋

導語:

日本明治維新開始前,由地方強藩主導的倒幕運動推翻了幕府統治。以明治天皇為首新政府建立起來,但卻沒有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為避免新政權成為地方勢力的傀儡,以及避免日本出現分裂,明治政府必須建立起自己的軍隊。

山縣有朋,日本陸軍奠基人,他沒有在日本維新中和日本對外戰爭中沒有大的戰功因此很多國人對不想其他日本將領那麼瞭解。但他卻真實是躲在幕後操控日本對外侵略的黑手,並且他是日軍從傳統武士軍隊引向現代陸軍的關鍵人物,也開啟了軍人主導國家大政方針的先河。

西化軍隊

明治維新後,明治政府在要求大名們版籍奉還的同時。參與倒幕運動的四強藩,也開始向天皇獻兵。由諸藩軍隊第一次建立其日本皇軍。當然他們一方面是改革的支持者,另一方面也是自己所在藩排到中央的代表。如何將這支地方軍真正變成一支中央軍,是需要一個的努力。

山縣有朋出身本身出身於四強藩之一的長州藩,但卻為明治政府建立

了一支真正屬於中央的軍隊。

第一步最為重要的舉措就是推行義務兵制,擴大中央軍的徵兵範圍,採用西方軍制,建立西化的日本陸軍,引進西方先進武器,壯大中央軍的實力。為日本建立了一支現代化的強軍。

日本軍國蝗軍建立者——山縣有朋


第二步,進行思想教育,通過頒佈《軍人“讀法”七條》、《軍人訓誡》、《軍人敕諭》之類的東西,讓陸軍士兵效忠天皇,為天皇而戰是最大榮譽,天皇既是中央政府。

同時山縣有朋學習在此基礎上,以效忠天皇為口號,建立起一直真正能與諸藩抗衡的軍隊。使日本擁有對外侵略的能力,給了日本對外侵略的底氣。

日本軍國蝗軍建立者——山縣有朋


軍閥政治

同時他也是日軍內部派閥的始祖,前文說過他出身長州藩,長州藩和薩摩藩雖然是倒幕運動最重要的兩個藩閥,但兩藩在開始的方向上不同曾導致兩方兵戎相見。

因此雖然後來兩藩合作推翻了幕府統治。但矛盾依然還在,即使在倒幕運動期間倒幕過程中兩方摩擦不斷,在上野之戰中公開化,長州藩出任的總指揮大村益次將薩摩藩的部隊放在最危險的地方,即使面臨薩摩藩的詰問也毫不避諱,明說就是讓他們去送死。

日本軍國蝗軍建立者——山縣有朋


同樣山縣有朋掌握陸軍大權後通過重用長州藩人打擊薩摩藩,並最終將薩摩藩的勢力趕出陸軍核心。並且確立了陸軍同薩摩藩控制的海軍之間長期的對立。以致到了二戰中海陸軍之間因為這些矛盾的積累,鬧出的許多令其他國家匪夷所思的笑話。

同時山縣有朋不僅打擊薩摩藩在陸軍中的勢力,同時排擠其他非長州出身的人士。其還和長州藩政客聯合形成了日本第一個派閥-長州閥,開啟日本內部派閥鬥爭史。按照長州閥-宇垣派-統制派的傳承順序,日本侵華的眾多關鍵性都出身統治派,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