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陵縣有很多以“樓”命名的村莊,其中就有三個以“樓”命名的鄉:劉樓鄉、程樓鄉、喬樓鄉。劉樓之名來歷我們已探討,那麼“程樓”與“喬樓”為何又以“樓”命名呢?據1981年寧陵縣地名普查卡載:“程樓:清康熙二年(1663年),該村名程莊。後來程姓蓋座樓,遂更名為程樓。”“喬樓:清初,村中有富戶喬老大,建樓房一座,便取村名喬樓。”
除了鄉鎮以“樓”命名,寧陵自然村以“樓”命名的也格外多。據統計,全縣14個鄉鎮,共有帶“樓”的自然村114個:
柳河鎮有李樓、程樓、截樓、張小樓、楊樓;
邏崗鎮有楊樓、王樓、符樓、李叉樓、李樓、李坡樓、小崔樓、白樓、劉竇樓、和樓、崔樓;
石橋鎮有張樓、前周樓、後周樓、東劉樓、劉樓、高門樓、趙樓、打鐵樓、郭岔樓、呂樓、楊花樓;
張弓鎮有符樓、康樓、喬樓、何樓、李樓、毛樓;
黃崗鎮有前羅樓、後羅樓、郭樓;
華堡鎮有路小樓、路大樓、符樓、楊樓、周樓、李樓、朱樓、高樓、孟樓、丘小樓、郭樓、苗樓、大黃樓、小黃樓、蘆平樓、南郭樓、徐樓、劉邵樓、陳兌樓;
劉樓鄉有王七樓、侯樓、符新樓、莊樓、梁樓、劉樓、王樓、符老樓;
程樓鄉有喬八樓、徐八樓、王小樓、黃樓、程樓、郭樓、徐樓、曹樓、張樓;
喬樓鄉有東喬樓、南黃樓、劉富樓、後賈樓;
城郊鄉有呂小樓、孫叉樓、殷樓、胡平樓、孟樓、東馬樓、西馬樓、小程樓、輝樓;
陽驛鄉有朱平樓、張樓、鄭樓、袁樓、魯樓、東張坡樓、西張坡樓、小張樓、郭樓;
趙村鄉有雷樓、孟黃樓、王樓、前董樓、丁樓、南孟樓、苗樓、金小樓、翟樓、北翟樓;
孔集鄉有韓小樓、李元樓、李小樓、齊小樓、孔大樓、孔小樓、前小樓、後小樓、張小樓、侯樓。
這麼多“樓”村,其名稱又是如何得來的呢?我們擇要簡述一下:
柳河鎮成樓:該村原名成莊,後來成姓蓋所樓,將成莊改名成樓。
李樓:清末李姓建座看家樓,取村名為李樓。
邏崗鎮李樓:清嘉慶年間,該村被黃水淹沒,遷來一戶李姓在此建村,並蓋有樓房,取村名李樓。
石橋鎮劉樓:清初,劉姓從河北遷此建村,蓋所樓房,取名劉樓。 swf寧陵縣人民政府網
郭岔樓:明萬曆年間,該村原名郭莊。後來郭姓欲蓋樓兩層,因磚質差,蓋了一層,牆出毛病而停建,便漸稱村名郭岔樓。
張弓鎮毛樓:清咸豐年間,毛氏在此建村,蓋有樓群,並在周圍築有土寨,當時稱為毛樓寨,後習慣稱為毛樓。
黃崗鎮後羅樓:清咸豐年間,該村原名路樓,因路姓蓋座樓。後來羅姓遷此增多,變村名為羅樓。由於莊大,便以水坑為界,坑前的稱前羅樓,坑後的稱後羅樓。
華堡鎮李樓:明洪武年間,有戶李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取名李莊。後來蓋座樓房,改村名為李樓。
重樓:清初,有一富戶姓重,在該村建一所樓,便取村名重樓。
高樓:清康熙年間,該村原名高莊。後來高姓建座樓,更村名高樓。
陳兌樓:清初,該村陳姓建座樓,與南邊三里處的劉邵樓相對,故名陳對樓,後演變為陳兌樓。
大黃樓:該村黃姓兄弟二人,分居另立村莊,各建樓房,老大村名大黃樓,老二村名小黃樓,該村為大黃樓。
劉樓鄉王樓:明洪武年間,王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並蓋所樓,取村名王樓。
梁樓:明洪武年間,梁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取名梁莊。後蓋座樓,更名梁樓。
符老樓:明洪武年間,該村名叫丁祥灣,有戶符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後來有個名叫符啟的中了舉人,並蓋有樓和祠堂,把丁祥灣改為符樓。清順治年間,符姓人多分寸另居,該村成為符姓老家,遂稱為符老樓。
莊樓:清康熙六年,該村是富戶莊萬元的外莊子,他有良田800畝,建村時又蓋兩所樓,故取村名莊樓。
程樓鄉郭樓:明洪武年間,有戶郭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蓋一座樓,取名郭樓。
王小樓:明末清初,該村名王莊。當時社會混亂,王姓築座看家樓,更名為王小樓。
徐八樓:清光緒年間,該村徐姓建座樓,距縣城八里,故名徐八樓。
喬樓鄉後賈樓:該村以姓命名,因賈姓遷此最早,並蓋有樓房,取名賈樓。又因村前已有個賈樓村,經兩村協商,定為前賈樓和後賈樓。該村在後,故名後賈樓。
吳樓:清末,吳氏在此建村,並建有樓房,取名吳樓。
黃樓:清朝中葉,該村黃氏建座樓,故名黃樓。
陽驛鄉米樓:明末清初,社會混亂,該村米姓建座看家樓,取村名米樓。
魯樓:清康熙年間,該村有魯、肖、單三姓,魯姓較富,蓋座看家樓,便取村名魯樓。
徐樓:明末,有戶徐姓從山東遷此建立徐莊,後因做鬥(賣糧用)發家,蓋座看家樓,便改村名為徐樓。
袁樓:清康熙年間,該村袁姓蓋座樓房,故取村名袁樓。
朱平樓:清康熙年間,該村名朱莊。有一朱姓富戶,因多次被盜而蓋座看家平樓,便改村名為朱平樓。
趙村鄉黃樓:該村原名黃莊。後孟姓遷入,為防匪患,黃姓蓋座看家樓,故更名黃樓。
北孟樓:孟氏建村,蓋所樓房,取名孟樓。後來兄弟二人分家,一前一後,南邊的為南孟樓,後邊的為北孟樓。
張樓:張氏在此建村,並建有樓房,故名張樓。
翟樓:翟姓在此建村,村四角各建一所看家樓,故名翟樓。
由此可見,寧陵縣境內帶“樓”的村莊,都是以村內大戶的姓氏+比較顯著的建築“樓房”而命名。“樓”在《說文解字》中釋為:“樓,重屋也”,本義為“雙層木屋”。該字為形聲字,字從木,從婁,婁亦聲;“婁”意為“雙層”,“木”指“木屋”,“木”與“婁”聯合起來表示“雙層木屋”。“樓”即上下兩層及其以上的建築。境內村名多是明、清時期形成,如此多帶“樓”的村落,可見當時寧陵一帶經濟的繁榮及戰亂時“樓”所起的放哨防禦功能。
而關於“樓”村名多的原因,還有一種說法,即近代史上,寧陵一帶多黃河氾濫,洪水淹沒村莊的現象時常發生。洪水過後,大部分普通民房被摧毀,很少有固定的明顯的有指示性的標誌。而樓房因基礎紮實隱固,一般情況下不易倒塌,原村落只有以所剩的了了無幾的樓房名稱來做村名使用。一個村名叫起來後,以約定俗成習慣沿用至今。照此,洪水災害是“樓”名之多的原因。
記得20世紀80年代,筆者在上小學時語文課本里有這麼一句話:“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如今,鄉村裡無論帶“樓”或不帶“樓”的村落,已經到處是新建的樓房,彰顯了時代的進步與農民幸福的新生活。swf寧陵縣人民政府網
在鄉村地名中,“樓”是一種標誌性的命名方法,而“河”也是如此。(寧陵史志辦 馬學慶)
閱讀更多 融媒河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