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三个月后撞击地球,就现在的技术,是截击还是造诺亚方舟现实?

敲不响的木鱼598


建诺亚方舟大可不必,如果是毁灭性的行星撞击,建了方舟也没什么用。但一颗1公里的小行星一旦真撞上地球,那一定是毁灭性的。

首先这颗小行星不一定能撞上地球,因为我们有月亮小弟。

据报道,2002年就曾有一颗直径约1公里被命名为“j002e3c”的小行星到访过地球,但由于月亮的“引力弹弓效应”在地球周围周游几圈后,自行离去了。据说,这颗小行星2032年还会回来。

但后来也有人辟谣说,它只是一个当年阿波罗12号的失踪的第三级火箭——S-IVB推进器。

有人还做了它的观光游览动图,如下:

所以对于地球来说,远有木星大哥的保护,近有月亮小弟的护卫,确实很幸福了。看看月球被撞得坑坑包包的脸,就知道它有多拼命了。

即便有这样的保护,目前为止,地球上也已经确认了190多个陨石坑。——来自2019年1月18日《科学》杂志报道。

当然有利有弊,也可能原来不会撞上地球的小行星,经过几轮的引力牵扯之后,最后撞上地球也是可能的。


小行星的真正威胁是破坏地球生态。

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10公里直径小行星,导致了白垩纪恐龙的灭绝,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小行星带来的撞击毁灭,而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如冰期的恶劣严寒气候造成了全部恐龙的死亡。

而且科学家分析,直径达到1公里的小行星如果一旦撞上地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亿吨TNT当量,或者各2.3吨正反物质的泯灭,大约70万年出现一次。

而且超过1公里直径的小行星就足以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变化,这是人类承受不起的。就算100米级别的小行星也可以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打击,而目前我们对百米级的小行星了解还不足10%。

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遭遇的陨石直径仅仅15-17米,就导致了千人死亡。

上图为: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陨石坠落轨迹。


如果正要撞上,核武器可能还不够,主要还得靠改变其运行轨迹。

目前已经发现的近地小行星至少都有10000颗。为了防备可能突如其来的袭击,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都已经建立了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设施,中国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也建设了1米施密特近地天体望远镜,对上千个近地小行星进行监测。

都灵指数(Torino scale)和巴勒莫撞击危险指数(Palermo Technical Impact Hazard Scale)是常见的两种用来衡量近地天体撞击地球的指标。

很多人都会觉得用核武器就可以把小行星炸掉,但实际上核武器只能摧毁小型陨石而已。但一颗1公里直径的小行星单靠核弹,可能是无法把它解体到直径十米以下。而且爆炸产生出来的行星碎片还会把地球打成马蜂窝。

最好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迹。1、利用太阳风帆改变小行星轨迹;2、制造太空推进器,装载核弹定向引爆,使其转向。

美国的“大锤”(HAMMER)就是针对小行星撞击而设计出的一个航天器,HAMMER重8.8吨,可以通过与小行星撞击改变其轨迹,如果遇到大家伙,就可以引爆里面的核装置,利用爆炸的威力使其转向。

小行星撞地球并不是什么科幻,只是时间问题。

这样的行星运行图,看起都恐怖。原来我们一直在围攻之中。所以说,地球其实一直处在被小行星撞击的危机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