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晚唐首個割據福建的軍閥,陳巖為何將基業傳給外人?

崛起割據


唐朝末年,發生了黃巢之亂。


乾符五年(878年),黃巢劫掠福建,攻陷了福建的治所福州,驅逐了福建觀察使韋岫,眼看福建地面要遭殃了。


亂世出英雄,建州豪傑陳巖挺身而出。此建州非建州女真之建州,地在今閩北建甌周邊。


陳巖組建了一支數千人的軍隊,保衛鄉里,號為九龍軍。


第二年,名將高駢把黃巢拍到了廣州,福建的危機解除了。九龍軍也得到了地方的認可,獲賜名義寧軍,賜鼓角、牌印。隨著福建的收復,新任福建觀察使鄭鎰上任,奏陳巖為福州都團練副使、判清源軍。


當時的泉州刺史左廂都虞候李連驕慢不法,為患地方。陳巖看不下去,想依法誅殺,於是李連逃入溪洞,聯合黃巢,聚眾攻打福州,卻被陳巖擊敗。


目睹了陳巖的戰鬥力,身為上司的鄭鎰卻沒有感到欣慰,而是有些害怕,覺得陳巖早晚會反客為主,於是上表給唐僖宗:不如就任命陳巖為福建觀察使吧,我想退休!


作為晚唐首個割據福建的軍閥,陳巖為何將基業傳給外人?


中和四年(884年)五月,陳巖果然用實際行動驗證了上司的想法,驅逐了鄭鎰,自稱觀察使。


壬午,福建團練副使陳巖逐其觀察使鄭鎰,自稱觀察使。


這一年,曾席捲兩京的黃巢之亂終於被平定,十二月,僖宗依鄭鎰所奏任陳巖福建觀察使的詔書終於姍姍來遲。


自從黃巢橫行天下,唐朝中央和藩鎮之間的平衡也被打破了,全國各地的藩鎮都逐漸形成了事實割據,而福建也正是從陳巖奪權開始脫離了朝廷的掌控。


拉攏人心


但是,從李連事件來看,武力上位的陳巖並不是一個沒有原則的人,顯然更不是一個沒有能力的庸人。他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地方軍政長官,最有發言權的,還得是他治下的福建百姓。


初,黃巢轉掠福建,建州人陳巖聚眾數千保鄉里,號九龍軍,福建觀察使鄭鎰奏為團練副使。泉州刺史、左廂都虞候李連有罪,亡入溪洞,合眾攻福州,巖擊敗之。鎰畏巖之逼,表巖自代,壬寅,以巖為福建觀察使。巖為治有威惠,閩人安之。


在亂世生存,不僅要有本事安民,更要有本事保境。很快,陳巖就要面臨來自一位外來戶的考驗。


黃巢鬧得最厲害的時候,有個叫王緒的屠夫也趁亂聚眾奪取了光州,並被淮西的奉國軍節度使秦宗權推薦為光州刺史。但後來,秦宗權投靠了黃巢,在黃巢敗亡後也繼續作亂,向王緒勒索錢糧,王緒無力滿足,他就發兵攻打,王緒只能率眾出走,也學當初的黃巢的好榜樣率眾去福建闖蕩,並且打下了一些城池,只是都守不住,而且漸漸地糧食也不夠吃了,於是罔顧人情,下令丟棄老弱病殘。其中王潮、王審邦、王審知三位兄弟就因為帶著年邁的老母隨軍遭到了王緒的責難,要不是眾人求情,王緒竟然差點殺了這位老太太。


不僅如此,王緒還聽信望氣者的話,以為自己軍中隱藏著未來的王者,就開始剷除那些他認為有大本事的手下。勇將劉行全是他的親妹夫,嫡系中的嫡系,竟然也被他預防性擊斃了。


如此操作,他的手下如果還想活命,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推翻他。以王緒如此低端的段位,這也不是什麼難事。


而這支軍隊推舉出的新首領,就是大孝子王潮。


王緒終於明白了,望氣者沒有騙自己,自己軍中的確隱藏著一位,也許其實還有更多的王者,只是人家既然是王者,那就不是他王緒所能奈何的。


作為晚唐首個割據福建的軍閥,陳巖為何將基業傳給外人?


這支軍隊背井離鄉都是被王緒所脅迫的,如今王緒下臺,他們的下一步當然是回光州老家。


但是,他們在路過建州治下的沙縣時遇到了一些百姓。


可以說,就是這些百姓,改變了這支光州子弟兵的命運和人生走向,也改變了福建的歷史。


原來,這些百姓是泉州刺史廖彥若的子民,只因廖刺史實在太不是東西了,他們才指望這支原本只是路過的外鄉軍隊為他們做主。


一年後,王潮打破泉州,殺了廖彥若。


廖彥若再不是東西,也是福建觀察使陳巖的屬下,外來戶王潮說殺就殺,是不是太不給陳巖面子了?


王潮也很快明白過來,自己在別人的地頭上搶了城池殺了人,是必須向地方領導表示一下的。


當時是光啟二年(886年),陳巖當上福建觀察使才兩年多,不如趁其立足未穩,取而代之?


差矣!


陳巖從王潮那裡收到的,不是戰書,而是降表!


當時這兩位都已經名聲在外,也都大致明白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既然大家都是民團頭子起來的,那就英雄相惜吧,何必死磕?何況,王潮在泉州就地轉正,也是泉州百姓的心願,民意不可違,舍廖彥若而得王潮,穩賺不虧啊!


陳巖不僅為王潮上表求官,還在王潮上任之際送了禮物,正式收下了這個小弟。


作為大哥,他也沒落下好處,一次次得到朝廷的榮銜表彰:工部尚書、兵部尚書、右僕射、左僕射、司空、檢校司徒、兼御史大夫。


傳位外人


大順二年(891年)末,陳巖病重,開始安排後事。


當時,他至少有六子二女三孫,小女兒嫁到隔壁浙東威勝軍節度使董昌家當了少奶奶,不怕董昌不給他家撐腰;他的長孫陳肇官居長樂縣令,次孫更是已經做到了漳州刺史。


雖然古人早婚早育,妻妾成群,但這一年陳巖只有四十三歲,他當刺史的二孫子能有多大?


所以小編以為,陳巖是有尋求世襲、在福建建立陳家家天下的苗頭的。如果陳巖遺命由兒子繼位,也並非不可行。


但是陳巖遺命的繼任者,卻不是陳家子孫,甚至也不是自己的親眷,而是外人王潮!


王潮收到陳巖的書信,也不起疑,動身就去福州,卻沒能完成交接,因為陳巖過完年還沒等到他來,就過世了。名士黃璞為陳巖創作了《名士傳》《神道碑》和墓誌銘。


陳巖過世了,其他人還會認陳巖的遺命嗎?王潮沒把握。


是的,福州城的確還有其他野心家覬覦著觀察使的寶座。很快,陳巖的小舅子護閩都將範暉(有的記載誤作女婿)就宣佈繼任,並爭取陳巖舊部的擁護。但有一些人拒絕了他的拉攏,投靠了王潮,建議王潮發兵福州,消滅範暉,實現老領導的遺命。


王潮有陳巖遺命,師出有名。而範暉的靠山,則是隔壁的親家董昌。這場戰鬥打了一年多,以王潮大獲全勝、範暉出奔喪命告終。


接管福州後,王潮自稱留後(即代理節帥),身著素服,以禮安葬陳巖,並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陳巖的長子陳延晦,待陳家也很好。


陳巖的孫子們都大了,大兒子可能沒娶妻嗎?也許趕上了喪偶吧。


以王緒的下場來看,收王潮當小弟顯然是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的,本身就是靠驅逐上司上位的陳巖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


於私,事實已經證明,小陳也好,範暉也好,隔壁親家董昌也好,加在一起都不是王潮的對手。如果當初接手觀察使一職結果還是輸給王潮的不是範暉而是小陳,王潮最多看在舊情上也為了拉攏人心不會對老領導家做得太絕,但是還會對陳家如此厚待嗎?


於公,小陳或者範暉比王潮更適合管理福建嗎?


且看事實如何說話。


謠言讖語


朝廷轉正王潮為福建觀察使,後又升為威武軍節度使。王潮逐漸掌控福建全境,為未來的閩國打下了立國的基礎。


作為晚唐首個割據福建的軍閥,陳巖為何將基業傳給外人?


光啟年間,爛柯道士徐景元在福州怡山意外挖出了南朝梁道士王霸留下的讖語詩,其中一首說:


後來是三王,潮水蕩禍殃。巖逢二乍間,未免有銷亡。子孫依吾道,代代封閩疆。


原來王霸早就預言了有一天他的後人王潮會在福州開創基業、陳巖在遇到王潮後不久後就會去世。


沒幾年,就輪到王潮安排後事了。


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何況王潮有四個兒子。王潮比親家老領導陳巖長命,活過了五十歲,最大的兒子們也應該已經成年了。即使擔心兒子們年輕沒經驗毛手毛腳,他最大的弟弟王審邦也是可以考慮的人選。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多少受到了親家老領導的啟發,在選擇繼任時,他也沒有拘泥於血緣親疏,而是決定選擇那個最合適的人——三弟王審知。


當時的福建人流傳著這樣的謠言:


潮水來,巖頭沒;潮水去,矢口出。


“矢口”,就是“知”。王潮來了,陳巖死了;王潮死了,王審知上位了,謠言成了預言。


作為晚唐首個割據福建的軍閥,陳巖為何將基業傳給外人?


唐朝滅亡後,王審知建立了閩國。王氏兄弟開啟了外鄉人統治福建半個世紀的傳奇,也很得到百姓的愛戴,王潮、王審邦、王審知被福建人分別尊稱為“威武尊王”“泉安尊王”“開閩尊王”,合稱“開閩三王”,泉州承天寺西側至今仍有奉祀他們的“開閩三王祠”​。


作為晚唐首個割據福建的軍閥,陳巖為何將基業傳給外人?


君子之澤


後來,王審知的兒子、閩國的第一任皇帝閩惠宗王延鈞對陳巖進行了追封。


乍看之下,喝水不忘掘井人,小王這是知恩圖報呢。


非也。這件事情的真相不僅諷刺,而且尷尬。


評價政治人物原本不應該過多著墨於私德,但為了解釋這件事,小編必須說清楚陳巖的一些細節:他是個雙性戀,不但有妻有妾有兒有女有孫子,還有個年少貌美的男寵叫侯倫。


這樣的小鮮肉,不僅陳老漢喜歡,小姑娘們也喜歡。有個姓陸的姨娘,就找侯倫借了點東西。後來陳巖死了,福州落入舅爺範暉之手,陸姨娘就投靠了範暉,生了一個女兒,詐稱是陳老漢的遺腹女,取名陳金鳳。


後來,陳金鳳長大了,做了閩國的宮女,因為才貌雙全,得到了王審知的注意,進入了王審知的後宮。閩惠宗繼位後也不避嫌,將這位小媽收為己有,立為淑妃,後又立為皇后,是她成為了閩國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


作為晚唐首個割據福建的軍閥,陳巖為何將基業傳給外人?


這才是陳巖得到追封的緣由:王陳兩家又結親了,他成了閩國的老國丈。


然而,陳皇后畢竟只能繼承到原本生父的美貌,卻無從繼承冒牌生父的政治眼光;她勾結情夫,敗壞朝政,終於把丈夫和自己都送進了墳墓。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孟子·離婁章句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