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不能永生?答案顛覆認知

我們人類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歷史了,在這悠悠歷史長河之中,許許多多的人都在尋求永生之法,比如我國的秦始皇,就曾經派出童男童女去海外尋求長生之道。當然求生是人類以及所有動物的本能,有誰不希望能夠得到永生呢?可是人類雖然已經成為地球的主宰,可是人類科技發展到今天,仍然無法找到永生的法門。這是為什麼呢?

人類為什麼不能永生?答案顛覆認知

如果想要求得永生,就要了解人的衰老機制。我們知道除了因疾病或者是意外而死亡,人體的自然死亡主要是因為我們人體的細胞有著一定的分裂極限,這個極限大約為50次左右。這種理論也可以稱之為海伕力克極限。在我們的染色體的末端,有一個呈粒狀的結構叫做端粒,它的作用是保護染色體,防止染色體末端基因丟失。

在人體的細胞分裂過程中,端粒會逐漸變短,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變短一次,當端粒無法再變短時,細胞就會停止分裂。而端粒酶就是負責端粒延長的酶。所以人類之所以不能夠達到永生,如果從細胞的層面去解釋的話,就是因為端粒酶活性下降。在我們的人體細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是受到嚴格控制的,只有在幹細胞,生殖細胞和造血細胞中,端粒酶才能夠持續保持活性。而在其他器官組織中,端粒酶在細胞分化成熟後,活性就會漸漸消失,這也就是人體從嬰兒到成年再到老年的一個過程。

人類為什麼不能永生?答案顛覆認知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雖然在成人的普通細胞中幾乎無法找到端粒酶,但其實在一些特殊細胞中是存在著端粒酶的,也就是說人體其實是具有可以自行修復的能力的,但之所以人體不會這樣做,主要還是人體沒有這種產生端粒酶的特定基因。

人類為什麼不能永生?答案顛覆認知

生物具有新陳代謝和繁殖兩種特徵,新陳代謝就是吸收對生物有益的,排出對生物有害或者無用的。繁殖是確保生物可以延續下去,而且可以產生帶有變異的新的個體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生存環境。根據進化論,大自然就如同一個生物的新陳代謝機制一樣,總是會淘汰一些舊的生物,留下一些更能夠適應環境變化的新的生物,正是由於自然界的這種機制,所以導致了人類沒有永生的基因,因為自然界需要“新鮮的血液”。如果舊的個體達到永生的話,就會侵佔新個體的資源,畢竟自然界中的資源是有限的,所以自然界更加傾向於把這些有限的資源提供給那些新的更能夠適應環境變化的個體,所以人類無法得到永生,既是自然界的需要,也是人類作為一個整體保持向前發展動力的需要。

人類為什麼不能永生?答案顛覆認知


當然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人類正在逐漸的向自然法則發起挑戰,我們知道文明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人類目前只達到了0.7級文明,當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不排除可以掌握以及利用整個地球自然界的能量而不受現有地球自然法則的控制。所以人類要想達到永生,也並不是不可能。

我們知道,基因雖然很複雜,但畢竟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基因正在慢慢地被人類所瞭解和掌握,而基因中就保留著人類的生存密碼,在自然界中有一種水母叫燈塔水母,這種水母就能夠實現返老還童達到永生,這是因為燈塔水母體內“藏著”永生基因,所以人類通過基因工程不排除有一天能夠得到永生基因。而且人類即使不通過基因工程,也有許多其他的辦法達到永生,比如說克隆技術或者是記憶移植等等。在科技面前,一切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