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勤英生态绿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勤英:反哺家乡的“最美非公人士”

甘谷县勤英生态绿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勤英:反哺家乡的“最美非公人士”

李勤英是甘谷县新兴镇蔡家寺人。1998年,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现甘肃中医药大学)的她拥有了一份让人羡慕的城市工作,然而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内容让好强的李勤英压抑不已,尝试着换了其他工作,仍然找不到自己的价值。郁闷中的李勤英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就在她彷徨之际,一个创业的机会来了。2004年,省林业厅下达全省6个万亩优质乡土树种示范区工程项目,甘谷被列为其中之一。这个项目涉及甘谷的大庄、安远、西坪3个乡镇,计划营造以臭椿为主的生态林1.65万亩。项目下达后,县上决定采取“项目管理,业主承包,栽管并举,提高两率”的办法,在全县公开进行项目承包。当李勤英从家人那里得知这个消息后,明白自己等待的机会来了。她马上赴大庄、安远、西坪3个乡镇项目区,进行实地考察,经过仔细分析,决定承包大庄乡朱权村3000亩荒山秃岭的整地和绿化项目,迈出了她干事业的第一步。

然而有了资金,当地老百姓却都在观望,工程迟迟不能开工。见此,李勤英晚上从工地上下来后,顾不上歇息,就逐户做工作,并决定为村民日结工钱。她的诚心终于感动了群众,人们纷纷上山帮助这个改变自己家乡的女娃。为了与群众打成一片,向他们学习栽种技术,她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工夫不负有心人,她的诚心和勤劳终于赢得了百姓的信任,站稳了创业的脚跟。这之后她凭借着自己的吃苦耐劳先后建立了10个林业基地,绿化荒山1.5万亩,植树141.25万株,绿化公路80公里,带动100多名农民就业。

接下来,李勤英将要面临的是一个更大的挑战——甘通公路的绿化。甘通公路是一条由甘谷通往通渭的县际油路,是甘谷连接天水到定西二级公路的主要通道。其中有5公里是在石头上凿出来的路,是绿化工程中典型的“两无一有”,即无土、无水,有石头。当时没有人敢承包这样的绿化工程,然而倔强的李勤英却承包了下来。她说她不相信甘谷的石头上长不成树,人总会有办法的。她发誓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拿下这段工程。

为了搞好这项工程,她先后找了100多名工匠,每天租车从县城将工人运到工地,然后让他们三四人为一组,用大锤、钳子、撬杠等工具凿树坑,一组每天最快才能凿成3个深50厘米、直径50—80厘米的树坑,她与工匠们的手都磨出了泡,流出了鲜血。此外,她还要调拖拉机从5公里外买土栽树,调水车从20多公里外的县城买水浇树。仅这段5公里长的绿化工程,用了20多天才完成,比其他路段多用工6倍以上,光购买撬杠、大锤、钳子等工具就达500多套3000多元。这项工程不仅没有一分钱收入,反而赔了5万多元,但他们绿化的这段路,成活率在98%以上。如今,两行整齐排列的柏树和香花槐,成为进入甘谷境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经过多年拼搏,李勤英带领甘谷勤英生态绿化有限公司团队建成了大庄朱权梁臭椿林,甘谷大沙沟、武山广武坡、蔡家寺果园等10个生态防护林基地和果园基地,绿化荒山5万亩;绿化甘通公路、安礼公路、朱权到四方公路8条150公里,让2000多户农民通过植树造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她还创办了“中国水果商城”,采用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思路,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由于李勤英为家乡和百姓作出了积极贡献,2018年12月27日,在北京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交流中心举行的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五届四次理事会议上,她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联合授予“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近年李勤英还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科普带头人”等多项荣誉。

今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李勤英夜不能寐,尤其当疫情波及天水时,她更是寝食难安,积极想方设法助力疫情防控,奉献爱心。从大年初三开始,她就四处积极联系口罩、酒精、手套、喷雾器等医用物资,费尽周折调运并立即分发到医院、车站、公安干警执勤点等一线防疫站点,紧接着她又进行了第二批防疫物资的调运,累计捐赠医用口罩13500个、84消毒液500公斤、测温枪25把,还有小手套、酒精等医用物品。除了捐赠紧缺的医疗物资,她还带头捐款15000元,其中为甘谷红十字会捐款10000元,为中国福利基金会捐款2000元,为农发公司捐款2000元,为甘谷县新兴镇蔡家寺村捐款1000元。在奔波于一线开展慰问的同时,她还自己带领员工、亲自将医用物资送到了甘谷县武家河镇、磐安镇、新兴镇、古坡镇、白家湾乡等10多个一线防控点。

总计十万余元的物资,不仅保障了一线防控点坚守者的安全,而且让他们倍感温暖。没有豪言壮语,李勤英以一点一滴的奉献感动着父老乡亲,被群众誉为甘谷最美“非公人士”。(高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