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青州」齐鲁古道

秋战国时,齐国为征伐鲁国开通的由临淄经辛店、朱崖、淄川、博山,至鲁国的战道。沿路沟壑纵横,翻山越岭,越关涉水,险象环生。道路初始,临淄至莱芜,后因齐郡都城迁至广固城(今青州城西),道路起点改为青州。后来随朝代更易,历史变迁,逐渐演变为今博临公路、胶王公路的部分路段。


「谈青州」齐鲁古道

▲青石关要塞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欲进攻鲁国,派人修筑由临淄向南,沿淄河,经辛店、南仇、朱崖、黑旺、淄川、颜神,出青石关通往鲁国的战道。齐桓公二年(前684年),齐国大军沿新修的齐鲁战道经颜神,穿越十多里长的深山峡谷——关沟峡谷,南出齐鲁两国要塞——青石关,进至鲁国长勺(今莱芜市东北),与鲁国军队交战。


「谈青州」齐鲁古道

▲青石关石刻


青石关地处群峰连绵的鲁中山区中部,坐南朝北。东西两侧皆陡峭山峰,峰巅筑有齐鲁边界长城。关顶南北各有十多里长的深山峡谷,关门设在峡谷最高处。春秋战国时期,青石关南是鲁国,关北属齐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齐鲁古道成为鲁中地区南北交通重要通道。青石关仍是国家设立的重要关卡。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洗涤,霜雪浸蚀,马踏车辗,整片山石凿出的通关大道,已变得斑驳崎岖。古老的关门、高耸的垛楼至今犹存,仍是莱芜、淄博两市的分界地,山东半岛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南北交通要塞。


「谈青州」齐鲁古道

▲齐鲁古道青州城西门外遗迹(摄于1955年)


齐国军队出师无名,道义无助,长途跋涉,深入他国作战,人地两生,人困马乏,士气低落。迎战的鲁国,采用名将曹刿“以逸待劳,避敌锋芒,敌疲我打”战术,待齐军三通鼓后士气衰落时,指挥鲁国军队奋勇杀敌,大败齐军。此战,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长勺之战”。战败的齐军丢盔撂甲,沿齐鲁战道退回青石关,返回齐国。关闭青石关。


「谈青州」齐鲁古道

▲齐鲁古道石刻


秦朝建立后,齐鲁两国灭亡。重新打开青石关,疏通齐鲁战道。

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青州、齐郡、临淄县三级政权机关,同时由临淄迁入青州尧王山前的广固城。齐鲁战道北端,由岳家庙(今庙子)向东经后峪、牛角、大王堂、辛店子等至广固城。百余年后,又改通东阳城(今青州北关)。将齐鲁战道改为“齐鲁古道” 。成为鲁北、青州勾通鲁中、鲁南、鲁西南的重要通道。


「谈青州」齐鲁古道

▲齐鲁古道颜神镇(今淄博市博山)炉姑庙前段山坡上的遗迹,及镌刻在路旁山岩上的路标。坚硬的岩石,已被两千余年的车轮,凿出了深深地车辙。粗糙的石块,被车夫、挑夫们的脚板、汗水,磨成了光滑石板。这段在山体上修成的齐鲁古道及路标,现在已列为博山古迹,被保护起来。


齐鲁古道在后来千余年中,一直是齐鲁之间的重要通道。至唐朝,这条古道已成为都城长安至山东半岛的重要路段。据唐朝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图志》载:“唐朝国内东西大道,从上都(长安)至东都(洛阳)八百五十里,东行三百八十里至郑州,一百四十里至汴州;又东行二百四十里至曹州,行三百七十至兖州;又行三百七十里至淄州,一百二十里至青州,三百五十里到莱州……”书中不但清楚的列出了这条古道所经州府,而且沿途里程皆详细具体。相传,当年李世民率唐朝大军东征,走的就是这条古道。并在沿途留下了“圣水”、“马棚崖“等许多故事。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统帅大军杀奔长安,兵败后,重返齐鲁,往返皆沿这条古道行进。


「谈青州」齐鲁古道

▲青州古道石刻


明朝,朝廷对青州格外重视。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青州设山东行省。行省下设青州、兖州、莱州、登州、济南、东昌6个府,15个州。行省及青州府治所皆设在青州城 。那时的青州府,辖潍州、莒州、胶州3个州,益都、临朐、临淄、博兴、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蒙阴、日照、昌邑、高密、即墨、高苑、乐安16个县,几乎控制半个山东省。并将山东省的最高军事机构——“山东都指挥使司”设在青州。这些传递军政机构、官吏,与南京中央政府间的联络、政令传达、文书的驿递车马,南北商贾运送山货、铁器、陶瓷、煤炭、棉麻、生姜、鱼虾、食盐等货物的车辆、骡马,都靠这条驿道进行。每逢春秋运输繁忙季节,准备翻越青石关的车马、挑担,常常挤满十多里的关沟峡谷,需等待四五天方能过关。


「谈青州」齐鲁古道

▲青州古道荆山坡段遗迹,及镌刻在山下岩上的路标。整片山岩,已被碾轧多年的车轮,碾出了四五厘米深的辙痕。山体上凿出的一层层岩石台阶,几乎被车夫、挑夫们的脚板磨平。如今这段雕凿山体上,洒满运夫血汗,铭刻古人辛劳及运输历史的青州古道,已被博山政府保护起来。


为减轻这条古道的交通压力,缩短道路距离,明王朝在青州至颜神间,另开辟了一段新路。绕开淄州,由朱崖村顺淄河向南到长秋,过淄河,经太河,斜向颜神镇(今博山。当时颜神镇只是益都县的一个镇,直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 颜神镇一带方独立为博山县),在这里汇入老路去莱芜。这段新修道路被称为“青州古道”。


到了清朝,对这两条古道记载的更加详细清晰。据清咸丰九年(1859年)《青州府志》载:“(齐鲁古道)西出南阳城西门,经老公院、南西关,五里至五里铺;又经西赵、辛店子、大王堂、石门、史家店、后峪、黄鹿井等村,六十五里至朱崖。齐鲁古道向西经黑旺、寨里,六十里至淄川,转向南至博山。青州古道,自朱崖斜向西南,二十里至长秋,交博山界,经太河,至本府博山县城;又九十五里至泰安府莱芜县城……”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二月,太平天国燕王张宗禹,率十万大军闯过青石关,沿齐鲁古道进入青州,经昌乐去潍州。


「谈青州」齐鲁古道


清同治六年(1867年),太平天国将领赖文光率军沿齐鲁古道进入青州。


1948年春,解放军山东纵队解放潍县后,乘胜沿齐鲁、青州两条古道西进,攻克兖州,包围济南。


齐鲁、青州古道在崇山峻岭、沟壑深涧中蜿蜒迂逥,崎岖延伸。多为宽三米左右的砾石、沙土路面。虽经多次改造、整修,终难改变所处环境。有些路段在光洁的青石山体上凿阶通行。历经两千多年的行人、马踏,车轮碾压,坚硬的岩石磨成了光滑油亮的路面。道路中间,被历史的车轮辗出了深凹的辙痕 ,成了这条历史老路的光荣印证。


为改造狭窄坎坷的路面,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辛店子等沿路三十余村村民自发捐资、捐工重修沿村路段。竣工后当地民众立碑、撰文纪念此事(石碑及碑文附后)。沿路桥梁,也多由当地居民就地取石,义务修建。


中华民国25年(1936年),益都县政府曾组织群众整修此路,路基拓宽至四米。


日本侵略军侵占青州时,强迫沿路村民拓宽路基,整修路面,青州城至庙子间能勉强通行汽车。


1958年以前,在太平无事的和平年代,路上多以挑夫、骡马、独轮车,运送陶瓷、生姜、蒿麻、山果、铁器、鱼盐、煤炭及渤海出产的鱼、虾、食盐、丝绸等货物,往返于山东南北。 是北部沿海地带通往鲁中山区的重要通道。益都县境内有狮子、八里涧、莲花盆、永固4座古桥。


「谈青州」齐鲁古道

▲改造前的牛角岭


1970年,齐鲁古道在益都城南与益安古道连接贯通。后来几经拓宽、改造,重修牛角岭路段,建成了胶王公路(省道S325)青州段。


附:辛店子村修路碑及碑记原文 :


修 路 碑 记


礼春官典,王及后七者车也。车谓之路?何取往来,不穷之义也。故行人必由之径,概谓之路焉。或曰路有圮废之义,谓经久而记也。古者效法宾王司空。视余雨毕,除道而列树以表之,此则董之。自官而以时修治者,若非皇华驰聚之要衡,无关塞、咽喉之艰险。而僻山路其或圮废,莫治行者步窘,夷将安归?则有生于仁人君子,为郡城西南相去十五里有埠,势非绝险,而上下维艰。旧有石径,历年久远,潦水冲塌,荆刺蔽塞,而举是坎坷。且是埠为博山之孔道,官吏之车马难于奔驰,樵苏之肩负苦于陟登。并于风雨泥泞,冰雪溜滑其艰难更甚。今有拎袖者发菩提心,为修补计,集会新故,日集月垒,聚少为多。财会于众,石取于山,将路之下者垫之,高者平之,铺以巨石,务求平扩。东西相距三里许, 可弗不下于千金。皆由埠以东西三十余庄,风俗醇朴人乐善施,一唱百合,捐金助票,不数月而工竣。 视向之崎岖坎坷不可看足者,忽而底如矢矣。夫仁人君子苟以利人济物为心,其功不在大小,惟求人食其德而已。达而在上,则补偏救敝。为社稷计,令长为庄民谋取安全。铭钟鼎而垂竹帛,至于乐善好施,修桥路行李借以利步,过客乐其平坦。功在一时,流芳百世。行虽不同,其功于人则一也。路既修矣,或文人学士过此埠,而览山川之秀丽,林木之郁葱,目旷神怡,有利征之,乐于穷途之悲。寻胜之余,抚碑版以观盛峰,而知此山之中多仁人君子焉。或担夫贩竖过此埠,而雨雪载途,早夜憩息,幸康衢之安,而无蹉跌之虞,互相称誌。以为成此功者,某庄有某,而知非一人之力也,且不待督之于官,而出于人心之乐愉。较之迎神赛会,糜弗金钱,以邀不可知之冥新者,不更为眼见之功德耶?今将修路工程及拎袖、捐助姓名,勒诸贞珉,以下后世,何必不可功直神钟鼎,名垂竹帛者,并传不朽也哉。是为记。


乾隆二十年岁次乙亥林朔月 吉立

益都县儒学生员 刘 嶷 撰文

督现拎袖 宋治山等


(文、图/李俊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