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中途岛》、《珍珠港》等战争电影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节,高射炮凌空炸出了一团团的黑烟,炸得轰炸机们火花四溅,这引起了许多人的疑惑,这些黑烟是什么?防空炮难道不是撞到飞机上才炸吗,怎么提前爆炸了?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这些爆开的黑烟都是防空炮爆炸产生的烟幕,它们代表着一团团爆散开来的破片弹幕,而且真实的防空炮弹幕可比电影中凶险,杀伤范围远超能看到的这点云团,堪称天空中横飞的金属暴雨。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被攻击的企业号,它在遭遇俯冲轰炸时打出了团团弹幕

航空作战的优势在于飞得高、飞得快,尤其是飞机技术发展以后,如何拦截性能越来越好的飞机,成为地面防空最头痛的问题之一。采用防空机枪已经不那么凑效,机枪子弹即便再密集,也很难对一定高度的飞机造成影响,甚至压根够不着目标,这样才催生出了依靠弹幕攻击的防空炮。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普鲁士气球炮

最早的防空炮可以追溯至19世纪普鲁士与法国的战争期间,当时法国巴黎被团团围困,为了继续调集周边军队,巴黎方面采用了载人气球进行飞行运输,很快便将一批指挥官输送出去,还连通了内外的指挥。德国人的枪械对高空的气球几乎无计可施,于是他们开发出了3.7cm的“气球炮”,干掉了不少法国气球,这成为人类最早的高炮雏形。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M1917型88mm高炮,二战88炮的祖宗

很长时间里,高炮的作用都是用来对付战斗飞艇,这些硬式飞艇拥有多气囊设置,还在关键部位进行了加固处理,当时的马克沁机枪离远了根本无可奈何。德国人是巨型飞艇的狂热爱好者,深知这些武器危险的他们也留了个心眼,之后不断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高炮,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没打完,可连发的高炮和空炸引信就已经纷纷出现了。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二战时冒着弹幕飞行的轰炸机

不过飞艇没多久成了二线装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快速崛起的飞机成为高炮最主要的攻击目标,并由此引发了高炮革命,产生了提供提前量瞄准的瞄准装置和指挥仪,用于大口径高射炮的空炸式引信也开始出现,替代了部分成功率不高的碰炸引信。到二战时,这些定高的引信已经随处可见,飞机开始迎来越来越凶险的空中弹雨。

一般来说,这种弹幕式弹雨存在有效高度问题,飞机高度越高,防空炮的火力越低,定高观测也容易出现计算偏差,但防空炮们没必要打的那么精确,能阻拦敌机即可。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红圈里是正在用扳子给药盘定时的苏军炮手

最早的空炸引信属于“定时引信”类型,这种引信有“药盘引信”、“机械引信”、“化学引信”、“电子引信”、“射流时间引信”等许多种。最早期人们掌握的只有“药盘引信”,它拥有一个时间刻度盘,其中对印了相应燃烧时间的引信导火时长,刻度药盘烧完才会点燃传火药引爆雷管。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英军药盘引信的典型结构,通过控制燃烧药的时长控制时间

这种简单的结构在二战时期仍然被使用,它让人们拥有了给炮弹“定高”的能力,让炮弹在规定的高度爆炸,从而可以用高炮在同一高度播撒开大片的弹幕,飞机从此面对的不再是“撞上才能炸”的碰炸引信,而是一坨坨炸开的金属弹雨。这也就是高炮射击时一坨坨“黑云”的由来,那些爆开的金属破片如果用在地面,足以令被波及的士兵碎成残渣。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拥有3个时间环的英军89号延时引信,它从一战一直服役到1934年

大口径高射炮通过定高制造的弹幕相当凶险,它们不要求直接命中敌机,因此对提前量的把控可以粗糙很多,只要保证在飞机附近持续爆炸,那么这架飞机持续受到密集的破片攻击。最需要经验的地方反倒是“射高评估”,人们给“药盘引信”定时时,需要预先估测出对方的飞行高度,然后用扳手给药盘设定刻度,这样的炮弹才能在固定高度爆炸。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典型的德军机械引信

1916年克虏伯公司为高射炮设计了新型的时间引信,它们被称为“机械时间引信”,比药盘引信更加安全和精密。实际上时间引信只是将闹钟的齿轮机构给用到了炮弹上,但这种改变大大提高了高射炮的性能,从而让高射炮在对高空射击时不再受速度、压力影响,瞎火率大大降低。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88mm炮的机械时间引信,就是个钟表齿轮结构

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机械时间引信已经取代了相当多的大口径药盘引信,成为最重要的空爆引信,它们甚至被安到战列舰主炮弹药上进行对空射击,制造出更恐怖的防空破片云团。比如德军88mm炮的引信,就是电信的机械时间引信。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大和号战列舰在 シブヤン海打出的三式弹爆炸团

日军在二战时最喜欢将战列舰主炮作为高炮使用,他们有专门的“三式对空弹”,这种弹丸有203mm、356mm、410mm、460mm等多个口径,继承了“三式烧霰弹”的威力,在空炸后能形成威力巨大的火焰云团,横飞的霰弹打在飞机上后,还能黏在上面持续燃烧,将飞机蒙皮烧穿,即便有自封油箱也难逃一劫。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红色的为三式对空弹

有些军事刊物上记载了日军“武藏”用460mm大炮20公里干掉美军一个中队B-24轰炸机的案例,但我们无从辨别真假,只能说日军的舰炮防空弹在实际作战中并不出色,对炮管影响巨大,安全性也存疑。如相传水兵自爆的“陆奥号”,就有“三式对空弹”事故的另版说法。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当然,电影还是做了一定的美化,中途岛中的航母是打不出电影中那种弹幕团效果的,以美军“企业号”航母为例,这艘参加过中途岛之战的名舰的防空力量以小口径机炮为主,它装备了4座4联装28mm“芝加哥钢琴”机炮,24挺12.7mm M2重机枪,以及8座127mm高射炮,能打出空爆云团的只有这8门大口径高炮。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后来企业号在1942年5月更换了部分“芝加哥钢琴”,换成了20mm“厄利孔”机关炮,到1943年大修时又重新替换了武备,换成了25座20mm“厄利孔”,10座40mm“博福斯”高炮,还添加了雷达火控。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正在被攻击的约克城号航母,全部的弹幕也就这样了

然而这些火炮依然没有空爆引信,包括40mm的博福斯高炮,早期它们使用的都是接触式的碰炸引信,只在后期试用了无线电近炸引信,但据说效果不怎么理想。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中途岛中最后时刻的苍龙号,可以看出弹幕的规模

日军的航母也是一样,别看电影中炸得天花乱坠漫天流星,“中途岛”之战中,日军赤城号航母只有6门三年式50口径20厘米炮、6座双联装四五口径十年式12厘米高角炮,外加14门双联装九六式25mm机关炮。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其中那6门20厘米炮作为副炮安装在船侧舷很低的位置,并不能高平两用,而九六式机关炮属于小口径火炮,真正能打出弹幕的只有那6座双联装的12厘米高角炮,但它们的射速只有每分钟10-11发左右,备弹为600发。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1944年塞班岛海域的密集弹幕

不过,海战中不能忽略护航舰队的火力,尤其是俯冲轰炸机在寻求高角度编队轰炸时,许多附近的护航军舰都会进行定高拦截,在对方的俯冲路径中设置重重火力阻隔。而这个时候被攻击的舰船因为防空炮火力死角的原因,反倒还没法为自己编织弹幕了。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马里亚纳海战中被击落的日机

总的来说,高射炮的弹幕主要是大口径高炮的专利,小口径炮本来发射能量就不足,也并不负担对高空目标的拦截功能,加之有高射速做补充,也就不怎么需要空炸能力。而且小口径炮弹装药有限,即使空炸,也形成不了多大的威力;引信装置也会占用相当的战斗部体积,反倒降低了它们的威力。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日军战争末期对冲绳机场进行空降敢死作战时遭遇的炮火,但队员们依然降落了

需要注意的是,高炮从来都是“防御装备”,它们的任务并非仅以击毁击落战机为主,“阻止敌机进行有效攻击”同样重要。因此,大口径高炮更强调防空阻断作用,通过弹幕形成的空中火力壁垒,让敌方战机难于降低高度和稳定飞行,这让对方的投弹、攻击变得更加复杂、严苛,风险大大增加之余,成功率也为之大大降低。

真像电影里那么凶残吗?漫话防空作战中的炮火弹幕

所以,这滚滚的“黑烟”可不是简单的东西,它是大口径防空炮制造的防御壁垒,只有突破了这些壁垒,战机们才能顺利的取得战果,电影夸大了爆炸云团,但却弱化了那些看不见的铁雨的威力。不得不说,敢于穿越这片金属风暴的飞行员都是勇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