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像電影裡那麼凶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中途島》、《珍珠港》等戰爭電影中常常出現這樣的情節,高射炮凌空炸出了一團團的黑煙,炸得轟炸機們火花四濺,這引起了許多人的疑惑,這些黑煙是什麼?防空炮難道不是撞到飛機上才炸嗎,怎麼提前爆炸了?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這些爆開的黑煙都是防空炮爆炸產生的煙幕,它們代表著一團團爆散開來的破片彈幕,而且真實的防空炮彈幕可比電影中兇險,殺傷範圍遠超能看到的這點雲團,堪稱天空中橫飛的金屬暴雨。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被攻擊的企業號,它在遭遇俯衝轟炸時打出了團團彈幕

航空作戰的優勢在於飛得高、飛得快,尤其是飛機技術發展以後,如何攔截性能越來越好的飛機,成為地面防空最頭痛的問題之一。採用防空機槍已經不那麼湊效,機槍子彈即便再密集,也很難對一定高度的飛機造成影響,甚至壓根夠不著目標,這樣才催生出了依靠彈幕攻擊的防空炮。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普魯士氣球炮

最早的防空炮可以追溯至19世紀普魯士與法國的戰爭期間,當時法國巴黎被團團圍困,為了繼續調集周邊軍隊,巴黎方面採用了載人氣球進行飛行運輸,很快便將一批指揮官輸送出去,還連通了內外的指揮。德國人的槍械對高空的氣球幾乎無計可施,於是他們開發出了3.7cm的“氣球炮”,幹掉了不少法國氣球,這成為人類最早的高炮雛形。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M1917型88mm高炮,二戰88炮的祖宗

很長時間裡,高炮的作用都是用來對付戰鬥飛艇,這些硬式飛艇擁有多氣囊設置,還在關鍵部位進行了加固處理,當時的馬克沁機槍離遠了根本無可奈何。德國人是巨型飛艇的狂熱愛好者,深知這些武器危險的他們也留了個心眼,之後不斷開發出了各種各樣的高炮,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沒打完,可連發的高炮和空炸引信就已經紛紛出現了。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二戰時冒著彈幕飛行的轟炸機

不過飛艇沒多久成了二線裝備,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快速崛起的飛機成為高炮最主要的攻擊目標,並由此引發了高炮革命,產生了提供提前量瞄準的瞄準裝置和指揮儀,用於大口徑高射炮的空炸式引信也開始出現,替代了部分成功率不高的碰炸引信。到二戰時,這些定高的引信已經隨處可見,飛機開始迎來越來越兇險的空中彈雨。

一般來說,這種彈幕式彈雨存在有效高度問題,飛機高度越高,防空炮的火力越低,定高觀測也容易出現計算偏差,但防空炮們沒必要打的那麼精確,能阻攔敵機即可。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紅圈裡是正在用扳子給藥盤定時的蘇軍炮手

最早的空炸引信屬於“定時引信”類型,這種引信有“藥盤引信”、“機械引信”、“化學引信”、“電子引信”、“射流時間引信”等許多種。最早期人們掌握的只有“藥盤引信”,它擁有一個時間刻度盤,其中對印了相應燃燒時間的引信導火時長,刻度藥盤燒完才會點燃傳火藥引爆雷管。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英軍藥盤引信的典型結構,通過控制燃燒藥的時長控制時間

這種簡單的結構在二戰時期仍然被使用,它讓人們擁有了給炮彈“定高”的能力,讓炮彈在規定的高度爆炸,從而可以用高炮在同一高度播撒開大片的彈幕,飛機從此面對的不再是“撞上才能炸”的碰炸引信,而是一坨坨炸開的金屬彈雨。這也就是高炮射擊時一坨坨“黑雲”的由來,那些爆開的金屬破片如果用在地面,足以令被波及的士兵碎成殘渣。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擁有3個時間環的英軍89號延時引信,它從一戰一直服役到1934年

大口徑高射炮通過定高製造的彈幕相當兇險,它們不要求直接命中敵機,因此對提前量的把控可以粗糙很多,只要保證在飛機附近持續爆炸,那麼這架飛機持續受到密集的破片攻擊。最需要經驗的地方反倒是“射高評估”,人們給“藥盤引信”定時時,需要預先估測出對方的飛行高度,然後用扳手給藥盤設定刻度,這樣的炮彈才能在固定高度爆炸。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典型的德軍機械引信

1916年克虜伯公司為高射炮設計了新型的時間引信,它們被稱為“機械時間引信”,比藥盤引信更加安全和精密。實際上時間引信只是將鬧鐘的齒輪機構給用到了炮彈上,但這種改變大大提高了高射炮的性能,從而讓高射炮在對高空射擊時不再受速度、壓力影響,瞎火率大大降低。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88mm炮的機械時間引信,就是個鐘錶齒輪結構

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機械時間引信已經取代了相當多的大口徑藥盤引信,成為最重要的空爆引信,它們甚至被安到戰列艦主炮彈藥上進行對空射擊,製造出更恐怖的防空破片雲團。比如德軍88mm炮的引信,就是電信的機械時間引信。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大和號戰列艦在 シブヤン海打出的三式彈爆炸團

日軍在二戰時最喜歡將戰列艦主炮作為高炮使用,他們有專門的“三式對空彈”,這種彈丸有203mm、356mm、410mm、460mm等多個口徑,繼承了“三式燒霰彈”的威力,在空炸後能形成威力巨大的火焰雲團,橫飛的霰彈打在飛機上後,還能黏在上面持續燃燒,將飛機蒙皮燒穿,即便有自封油箱也難逃一劫。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紅色的為三式對空彈

有些軍事刊物上記載了日軍“武藏”用460mm大炮20公里幹掉美軍一箇中隊B-24轟炸機的案例,但我們無從辨別真假,只能說日軍的艦炮防空彈在實際作戰中並不出色,對炮管影響巨大,安全性也存疑。如相傳水兵自爆的“陸奧號”,就有“三式對空彈”事故的另版說法。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當然,電影還是做了一定的美化,中途島中的航母是打不出電影中那種彈幕團效果的,以美軍“企業號”航母為例,這艘參加過中途島之戰的名艦的防空力量以小口徑機炮為主,它裝備了4座4聯裝28mm“芝加哥鋼琴”機炮,24挺12.7mm M2重機槍,以及8座127mm高射炮,能打出空爆雲團的只有這8門大口徑高炮。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後來企業號在1942年5月更換了部分“芝加哥鋼琴”,換成了20mm“厄利孔”機關炮,到1943年大修時又重新替換了武備,換成了25座20mm“厄利孔”,10座40mm“博福斯”高炮,還添加了雷達火控。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正在被攻擊的約克城號航母,全部的彈幕也就這樣了

然而這些火炮依然沒有空爆引信,包括40mm的博福斯高炮,早期它們使用的都是接觸式的碰炸引信,只在後期試用了無線電近炸引信,但據說效果不怎麼理想。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中途島中最後時刻的蒼龍號,可以看出彈幕的規模

日軍的航母也是一樣,別看電影中炸得天花亂墜漫天流星,“中途島”之戰中,日軍赤城號航母只有6門三年式50口徑20釐米炮、6座雙聯裝四五口徑十年式12釐米高角炮,外加14門雙聯裝九六式25mm機關炮。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其中那6門20釐米炮作為副炮安裝在船側舷很低的位置,並不能高平兩用,而九六式機關炮屬於小口徑火炮,真正能打出彈幕的只有那6座雙聯裝的12釐米高角炮,但它們的射速只有每分鐘10-11發左右,備彈為600發。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1944年塞班島海域的密集彈幕

不過,海戰中不能忽略護航艦隊的火力,尤其是俯衝轟炸機在尋求高角度編隊轟炸時,許多附近的護航軍艦都會進行定高攔截,在對方的俯衝路徑中設置重重火力阻隔。而這個時候被攻擊的艦船因為防空炮火力死角的原因,反倒還沒法為自己編織彈幕了。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馬里亞納海戰中被擊落的日機

總的來說,高射炮的彈幕主要是大口徑高炮的專利,小口徑炮本來發射能量就不足,也並不負擔對高空目標的攔截功能,加之有高射速做補充,也就不怎麼需要空炸能力。而且小口徑炮彈裝藥有限,即使空炸,也形成不了多大的威力;引信裝置也會佔用相當的戰鬥部體積,反倒降低了它們的威力。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日軍戰爭末期對沖繩機場進行空降敢死作戰時遭遇的炮火,但隊員們依然降落了

需要注意的是,高炮從來都是“防禦裝備”,它們的任務並非僅以擊毀擊落戰機為主,“阻止敵機進行有效攻擊”同樣重要。因此,大口徑高炮更強調防空阻斷作用,通過彈幕形成的空中火力壁壘,讓敵方戰機難於降低高度和穩定飛行,這讓對方的投彈、攻擊變得更加複雜、嚴苛,風險大大增加之餘,成功率也為之大大降低。

真像電影裡那麼兇殘嗎?漫話防空作戰中的炮火彈幕

所以,這滾滾的“黑煙”可不是簡單的東西,它是大口徑防空炮製造的防禦壁壘,只有突破了這些壁壘,戰機們才能順利的取得戰果,電影誇大了爆炸雲團,但卻弱化了那些看不見的鐵雨的威力。不得不說,敢於穿越這片金屬風暴的飛行員都是勇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