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30年的治皮膚瘙癢的方子,趕快收藏

小 編 導 讀

皮膚瘙癢是臨床常見症狀,可見於多種病證,其中尤以皮膚病為多。皮膚瘙癢發作時,工作不安心,吃飯沒心情,入睡也困難。有些患者劇癢難耐,把皮膚都撓破了也無濟於事。老中醫郭永來曾治過多例癢證,效果都不錯,來跟他學學這裡面的治療奧秘吧。


1.老年皮膚瘙癢

1999年1月份,我在皮防站,有華日摩托車廠退休老工人李尊榮,經別人介紹來找我看病。他患皮膚瘙癢症已數年,近一年來加重,幾乎每天24小時劇癢難耐,必抓致出血而後快。除此而外,身體一直很健康,自己說平時連感冒也很少得。皮膚外觀除有抓痕外,別無異常,脈舌等也無異常,唯面部有白癜風,自言年歲已高,不在意。此瘙癢夜間更甚,患者經常徹夜難眠,其老伴也不勝其煩。“老頭樂”已用壞三把。我說要經常洗澡,答曰:幾乎沒有一天不洗。

我想此病屬於老年皮膚瘙癢症,視為小恙,為之開《中醫內科學》書中一附方:熟地、核桃仁、冰糖、豬板油,同放小盆中,蒸熟,一次一匙開水沖服。另用蛇床子、地膚子、白礬、雄黃研細,用紗布包一小包,沾溫酒塗擦。過數日,患者來說,上方頭幾天用似乎有效,近幾日症狀愈重。由於藥面沒有弄細,塗擦時為了解癢又稍用力,故而皮膚已數處擦傷。不用此藥則徹夜難眠,用此藥則火辣難忍,遂乞用良方。並說:幾年來,凡聽人說過的偏方、驗方,無一不試,各醫院的名醫也都治過,都是收效甚微。癢得厲害時,只好用鹹蘿蔔切成片,使勁擦才能暫時止癢。至此,我才想此證不同於一般的蕁麻疹或一般的老年皮膚瘙癢,必須認真對待,於是錄用

《名醫類案》江汝潔治驗方(原案見《名醫類案》卷七身癢門)以試治:生地、白芍、黨參、黃芪、連翹、丹皮、麥冬、黃柏、防風、甘草各10g,五味子5g(方中有川連,我沒用,用量也沒有按原方)。又為開敏迪一盒,配合治療(敏迪和息斯敏病人以前都服過,我這裡只是配合用之)。1月24日,患者服藥後來說,昨夜服藥後,一夜安睡,真是舒服極了。

春節後,病人停藥,病又犯,但不重,仍用此方(這次沒有再用敏迪),效果很好。現在病情基本痊癒,但不知以後還會不會再犯。聯想《怪病怪治》一書中講的,一富翁名顧文虎,臀部奇癢,必令家人用木棒痛打而後快,我也忍俊不禁,此二人之證大概是同一類吧。《內經》雲:諸痛癢瘡,皆屬於心。是責之心火過盛,此方配伍,面面俱到,故而有效。

用了30年的治皮膚瘙癢的方子,趕快收藏

2.溼疹

1973年8月,風西六隊劉福昌來述:其妻左臀部成片起小水泡,瘙癢難忍,皮膚灼痛,搔抓後流水漫延,打針吃藥(藥物不詳)二十餘日不效,漸加重,求方治療。我考慮為溼疹類,中醫辨證應屬溼毒下注,治擬清熱燥溼解毒,以三妙散加味:蒼朮25g,黃柏15g,牛膝10g,連翹15g,蒲公英15g,甘草10g,白朮10g,黃芪15g。5劑。

患者後來說:服藥3劑,病即愈矣。

【按】此方是我學醫早期的一個隨手自擬方,後來經常用治腰以下的各種溼疹及下肢淤積性靜脈炎,效果很好。當時加黃芪和白朮,是因患者平素體虛。

附溼疹散

黃柏30g,雄黃15g,枯礬15g,冰片5~10g,青黛5~10g。共研細末,香油或涼開水調塗。主治溼疹,黃水瘡,嬰兒溼疹。

此方我用於臨床已有30多年,是我自己湊出來的處方。近年來皮膚科的外用藥越來越多,此方逐漸少用了,原因是藥膏黑黑的,易弄髒衣物,尤其是頭面部用藥,觀之不雅。但若只論療效,此方效果真的很好。

亮兵張某之子,年3歲,生後數月母親因病去世,由奶奶和姥姥幫助撫養。患兒先是面部起疹,繼則全頭部,再繼之漫延至整個上半身,尤以面部為重。黃色疤重重疊疊,如魚鱗,令人不忍目睹。此外,患兒項後發一瘡癤,癤稍消則溼疹愈重,疹稍消則癤腫愈高,此愈彼起。按中醫的診斷法來說,此屬先天蘊毒與後天溼熱交蒸,《醫宗金鑑》所謂胎斂瘡,現在稱之為嬰兒溼疹是也。據述各種西藥幾已用遍,我也覺得“無計可施”,因而婉言拒之,但患兒的父親堅請出方治療,因此用中藥試治,處方:金銀花15g,甘草15g,天花粉15g,白鮮皮15g,乾地黃25g,川連5g,黃芪15g,蟬蛻5g,滑石15g。5劑。每日一劑,水煎服。小兒頗能服藥,5劑服後,發出皮疹更多。二診加紫草10g,又服7劑,原來的面部皮膚重重黃疤漸退,漸見好的皮膚。三診又開9劑,未終劑而愈。

【按】這是我學醫的前幾年治過的一個病例,當時患兒得此病已2年多,久治無效,我也苦於沒有好的方法,才試用中藥來治療。方中用金銀花、甘草,是根據兒科用此能解胎毒的說法,用黃芪、天花粉,是受張錫純的影晌,其他藥則是臨時採用的。現在看來,對一個3歲的小兒,此方藥物用量似乎偏重,也是考慮小孩病情太重,幸而沒有發生副作用。

用了30年的治皮膚瘙癢的方子,趕快收藏

3.三仁湯治蕁麻疹

1989年7月,我在沂南縣建築公司,工會主席郭寶華,年41歲,患蕁麻疹,用撲爾敏、苯海拉明治療。因副作用太大,改用地塞米松肌注,愈後數日又復發,靜注葡萄糖酸鈣也無效。纏綿半日,一日又復發,全身遍佈紅疹,間夾白(是一種比小米粒還要小的白色小疹,內含水分,略似透明,似水晶,屬氣分溼熱)。我說此疹屬溼熱纏綿,西藥無效,服中藥可也。彼願服,遂處以三仁湯加減:白蔻仁6g,杏仁10g,苡仁20g,陳皮10g,通草3g,竹葉5g,滑石30g,半夏10g,連翹10g,薄荷5g,丹皮15g,蟬衣5g。服3劑而愈。

我囑其戒酒,因不戒,又復發,但極輕,只為開洗劑而愈。

【按】三仁湯出自《溫病條辨》,本不用於蕁麻疹,今取其清熱利溼,輕清宣化,因病機相同耳。

用了30年的治皮膚瘙癢的方子,趕快收藏

4.宣痺湯加減治嚴重多發性過敏

患者趙某,女,55歲,退休工人,1999年3月24日求診。

患嚴重的過敏症已多年,多年來屢次復發,中西藥都用過,久治乏效,須纏綿多日後才能漸漸痊癒。曾到臨沂皮膚醫院做過試驗,自己說做了40多種皮試,結果有30多種過敏。日常生活中凡是忌口的東西,幾乎均不敢碰,還是防不勝防。這一次復發,自己認為是因家中的幾盆花開了,捨不得送人,所以又引起過敏。這次曾到莒縣去治療過,藥中只知道有蟬蛻(其他不認識),越吃藥病情越重,只得停藥。現在除全身瘙癢外,額部和兩顴部有三塊紅腫,如五分硬幣大,稍隆起於皮膚,按之木硬,捏之不起。舌苔偏白而厚膩,飲食不思,脈細而偏數。因久用西藥治療乏效,勸其服中藥,患者表示同意,但又擔心像前些天一樣,不但無效反而更嚴重。我安慰她不要擔心,併為其講解中醫處方辨證準確的重要性,同時綜合分析脈象和舌苔,認為屬於風溼阻絡,鬱於陽明(面額部屬陽明)而化熱生風,治以清熱滲溼祛風,方選宣痺湯加減:防己15g,杏仁10g,苡仁30g,滑石15g,梔子10g,連翹10g,茯苓皮15g,烏梢蛇15g,殭蠶10g,甘草5g,白蔻仁5g,竹葉5g,地膚子10g,黃芪20g,防風10g。

3月26日,我剛上班,就見患者已在醫院門口等候。我以為患者服藥後出現了嚴重反應,患者說不是。原來24日我開方後就已到了下班的時間,竟忘了寫幾劑藥,藥房問患者取幾劑藥時,患者就自作主張取了3劑。藥服兩劑後,效果十分顯著,現癢感減輕,尤其是面部的三塊紅腫已經軟化,手能捏起來。患者十分欣喜,考慮到後天是星期日,今天礦上正好有車來沂南,因此隨車再來取藥,並訴說自己全身是病,手指與腿關節都痛,又有婦科炎症、子宮肌瘤等,還每天失眠,幾乎每天都須服藥。我安慰她後,複用上方去竹葉,加秦艽10g,又開5劑。

此後患者又來複診兩三次,過敏早已愈,但患者自己總是不放,非要多服心,認為要除根。

【按】宣痺湯不是治過敏性疾病的常用方,為什麼當時選用了宣痺湯來加減呢?因當時正在看《溫病條辨》,感覺病機符合,順手牽羊就用了。這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中醫“異病同治,同病異治”的特色吧。

用了30年的治皮膚瘙癢的方子,趕快收藏

5.抗敏湯治急性過敏

抗敏湯是鄢列林的處方(詳見《中醫內科學》),由生石膏、黃芩、鉤藤、殭蠶、蟬蛻、烏梅、地龍、紫草、連翹組成,臨床用於風熱血熱引起的過敏性蕁麻疹,疹色鮮紅,或伴發熱等。十幾年來,我用此方治急性過敏,應手而愈者不計其數。當年我在八家子醫院,醫院會記金英子患急性蕁麻疹,全身瘙癢,疹色鮮紅,搔抓出血而不止,紅疹越抓越多,心中煩亂,晝夜不能寐,用西藥可的松類靜點和中藥外洗均無顯效。我用此方加蛇蛻、牡蠣,重用生石膏,服1劑癢止,5劑而愈。她自己說,服第一次藥後,心中即安定下來。我在臨床辨證,急性蕁麻疹,疹色鮮紅,瘙癢劇烈者,即用此方,服之即效。後來治的病人中,有很多症狀比此例嚴重得多,但都沒有再記。為便於記憶,我曾編歌訣如下:抗敏湯中用鉤藤,殭蠶蟬衣烏地龍,黃芩連翹大青葉,石膏清熱用必靈。

一位老中醫,把四十餘年的時間奉獻給了民間,一點一滴累積的經驗,印刷成文字呈現在我們面前。《民間中醫拾珍叢書》之《杏林集葉》,品郭永來老先生的醫學之路——

用了30年的治皮膚瘙癢的方子,趕快收藏

《民間中醫拾珍叢書——杏林集葉》

本書系山東名中醫郭永來老先生40年個人臨床經驗的總結,其內容實在,毫無修飾,涉及內、外、婦、兒、五官及男科等數十個病種,分為杏林薪傳、專病論治、醫案隨筆、杏林雜談4部分,涵蓋疾病的病因病機、個人效驗辨證治療方法及評析,集中反映了案例的診治技巧和用藥特色,可供臨床中醫師和初學中醫者效法和借鑑。本書略於說理,突出實用,其內容或為家傳,或為博採,或為作者多年探索所得,不求面面俱到,但願能夠效法。全書語言生動、樸實,以夾敘夾議的手法,讓讀者習而不覺枯燥,可為學習中醫、提高診療水平提供有益的參考。

(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杏林集葉》(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郭永來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