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難了我不會做”,化解孩子"畏難心理"要培養“成長型思維”

這道題太難了,我不會做……"、"畫畫太難了,我不會畫……"、"這個字太難寫了,我不會寫……",我一個做家教的朋友經常會和我說起她在教小朋友寫作業時,他們的種種表現,出場率最高的三個字—太難了,在面對自己不擅長的東西時,他們總是表現出一副難於上青天的表情,甚至有時候會希望老師幫忙完成作業,有很多家長表示小朋友在家也經常會這樣,這是恐懼困難的一種心理狀態即

畏難心理

“太難了我不會做”,化解孩子

何為"畏難心理"?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來看,畏難情緒是說孩子們在對已經接收到的某件事情信息分析,進行適當的權衡之後發現對這部分的內容不理解,或短時間內不好解決,或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時,不良的心理情感便會隨之產生。

具體表現如下:

遇到"困難"採取退縮、出現不良情緒反應,如哭鬧等。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畏難心理?"

01、家長"過於熱情",適當拔高幫忙"門檻"

很多時候,當孩子們提出他們遇到困難時,大多數的家長都會不假思索的立刻去幫忙,更有甚者直接出馬代替孩子完成難題

其實這種時候,家長或許可以考慮減少滿足的量,指引他們慢慢摸索答案,就像是我們日常吃飯一樣,如果一下子往肚子裡塞太多東西,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02、家長打壓孩子,傷害孩子的自信心

小時候經常能聽見媽媽當著外人面數落孩子的種種缺點:"這孩子,膽子特別小,什麼都怕"、"動不動就哭,我都不知道有什麼好哭的"等等,這種話語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打擊很大,他們的經歷不多,抗壓能力很弱,長久性的這種打擊會讓他們越來越不自信,甚至產生自卑感。

所以當遇到困難時,為了防止被大人們打擊,他們更願意去逃避。

“太難了我不會做”,化解孩子

03、孩子缺乏耐心,不願意直面困難

育兒專家福祿·培爾曾說過,孩子缺乏耐心,意味著他的專注性以及毅力都不達標,而這兩方面出現問題,他們將沒有未來!

面對困難,孩子們不願意動腦子思考,不願意動手查閱資料,總想著走捷徑。

孩子在家寫作業,家長陪伴左右,孩子遇到不會寫的字直接開口問爸爸媽媽,既省時又省力,即使手邊擺著一本專門為他買的字典。

怎樣化解孩子的"畏難心理"?培養“成長型思維”

坦福大學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在她的一項研究成果中指出: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他的學業、婚戀、職場、交際等方面的能力和態度,學生在學習上的種種表現也同樣受到思維模式的影響,一個人思維模式是固定型還是成長型最初是由家庭教育決定的。

我們需要培養孩子的 "成長型思維",杜絕"固定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

我們在誇讚孩子的時候說"你真聰明",就是在無意地鼓勵著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即"聰明"是這個孩子的固有特點。這種思維模式的問題就在於,當事情變得困難時,那些想要努力去表現從而獲得表揚的孩子就會突然變得很不安。"哎,我不知道這個答案,我不聰明。"這樣的話會導致他們在困難面前卻步,不去做努力。

具有"固定型思維"的人相信他們出生時有固定的才智和能力。這樣就會傾向於迴避挑戰與失敗,不能積極學習和探索。

"成長型思維":

我們在誇讚孩子的時候說:"哇,你真努力,再接再厲直到把數學作業做對了哦",這就是在培養一種成長型思維模式,教育孩子要堅持下去解決難題,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成長和進步。當事情變得更加困難時,這些孩子一樣也能冷靜面對,努力完成任務。

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通過練習、堅持和不斷地努力,人會有學習與成長的無限潛力;他們更專注於成長的過程,他們不怕犯錯或難堪,並且能夠沉著應對挑戰。

“太難了我不會做”,化解孩子

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01、鼓勵孩子失敗,適當教他從錯誤中學習

首先,要正視一個事實,那就是人人都會犯錯、犯錯是正常的。所以,不要因為孩子犯錯誤而去懲罰或者批評他,這樣會讓孩子害怕犯錯,甚至會讓他因為犯錯而難過。

犯錯,其實是大腦學習和成長的方式,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需要給他一個積極的態度—從錯誤中學習,這次我們犯錯了,那麼下次我們需要怎樣做才能更好。每次孩子犯錯時,我們可以說:"哦,看啊,你的大腦正在成長哦!"人,都是在犯錯中獲得經驗和教訓的。他不斷地嘗試和試錯的過程正是他學習的好機會。

02、正確地表揚孩子,適當地誇讚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第一、表揚努力而不是天賦。比如孩子畫好一幅畫,不要直接說:"你好聰明。"我們說:"我看到你剛才畫畫時,非常努力和專注,所以你的畫畫的真的很好看,真厲害!"

第二、關注過程而不是結果。比如做作業,如果孩子做出了一道數學題,不要說:"你好厲害,這麼快做出來了!"而是說:"嗯,我看見你剛才做題的時候好用心,這個過程是不是很有意思?"

專注於表揚孩子的個人特徵,它傳達出的信息是:你的成功來源於與生俱來的品質。這種表揚容易讓孩子不願接受挑戰、怕輸,因為他不想損壞貼在身上的"聰明"標籤。

涉及過程的表揚,會讓孩子更願意克服挑戰,勇於迎接錯誤與挫折,不會因自信心受挫而妥協,長久下來,對成長型思維的形成有很大的幫助。

“太難了我不會做”,化解孩子

03、鼓勵挑戰

挑戰是成長型思維的關鍵,沒有挑戰,孩子便沒有機會去冒險,去學習失敗,去搞清怎樣讓自己再次站起來。根據德韋克的說法"這種進步的感覺"是培養成長型思維的核心。

在平時與孩子互動遊戲中,我們也可以鼓勵孩子挑戰。

有一次我和我的小侄子去逛恐龍園,園裡面四周遍佈電動恐龍,他們可以隨意走動,當時他是很害怕的,我提議讓他嘗試去摸一下,他不敢走近,後來我告訴他這是假的,他仍然帶著懷疑的眼神走遠。後來我們等他慢慢熟悉了裡面的環境,激勵他說:"你看他真的是假的,其他小朋友都去摸了,也沒有受傷呀",他慢慢的相信了我說的話,允許我牽著他走過去,慢慢的伸出一隻手去靠近恐龍,漸漸的他不再害怕,大膽的撫摸恐龍,與恐龍合影。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挑戰呢?

成長是前提,只要孩子們有主動意願去成長,就用不限制成長的方向,儘可能多的讓孩子們去嘗試新事物。他們會在不斷嘗試中發現自己真正想要什麼,而多維度成長也能更好的應對未來的變化。

“太難了我不會做”,化解孩子

04、告訴孩子不要過分在意他人的目光

專注於自己手中的任務和目標,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結果會引起何種評論的問題上。當週圍人對你的成敗進行評價,用淡然的態度看待這些評價。

05、認識大腦

研究表明,在我們的一生中,通過專門的努力與刻意的練習,人們可以使自己的大腦產生不可思議的永久性變化。所以,可以帶孩子瞭解和認識大腦,告訴孩子大腦的構造。並且告訴他,大腦是具有可塑性的,每個人的大腦都能通過鍛鍊與學習,建立連接並獲得成長。而且,大腦也如同肌肉,越練越強壯。

“太難了我不會做”,化解孩子

我是奶瓶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