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忍了七年才杀胡惟庸?胡惟庸真的要谋反吗?

司马长史


我来简述一下胡惟庸被杀的过程: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供皇帝做为顾问,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专制。

胡惟庸(?—1380年),濠州定远(今属安徽滁州)人,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等为友。胡惟庸早年投奔朱元璋麾下,充当小吏,因为胡惟庸是开国功臣、丞相李善长的女婿。数年间,步步升迁。中书省执政杨宪被诛后,朱元璋认为胡惟庸很有才干,处事谨慎小心,获得了明太祖朱元璋和丞相李善长的宠信。洪武十年(1377年)九月,胡惟庸升任左丞相。在他任期内,朝中遍植朋党,不遗余力地打击异己,使得淮西朋党集团的势力不断膨胀。

第一代丞相徐达、李善长与朱元璋一起打过江山、出生入死、共过患难,彼此了解信任。这两个人办事往往先请示朱元璋后再具体执行,皇权、相权彼此相安无事。胡惟庸任丞相却不同:生杀废黜大事,有的不报告朱元璋便擅自做主,直接执行。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先拿过来看:凡是举报、弹劾、不利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朱元璋审阅,找个借口和机会便对呈报人实施打击报复。凡是奔走于其门、投靠攀附、贿送自己的,便可以加官进爵、委以重任。后发展到恃权自专,朝中大事,不待奏闻,就自行决断了事。

前左丞相、大将军徐达知道他的奸恶、阴险,向朱元璋举报。胡惟庸得知后,便诱惑徐达的守门人福寿,企图谋害徐达,被福寿告发。御史中丞刘基(刘伯温)也曾对朱元璋揭发过他,后来刘基生病,朱元璋令胡惟庸带太医探视,胡惟庸便借机将刘基下毒致死。学士吴伯宗弹劾过他,差点大祸临头。胡惟庸的儿子坐马车奔驰过市,坠死车下,胡惟庸却将驾车的人杀死报复。此后,胡惟庸权势更盛。在他定远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石笋,出水数尺深,献媚的人争相说这是祥瑞之兆。说什么胡惟庸祖、父三代的坟墓上,晚上都有火光,照亮夜空,后代有“天子”之命。胡惟庸就更加得意、自负,从此便有了异心。

胡惟庸与太师李善长相勾结。将自己哥哥的女儿,嫁李善长的侄子李佑为妻。又曾与御史大夫陈宁坐在中书省中,阅览天下兵马簿籍,令都督毛骧将卫士刘遇贤、亡命之徒魏文进收为心腹。吉安侯陆仲亨从陕西回来,擅自乘坐驿车。受到朱元璋责骂。平凉侯费聚奉命安抚苏州军民,却整天沉溺酒色。朱元璋责令其前往西北去招降蒙古,又无功而返,受到朱元璋严厉斥责。胡惟庸便暗中对他们威逼利诱,让他们在外面收集兵马。胡惟庸因儿子坠车杀死驾车人的事被朱元璋得知,胡惟庸请求用金帛补偿驾车人家,朱元璋不许。胡惟庸害怕,便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图谋起事。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朱元璋等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朱元璋大怒,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并以“图谋不轨”罪诛杀了胡惟庸的九族。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致死者达三万余人。之后,“丞相制”被罢黜,这就是明初著名的“胡惟庸案”。“胡惟庸案”与后来“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直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方告结束。

后世不少学者认为:胡惟庸排斥异己不是“胡惟庸案”的关键所在。胡案的症结在于胡惟庸为人过于独断专行,许多生杀黜陟等重大案件,他往往不向朱元璋奏请,便擅自加以处理。这自然让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感到宰相专权、皇权旁落的危机。也有不少史学者和明史专家指出:所谓的胡惟庸案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目的就在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结果是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大大加强了皇帝专制集权。回答完毕,谢谢!


聊以自娱2


大明一朝,只有过4位丞相,而胡惟庸是最后一位。以胡惟庸的才能、品格,完全无法胜任丞相,但朱元璋偏偏要让胡惟庸当丞相。为何?他要借胡惟庸这个白痴的脑袋,干一件千古未有的大事——废除丞相。

让胡惟庸做丞相,有两个好处:第一,胡惟庸势单力薄,资历浅薄,脑子又不行,容易控制;第二,胡惟庸品格低劣,做事的水平太低,易犯众怒,朱元璋若想收拾他,很容易抓住把柄,并且顺应众意。

那么,朱元璋为何要废除丞相呢?

一直以来,丞相都是帮着皇帝干活的。有了丞相,皇帝会很轻松;没了丞相,皇帝的工作量会激增。

有史家认为,这是因为朱元璋的权欲太大,容不得丞相分一杯羹。

我觉得不太对。因为以朱元璋的资历、威望和权谋,没有任何一个丞相会对他形成威胁。不管谁当丞相,都得对朱元璋俯首帖耳。既然如此,丞相就是朱元璋的狗,指哪儿打哪儿,并不会影响朱重八同学的权欲。

在我看来,朱元璋是在下一盘大棋。这盘大棋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太子朱标。

开国功臣,历来都是一群如狼似虎的人,不然也不可能帮助开国皇帝夺取江山。开国皇帝活着时,这些人不敢放肆。可是一旦开国皇帝死了,继位之君是否能够控制他们?这是个大问题。

大明朝的开国功臣中,有两大集团,分别是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

一般的皇帝,喜欢搞平衡,让两个集团的大臣互斗,他自己渔翁得利。但朱元璋不是一般的皇帝。他是叫花子出身,对风险的恐惧深入骨髓。他担心,将来的朱标是否能够控制住这两个集团?为了子孙江山永固,他要把一切危险因素全都消灭。

朱元璋的策略是先灭浙东,再灭淮西。此前,朱元璋借助胡惟庸,灭了浙东(浙东集团的首脑刘基,就是被胡惟庸毒死的)。现在,他要再次借助胡惟庸,灭了淮西。这次借的,是胡惟庸的脑袋。

干掉胡惟庸,就是灭淮西的开幕大戏。

于是,胡惟庸案启动,朱元璋把所有需要消失的人,都放进了胡惟庸案这个大筐里。等到消灭干净后,朱元璋终于松了一口气。这口气,是替朱标松的:小子,你的江山终于安稳了。

可惜,朱标突然病死,打乱了朱元璋的计划。

为了让孙子朱允炆的江山亦是稳固的,朱重八同学只好依葫芦画瓢,又搞了一个蓝玉案,牵涉甚广,替朱允炆扫清了威胁。

作为老父亲和老爷爷的朱重八,好累啊。


趣谈国史


朱元璋设了一个局,谁入局谁死。

他的这个局实际上得从李善长罢相之后开始说起,当时,朱元璋跑去试探刘伯温,说:“老李辞官了,我想让杨宪接手他的工作,老先生呀,你看怎么样?”

刘伯温素和杨宪交好,皇帝竟然问自己能不能让杨宪当宰相?皇帝这么喜欢猜忌,哪能说杨宪的好话?所以,老刘老老实实地评价了杨宪:“杨宪呀,我看不行,他这个人虽是宰相之材,可却无有宰相之气量。”

老朱有点意外老刘会这么说杨宪,既然老刘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说什么,所以想了想又问:“杨宪不行,那么汪广洋如何?”

老刘摇头:“汪广洋更不行,他心胸之狭隘甚于杨宪。”

老朱见老刘又否决了汪广洋,心中顿时又有了一个人选:“胡惟庸呢?”

老刘仍然摇头:“宰相是为帝王驾车之人,让胡惟庸为相,我怕他会弄断车架的车辕呀!”

老朱顿时气了,杨也不行,汪胡也不行,看来呀,只有老先生才能当咱的宰相了!

老刘急忙摇头,不行不行,我更不行,我又嫉恶如仇又懒于处理繁务,让我为相,恐怕只会辜负圣恩呀。

刘伯温跟了朱元璋这么多年了,他深知朱是一个怎样的人,朱恨不得将天下之权揽于一身,李善长之所以罢相,不也是惹恼了朱?

更何况,朱元璋动不动说刘伯温是“我的张良”,张良为刘邦打下江山后的结局,刘伯温可一清二楚,所以此时朱一说让他当宰相,他便知道这是朱在试探自己,所以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这事要换成了胡惟庸,恐怕老胡当场便会磕头谢恩说,好呀,好呀,我一定为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是,刘伯温却不会。

所以,刘伯温没有入朱元璋的局,一个名为“废相”的局。

朱元璋想废相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李善长仍在相位之时,他便已经感觉到了相权对皇权的诸多掣肘,再加上李善长擅权骄纵,所以他当时就想废了李善长。

为此,他还特意跑去和刘伯温商量,但是被刘伯温给劝住了:“李善长功勋卓著,颇有威望,又能调和诸将,你别冲动。”

朱元璋虽然没动李善长,但是废相的念头却越来越浓了。

李善长的辞官罢相,正好给了朱元璋一个设局的好机会,这个局可以说是一个必死之局,谁入局谁就得死。

朱元璋为什么要问刘伯温杨、汪、胡三人适不适合当宰相,难道他真不知道杨、汪、胡三人的为人?说白了,他是想让刘伯温入局,可是刘伯温实在太精明了,根本不上他的当,他能怎么办?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所以,刘伯温不是劝他不要用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吗?他偏偏要用!

朱元璋用的第一个人是杨宪,只不过,杨宪确实和刘伯温说的一样,心胸太狭隘,所以虽然几乎有了宰相的权力,却还没来得及坐上宰相的位置便已经被砍了头。

杨宪升任中书右丞之后,一边想取代李善长,一边又想打压汪广洋,他虽然成功地打压了汪,可却输给了李。

杨宪当不成宰相,废相的局也开不了,所以朱元璋的目光转向了汪广洋。

杨宪一死,朱元璋急忙一纸诏书将被贬到海南的汪广洋召回了南京,然后被迅速提为右丞相,也许是怕汪广洋重蹈杨宪的覆辙,所以这才急迫地让他当宰相吧。

刘伯温不是说汪广洋的心胸更狭隘吗?让汪广洋当宰相,还怕他不犯错?只要他犯了错,便可以治他的罪,然后顺势废相!

可是,朱元璋又失望了,汪广洋当宰相后却没有利用相权打压异己,反倒玩起了尸位素餐。

朱元璋怒了,不但罢了汪广洋的相,还贬他去了广东。

1373年,汪广洋被罢右丞相一职,半年之后由胡惟庸接任,废相之局这才得以顺利进行。

胡惟庸能够顺利为相,也得亏了李善长的举荐,此时李虽不在相位,可却仍然能够影响到朱元璋的人事任免,由此也可见他的势力有多强了。

所以,胡惟庸方才为相,为了坐稳相位,他只能也得靠向李善长。

对于朱元璋而言,胡惟庸和李善长还是同一阵营,所以对胡惟庸下手也不能太早,但是他知道胡迟早和李分道扬镳,所以他只能等。

这一等,便是4年。

1377年,此时胡惟庸已经稳坐相位,当了左丞相,但是缺一个资历相当的政敌,只有让他有这么一个政敌,他才会出手,才会露出破产,所以朱元璋又将汪广洋调回南京任右丞相。

不论汪广洋能力如何,只要他在右丞相为上,便是对胡的威胁,所以专权跋扈的胡肯定会出手打压汪。

所以,朱元璋只要坐看胡、汪相斗,他们越斗,破绽便会越多。

1379年,朱元璋终于出手了。

这一年,御史中丞涂节突然同时举报胡惟庸和汪广洋,说刘伯温是胡惟庸毒死的,汪广洋知情不报。

让人怀疑的是,涂节原本被胡惟庸收买了,打算一起谋反,可是为什么却突然举报胡惟庸意图谋反呢?

所以,涂节可能是朱元璋故意推到胡惟庸身边的地雷。

胡惟庸一则确有一定的野望,二则受到了朱元璋的逼迫,此时为相多年的他已经积蓄了不小的势力,所以才决定铤而走险。

涂节的举报,正好给了朱元璋下手的机会,最后朱元璋不仅杀了胡惟庸,还得以借着胡惟庸案给顺势废除了丞相制度。

涂节可就倒霉了,举报完了胡惟庸,自己也没能幸免。

所以,胡惟庸当时宰相之后,朱元璋为了等一个对他下手的最佳时机,只能选择忍了,这一忍便是七年。


宁糊涂


洪武十三年(1380年),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定罪“谋反”被杀,涉案人员多达三万余人,早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颁布了朱元璋诏令:

六部所属诸司奏事勿关白中书省

凡事六部管辖的事情都不用经过中书省,意味着丞相的权利成了摆设,胡惟庸彻底失去信任,他从洪武六年(1373)继位,到现在只有短短五年,胡惟庸从官场得意马上变成人生失意。


这么一算朱元璋只忍了他两年,就准备让胡惟庸人头落地。

当然光看时间节点,并不能说明问题,但是时间过后,我们可以发现答案。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的《昭示奸党录》里,定位李善长为胡惟庸从犯处死。

用了整整十余年时间,朱元璋才平息了胡惟庸案的怒火。可见胡惟庸案牵连之众,影响之广在明朝四大案中独树一帜。我用这十年发生的事,我给大家一一揭开胡惟庸案背后的秘密,到底是谁在隐忍?谁在谋反!

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意味着近二十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灭,让朱元璋意想不到的是激烈的内部矛盾开始不断激化,明政治体系分成淮西、浙东两派,双方为了权势不停地拳打脚踢。

胡惟庸就是淮西派的中流砥柱,我们仔细看胡惟庸的履历,在朱元璋开国分封六个公爵,二十八个侯爵的名单中他并不在列,就这样胡惟庸能从一个七品知县跃为百官之首,替代李善长作为帝国权柄最大的左丞相。





胡惟庸的崛起是党争态势中的异形产物,随着党争而和皇权相争。

类似淮西、浙东的矛盾从任何朝代无法断绝,汉朝有外戚之争、宋朝有文武之争、唐朝有牛李党争,只不过换汤不换药。这种党争之所以无法断绝是因为党争的发起人都是国家政治中心的核心人物,处置不好会动之国本。

强势如朱元璋,怎么能容忍被大臣拨弄敏感的专权神经?于是在党争中寻找突破口,发现两党是以丞相一职为核心的利益团体。丞相的职能是辅佐皇帝承上启下,而党争的恶化让丞相成了打击政敌的最强武器,承不承上大可不必,但是必须启下。

在李善长的带领下淮西集团无限做大,浙东集团开始凋零。原本可以制衡的政治体系成了一边倒,成了皇权和党权的直接矛盾,皇帝和丞相的硬性PK。此时朱元璋已经有心事罢黜丞相,于是劝退李善长,而李善长却把胡惟庸这只奇兵埋伏在明政治体系。



胡惟庸作为李善长的绝对嫡系,朱元璋为什么选择继续放任淮西党?

洪武四年(1371年)李善长致仕,作为开国六公爵之首,李善长的影响力不可能因为不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反观淮西一派,也丝毫没有因为带头大哥的失势低调行事,放弃私利,反而越发努力巩固自己党派地位,这也是朱元璋最忌惮的地方。

在确定丞相一职时,朱元璋曾和刘伯温有过一次“相位论”,刘伯温曾举荐过三个人(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其中胡惟庸评价最低: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本意是指胡惟庸就是个搅屎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次富有深意的谈话却决定了明朝最快的职位轮换。

实际上杨宪和汪广洋是朱元璋的代言人,用来制衡淮西党,维护皇权的职业打手。朱元璋本意是不想倾向浙东党,继续在两党中间首鼠两端,可惜这两人的表现让朱元璋大失所望,杨宪利用职能大肆打压对手,而洋广洋无为而治,说好的听我的话办事,可是臣办不到。可胡惟庸能办得到,那就让他上吧!



朱元璋和李善长,到底是谁捧杀式的让胡惟庸走向灭亡?

杨宪、汪广洋先后在丞相职位上一轮游,然后人头落地。胡惟庸终于得到梦寐以求的左丞相职位,淮西党又焕发第二春,胡惟庸充分发挥了丞相职能,收受贿赂、任人唯亲、结党营私,不断的把淮西一派的利益最大化,最嚣张的时候甚至瞒着朱元璋扣押奏章,独自专权。

胡惟庸的膨胀,除了干了些违法的事,最主要的是干了两件大事。1,继续对浙东集团的无限压制,设计谋杀刘伯温。2,不断贴近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党派,和李善长结为间接的儿女亲家。李善长也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接替了自己位置不说,还接创造了最坏、最作的淮西领袖。

好吧,朱元璋是时候亮出那把隐忍屠刀!此时的浙东党团灭了,淮西党烂透了,该收拾收拾停业整顿了。在胡惟庸儿子摔死后,朱元璋让其抵命,胡惟庸案轰轰烈烈的爆发了,朱元璋遂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将胡惟庸和涂节、陈宁等先后处死。而李善长却一直默认了胡惟庸走向作死之路,冷眼旁观曾经最忠诚的下属。



胡惟庸的倒台,是谋反?还是为了结束最后的党争?

谋反罪,号称必死罪!胡惟庸为什么非要以谋反定罪?再回到洪武十一年,也就是胡惟庸失势的那一年。朱元璋强调:六部所属诸司奏事勿关白中书省,说明朱元璋已经发现胡惟庸乱权。而胡惟庸压根没有军事背景,更没有军事指挥权,靠什么谋反?何况整整拖了两年。

最后胡惟庸死了,丞相制废掉!同时朱元璋的手术刀还默默的收割了武将集团,朱元璋废除了管理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将其分为中、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并和兵部互相牵制。兵部有权颁发命令,但是不直接统帅军队,都督府掌管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是没有调遣军队的权力。

文武体系全部破而后立,背后的秘密只有一个,朱元璋开始为自己得儿子铺路,实现全部中央集权。胡惟庸必须死,同时必须覆灭的还有捆绑着的淮西集团。那么谋反罪,就是最合事宜的罪名,朱元璋要还儿子一个政治清明。

事实上朱元璋对李善长一直心存幻想,胡惟庸案件前后并没有准备彻底清算,可是朱标意外死亡,朱元璋才决心除掉这位一直隐忍的始作俑者。胡惟庸案持续到十年以后,也是李善长隐忍的十年,是朱元璋皇权和权臣争斗的十年,也是无数人头落地的十年。如果非要搬出盖棺定论,我相信最有心事谋反的应该是李善长,胡惟庸还嫩了点。


我不是易中天


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逆袭最成功的一个皇帝便是朱元璋。朱元璋的身世也是皇帝中最惨的一个,他一介布衣的出生,自幼就是一个放牛娃,后来17岁那年,他就家破人亡,于是他就开始走上了乞讨之路。

当过和尚,做过乞丐,这个算是他的一生中不一样的经历,但是朱元璋最厉害的点,他将他的开国功臣全部都杀了个精光,这也是当皇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狠手辣。

在秦朝的时候创立了一个这样的制度,那就是丞相制,丞相这个位置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除了皇权之外便是相权,所以朱元璋在这方面也是非常的重视的。

大多数的人都是认为朱元璋一直容忍着胡惟庸就是想让他私欲开始膨胀,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并且一并的废除这个丞相的制度。其实不然,而朱元璋之所以要留下胡惟庸是因为他还大有用处。

要论心机是没有人玩的过朱元璋的,明朝初期的大多数功臣都悄无声息的死在了朱元璋的手下。胡惟庸也并非是因为想要造反才被杀,而是他做了一些错事,当初占城国来大明朝进贡,但是胡惟庸等人对这件事并没有上报。


朱元璋知道之后自然是非常的生气,当时连同胡惟庸再没的,礼部和中书省的官员全部受到了牵连,被罚入狱,当时朱元璋对胡惟庸已经是心生芥蒂。

但是不得不说胡惟庸在位的七年之中,明朝在他的扶持下,发展的也还是相当的不错的,所以在朱元璋看来他还是非常的有作用的,不然也不会活了七年。


像之前给朱元璋开国的那些大臣们,在拿下大明江山,建立政权的那一刻起就意味他们已经失去了作用,所以后来的胡惟庸在朱元璋得眼中也是没用,才会被杀。


司徒历史


因为胡惟庸为朱元璋做了七年的“螳螂”,朱元璋希望他作,所以朱元璋“七年之痒”后,终于以“黄雀”身份杀了胡惟庸。

没有历史证据表明胡惟庸有“谋反”证据,但是,他必须死!

刘伯温之死,胡惟庸是凶手!

几乎可以这样说,朱元璋得到天下,刘伯温是第一功臣。

关于刘伯温的传说,中国老百姓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他与诸葛亮一样,成为能够预测未来,驱凶避祸的神仙。

民间流传:“际会风云、平定海宇,既辟一代之规模,又阐一代之文章,盖诚意伯一人而已”、“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刘伯温名基,与徐达、李善长共称“明朝三杰”,足以抗衡汉初留侯张良、韩信与萧何。而刘伯温对朱元璋的影响就相当于张良对刘邦的影响。

(胡帷庸影视图片)

就是这样一个风云际会的人物,晚年凄凉,不得善终。

去世的经过是洪武八年(1375年)一月,刘伯温患病卧床,朱元璋派丞相胡惟庸带御医去诊望探视。御医临床诊断了病情后开了药方,照单抓药煎服后身体发生不适症状,肚子内犹如有卵石滾动,折磨得痛不欲生,返回家乡后,延至四月十六日,刘伯温病故。

这是《明史》的记载,这段语鄢不详的文字,引发后人无数解读。

1.正常病死说。

2.胡惟庸害死说。

3.朱元璋杀害说。

三种说法,均是分析。

关于朱元璋杀死说。

大家知道,朱元璋登上皇位后开始一係列“清君侧”活动。因为大明的江山是朱元璋用武力打下的,而不是靠正统的方式继承的,对于那一帮为你打下江山效力的兄弟们,你总得要给予奖赏吧,怎样兑现,当年的“微臣”变成“危臣”,一句“功高震主”的黄梅戏唱词朱元璋记忆犹新。

而家天下的传统理念是如此的刻骨铭心,他必须为自己的儿孙们扫平隐患。

他一步步削弱这些功臣的力量,而刘伯温正是几次被朱元璋撤了职务,又几次召回。

刘伯温是聪明的,他坚决要求退隐,却在退隐后有点放松行为,他选择墓地时,偏偏选上了当年朱元璋的老对手方国珍的发迹地,又地处偏远。刘伯温向朝廷上了奏章,申请批准,奏章到了胡帷庸手上后,胡惟庸以此事状告刘伯温,称其善观风水,认为此处颇有“王气”,想霸占为自己的家族墓地、驱逐当地百姓。

“王气”一词引起朱元璋警觉和反感,猜忌之心愈盛,他立即把刘伯温狠狠训诫一顿,并要他回京居住。这时,胡惟庸升为左丞相官职,刘伯温知道凶多吉少,忧思成疾,病情加重,于是胡惟庸送医药上门后,病情加重,三月,向朱元璋力请回乡,返家后,刘伯温终于病故。

(胡帷庸剧照)

史上称,刘伯温是胡惟庸害死的。

史中丞涂节言:“前诚意伯刘基遇毒死”,.....上(指朱元璋)颇闻(刘)基方病时,丞相胡惟庸挟医往候,因饮以毒药。.....这个看法有史可据,有一定的可能性。

而史学家吴晗认为:“刘基被毒,出于明太祖(朱元璋)之阴谋,胡惟庸与刘基旧有怨恨,不自觉地为明太祖所利用。

胡惟庸之死,“螳螂在后”。

洪武十三年(1380年),左丞相胡惟庸告诉朱元璋,称自己曾经的旧院中一口古井突然冒出香甜甘泉,并说这是大明吉兆,请皇上前去观看。

朱元璋的车队来到西华门,突然有一个官员拦在车队前,警卫对其拳打脚踢,此人一声不吭,就是不走,朱元璋于是询问,此人是西华门宦官云奇,言明声份后不再多言,只是望着胡惟庸旧宅,朱元璋心中大疑,令人登高一望,大惊失色,原来旧宅暗藏兵甲埋伏。

朱元璋立即逮捕胡惟庸。这就是民间所传的“云奇告变”事件。

究竟是什么原因杀胡,正史没有记录,只是说他“枉法诬陷,操不轨之心,肆奸欺不备.....蠢害政治,谋危社稷”(《明太祖实录》)。

真相究竟如何?没有说明,但是,一場大规模清洗屠杀开始。

其实,早在头一年即洪武十二年(1379年)九月,就有胡惟庸私扣外国来京朝贡使者,

胡惟庸没有上报朝廷,朱元璋大怒,当场处死汪广洋,第二年,徐杰揭发胡惟庸的违法行为,称其有谋反举动,朱元璋当场宣布逮捕胡惟庸,并下令处死,同时处死的还有告发人徐杰等人。

其实,朱元璋早就知道胡惟庸的劣迹,十年中反而官至丞相,于是他头脑开始膨胀,胆子更大,贪污腐化,受贿索财,各地官员对他推崇备至,纷纷拜访,一时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朱元璋视若无睹,任其发展。

就在胡惟庸如日中天,灸手可热的时候,朱元璋突然对他发难......

于是,只当了二年多丞相的胡惟庸从云端跌到地狱。自此,朱元璋开始大规模的清洗胡党集团。

同时,延续了几千年的丞相制宣布废除。


良人执戟2


朱元璋能够从一个小小的乞丐,一步一步的爬升,最终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大明王朝,自然有他的能力和小心机,而且朱元璋无疑是一个狠人,从他将替他开疆拓土,历下汗马功劳的功臣残杀殆尽,就能看的出来。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胡惟庸基本上是没有谋反能力的,但是他的确权利欲太过旺盛,眼里容不得外人,结党营私,触碰了朱元璋的底线,最终被控谋反处死。

胡惟庸出身于书香门第,自认有一身才华,在和州投奔了朱元璋,朱元璋对他很是喜爱,但是一直到明朝初期,胡惟庸都没有得到重用,一直在李善长手下担任文职,属于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明朝初期,朝廷大臣内部主要分为两派:李善长的淮西派和刘伯温的浙东派,后来刘伯温被诬陷后辞官,朱元璋虽又扶持了杨宪,但是杨宪因为冒进,被李善长弹劾,辜负了朱元璋的期望,最终被朱元璋所杀,从杨宪被诛后,朱元璋认为胡惟庸很有才干,非常宠信他,进而胡惟庸靠着自己的能力和李善长的推荐一步步扶摇直上,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任右丞相,到洪武十年(1377年)时升为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登上了他权利的顶峰。

独断嚣张,结党营私,贪污腐败

胡惟庸人最终官拜左丞相,自然是大权在握,而且自认为深得朱元璋的宠信,便被权利欲冲昏了头脑,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胡惟庸当丞相后,对于一些生杀废黜大事,经常被上报朱元璋便自行处理,甚至胆敢帮朱元璋批所有奏折,各部门的奏章均要经过他的筛选才能上报朱元璋,他趁机将对自己不利的奏章都会扣留下来。

另外他想尽一切办法排除异己,对自己不利的人他都会除掉,所以因为他的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使得淮西朋党集团的势力不断膨胀,相权危及皇权。另外,胡惟庸私自任免官员,所以很多官员偷偷贿赂胡惟庸,胡惟庸都欣然接受。独断嚣张,结党营私,贪污腐败这些都是朱元璋所不能容忍的,所以胡惟庸的结局注定是悲惨的。

府内藏兵

明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发现他旧宅枯井中竟然涌出甘泉,并兴致勃勃的以此为借口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自然十分高兴的欣然前往,但是在朱元璋走至西华门时,太监云奇忽然紧拉皇帝銮驾缰绳,虽气喘吁吁说不出话来,但他指向胡惟庸府宅,朱元璋见状不妙,他便登上宫城查看情况,看到此时胡惟庸府上尘土飞扬,杀兵四伏,朱元璋大怒,当即派兵捉拿了胡惟庸,并以谋反叛乱罪名将胡惟庸诛杀,随后,朱元璋大开杀戒,与胡惟庸案有关系牵连的竟然多达三万余人。


娜娜聊古今


不是朱元璋忍了七年,也不胡惟庸要造反,只是朱元璋觉得时间到了,胡惟庸也应该上路了。


红色玫瑰的改革

先看看胡惟庸死了之后朱元璋开始干什么,1380年先是利用造反的名声处死胡惟庸之后废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1381年按察使司的废立,这个大概意思就是重新调整组织架构,从朝廷到老百姓,每一个单位几乎都有改变。1382年设立锦衣卫,直接受命于皇帝,大臣的生活到反动意图的人几乎没有人能够瞒天过海,1385年郭恒案爆发,一记洛阳铲把胡惟庸案连带一起查。


5年时间。每一年都有大动作,每一个动作都是强化中央集权,加强朱元璋的威严。甚至第一年就把传承千年的丞相制度给废了,可想而知朱元璋的真正目的。


为黎明扫平道路

明朝建立于1368年,直到1388年蓝玉大胜脱古思帖木儿,才停止对外战争。朱元璋40岁当上的皇帝,一边要打仗,一边要巩固内政。在古代平均年龄都不是很高,他都不知道自己那天就没了,加上深知跟自己身边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所以必须在自己还能动弹期间清理掉。


让胡惟庸当了七年的丞相,一边是让其继续发挥作用,一边是等待边疆的稳定,以及继承人班底的培养。也就是温水煮青蛙,当稳固下来之后对朱家威胁最大的自然是丞相,有什么理由不动手呢?


不仅仅是胡惟庸,开朝三大文臣没有一个是能够善终,以及掌控兵权蓝玉都没能够幸免,何况胡惟庸呢。朱元璋从一个小毛孩到开朝皇帝,深谙帝王权术。


我是小旭,用简单而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厚重历史,创作不易,如果觉得不错点个关注,就是最大的支持


空梦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可是历史上一个铁血皇帝,在建立明朝后,大杀功臣,唯独对了胡惟庸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忍了7年之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就是胡惟庸真的要谋反吗?今天,我们就一起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探究一二。

胡惟庸是安徽人,跟李善长不仅是同乡,还是姻亲。他早年投奔朱元璋,朱元璋爱其才,鉴于他办事谨小慎微,深得朱元璋的信任。洪武六年,在淮西朋党集团的领袖李善长的推荐下,胡惟庸成了明朝的宰相。从此,胡惟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走上了人生巅峰。但就此他的性情大变,不仅独揽大权,而且还结党营私,朝中遍植朋党,使得淮西朋党集团的势力不断膨胀。

这一切都让嗜权如命的朱元璋很不爽,于是乎就爆发了后来所谓的“胡惟庸案”,朱元璋大肆屠杀胡党,一大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成为明初四大血案之首。从胡惟庸从洪武六年当宰相,到他洪武十三年被处死,朱元璋是忍了7年之久。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忍了7年,并非是他好脾气,而是他在等待时机,等待一个一网打尽,将宰相之位彻底废除,一劳永逸的时机!

众所周知,自从宰相出现之后,一直在朝堂中有着绝对的话语权,甚至有时候可以硬刚皇帝,君权与相权的冲突一直都存在。胡惟庸上位后,他独断专行,使相权与皇权的冲突更为明朗化了。朱元璋对于相权的存在深为反感,他不能容忍相权过大,绝不希望有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权臣存在。只是相权已经存在有一千多年,已经根深蒂固,并非是他想要废除就能废除的。

于是乎,朱元璋为了彻底废除相权,选择了隐忍,他放纵胡惟庸肆意妄为,排除异己,结党营私。等到他成为众矢之的后,朱元璋果断出手,以谋反罪等罪名,将胡惟庸一党全部处死,一网打尽。朱元璋此举既消除了功臣的潜在威胁,又废除了流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加强了皇权,真是好计谋呀!随后,朱元璋还宣布以后嗣君不许议置丞相,大臣如敢奏请者,处以重刑,并立为祖训。

至于胡惟庸到底有没有谋反,真的是无关紧要。朱元璋要的只不过是废丞相的一个借口罢了!根据史学家的研究,胡惟庸独断专行确有其事,至于所谓的“谋反”其实是子虚乌有的。

总之,所谓的“胡惟庸案”只是一个朱元璋的借口,为的就是彻底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废除宰相制度,加强皇权。朱元璋这样一个暴脾气,竟然可以隐忍了7年之久,可见老朱的城府之深呀!


密探零零发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本来大家都是一起打天下的穷人,凭什么你能做皇帝,而我不能呢?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朱元璋才杀光了几乎所有的功臣元勋。

可是,却有个例外——胡惟庸。其实归根结底的说胡惟庸只是朱元璋的一个棋子,因为朱元璋要做一件大事,所以说杀害胡惟庸并不是他要谋反,就是谋反也轮不到你胡惟庸,大家所知的胡惟庸谋反只是一个罪名罢了

大家知道朱元璋是一个对权利有很高欲望的人,如果可以的话早就除掉胡惟庸了。

胡惟庸的官路是非常顺利的,洪武六年,在朱元璋第一心腹谋士李善长的推荐下,他成了右丞相。而到了洪武十年胡惟庸更是被任命为左丞相,成为了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

可没等胡惟庸坐稳宰相的位子,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胡惟庸案”案发,朱元璋不仅杀了胡惟庸,还牵连出亲戚、朋友,最后诛杀3万余人才算罢休。

其实朱元璋杀胡惟庸并不奇怪,因为胡惟庸从担任右丞相开始,就开始了自己揽权的生涯。从洪武六年担任右丞相,一直到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案发,整整七年时间,胡惟庸作为宰相,拥有极大的权力,他经常利用手中的权力,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大臣上奏的奏折,胡惟庸干脆不请示朱元璋,私自处理。

这就犯了朱元璋的大忌,居然在他眼皮子底下,抢夺他的权力,对于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来说,这是绝对不能忍受的。

可是,朱元璋竟然一忍就是七年


朱元璋何许人也?白手起家,从一个世代贫农,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就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么厉害的人,岂是你说骗就骗,说蒙蔽就能蒙蔽的?如果真的那么好蒙蔽,皇帝的位子早就被别人抢去了。

权力欲如此强的朱元璋,竟然容忍胡惟庸专权达到七年之久,他是在等待时机,他要做一件大事——废除宰相。

自古以来,皇帝和宰相之间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微妙,宰相作为百官之首,他们虽然名义上是必须要听皇帝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宰相拥有很多特权的,用不着过问皇帝就可以把事办了



很多偷懒的皇帝,看到有人替他们把活儿都干了,高兴还来不及。可是,朱元璋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不管这些人是谁,不管他们干了什么,但凡触及到权力,他就绝不会轻易饶恕。

但毕竟宰相这个职位,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时间,根深蒂固,贸然废除恐怕要招致大臣们集体反对。所以,朱元璋就让这位管不住自己的胡惟庸,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敛财、揽权、结党营私,直到七年之后,朱元璋觉得时机成熟了,才一举将他的党羽拿下,并且顺势废除了宰相。



而“胡惟庸案”案发之后,为了震慑反对废除宰相的人,朱元璋不惜大开杀戒,一下子杀了三万多人,总算把反对的声浪给压了下去。

要说起来,胡惟庸被杀,也不算太冤枉他,毕竟他做宰相的时候,品行、道德也确实不怎么样,而朱元璋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利用他。胡惟庸还是太嫩了,李善长什么样的角色?只是独断了一下就被朱元璋赶回家养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