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 網絡謠言傳播如此之快,原因何在?

疫情發生以來,我們聽到看到太多太多的謠言,包括“空中噴灑防疫藥劑”、“鍾南山院士被傳染了”、“用淡鹽水漱口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之類。以至於新華網也曾發文《轉起來!別讓疫情謠言滿天飛!》,對24條網絡謠言進行闢謠。


人們不禁要問,為何這類來自非正規渠道、打眼一看就存在諸多漏洞的謠言能如此快速並大面積傳播?第一,根據傳播學所揭示的規律看,集合行為事件重大,與民眾的關聯度較高,人們往往存在相當的恐懼心理。謠言從某種程度上講填補了人們精神上的這種“空白”,使其快速傳播有了“土壤”。第二,互聯網空前發達,信息傳播的方式方法十分豐富,與過去那種口口相傳的地域性謠言相較,網絡謠言已經沒有任何侷限性,傳播起來明顯速度極快。第三,謠言的製造者們始作俑時,把謠言“包裝”得頗有迷惑性和隱蔽性,或者偷換概念、移花接木,或者以偏概全、以點代面,或者忽左忽右、閃爍其詞,讓許多人防不勝防。第四,長期以來人們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影響不淺,加之從眾心理作祟,大大加快了謠言的傳播速度、傳播範圍和危害程度。
依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制止並嚴肅查處謠言的製造者和傳播者已是當務之急。搞清網絡謠言傳播如此之快的原因,對不傳謠、不信謠乃至對查處網絡謠言工作無益處。(西安報業全媒體評論員 姚村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