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警示牌被風颳跑了,責任也被風颳跑了嗎?

3月9日晚,丹鳳縣一老人掉進人行道上3米深的管道井內,致使脊椎受傷無法動彈,不得不求助於消防人員將其救出送醫。

然後事故發生3天后,該路段依然未引起招標單位丹鳳縣交通運輸局的重視。3公里長的道路上遍佈圓形和長方形的管道井,深度近兩米,如同“陷阱”,但井的周邊無任何防護措施和警示牌。可想而知,人要是不小心栽進去會有什麼後果。

短评:警示牌被风刮跑了,责任也被风刮跑了吗?

路的周邊及沿線有大型社區和人員密集的村莊,而交通局一名副局長則稱,“堵了路的兩端”就是做了防護。並說一路的警示牌都有,天氣極端,被風颳跑了也未可知。

不過,巡視一路沿途,並未見被風颳跑的警示牌的“殘骸”——路上那麼多裸露的管道井,警示牌應該也不在少數吧?就算被風颳走一些,應該也會留下一個兩個吧?難道“風婆婆”對警示牌有偏愛,一股腦全收走了?

話說回來,就算真如該局長所說,原來真的設立了警示牌,後來因某些原因全不見了。那麼,路段還未完工,危險依然存在,是不是該找回來或者重新設立呢?

短评:警示牌被风刮跑了,责任也被风刮跑了吗?

《淮南子》中說:“良醫者,長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聖人者,長治無患之患,故無患也。”良醫“治未病”,是著眼於平日的調理,採取積極措施,做到未雨綢繆,防止疾病發生。

這是良醫的治病良策和超前思維,在幹部作風建設中,是不是也應借鑑中醫“治未病”,從細節入手,在重“預防”上下功夫呢?而不是像該位局長所說:“我這是在建路段,你自行進入,出了意外,後果自負。”

可是作為一名群眾,沿路沒看到“不得入內”的牌子,沒有看到警戒線,也沒有看到路上時不時就會冒出一個“陷阱”,那麼多人都在走,我怎麼知道這路什麼時候完工?讓不讓人走?

短评:警示牌被风刮跑了,责任也被风刮跑了吗?

警示牌被風颳跑了,責任也被風颳跑了嗎?希望引起該路段主管單位和施工者三思。

相關鏈接:

在建路暗“坑”多致人傷,丹鳳縣交通局:警示牌被風颳跑了

(CJ)

短评:警示牌被风刮跑了,责任也被风刮跑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