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宅”故我在——“宅”文化散論


我“宅”故我在——“宅”文化散論

宅,本義指房子、住所、居處、家……在英文裡是house。宅,指的是地理意義上的家、住宅,而不是指用情感色彩的“家庭”(home),也不是指複數名詞“家族”(或說”大家庭“”——family)。

宅,作動詞意思是“不出門,呆在家裡”,即always stay at home。

宅,在網絡語境中也常被用作形容詞。宅男,宅女,宅族……這時英文可以翻譯成indoorsy boy/girl/people。每一所住宅(house)都有門戶(door),在門內的——indoorsy。

“宅”是近年來的高頻用字,經日本文化輸入後,在中國年輕人中形成廣泛影響,並且客觀上有大量的“宅族”存在,他們是社交媒體和網購平臺的主力使用者和消費者。

“宅文化”的內涵是,將自己的小家當成廣闊的天地和自由的王國。積極的“宅”並不意味著封閉、保守、抑鬱,恰好相反,它體現了當下年輕人對精神自在的渴求。

閱讀,追劇,下廚,擼貓,聽音樂,室內瑜伽……難道這些不比無效的社交和無聊的飯局更有意思嗎?

如果說積極的“宅”實質上是給自己充電賦能,讓自己的靈魂自在放飛,那麼消極的“宅”則是生命的虛耗:懶散懈墮,無所事事,被碎片化的無效的高度重複的信息淹沒,沉迷於網絡遊戲或者松老師們的“愛情動作片”……那麼最終心靈就會越來越空洞,精神越來越抑鬱。

“宅族”的形成,跟互聯網和物流業的發達有很大的關係。移動互聯時代,通過一個手機就能瞭解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一切,瞭解我們想知道的一切。我們每個人都能知道法國總統叫馬克龍,他和比他大幾十歲的老師結了婚。而咖啡店裡必點的法式甜點馬卡龍,我們也能網上搜到DIY教程;物流的快捷豐富,能讓中國人輕鬆買到泰國芒果,能把我們的中國辣條和腐乳賣給外國人。我們能通過網絡上的推薦、比較和測評,買到最新款最合意的單反相機。我們還能通過“雲吸貓”來滿足自己的萌寵情結而避免鏟屎的麻煩……幾十平米的宅內,幾乎沒有做不到的事。

我“宅”故我在——“宅”文化散論

從某個意義上來說,唯有能“宅”者方能有大成。

因為宅意味著精神上的自足,同時也意味著一個人是否具備對抗和消解孤獨的能力,是否具備和自己相處的能力。

十四世紀歐洲“黑死病”,薄伽丘宅在家中寫成了不朽名著《十日談》,併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十七世紀倫敦大瘟疫,催生了科學家牛頓和文學家笛福;康德一生宅在小鎮上,成為德國古典哲學的先驅;博爾赫斯後半生宅在圖書館裡,最終以精巧的文學作品成為“作家們的作家”……

宅,是自己跟自己相愛,是自己跟自己和解。

一個人只有能證得自性,才能見天地見眾生。宅在家裡,打開一本遊記或小說,書中自有山水風月離合悲歡;聽一段班得瑞或卡茹那什,曲中自有陽光海岸天地陰陽;看一遍《三國演義》和《絕命毒師》,劇中有絕頂智慧和命運無常;哪怕面前斗室之中面前只有一枚雞蛋,穎悟者也能看到雞蛋中生出雞仔,雞仔長大成打鳴的公雞或下蛋的母雞;哪怕周圍是四面牆壁,也可以思緒飛揚於千里之外,靈感迸發如熠熠火光。

尤其是在當下尚未獲得全勝的疫情中,能安然“宅”於家中讀書學習工作,更是利己利人。我們暫時還要繼續“宅”下去,等到春暖花開時,我們一定可以走出自己的小宅,去祖國的大宅院中去看遍奼紫群芳。

我“宅”故我在——“宅”文化散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