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動盪都怪美國?到底誰才是導致烏克蘭這般田地的最大推手?

說起今天的烏克蘭,那真是一萬個一言難盡。

烏克蘭動盪都怪美國?到底誰才是導致烏克蘭這般田地的最大推手?


從蘇聯時期的二哥,到如今的二缺,烏克蘭在不到30年的時間裡,就完成了驚天蛻變,從一個舉足輕重的地區大國淪為邊緣小角色。

而之所以出現如此尷尬的情況,在靜夜史看來無外乎這樣一句話,那就是:

成也俄國,敗也俄國。

作為東斯拉夫三兄弟之一,俄羅斯一直認為烏克蘭是自己人,因此在15世紀俄羅斯擺脫金帳汗國統治迅速崛起後,就始終致力於統治烏克蘭。

以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領袖赫梅利尼茨基與俄國沙皇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和約》開始,東烏克蘭開始了和俄羅斯的結盟史,也就是“俄烏合並”。

烏克蘭動盪都怪美國?到底誰才是導致烏克蘭這般田地的最大推手?


不過,和俄國合併的烏克蘭只是第聶伯河左岸的東烏克蘭,而第聶伯河右岸雖然也在歷史上屬於烏克蘭族,但因為靠近歐洲,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斯拉夫,也就是波蘭的影響。而隨著沙俄的不斷壯大,波蘭被一次次瓜分,西烏克蘭也逐漸成為沙俄帝國的一部分。

不過,雖然統治了整個烏克蘭,獲得了皆大歡喜的成果,但波蘭人在西烏克蘭的影響力無處不在,這給了沙俄極大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沙俄加緊了對烏克蘭的種族換血,包括克里米亞在內的東烏克蘭俄羅斯人大量增加,而這裡的烏克蘭人則被遷移到俄羅斯境內。

與此同時,俄國還將烏克蘭的地盤割走了一大圈,使烏克蘭版圖大大縮水。不過俄國的努力終歸功敗垂成,因為作為俄國西部邊境的西烏克蘭靠近歐洲的地緣條件,這決定了一旦俄國勢力衰落,西烏克蘭必然首先被放棄。

烏克蘭動盪都怪美國?到底誰才是導致烏克蘭這般田地的最大推手?


果然,一戰導致沙俄羅曼諾夫王朝崩潰,俄國相繼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烏克蘭命運再度撲朔迷離。

鑑於白軍勢力空前強大,列寧為鞏固十月革命成果,發動俄國境內各大民族建立自己的蘇維埃政權,於是包括俄羅斯、烏克蘭和白羅斯等民族紛紛建立蘇維埃政權,而後根據列寧的設想平等加入蘇聯。

但因為屈辱的《佈列斯特合約》,西烏克蘭和西白羅斯被割讓給德國,一戰後成為波蘭土地。更要命的是,蘇俄在1920年蘇波戰爭中失敗,於是西白羅斯和西烏克蘭成為波蘭領土並持續到1939年。

而在西烏克蘭遊離在外的20年時間裡,東烏克蘭雖然在蘇聯的旗幟下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工業化建設,但因為烏克蘭“歐洲糧倉”的基礎,卻在1932年釀成了空前嚴重的大饑荒,死亡人口超過400萬,這被烏克蘭認為是蘇聯對烏克蘭的種族滅絕。而大饑荒也讓東烏克蘭和俄羅斯關係劍拔弩張,這也是二戰期間大量烏克蘭對納粹德國簞食壺漿的重要原因。

烏克蘭動盪都怪美國?到底誰才是導致烏克蘭這般田地的最大推手?


二戰結束後,雖然烏克蘭繼續作為蘇聯的糧倉,但因為黑海沿岸不凍港的優越區位,烏克蘭逐步建立了強大的工業,尤其是造船業,黑海造船廠被譽為“蘇聯航母的搖籃”,蘇聯四代航母幾乎都出自這裡。

除了造船,烏克蘭境內還有負責製造大型運輸機的安東諾夫設計局、負責設計蘇聯坦克的莫洛佐夫設計局以及設計建造蘇聯直升機、大型運輸機發動機的馬達西奇公司等。

不僅如此,蘇聯解體時,因為“原歸屬地”的原則,烏克蘭繼承了78萬軍隊,1500多架作戰飛機、7000多輛裝甲車、6000多輛坦克、350多艘大小型軍艦以及當時著名的圖160遠程轟炸機19架、30架圖-22M和27架圖-95等。更可怕的是烏克蘭還繼承了蘇聯1200多枚洲際導彈核彈頭以及2500多枚戰術核武器,核武器數量超過了除美俄以外世界有核國家的總和,可謂真正的實力雄厚。

烏克蘭動盪都怪美國?到底誰才是導致烏克蘭這般田地的最大推手?


然而僅僅3年不到,烏克蘭就在美俄的聯合忽悠下選擇在1994年棄核,從此成為人畜無害的小綿羊。

很多人說因為沒有所謂的核武器密碼,烏克蘭握在手裡的核武器相當於一堆廢鐵,因此棄核反而是正確的選擇。但從美俄破天荒地聯手推動烏克蘭棄核的操作來看,你要說烏克蘭的家底沒有威脅,那是典型的自欺欺人。

而失去了核武器的王牌,烏克蘭就真的只能在國際社會裸奔,再加上烏克蘭沒有盧卡申科、納扎爾巴耶夫這樣的強勢領導人,烏克蘭只能在鼠目寸光的政客的帶領下風雨飄搖。

烏克蘭動盪都怪美國?到底誰才是導致烏克蘭這般田地的最大推手?

蘇聯解體作為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分手標誌,使烏克蘭終於獲得了民族獨立,但卻不意味著烏克蘭脫離了俄羅斯的“五指山”。事實上因為烏克蘭相比於俄羅斯的區位如此重要,所以俄羅斯曾不止一次地表示愛我別走。

但看到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投奔西方之後的吃香喝辣,再想想沙俄和蘇聯時代受到的殘酷壓迫,烏克蘭更堅定了一路向西的決心。

應該說,烏克蘭的選擇是有道理的,因為失去核武器的烏克蘭已經沒有了走中間路線的能力,只能在國際社會選邊站。而因為俄羅斯實力差矣,如果和俄羅斯心連心,不僅要繼續受窮,還要隨時承受成為西方眾矢之的的嚴重後果。相比之下,因為西方國家實力遠強於俄羅斯,所以理論上尋找更強的靠山無疑是正確的選擇。

但烏克蘭忽略了三點:

烏克蘭動盪都怪美國?到底誰才是導致烏克蘭這般田地的最大推手?


一是烏克蘭的區位關乎俄羅斯西南方向的生死,所以俄羅斯必然在烏克蘭問題上寸土不讓;

二是因為烏克蘭和俄羅斯咫尺之遙,所以就算西方國家跨越半個地球來拯救烏克蘭,也不如俄羅斯的炮彈一發入魂;

三是從一開始西方國家就沒有和俄羅斯硬碰硬的打算,烏克蘭不過是西方國家牽制俄羅斯的棋子,沒有讓西方國家動真格的資格。

所以,錯估了俄羅斯決心和西方國家真心的烏克蘭,就這樣走上了不歸路。

當烏克蘭和俄羅斯終於撕破臉,俄羅斯兵不血刃奪走克里米亞時,烏克蘭望穿秋水的北約援軍沒有來,而親近俄羅斯的東烏克蘭卻再度掀起了爭做“克里米亞第二”的浪潮。

烏克蘭動盪都怪美國?到底誰才是導致烏克蘭這般田地的最大推手?


從聯合俄羅斯忽悠烏克蘭棄核,到克里米亞事件上的光說不練,說美國忽悠烏克蘭並沒有錯。但問題是美國的目標就是要忽悠烏克蘭,不止美國,整個西方國家忽悠烏克蘭的心都非常真誠,只有烏克蘭傻乎乎地認為自己必定是西方國家的唯一,殊不知所有傻乎乎的國家都是西方國家的唯一。

烏克蘭走到今天,根源在俄羅斯,是俄羅斯培植了烏克蘭,希望它為俄羅斯擋風遮雨,而烏克蘭的“離經叛道”無疑直接導致瞭如今的悲劇。

可惜,如今的烏克蘭就算看透了這一切,也只能繼續裝傻下去,因為開弓沒有回頭箭,自己選擇的被忽悠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烏克蘭動盪都怪美國?到底誰才是導致烏克蘭這般田地的最大推手?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