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比利》狭小的身躯太拥挤

在网上看到这本书的简介,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假的,主人公无非是想逃脱法律的制裁而假装自己有精神疾病,一个人怎么可能有24重人格?带着质疑走进了比利的世界。从最初的质疑到半信半疑,最后对比利的心生怜悯。

《24个比利》狭小的身躯太拥挤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温暖,它还有着黑暗与灾难,当受到无法承受的灾难时,人往往显得很是脆弱。在不同的人眼中,世界也是不一样的,看世界的角度不同,那么经历的酸甜苦辣也就有不同的感受。而人在童年是最敏感的时期,这个时候的人对外界的伤害尤其无法承受,这也是一些人导致精神分裂的敏感时期,一个童年不幸的往往有着两面性,对待快乐是一面,对待痛苦是另一面。

很多人都有着两面性比如情绪低落的时候、有反社会的情绪的时候,但是与病人的区别在于:分裂症患者在人格转换的时候并不共享记忆,无法记住其他人格做过的事情,而且每个人格都是独立的,有名字和背景,甚至还有国籍。这些人格其实是出于对核心人格的自我保护而演变出来的,因为多重人格分裂症的病人大都受过无法承受的痛苦和悲伤,他们选择忘记,“创造”出其他人格来承受这些核心人格无法面对的事情。《24个比利》就是这样一本书,它讲述了一个精神分裂患者的人生。这是以实事改编的一本小说,他讲述了比利在连续犯下强暴罪被警方逮捕后,竟对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最终发现在他体内竟存在着24个不同的人格,而且这些人格在性格、年龄、语言、性别甚至是国籍都是不同的。

比利在8岁时就遭到了继父的殴打与强暴,有着严重的精神问题,一次次的痛苦让他分裂了成了很多人,有军人、画家、同性恋等等不同的24个拥有不同技能的人格,亚伦能言会道,阿瑟擅长指挥,戴维承受痛苦,汤姆精通逃脱术。这种情况在当时引发了重大的轰动,质疑声更是一浪比一浪高,很多人不敢相信一个人能做到饰演24个不同的人,所以要么比利是病人,要么比利是天才,最后比利因存在精神问题而无罪释放,被送进了利马精神病医院,在那里他遭到医护人员的毒打,被注射大量的镇静剂失去了自由和尊严。最后比利沉默了犹如行尸走肉般的服从安排。

《24个比利》狭小的身躯太拥挤

以上的种种无法抹去比利是三宗强暴案的罪犯这种事实,但民众对其舆论的伤害也是一种罪恶。不管闹剧也好,现实也罢,随着比利的离开,这出灰色幽默般的闹剧也该尘埃落定了,如今我们看着这件事更多的也是看着一本小说,思考着一些,叹息着一些,也许这就是现实的离奇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