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军事家诸葛亮为何连续五次北伐失败?

奥力芙


说起诸葛亮那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诸葛亮自追随刘备之后,便以匡扶汉室为己任,虽然一直呕心沥血辅助刘备,但临死也未能实现毕生的梦想。受《三国演义》里一些情节的影响,很多人非常崇拜诸葛亮,认为他智慧无穷,甚至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那么这样一位如此厉害的人物,为什么连续五次北伐失败呢?

诸葛亮五次北伐失败,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能把“北伐失败的锅

”全扣到他一个人身上。首先咱们来分析一下诸葛亮坚持北伐究竟是对是错?虽然有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北伐劳民伤财,把蜀汉都掏空了,但是我认为当时的局势下,坚持北伐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如果安居一隅,并不是长久之计,为了能够让蜀汉政权更加长久,诸葛亮坚持北伐,实现先帝的遗愿确实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且当时也有北伐的基础和条件,所以诸葛亮才坚持北伐。

诸葛亮为实现“隆中对”中的“图取中原”的战略方针,连续实施了长达8年之久的5次北伐,然然5次都以失败而告终,直至自己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失败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实力悬殊

蜀国伐魏是以小博大,无论从国土面积还是兵力等多方对比,明显魏国要远远超越蜀国,这样看来,北伐确实非常不容易,在蜀汉的朝堂上,就经常有人不支持北伐,认为诸葛亮这样做是以卵击石,劳民伤财。

二、粮草供应困难

三国时期,蜀汉位于西南,山多地少,人口也并不是很多。百姓们靠耕种维持日常所需已经是捉襟见肘,还要养活数十万军队,确实太难了。最主要的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诸葛亮率领大军北伐,长途作战,路途遥远,多次因为粮草供应不及时而导致功败垂成。一方面道路崎岖难行,运输麻烦,另一方面李严玩忽职守,不能及时保证北伐大军的粮草,北伐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三、错用马谡痛失街亭

诸葛亮用人一向非常谨慎,但马谡立功心切,自告奋勇坚持要镇守街亭,恰恰这次证明了马谡确实不堪重用,根本不适合带兵打仗。街亭,位于渭河与麦积山(今甘肃天水东南)之间,是由陕入陇的要隘,地位极为重要。街亭失守不得不说是诸葛亮在用人上的重大失误,同时对于蜀汉也是致命的打击,因此诸葛亮事后也主动承担责任:“街亭之败不在其他,而在选人不当。”

四、蜀汉朝中奸臣作祟

诸葛亮千辛万苦带领大军北伐,然后蜀汉后方却是安逸享乐,刘禅听信宦官谗言,怕诸葛亮拥兵自重,于是急召诸葛亮回成都,眼看北伐形势一片大好,但又不得不奉命返回成都,北伐再次无功而返。

五、棋逢对手,遇到对手司马懿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交手,可以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人都有超高的谋略,而司马懿更加狡猾奸诈,诸葛亮的北伐之路遇到司马懿,等于遇到了超级大难题,司马懿的一次次阻挠,也成为北伐失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北伐失败的原因确实是多方面的,如果能够天时、地利、人和,那么北伐将是另一种结果,但无奈诸葛亮北伐时没有占据这三点,最终失败也是可以理解的。


读史知天下


每一次北伐失败的原因,《演义》都清楚的交代了。要说分析,根本原因就是蜀国和魏国不是在一个档次的!首先兵力不在一个档次。诸葛北伐基本都拼全国之力,魏国仅仅动用西部兵团,就是凉州,雍州的兵力,不到魏国兵力三分之一,就能让诸葛五次北伐都失败。其次人才也不是一个档次,蜀国北伐中子龙,张苞,关兴死的早,后期有姜维,马岱,魏延。魏国御敌的司马可是老奸巨猾,还有曹真,郭淮,郝昭,张合,夏侯霸和司马两兄弟,整体水平要高于蜀国。再次后勤保障不在一个档次。诸葛五次北伐一次比一次小,后勤保障是问题,基本想速战速决,魏国战场后面就是大都市长安,给养基本没问题,到时蜀国北伐中,给养提到多次,李严押运粮草不力,木牛流马运粮草,屯田和边战边收粮,说明确实很难。最后是诸葛知天命,但还要搏一搏。蜀国打不过魏国,为了给刘备的承诺,硬着头皮也要打。所以每次北伐都不敢冒进,最怕折了兵源和粮草。如果诸葛不北伐,魏国腾出手来,蜀国基本没有招架之力。邓艾那几个人奇袭阴平,直达成都,降了蜀国就是最后证明,想灭蜀国那是分分钟的事!


边关古人


首先更正一下,五次北伐,其中有四次失败了,第三次算是成功的一次。我们读过诸葛亮的《出师表》,简单来说就是诸葛亮要北伐中原的原因和向后主刘禅的请示。诸葛亮六出祁山(“六出祁山”是《三国演义》的说法),基本都是徒劳无功,其中还有失街亭这样的大败。那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为何五次北伐都徒劳无功呢?我们先罗列一下这五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魏延“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将魏延就显得有点不耐烦,这丛山峻岭,山路崎岖难兴,这到哪一年才能攻到长安。于是魏延就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谋”,由他率兵五千,走子午谷直取长安,诸葛亮认为该计过于冒险,而未采用。
后来我们也知道第一次北伐的失败关键点在错用了马谡,马谡失去了最重要的攻防据点、关陇大地的咽喉—街亭。街亭一失去,诸葛亮的首次北伐基本宣告失败。

第二次北伐,久攻陈仓不破

第二次北伐并没有像第一次北伐那样准备充分,诸葛亮选择了直接北上陈仓道,借陈仓小城作为突破口,以陈仓和街亭一线阻断曹魏对陇右的军事影响。陈仓正北就是街亭,战略意义极大。但是曹魏也意识到陈仓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所以曹魏早就做好了蜀军攻打的准备。
这时候曹魏的最重要战场在东吴,对于蜀汉主守,陈仓本来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蜀军运粮不便,时间一久,自然会退走。对于曹魏来说,坚守不战就是胜利。所以攻打二十多天没有成果,曹魏东边战场解决好后,军队调过来,诸葛亮只有班师回朝。

第三次北伐,西取武都与阴平

第三次北伐与前两次不同,诸葛亮没有进攻陇右,也没有出散关,选择了西进武都与阴平两郡。得武都,就可以向北威胁陇西,南安、天水等地,曹魏边防军队防不胜防。得阴平,可以让防御更加完善。这样蜀汉军队就可以进退自如。

第四次北伐,猪队友李严坏大事

第四次北伐,蜀军包围祁山,大都督司马懿心想,蜀军远道而来,运军粮多有不便,坚守不战。此时刘禅听信小人谗言,说诸葛亮早晚会称帝,于是刘禅下令诸葛亮退兵,就上蜀军粮草消耗殆尽,只得班师。

第五次北伐,复兴大汉的梦想毁于一场大雨

我们知道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引司马懿至上方谷,早就设好的伏击圈,一只火箭点燃上方谷,熊熊大火堵住了司马懿的去路。正当诸葛亮告慰先祖的时候,一场大雨浇灭了上方谷的大火,随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第五次北伐宣告结束。
综上所述,失败原因主要有两条。
1.魏蜀之间的综合国力,魏国雄踞北方十一州,拥有富饶的华北平原、关中平原、黄淮平原。加上曹氏三代人数十年的努力经营,经济实力远胜于蜀国。
2.魏蜀之间的人口对比,曹魏总人口400多万,常备军有40多万,总人口与兵力是吴蜀两国的总和。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蜀魏两国综合实力的巨大差异,无论是否北伐,都无法改变蜀汉灭亡的命运。在敌强我弱的不利局势下,诸葛亮尽最大努力,企图扭转不利局面,但“天意如此”。

古今几多


三国时刘备占据西川,与其祖宗刘邦一样也处于一个有利形势。当年刘邦也被封为西川王,后来从巴蜀起兵,攻克长安,完成了汉朝奠基之战。但刘备比刘邦当时条件好很多,为何诸葛亮五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

《三国演义》说诸葛亮是六出祁山,其实真实资料并非6次,而5次北伐,而五次北伐中只有第一次与第五次规模较大,其他都是局部冲突而已。对诸葛亮失败的原因,后人认为诸葛亮没敢走险招,没有按照魏延“子午奇谋”,直接攻克长安。魏延认为,蜀汉北伐致命的原因是粮草供应不上,因此与曹魏打不了消耗战,只有出奇兵,直接从子午谷出兵攻克长安,就会取得胜利。难道诸葛亮真如魏延所说缺粮吗?诸葛亮北伐失败因为没用魏延之策而失败吗?

第一,国力不济

后人对诸葛亮没有听从魏延之策感觉可惜,认为诸葛亮用兵太稳,不敢用险兵。而历史上刘邦就是一个“赌徒”,刘邦敢于赌,最后赌赢了。但刘邦面对是形势,与诸葛亮面临的形势不同,不能简单作对比。

以诸葛亮的能力,如果用出子午谷奇兵偷袭长安之策,他肯定考虑过,但之所以不用,诸葛亮也充分考虑的蜀汉的国力,魏延只是考虑作战中的消耗,而诸葛亮是站在全局上的一个思考。

从蜀汉国力看,比曹魏要弱很多。据史料记载,蜀汉虽然比400多年前的刘邦时期要强很多,但在东汉末期,蜀汉位于西南,还属于蛮荒地带,人口并不多。刘禅投降曹魏时,蜀汉有120多万户民众,蜀汉军队有18万。而120万人口养活近20万的军队,这个负担很重了。而且120万人口,并不都是成年健康的人,除了官、吏、兵以外,还包括老、弱、病、残、幼、女等人口因素,因此真正有能力供应这18万军队的民众更少了。

从蜀汉军队的现状来看,诸葛亮北伐不可能全部把军队带走,一些军队还要防守重要部位,比如成都、江州等重要城池需要3万人防守,而边境地区则需要7万余人,那么让诸葛亮真正带出兵的兵力也就不到10万人。这10万人如果不顾及伤亡的话,只会越打越少,对诸葛亮就不会有利。因此诸葛亮选择一条伤亡较小的北伐路线是可取的,这也是保存实力无奈之策。老人家曾对游击战有过精辟的论述“得地失人,人地皆失。得人失地,人地皆得”。这句话与诸葛亮当时处境一样的,没有人王朝就不会有存在基础,只要有人在,北伐总有一天会成功。

从曹魏的实力看,曹魏占地面积大,而且地处中原人口稠密地区,人口是蜀汉的10倍,战争潜力较大。以诸葛亮的实力,不可能一






一生执念爱不完


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一直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派认为诸葛亮是杰出的军事家,在战场上无所不能,呼风唤雨,赤壁之战期间的“草船借减”和“借东风”就是最真实的写照;另一派则认为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很一般,持这种观点的人的最大证据就是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诸葛亮军事能力不差,但是在三国时期绝对算不上顶尖,五次北伐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诸葛亮的五次北伐的过程中,第一次北伐最常被人提及,其中魏延的“子午谷奇袭”是后人关注的重点之所在。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对魏延一直不感冒,至死都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魏延的悲剧结局也证明了诸葛亮对他的防备。而刘备则对魏延颇为重视,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对于战略要地汉中,刘备非常关注,需要一名大将来镇守。选谁呢?刘备选择了魏延,这让大臣们都很惊讶。

出发前刘备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回答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刘备病死后,诸葛亮开始了北伐,魏延立即向诸葛亮提出自己酝酿已久的策略,“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也是史学界争论已久的一个话题,诸葛亮北伐失败就是没采纳魏延的计谋,引申来说是没有重用魏延。这种观点对不对呢?我们从诸葛亮这边的分析,诸葛亮坚持北伐重要目的是转移蜀汉内部矛盾,与曹魏和东吴相比,蜀汉的实力最弱,而且还是外来势力。固守西川是不可能的,与其这样不如主动出击。主动出击是要实力的,可蜀汉兵力最少,同时诸葛亮生性谨慎,事必躬亲。诸葛亮会让魏延领着一万人去冒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总兵力不到10万人,他是不会让魏延领着一万人去偷袭的。反观魏延,在他内心可能认为“子午谷奇袭”是弱小蜀汉主动出击的最好机会。也许诸葛亮内心深处也认为魏延“子午谷奇袭”有道理,但蜀汉的现实情况不允许他这么做。


欢乐颂欢乐GO


三国中如果要评出一个完美形象,那一定是诸葛亮,他神机妙算是旷世奇才,他5次北伐,为匡复汉室鞠躬尽瘁,若说他5次北伐,为何都以失败告终,这还得从诸葛亮的用人说起。

蜀国到了后期,几乎到了无将可用的程度,而诸葛亮死后,除了姜维连一个像样的大将都找不出来,更别说关羽、赵云这样的猛将了。

但其实诸葛亮死时,蜀国还有一位忠臣猛将,或许可以改变蜀国命运的,但他间接被诸葛亮所杀,它就是魏延。

《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与魏延第一次见面,就劝刘备杀了魏延,说他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这当然是小说虚构,但其实也反应了诸葛亮对魏延始终存在疑虑,所以并不重用,最后才借机除掉他。

魏延实际上是大将之才

建安20年(公元215年),刘备夺汉中,封汉中王迁到成都,当时需要一个大将镇守汉中,大家都以为这个人一定非张飞莫属,谁知刘备却破格提拔了魏延,让他镇守汉中。对于蜀汉来讲,荆州和汉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汉中又是北方的门户之地,曹魏一直虎视眈眈,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而刘备却这把这个重任给了魏延,可见魏延在刘备心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魏延镇守汉中的那6年中,曹魏连汉中的皮毛都不敢动一下。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又封魏延为镇北将军,第3年,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建兴八年(公元230年),魏延西入羌中,与魏国名将费瑶、郭淮战于阳溪,获全胜。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魏延献“子午奇计”

魏延能得到重用和他的将才有关,但魏延的结果却和他的性格有关。

魏延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才,每次北伐,他都要求自己领兵1万,和诸葛亮分头出击,最后在潼关会师,结果每次都没有被同意。魏延因此认为诸葛亮太胆小,感叹自己有才能不得施展。而当时蜀国的第一把手实际上就是诸葛亮,魏延这种说法明显是刺头行为。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当时曹魏集中精力对付东吴,并不将蜀汉放在眼中,对于关中的防御也很薄弱,而且当时镇守关中的是夏侯懋。魏延综合分析后,提出:

“今假延精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咸阳以西可定矣。”--子午奇计

结果诸葛亮认为这计策太过于冒险,不如从坦道,先取陇西,再出兵祁山。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的建议,反而重用了马谡,结果痛失街亭,导致首次北伐失败,但同时也警醒了曹魏,魏明帝立马换上了得力大将曹真镇守关陇,再换上了诸葛亮劲敌司马懿。从此,蜀国北伐成功的希望越来越少。

若说魏延这计到底有多险,其实也算不上,如果和邓艾偷渡阴平相比,实在是风险太低,邓艾行700多里,一路凿山修桥,最后攀悬崖而下,夺江油,克绵州,袭成都,正是这致命一击,使蜀国亡于一旦。

性格使然与小人起冲突

从诸葛亮对魏延的态度,也可以看出,魏延并不得诸葛亮信任,而由于魏延的性格过于张扬,多次和杨仪发生冲突,甚至几次要拿刀砍了杨仪,几乎每次被诸葛亮劝和。

杨仪本身是一个小人性格,公元221年在刘备伐吴期间,就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被远放到弘农任太守,刘备去世后,才被诸葛亮所重用。

第五交北伐时,诸葛亮知自己命不久已,他一死,再没有人能够压制这两人,一文一武两臣不合,很可能爆发大冲突,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只能二选一。

孔明借刀杀人

在五丈原,诸葛亮病危时,召开秘密会议,而此会议参与者有: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而唯独没有魏延。

会议上诸葛亮决定,让魏延断后阻击追敌,姜维作为副将,杨仪担任退军指挥,如魏延不服从,军队仍按计行事。这其实就变相说了,如果魏延不听令,那就可以直接杀了,这就给了杨仪趁机陷害的理由。

诸葛亮死后,杨仪密不发丧,派费祎去揣度魏延的意向,并抓住魏延个性矜高的致命弱点,用欺诈和激将手段,引蛇出洞,惹得魏延勃然大怒,抢在杨仪撤兵之前,率领所部径南归。杨仪便以魏延叛国为由,将其杀害。

其实稍微动脑子想一下,也可以知道魏延根本没有叛蜀之心,如果他要投曹魏,他干嘛带着军队向南走呢。本以为除掉魏延后,杨仪能够顺利接诸葛亮的班,然而他并没有受到重用,仍然是参军长史,让他一度很郁闷,居然在费祎面前说道:“如果丞相去世后,我带兵投奔魏国,怎么会落到这种田地!”

说这话,等于变相找死,杨仪最后被流放,后又上书诽谤,言辞激烈,最后下狱,自杀身亡。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魏延,如果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采用了魏延的“子午奇计”,或许可以改变魏与蜀国的格局。其二,后四次北伐时,诸葛亮如果同意魏延带兵1万,分兵的计划,或许后面4次北伐有机会成功或未可知,但历史并不容许假设。


历史正在发生


至于诸葛亮5次北伐失败的原因,我认为应该从多方面考虑

先简单概括一下这5次北伐。

第一次以马谡丢街亭而结束。

第二次匆忙出发因粮尽而结束。

第三次北伐得到两个郡。

第四次在形式大好情况下因李严而回撤。

第五次准备打持久战结果,但是不久感到自己时日无多想找司马懿决战未果,病逝五丈原,随后大军撤退。

历史上将诸葛亮过于神化,其实诸葛亮也只是一个凡人,他的才能未必抵得过司马懿、曹真之流,甚至他的手下魏延对于战争的认识也比他清醒,魏延在蜀国为将时,很多地方都已经表现出过人的才能,比如在大军攻克子午城时,魏延要求自己带兵五千去攻城,并且断言敌军闻“我军至,必会弃城而逃”,但是诸葛亮不听众,让自己的大军在崇山峻岭中自行消耗,不战而溃。

诸葛亮对于自己的国力没有清醒的认识,蜀国的国力在三国中是最低的,甚至连东吴都不如,外交上的策略没有错,吴蜀联盟,共同对抗占据着中原的魏国,但是魏国的力量比吴蜀两国的力量加起来还强,但是诸葛亮在短短的几年内,一再举兵进攻力量强大的魏国,但是遭到连续的失败,究其原因就是力量对比的悬殊,而且诸葛亮与魏国的交战几乎每一次都没有持续很长时间,要不就是粮草不济,要不就是后方不稳(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即将获胜之时被后主一道圣旨召回),总之北伐之事一败涂地,自己也落得一个秋风萧瑟五丈原的下场。

诸葛亮过于小看后主刘禅的能力,在朝廷中几乎什么事都是事必躬亲,这就造成了后主不能理政,在诸葛亮死后后主没有从政的能力,因而朝廷中的政事和军事都由别人掌管(其中政治由蒋琬主管,军事分别由费祎和姜维统领),刘禅对于这二人也不是完全放心,姜维屡次带兵征讨魏国,也是因为力量悬殊导致九伐中原全部失败,姜维由于多次征伐都是失败,在朝廷中引起了“非议”,刘禅和群臣对他相当疑惧,姜维有一次带兵出征时,将邓艾困在了祁山九寨,可是朝廷中却流传出姜维“怨望天子,不久降魏”,刘禅惧怕姜维会降魏,于是立即下旨连夜召回了姜维。致使这次伐魏行动又告失败。

诸葛亮和姜维都把伐魏看得过于简单,如果他们肯在有生之年进行积蓄力量,毕其功于一役,或许还能使蜀国存活得更长久一些,甚至还可能得到机会而消灭魏国,魏国内部发生了高平陵政变,蜀国完全可以趁此机会而攻灭魏国。可是却没有。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诸葛亮的北伐以失败告终,是必然的结果。


心有明叔一点通


空有计谋,无有良将,北伐途中,多有体现,而且…蜀地人少将稀,刘备疑心太重,很少提拔自己以外的人,导致后期武将断层,家中无有能人镇守,北伐途中后劲不足,看是浩浩荡荡却徒有其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