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沒國旗,想使用中國國旗未被允許,便在國旗上寫了8個漢字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並不會那麼直觀的感受到國旗的重要性。但如果我們身處國外,為了證明自己的國籍,國旗就成為了最好的區分方式。世界上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國旗,中國的第一面真正意義上的國旗還是清朝時期的黃龍旗。黃龍旗是晚清順應世界潮流而設計的,其主體圖案是一條龍,象徵著清朝的皇帝,明黃色的色彩也代表著大清的皇室。畢竟在我國的帝制時代,明黃色等顏色是皇室專用的。說到清朝的這面黃龍旗,還有許多值得一提的小故事。

小國沒國旗,想使用中國國旗未被允許,便在國旗上寫了8個漢字

1856年10月,一艘中國商船被廣東水師扣押。雖然是中國船,但卻在香港註冊過,所以英國駐廣州領事便想借此機會挑起事端。英方以“水師扯下英國國旗、侮辱國旗”為由,要求中方賠禮道歉。無中生有的事情清朝自然不願意幹,所以一件小事被英方有意放大,變成了其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藉口。這次事件讓清政府意識到了設計自己國旗的重要性,但卻始終沒有實質性的進展。直到1862年,清朝再一次吃了沒有國旗的虧。恭親王奕訢痛定思痛,終於開始考慮設計一面旗幟。

小國沒國旗,想使用中國國旗未被允許,便在國旗上寫了8個漢字

在詢問過曾國藩等重臣的意見後,三角黃龍旗誕生。同年10月17日,清廷總理衙門發表照會:“希即行知貴國各路水師及各船隻。嗣後遇有前項黃龍旗幟,即系中國官船,應照外國之例,不準擅動。倘有移動,即照犯禁辦理。”為了區別船隻國籍而設計三角形黃色龍旗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但這面三角黃龍旗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旗,只是作為中國官船旗號而存在。直到1888年李鴻章在外交場合面臨無旗可掛的尷尬時,才上奏慈禧太后敲定中國的國旗樣式——四角龍旗自此誕生。

小國沒國旗,想使用中國國旗未被允許,便在國旗上寫了8個漢字

清朝擁有國旗之後,身為藩屬國的李氏朝鮮卻沒有國旗,因此希望直接使用大清的四角龍旗。但是清朝高層確自詡天朝上國,不願與一個藩屬小國共用同一面國旗,便斷然拒絕了這一請求。但是為了照顧朝鮮方面的感情,駐朝大使馬建忠找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自己給朝鮮重新設計了一面。馬建忠以《周易》中的五行八卦為基礎,還在這面國旗上寫下了“大清國屬高麗國旗”這八個漢字。因為是大清設計的,所以朝鮮國王便將其確立為國旗,後來也被大韓民國沿用至今。

小國沒國旗,想使用中國國旗未被允許,便在國旗上寫了8個漢字

但對比之後可以發現,現在的韓國國旗上面一個漢字都沒有了,這是什麼情況呢?這就不得不提1894年的甲午海戰了,這場戰爭本來是清政府出面幫助朝鮮平亂而引發的。可是清政府幫人不成,反倒把自己也搭進去了,辦了三十年的洋務也毀於一旦。除了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大清還簽下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不僅賠了2億兩白銀,還割讓了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身為東亞的老大哥,大清倒下了之後,朝鮮自然難逃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的魔爪了。

小國沒國旗,想使用中國國旗未被允許,便在國旗上寫了8個漢字

日本為了強國,曾制定出了所謂的“大陸計劃”,其中吞併朝鮮半島就是該計劃的第一步。在朝鮮被日本吞併之後,朝鮮國旗上還寫“大清國屬高麗國旗”等八個大字就很尷尬了。所以在日本侵略者的干涉下,朝鮮當局選擇了刪除這八個漢字。後來又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和演變,最終成為了我們如今看到的韓國國旗的樣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