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叱吒風雲的一生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多爾袞只做到了前半句,他並沒有贏得生前身後名,反而名譽掃地,聲名狼藉。為什麼呢?

多爾袞叱吒風雲的一生

當初,努爾哈赤猝然去世,多爾袞的生母阿巴亥被逼自殺,皇太極在三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的支持下繼承汗位。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個同母兄弟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備受皇太極和三大大貝勒的欺凌。在這種艱難的處境下,多爾袞憑藉自己的堅忍,在強敵環飼、險象環生的夾縫中求生存,始終保持著冷靜的頭腦和最大限度的剋制,並敏銳地察覺到皇太極與三大貝勒的矛盾,乘虛而入,投靠了文武雙全、雄才大略的皇太極。隨著三大貝勒一個接一個地倒臺,多爾袞的地位扶搖直上,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實權派人物,這是他苦心經營十年的勝利果實。

多爾袞叱吒風雲的一生

崇德元年,皇太極稱帝,多爾袞在六位親王中名列第三。名列第一的禮親王代善因為年長,才獲得了一個榮譽性職位,實際上是皇太極排擠和打壓的對象。只有名列第二的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睿親王多爾袞才是皇太極真正倚重的人。不過,隨著原來的政敵被肅清,皇太極的矛頭開始掉轉,指向了地位顯赫的多爾袞。但好運眷顧多爾袞,皇太極因為摯愛的宸妃海蘭珠去世,不久也撒手人寰,沒有來得及剷除多爾袞。

在皇太極身後的皇位爭奪站中,多爾袞再一次顯示了他過人的政治智慧。皇位真正的競爭者有兩個人,皇太極的長子、正當壯年的豪格和多爾袞。如果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強行上位,都勢必引起內訌,導致國勢蒸蒸日上的大清國陷入分裂和內戰當中。在劍拔弩張的關鍵時刻,多爾袞採取了妥協和折中的辦法,擁立皇太極的幼子福臨,由皇太極生前最倚重的兩個人,濟爾哈朗和多爾袞輔政,掌握實權,將豪格排除在領導核心之外。此時的多爾袞先後授封為大將軍、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滿朝文武、王公貴族見了他,都是要“列班跪送”,後又取消了對順治的行禮,他穿的朝服有八條龍,僅比皇帝的少一條龍,帽冠上為十三顆珠子,僅比皇帝的少一顆珠子,多爾袞的睿親王府更是豪華壯觀,大有和皇宮相比的趨勢,完全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多爾袞叱吒風雲的一生

事實證明,多爾袞的這一決定是非常明智的,放眼長遠,以退為進。此後,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多爾袞兵不血刃地佔領北京,併力排眾議,迎福臨入關,遷都北京。在順治年間,他大權獨攬,由叔父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再到皇父攝政王,成為凌駕於皇帝之上的太上皇、阿瑪王。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多爾袞完全可能將日益長大、即將親政的福臨踢開,正式登上皇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