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灭亡后出现的“五代十国”分别是什么?

远航精彩


如水浒传开篇所说,梁、唐、晋、汉、周,这是前后相继的五代,都占据中原,都城或在开封,或在洛阳。十国除了一个较晚的北汉,都在南方,与五代并世而立,十国中有的国家还有前后相继的关系。

一、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开五代之先,十国中较早的一批与他并世而立

公元907年朱温废唐哀帝,建立后梁,是五代第一个朝代。大约与此同时,朱温的对手王建建立前蜀,定都成都;杨行密割据淮南,自称吴王;李克用割据河东,占据太原,是为晋王(是后唐的前身,并非十国之一);李茂贞割据陕西凤翔一带(宝鸡附近),自称岐王(没有进入十国)。还有相对的中立的钱镠割据两浙,是为吴越国;王审知割据福建一带,是为闽国;马殷割据湖南,是为楚国(马楚);刘隐割据岭南,是为南汉的前身。

此时,中原是后梁,具有最强的实力,前蜀、吴国、晋国(后唐前身)、岐国(不属十国)只能联手对抗后梁。而吴越国、闽国、楚国、南汉的最初规模已经形成。

二、朱温死后,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和后梁跨河而战,终于攻灭后梁,五代的历史进入沙陀族统治的时代,此后的后唐、后晋、后汉三朝的皇帝均为沙陀人,说到底都出自后唐的前身晋国

公元923年,李存勖百战余生,终于攻灭后梁,将后梁定性为伪朝,在洛阳建立后唐政权(李存勖其实早已经在魏州称帝)。李存勖在位时期,攻灭了前蜀,南方诸国尽皆震惊,有一统天下的趋势,却因为一场突发的兵变而死。后唐落入李存勖大将李嗣源(后唐明宗,李克用养子)手中,后又落入李嗣源养子李从珂手中(后唐末帝),一朝就已经实际上换了三姓。后晋皇帝石敬瑭本是后唐明宗的女婿,凭借着契丹人的军队,打败了李从珂,建立了后晋,石敬瑭自认为辽太宗假儿子,当了儿皇帝。石敬瑭死后,其继承人石重贵(实为石敬瑭侄子)表现得很有骨气,和契丹硬抗,结果被契丹攻灭。后晋大将刘知远趁机而起,建立了后汉。

此时的南方也发生着变化,荆南被朱温的义孙高季昌占领,是为南平国;前蜀被后唐攻灭后,后唐任命的蜀地长官孟知祥,趁着李嗣源夺权后内外矛盾突出的时期,自立为帝,建立了后蜀。公元937年,吴国的权臣徐知诰改名李昪,自称唐朝后裔,建立了南唐。

此时,中原是后唐、后晋、后汉连续三个沙陀政权,南方是吴越、闽国、楚国、南汉、南平(荆南)、后蜀、南唐等国。

三、郭威灭后汉建立后周,五代十国历史进入收尾阶段,后周世宗柴荣南征北战,为宋朝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郭威本是后汉大将,因为后汉隐帝的猜忌被迫起兵,攻灭后汉建立了后周。到他养子柴荣继位后,短短几年时间里南征北战,大败北汉和契丹联军,攻取南唐所有江北土地,又从契丹手中收回幽云十六州中的两州,但却天不假年,为了完成统一大业。柴荣死后,后周大将赵匡胤篡夺后周皇位,与他弟弟宋太宗赵光义一起,完成了五代十国的统一。

后周时期的十国,吴越、南汉、荆南、南唐、后蜀都继续存在,后汉灭亡后,其残余势力在太原建立了一个北汉。而楚国、闽国都已经在内乱中灭亡,当地陷入更小军阀的互相征战中。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攻灭后蜀、南唐、南汉等国,让荆南、吴越献地投降,宋太宗又灭北汉,基本上完成了中原的统一。

因此,五代为梁唐晋汉周,十国为前蜀(后蜀)、吴国(南唐)、吴越、楚国、荆南、南汉、闽国、北汉。


星火辰


唐朝灭亡之后,所谓的五代十国事不过是经过大概的统计之后形成的称呼。国或者政权,远远不止十国。其起因可追溯到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成型于黄巢起义之时。

钱穆先生称五代十国是不堪言状的分裂与堕落的时代。

著名史学家吕思勉是如此评价五代十国的。五代十国,是一个很纷乱的时代。但是政治虽然黑暗,社会还是进化的。

其中,得到宋朝承认且以为是正统的,又相继更替的梁、唐、晋、汉、周,为五代。为了和之前的朝代有区别更容易辨识,统一加了一个“后”字。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唐昭宗李晔在天复三年(903年)被后梁的建立者朱温(唐昭宗赐名朱全忠,建国大梁之后,改名朱晃)从岐王李茂贞手中抢出唐昭宗之后,退回洛阳,此时的唐朝基本是在朱温的掌控之下。

三年之后,天祐三年(907年),最后一任唐朝皇帝唐废帝禅位,后梁建立。期间,天祐元年(904年)四月,唐昭宗到达洛阳之后改元,四个月后,唐昭宗被弑。辉王李祚被立为帝,是为唐哀帝。

唐哀帝禅位,朱温开创后梁的这一年,是五代十国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朱温继位之后,为了避免北与晋地的李克用以及南方的割据势力两面开战,采用了一打一拉的策略。

907年,朱温在即位之初,下诏任命了吴越王钱镠,楚王马殷,闽王王审知,变相的承认了几人的合法地位。

前蜀的建立者王建紧随朱温其后称帝。在前蜀王建称帝之前曾向仅余晋阳(太原)一地的晋王李克用去了一封劝进信,大意为唐朝国运已近末路,我们先称帝,等到寻到李唐后人有贤能的人出现时,我们在拥立他为帝。王建的提议虽然看似可行,其实却是虚无缥缈的愿景以及多方树敌为朱温出兵增加阻力,更有祸水东移的私心。

这一提议遭到李克用的婉拒,并表示决意做李唐忠臣,朱温称帝后,坚持使用唐哀帝的年号,天祐。这一看似细微的举措,凝聚了许多忠于李唐王朝的人员。

而李克用之所以未称帝,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与朱温之间的争夺,始终处于下风。903年,接受唐昭宗的勤王命令之后,李克用出兵河中(孟县),意欲截断挟持唐昭宗的朱温后路,反而被朱温派兵击退,直至被围困在晋阳城中,适逢朱温大军之中爆发瘟疫,这才退兵。但是,朱温却留了一手,他在山西与河北交界的潞州,山西与河南交界的泽州驻扎了大军,等于是将李克用圈禁在了山西一地,此时的李克用根本无力与朱温争夺天下。直至李克用在908年病死,李存勖继位才得到了改善。

在李存勖还在置办国丧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契丹,趁中原大乱倚仗武力统一了草原地区,并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西域。在朱温称帝前不久,907年一月即皇帝位。(朱温在四月初四即位)而在建国之前,耶律阿保机相继与李克用,朱温建立同盟关系。因为李克用的势力遭到朱温的强力打压,耶律阿保机遂弃李克用,与朱温建交,此举是互利互惠的,耶律阿保机得以肆意在北方巩固和扩张势力,而朱温则扩大了围困李克用的地域。

至于朱温为何没有在山西即李克用的西面建立堡垒,是因为占据现今宁夏和陕西的还有两方势力。宁夏为五代的银州,为党项族李筠占据,多依附李克用。陕西被岐王李茂贞霸占,在903年时抢夺唐昭宗时,被朱温打残,蜗居一地。

在南方除吴越王钱镠、楚王马殷、闽王王审知、前蜀王建之外,还有几大势力。

夹在吴越王钱镠与楚王马殷之间的杨吴政权,是由杨行密耗费数十年之力一点点拼接起来的,吴国的称号是在徐温的操控之下建立起来的,国主为杨行密次子杨隆寅。

而夹在楚王马殷和前蜀王建之间还有一处小政权,原是荆南镇,后被朱温遣大将征服,任命高季兴为节度使。虽只有数州之地,却因为是楚国和蜀国的交界处,成为双方的缓冲,而未被单独一方吞并,一直存在了数十年。

与楚国、闽地、杨吴三方都接壤的是南汉,在当时来看的话,属于最为偏远的地方,开创者刘隐进入这一地区时是以岭南节度使的身份进入,收服各地之后,暗暗不受中央节制。其后因病过世,刘隐之弟刘龚开始称帝,建立汉国。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到这里根本没有达到五代十国的标准,即五代另加上十国。这是因为前面叙述的是,基本处于同一时间下,即907年朱温建国前后依次出现的。

其实,还有三个国家因时间和朝代的变革,才依次一一建立的。

南唐,由杨行密大将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创立,是在937年篡夺杨行密的第四子杨溥的吴国之后才创立了南唐,在这一点上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因为,936年李存勖创建的后唐灭亡。徐知诰将自己作为李唐王朝正统继承人的身份,继续延续李唐王朝,并改姓李,改名李弁。

后蜀,同样也是在前蜀的基础之上建立。后蜀的开创者孟知祥,原是后唐李存勖手下的大臣。925年,李存勖派遣郭崇韬以及长子李继岌灭掉了王建之子王衍统治的前蜀,后派遣孟知祥管理蜀地。期间,李存勖受人挑拨猜忌郭崇韬,李存勖皇后刘氏为迎合李存勖,命李继岌除掉郭崇韬。这个命令直接导致了李存勖的败亡和后蜀的建立。

最后一个北汉,也就是后汉的一个延续,它的诞生完全是由于契丹的支持和后周的建立双方交汇而催生的。北汉的建立者刘崇乃是后汉的开创者刘知远之弟,郭威在951年灭掉后汉之后,建立后周。驻扎在晋阳的刘崇自然不能心平,遂北结契丹,延续后汉,史称北汉。

看起来,五代十国虽然短暂,却纷乱异常。城头变幻大王旗,短短五十三年间,极速更替了九姓十三帝。其实中间贯穿一条主线,即朱温与李克用之间的争夺。朱温草草建立后梁,固然是因为种种举措不得民心,猜忌滥杀下属不得将心,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经过多年的征战依然无法将长江以南地区统一,关键是无法压服李克用,使得朱温的全部注意力转移到了李克用身上,虽然期间对南方的杨行密进行攻取,但无法在短时间内灭掉杨行密,后方又不断受到李克用的牵制,只得退而求其次,先行篡夺掌控朝廷大权,控制舆论方向,不断地想要灭除李克用,从而完成统一。然而,究其一生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使得各方在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之间的军事争夺之中,进行连横合纵,情况才日益复杂起来。

而李存勖在建立的后唐之后,因缺乏政治才能和财政管理才能,这成为日后各个朝代的始端,其后相继建立的国家,都和后唐李存勖有些渊源。


唐代丹药


五代十国,即: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吴、前蜀、吴越、闽、南汉、荆南、楚、后蜀、南唐、北汉。

五代十国的历史应该从安史之乱说起。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大伤元气,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党争和宦官,而且经济也受到重创。而之后的黄巢起义更是给满目疮痍的大唐雪上加霜。

前蜀

888年,唐昭宗继位,为了维护皇权,唐昭宗组建了一支兵力10万人的中央军,讨伐割据西川的一个藩镇,与此同时,他又另派朱温组建联军,讨伐盘踞河东的李克用。讨伐西川的军队被王建夺权。王建夺权后杀死主帅,并在891年切断西川与中央联系,自立门户,这就是第一个国,后来这个政权改成蜀,史称前蜀。

吴国

黄巢残部在秦宗权的带领下计划攻打淮南,这时,杨兴密开始在淮南崭露头角,并逐渐控制淮南。秦宗权旧部孙儒叛逃投靠朱温。孙儒被命为淮南节度使。杨兴密不甘心到手的淮南被他人夺走,于是杀死孙儒,892年中央被迫任命杨兴密为淮南节度使,后封其为吴王,于是第二国建立。

闽国

893年,割据福建的王潮被唐昭宗任命为福建观察使,后来其弟王审知被封为闽王。这就是第三国。

吴越国

因在当初黄巢之乱中战功显赫的钱鏐,一路高升,逐渐控制浙西。同年,中央任命钱鏐为镇海军节度使,后又封为吴越王,第四国建立。

楚国

孙儒被杨行密击败,残部转战湖南,后来,马殷成为新的主事人,逐渐占据了湖南全境。3年之后,也就是896年,割据湖南的马殷被朝廷任命为潭州刺史。马殷后来被封为楚王,所以这个政权被称为楚国。这是第五国。

南汉

九年后,一直在岭南苦心经营的刘氏家族的刘隐被朝廷任命为清海节度使,这个政权的当权者后来称帝,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这是第六国。

在南方自立为王的阶段内,中国北方晋王李克用、梁王朱温、老牌军阀岐王李茂贞、在李克用和朱温辗转腾挪的燕王刘仁恭逐渐成势。

后梁

907年,朱温篡唐,强迫唐朝末代皇帝禅位,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第一代政权建立。

荆南

朱温称帝同年,任命部将高季兴出任荆南节度使。这是十国的第七个国——荆南国。

此时,闽国、吴国、吴越、楚国、南汉、荆南、刘守光,承认后梁的正统地位,前蜀、李克用、李茂贞则拒绝承认后梁的合法地位,视朱温为逆贼,一度谋划共同出兵,围剿朱温,然而因为各怀心事,围剿一事最终不了了之。之后,前蜀的王建自己登基称帝,李克用李茂贞继续和朱温不死不休。

后唐

914年,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消灭刘守光,随后降服李茂贞,923年消灭后梁,登基称帝,建立后唐,第二代政权建立。925年后唐消灭了前蜀。

后蜀

926年后唐发生叛乱,李存勖死于乱军之中。趁着局势大乱,之前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的孟知祥割据蜀中,脱离后唐控制,,孟知祥后来称帝,国号为蜀,史称后蜀。第八国建立。

后晋

936年——在李存勖死后的第十年,石敬瑭联合契丹人(出卖燕云十六州)消灭后唐,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这是五代的第三代。

南唐

937年,吴国发生政变,权臣李昪强迫吴主禅位,改国号为齐,后来又改为唐,史称南唐(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南唐)。第九国建立。

后汉

石敬瑭去世后,后晋与契丹人交恶,最终被契丹所灭。而入住中原的契丹人,没处理好民族矛盾,只知道一味地烧杀抢掠遭到反抗,盘踞在太原的刘知远趁机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第四代政权建立。

后周

951年,郭威发动政变,篡位成立短短四年的后汉政权,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第五代政权建立。

北汉

不久,后汉残余势力在太原一带建立新政权,仍然沿用后汉的国号,史称北汉。这是第十国。

同年秋季,南唐消灭楚国,随后便被赶出去。之后楚国残余势力投靠后周。

之后就是后周在局势稳定后先南下攻打南唐,南唐被迫不再称帝再北伐一直悬在头顶的契丹,赶跑契丹人。

大宋

960年,也就是后周皇帝柴荣去世的第二年,赵匡胤陈桥兵变篡位,建立宋。接下来,大宋秋风扫落叶般的消灭其他残存势力,统一全国,至此五代十国结束。







古井月波


后梁:(907—923),朱温建立,都城开封。

后唐:(923—936),沙陀人李存勖建立,都城洛阳。

后晋:(936—947),石敬瑭建立,都城开封。

后汉:(947—951),沙陀人刘知远建立,都城开封。

后周:(951—959),郭威建立,都城开封。

吴:(902——937),杨行密建立,都城扬州。

南唐:(937——975),徐知诰建立,都城金陵。

吴越:(907——978),唐镇海节度使钱镠建立,都城杭州。

楚:(907——951),马殷建立,都城长沙。

前蜀:(907——925),王建建立,都城成都。

后蜀:(934——965),孟知祥建立,都城成都。

南汉:(917——971),岭南节度使刘隐建立,都城广州。

荆南:(924——963),后梁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建立,都城江陵。

闽:(909——945),威武军节度使万王审知建立,都城福州。

北汉:(951——979),后汉刘知远之弟刘崇建立,都城太原。


历史军魂


五代(907~960)是指李唐到北宋中间的五个中原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902年~979年)是在唐朝之后,与五代几乎同时存在的十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的统称

。即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荆南)、闽,北汉。

通常我们所说的五代十国时期是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的这段时间。



清说历史课


五代十国历史是个冷门,居然还看有人问,问吧又没多少人看,更少点赞的,不过出于科普这段历史的责任感,还是再说说吧。

其实只要记住下面我所说的“一二三四五”就可以了解五代十国时期的梗概:

“一”是指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这就是875年爆发的黄巢起义。这次农民战争持续十年,884年被镇压,黄巢被杀。波及当时的大半个中国,还曾攻陷长安,建立“大齐”政权。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使本来从安史之乱开始的藩镇割据局面更加严重,这些藩镇纷纷借着“勤王”镇压黄巢起义的机会争夺地盘、扩大实力。

“二”是指要记住以两个人为代表的势力集团:以朱温为代表的梁王集团和以沙陀人李克用为代表的晋王集团。这两个集团在黄巢起义被镇压后互相攻伐,朱温占了上风,后来逼迫唐哀帝禅让建立梁朝,史称后梁。但是李克用集团也并未臣服,占据山西太原一带,继续使用唐王朝年号。后来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灭了后梁,建立了五代第二个朝代:后唐。

“三”是要记住三个关键时间节点。第一个是公元907年,朱温代唐,五代十国时期开始。第二个时间节点是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五代结束,但是十国还没完。第三个时间节点就是公元979年,十国最后一个国家北汉被北宋灭亡,十国结束。

“四”是指五代的后四个朝代都源自晋王集团。后唐明宗李嗣源是李克用养子,后晋建立者石敬瑭是李嗣源女婿,后汉建立者刘知远是石敬瑭部将,后周建立者郭威是刘知远部将。

“五”是指十国可以分成五对儿来记忆:第一对:前蜀和后蜀,有前后接续关系。第二对,吴和南唐,同样是前后接续关系。第三对,南汉和北汉,相对。第四对,荆南(北楚)和楚(南楚)相对。第五对,吴越国和闽国,一个占据浙江一个占据福建,相邻两个省,清朝有个闽浙总督,把这两国都管了。



磨史作镜


在历史的浩渺烟波中,有风雷激荡,有春风荡漾;有一统天下的欢歌,也有分分合合的离殇。

安史之乱让大唐帝国变成了步履蹒跚的迟暮英雄。在经历了无限辉煌之后,李唐陷入混乱的泥潭。此后的一百年间,政权林立,军阀割据,天下混乱,动荡不安。

五代十国是对那个时期的总称,大意是指十五个有较大影响力的政权,其中有的是横向之间互相攻伐,有的是纵向之间相互更迭,这些纷杂的势力之间关系非常混乱难以理清,今天我们就说说到底是哪五代与哪十国。

文德元年(888)唐昭宗继位,交到他手上的是一堆理不清的乱麻。为了能够提振一下萎靡的精神,唐昭宗组建了十万人的军队,开始讨伐西川的割据势力。同时,派朱温讨伐盘踞于河东的李克用。西线战事顺利,而东线却陷入了僵持之中,于是唐昭宗下令西线兵力增援东线。

此时,西征军的高层将领王建抗命不遵,依靠早已在军中培植以来的羽翼,起兵造反,割据一方,西川又一次从大唐身上割离出去。后来,这个政权改国号为蜀,史称前蜀,这就是十国中的第一个国。

在王建彻底控制西川的第二年,割据江淮的杨行密被昭宗任命为淮南节度使,后来又被封为吴王,这个政权即被称为吴国。

一年后,流寇出身的王潮也利用自己培养多年的流寇势力控制了福建全境,朝廷无可奈何只能将其招安,并任命他为福建观察使。不久,王潮的弟弟被封为闽王,其政权也被称作闽国。

与此同时,钱镠因为举兵抵抗黄巢乱军,势力逐渐强大,朝廷不得不承认其对浙西的统治,封其为吴越王,该政权即为吴越国。

孙儒残部的马殷在其主将死后,纠集余下的兵力,逐渐占据了湖南全境,此时的朝廷已经习惯了地方势力的崛起,自然而然的承认了马殷对湖南的统治,马殷被封为楚王,这就是第五国楚国的由来。

九年后,刘隐接过了父亲在岭南经营多年的势力。几年后,又被封为清海节度使。该政权自立为汉,史称南汉。

这些势力都是南方的小势力,而真正主流势力还是在北方。北方的四个主要军阀正在争夺大唐的衣钵,其中有晋王李克用、梁王朱温、歧王李茂贞、燕王刘仁恭。

武德元年(907),朱温篡唐,逼迫唐皇禅位,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这也是五代的第一代。很多史学家习惯于将这一年视作五代十国正式的开端。

朱温称帝的同一年,他派遣部将高季兴出任只有一座江陵城的荆南节度使。后来,他自称荆南,这是第七国。

朱温的后梁并没有存续多长时间,短十六年后,李存勖就消灭了后梁,登基称帝,建立了后唐,这是五代中的第二代。

李存勖在南下消灭前蜀后,派孟知祥上任西川节度使一职。但天成元年(926)后唐发生叛乱,李存勖死于乱军,国内一片混乱,孟知祥趁机脱离朝廷控制,割据蜀地并称帝立国号为蜀,史称后蜀。

李存勖死后十年,石敬瑭联合契丹人夺过了后唐的统治,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这是第三代。

在南唐升元元年(937),吴国的权臣李昪发动政变,先改国号为齐,后来又改为唐,史称南唐。为人们普遍熟知的南唐后主李煜就是李昪的孙子,这也是十国中的第九国。

后晋的新帝与契丹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终爆发战争,后晋被契丹所灭。烧杀劫掠的契丹人遭到中原百姓的殊死反抗,最后也无可奈何撤离中原。而此时,盘踞在太原的刘知远趁机称帝,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这是第四代。

可是,后汉政权仅存在四年就被郭威的政变掀翻,郭威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这是五代中的最后一代。

不久,后汉的残余势力在太原一带建立了新的政权,沿用后汉国号,史称北汉。这也是十国中的最后一国。

郭威的养子柴荣将国内局势逐渐稳定下来后,出师北伐契丹,兵威势不可挡,打得契丹人节节败退。可惜,三十九岁的柴荣突然染病,英年早逝。

宋建隆元年(960),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迫使柴荣之子退位,改国号为宋。

赵匡胤逐步统一天下。宋建隆四年(963),荆南,武平节度使归降;两年后后蜀被灭;五年后南汉被灭;又五年南唐被灭,闽国归降;三年后吴越归降;次年北汉被灭;至此,五代十国宣告结束,破碎的大地重新弥合。在老百姓的期待中,宋迎来了上百年的富饶,繁荣与安定。


文踪旅迹


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标志着五代十国的开始。

注意五代十国不是一个先后顺序,只是史学家对这段历史的称呼。

五代是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五个朝代,顺序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在这五个朝代时期,周围并存着一些小国家,被称作十国。

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那么现在看看被视为得中原为正统的五个朝代存在时,周围存在的十国都有谁,这样大家从地理上更能分清五代十国的概念。

放上一张五代十国地图,大家就更明白了,看图!


张瘦子爱历史


“五代十国”是泛指一个时期而已。


自唐亡以后,北方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政权,称为五代;

而靠近南方的大小政权何止是十个,只是选取了十个较大的政权来指代这个时期罢了。

五代十国跟魏晋南北朝有点像,北方、南方各自乱各自的。但是五代十国没有魏晋南北朝持续的时间长。


过去即历史


唐朝有个预言,帝传三代,武代李兴。后来又出现了五代十国。这个历史进程说的是铀的电子层5f36d17s2的5f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