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步履不停》中解讀導演是枝裕和創作背後深邃從容的人生感悟

關於這部經典的解讀有不少,但很少有從多角度、多層次來解讀電影中蘊藏的導演對現實與人生的思考。今天我就從三個角度來解讀。@阿若情肆


《步履不停》講述了主人公次子良多在兄長忌日帶著妻子和繼子回到久違的故鄉,與父母團聚的故事。瑣碎普通的生活剪影,正如同我們的一日復一日,懷揣著心事,渴望著相擁。

該片豆瓣評分8.8分,列入豆瓣Top250榜單之中,同時也榮獲第22屆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是枝裕和也因此獲得第3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

有人說《步履不停》是是枝裕和電影中最經典的一部,佳作之所以為佳作,就是因為它將尋常生活描繪得不動聲色,卻展現了生活的全貌。幾乎所有導演在拍攝底層家庭題材時,都會有意無意使用自上而下的鏡頭,只有是枝裕和永遠能夠保持溫暖的平視。

是枝裕和一向以溫暖的治癒片著稱,《步履不停》同樣也是一部關於家庭的治癒系電影,但是與他的其他電影不同的是,《步履不停》在細膩的人物塑造和情感筆觸之下,看似輕巧卻深刻地同觀眾探討了深邃從容的人生感悟,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哲學深度和豁達的人生態度。

所以,我今天會結合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從“配角人物的塑造、主題的三重對立、現實思考”這三個方面,由淺入深、由微觀到宏觀解讀是枝裕和的電影的。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身對電影的理解,分享三個導演隱藏在電影中人生感悟。

從《步履不停》中解讀導演是枝裕和創作背後深邃從容的人生感悟

01、配角人物的塑造:配角也蘊藏著是枝裕和對平淡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真實的關係、情感的感悟與表達

從電影中配角形象的塑造,讀懂是枝裕和對平淡生活中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真實的關係、情感,有著人類不可抗的生離死別,也有著人類能夠握在手心的幸福。

電影《步履不停》是導演是枝裕和在母親去世後真情流露的一部作品。電影講述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媽媽做飯,爸爸批評兒子,婆媳對話,夫妻對話,緩緩如流水般流淌不息。

在這看似平常的一天中,包含著各種矛盾、情感,是那麼真實,看著他們,倒映著我們自己。是枝裕和將自己對人與人之間真實的關係和情感的理解,毫不保留呈現在觀影者的面前。

那麼電影中是如何體現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真實的關係?我將從電影中眾多配角中,選出以下兩個最具代表性的配角進行分析:

①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是日常生活的煙火氣和基石

電影的第一個鏡頭是母親和女兒在削蘿蔔的場景,富有生活氣息,也瞬間將觀眾帶入他所營造的情境當中。她一邊嘮叨,一邊做著飯菜,定了昂貴的海膽壽司,炸著孩子們從小最愛吃的玉米天婦羅。母親享受著給家人做飯菜的樂趣,期待小兒子良多一家回家。

她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和藹慈祥,手藝精巧,不斷地忙碌,在房間裡走來走去,剛吃完這頓飯就開始準備下頓飯,生怕孩子們餓著,晚上孩子睡覺,自己還在燈下勾著毛線,母親就是一個家庭的靈魂,她是偉大的,同時也是自私的。

母親話多卻矜持隱忍,熟於世故,人情練達,她的樂觀風趣成為家裡的溫暖之源,電影開頭特寫了許多她切菜的動作,“家”的概念便在柴米油鹽中靈動起來,比如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炸起了天婦羅。

對於良多娶了帶著孩子再婚的女人,母親與父親均感到不滿,但母親卻一直禮貌、熱情、體貼地招待著尤香裡,看不出一絲討厭的情緒。

轉過身去,母親卻私下問良多關於孩子的問題,說如果和尤香裡沒有孩子,離婚也好離一些。但是她也注意到了兒媳臉上好看的酒窩,還把自己最喜歡的和服送給了她。

或許有人會覺得良多母親十分虛偽,但是她的表現恰恰是其作為一個普通母親最真實的寫照。作為一名有著傳統世俗思想的母親,她必定是希望兒子也能有個“世俗標準”的妻子。

在我看來,母親性格的偏執、自私在這被揭開的一角可以直接看到,同時在她看到黃蝴蝶,堅信那是大兒子的靈魂所化時失魂落魄的狀態也可以感受到屬於母親對兒子真摯的愛。

是枝裕和從母親的人物形象上入手,運用鏡頭將母親的形象放大,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一個真實貼近生活的母親,這反而會讓觀眾感到動容。

從《步履不停》中解讀導演是枝裕和創作背後深邃從容的人生感悟

②父親古板,嚴肅底下卻深藏著關心和溫暖

父親恭平是名已退休的醫生。他沉默寡言,以自己的職業為傲。他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兩個兒子成為醫生,繼承自己的診所。但是大兒子早逝,小兒子良多離家去了東京,成為一個畫家。

即使退休了,他依舊住在院子與診所相連的房子中。父親是固執的、愛面子的。在大家圍著飯桌閒談時假裝沒興趣地看報,對老伴收藏的唱片孩子氣地狼吞虎嚥表示不屑。他不許兒子良多穿著睡衣褲出門,他不許妻子跟在他後面走路,他更不讓妻子握著他的手。

就在我們這麼看待這位父親的時候,有關父親的下一個鏡頭便是小敦(良多繼子)誤闖父親書房。父親並沒有責怪小敦,反而很關心他。其實,父親是渴望與他人親近的。

父親表面上嚴厲刻板,但心裡細緻溫和。只有他注意到了小兒子事業不順,生活窘迫。當良多的繼子站在他辦公室門前。他招手讓小孩進去,給了他零花錢。當孩子被嘴裡的冰淇淋冰到,他體恤地拿了紙巾讓孩子吐出來。他告訴孩子自己小時因為爸爸生病而立志做醫生的往事。

父親倔強矛盾,表面嚴厲實則內心痛苦,他在大家合影之際不耐煩地拂袖而去,卻願意耐心聆聽小孫子的充滿童趣天真的理想,顯得可親可愛。

在我看來,是枝裕和對人與人之間真實的關係把握的細緻入微,完全融入到了本片中。父親嚴肅底下其實深藏著關心和溫暖,只是不願意輕易地吐露出來的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這樣父親形象讓我們彷彿看到了自己的父親,讓我們對自己的父親也更加理解。

從《步履不停》中解讀導演是枝裕和創作背後深邃從容的人生感悟

02、主題的三重對立:是枝裕和用平淡的鏡頭展現出了三種不可抗拒的對立關係,深化了電影的主題

有人說,有的導演一生只拍一種電影,是枝裕和就是這樣的導演。是枝裕和用平淡的鏡頭告訴觀眾生命中不可抗拒的離散和苦難,電影取名《步履不停》告訴觀眾人生會有很多遺憾和悔恨,可時光的洪流步履不停,我們要一直往前走。

在我看來,電影中暗含三種對立關係,而這三種對立關係的存在正式故事發展的基礎。接下來,我就從“疏離與親密、不幸與釋懷、缺憾與前行“三種不可抗拒的對立關係來解讀電影的主題。

①父母與子女之間疏離與親密

《步履不停》中,一開始就把鏡頭落在了忙活家宴的橫山一家中,從旁觀者的角度來一層層剖開深潛在平淡溫馨家庭背後的故事。

次子良多帶著新婚的妻子和繼子趕回家中。路上,良多跟妻子由香裡說其實可以不帶換洗的衣服,在吃晚飯前就返回,他不太想在父母家住一晚,不願和父母相處。

父親想要良多繼承自己的醫館,良多堅持不肯當醫生,遠走他鄉修復油畫。不僅如此,40歲的良多失業並且娶了個寡婦,還有一個父親口中的“拖油瓶”。他對良多已經別無所求,只希望他能夠養活家庭。良多被自己父母的態度壓得喘不過氣來。

陳舊的印記、新添的傷疤,讓兩代人之間總有一道深深的溝壑。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感情是無法割捨的,這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愫,或許是因為血緣天然的緣故。然而父母與子女之間並非毫無罅隙,實際上更多時候反而充滿矛盾和疏離。

儘管如此,良多並不是不孝順,即使失了業,生活陷入困頓,還要偷偷給母親塞點錢,看母親高興的樣子。也會注意到父母浴室的瓷磚壞了,並且裝上了老年人用的扶手。會因為母親一句想坐兒子開的車,而去關注買車的事。

家裡人翻出良多小時候寫的作文,上面寫著想成為一名醫生。良多氣急敗壞的將他拿起來撕了粉碎,但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又一個人偷偷把它粘起來。

清晨陪父親散步,他假裝停下看手機,等著步履蹣跚的父親。最後,和父親站在哥哥去世的海灘上,他和父親說起久遠的往事,約好下次一起去看球。

是枝裕和是很細膩的,最終他用熬過冬天的黃蝴蝶的故事,一瓢淋在亮太哥哥墓碑上的水,良多緊握自己女兒的手,把之前的所有不愉快都化解了。

讓我們在看似簡單平凡的生活裡,細細品味屬於每個家庭共有的故事,關於誤會與諒解,親情與寬恕,還有珍惜。

從《步履不停》中解讀導演是枝裕和創作背後深邃從容的人生感悟

②不幸的經歷與最終的釋懷

橫山家的長子純平沒有出現在熒幕中,但他卻是串聯整個電影的靈魂人物,就像一張無形的網,把一家人連結了起來。15年前,純平在海邊玩的時候救下了溺水的方雄,自己卻不幸喪生。痛失愛子的老父母陷入了無邊的孤寂。

每年純平忌日,母親都要邀請當年被救下的方雄來家裡祭拜,看著被救者尷尬、侷促的身影,聽著他每年重複的“對不起”和“我會連純平(大哥)的份一起好好活下去”的誓言,良多內心也充滿了對他的憐憫。

當良多試圖勸母親不要再讓被救者來家裡時,母親卻斷然拒絕。原來,讓被救者永遠記住、永遠痛苦,也是她懷念兒子的一種方式。這種怨恨被轉嫁到那個獲救孩子的身上,深深的敵意令人毛骨悚然,無形中也拉大了與良多的心理距離。

《活好·我這樣活到105歲》的作者日野原重曾說:“寬恕別人的過錯,與他人善意交往,會讓自己的心靈獲得解脫,讓生活變得輕鬆和快樂。”

如他人之心,將心比心,多一份體諒與理解;如赤子初心,放過自己,少一些作繭自縛;如世界之心,感恩世界,共造美好人間。《三塊廣告牌》裡的母親米爾德里德在女兒被姦殺以後仇恨全世界,向警方發起挑戰,最終被周圍人的善意感動,放下仇恨,自我救贖。

從《步履不停》中解讀導演是枝裕和創作背後深邃從容的人生感悟

③一邊留下缺憾與一邊勇敢前行

純平忌日那天,良多和母親聊天的時候說起了一個相撲演員,他們卻怎麼都記不起這個相撲的名字,等第二天多良坐上回城的巴士,他才想起來,並感嘆到:“我為什麼總是慢一拍!”

三年後,父親死了,他也沒有和父親去看足球。還有死前一直爭吵的母親,也追隨父親去了,終究沒有坐過兒子的汽車。一些隨口說出的約定往往來不及實現,看似輕而易舉,但常常被忽略,再也無法挽回。家人間的溝通總羞於當面表達,似乎是無解的宿命。

電影中,良多最後的旁白,無奈中隱含著淡淡的傷感。我們總是後知後覺,喜歡一邊缺憾,一邊前進。整部電影很平淡,沒有高潮。而我們的生活不正是這樣嗎,日復一日的做著差不多的事情,沒有大起大落,也沒有大喜大悲。但生活依舊是一道人生難題。

這正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也是導演是枝裕和想要告訴觀眾的:生命是一條無法回頭的單行道,我們只能步履不停,勇敢前行。

從《步履不停》中解讀導演是枝裕和創作背後深邃從容的人生感悟

03、現實思考:作為一名電影愛好者,我會結合自身對電影的理解,分享三個導演隱藏在電影中的人生感悟

細品是枝裕和的電影,他的創作總是有無處不在的小細節。大家說話時的察言觀色,掌握氣氛的小心翼翼,完美的神色過渡,家庭成員間讓人忍俊不禁的種種瞬間,電影裡恰到好處地把握了嚴肅和活潑,幸福和悲傷。

臺詞不多不少,情感不鹹不淡。

但在短短的兩個小時電影劇情裡,我們有時候很難準確的捕捉到導演隱藏在電影情節中的情感。因此,我結合自身對電影的理解,分享三個導演隱藏在電影中人生感悟。

①一茶一飯,觸動家人深潛的秘密與隱忍

在沁涼的麥茶、紅透的西瓜、母親絕手的好料理炸玉米天婦羅,加上外賣的頂級壽司和鰻魚飯。母親準備的一茶一飯,屋內擺設整齊得當的物品,浴室裡掉落的瓷磚,院子裡開得燦爛的花樹,都將觸動著回憶以及深藏在彼此心中不曾說出口的秘密,折射出幽微的人性暗湧。

良多有個不想告訴父母的秘密:他剛失業,生活無奈和窘迫;父親有個不願告訴母親的秘密:他年輕時曾經有個情人;母親有個從來沒告訴父親的秘密:她曾帶著孩子來到那個女子的房子前,知道了一切。

這些平淡生活的背後隱藏了生活、死亡、父子、母子、兄妹、夫妻之間微妙的家庭情感,在按耐不住的爭執中不經意觸動了各自的回憶和秘密。矛盾爭吵,隔閡怨憤,人生的不幸與痛苦,都揉碎進生活的柴米油鹽,最後也嚼嚥下肚,甘苦自知。

也許家的真相本來就這樣,混沌不清很難有清晰的邊界,喜和悲都包裹著愛的外衣,同時每人都有一首深潛不露的歌,告訴我們兩個字:隱忍。所有的努力最後得不到期待的回饋,你卻無法把自己連根拔起,無法遠離和忘記,這就是家。

從《步履不停》中解讀導演是枝裕和創作背後深邃從容的人生感悟

②紋黃蝴蝶,生命與死亡相互交織在旅途中

電影中“黃蝴蝶”一共出現過三次,一個重要意象,代表了早逝的哥哥,一種牽掛、一種失落和對死亡的敬畏。蝴蝶翅膀搧起,頻頻擾動著他們一家人的心緒,餘波不斷。

“黃蝴蝶”的第一次出現,便是在橫山良多與母親、妻子、兒子一同給純平掃墓的段落。母親說“聽說啊,只要紋白蝶能活過冬天,就會變成紋黃蝶”,在母親心中,紋黃蝶就是大哥的象徵。

晚餐過後,沐浴完的良多聽到母親在叫喊著,急忙趕過去看。原來那隻“黃蝴蝶”又出現了,它在橫山家屋子裡飛來飛去。母親追逐著蝴蝶在房間裡徘徊,眼神哀傷又閃爍著不尋常的光芒,因為她覺得,那是她的純平化作蝴蝶回來了。

“黃蝴蝶”第三次出現時,影片接近結束。那時候,良多的父母都已逝去,他帶著妻子兒女到墓地掃墓。下山時,遇見了一隻“黃蝴蝶”,他跟小女兒說起了母親曾給他說過的話。

“黃蝴蝶”出現了三次,每一次都被寄予了一種對逝者的懷念。它承載著對生命的膜拜、對死亡的敬畏以及對親人的懷念。這種深植於內心的情感,在是枝裕和的處理下,讓人備受觸動。

從《步履不停》中解讀導演是枝裕和創作背後深邃從容的人生感悟

③時過境遷,對親情的延續與諒解

是枝裕和曾說:“即使一間小小的房子,每個家庭的故事都是無限的。這部電影,我想描寫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悲劇,歡笑,和殘酷。”

“人生路上,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這是良多在父母親去世後恍然間明白的一個道理。而在之前的情節裡,也暗暗的折射過。良多離開家,才記起和母親聊天中提到的那個相撲選手的名字,來不及告訴母親這一點讓他隱隱覺得後悔,父母親去世後,他的悔恨更深。

電影的結尾,良多帶著妻子兒女回老家給過世的父母做祭日,他延續著母親一樣為墓碑澆水,在回程路上指著看到的蝴蝶向女兒說:“聽說啊,只要紋白蝶活過了冬天,第二年就能變成黃色的蝴蝶飛回來呢。”時光看上去在輪迴,但相信會有所不同。

人生就是不斷地失去,或遺憾,或悲傷,或歡喜,或無奈,或是哭,或是笑,時間和親情終將帶我們找到諒解的出口。諒解雖難,但時間久了,彼此終究會慢慢的去包容和釋然。這大概就是人生。

總結一下:

想要真正看到《步履不停》,不僅從電影的故事內容進行分析,更要深究隱藏在電影中真正有價值的人生感悟,這樣才不會錯過導演融入電影中的思考和洞察。

因此,這篇文章就是我對《步履不停》電影故事之外的一些思考,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也結合自身對電影的理解,分享了三個導演隱藏在電影中人生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