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末期,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如果真的实施,会有什么后果?

风云一点通


就是“十亿玉碎”,日本也照样战败。“一亿玉碎”是日本在二战末期眼看大势已去,提出的丧心病狂的“本土决战”计划,在挨了两颗原子弹以后,日本迅速投降了,因而没有得到实施。

1945年的日本,萧索和肃杀的气氛萦绕在每一个日本士兵的头上,由于在前线的菲律宾的巴丹半岛战役中,日军除了蒙受巨大损失外,也将马尼拉的深水港拱手让给了菲律宾,这下日本的本土将直接暴露在美国的海军炮火之下,东京的安全岌岌可危。

日方代表在“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

然而日本早在1944年就已经陷入绝对的颓势,1944年在菲律宾的莱特岛附近,日军和美军的主力舰队就爆发了一场人类历史上场面空前恢弘的大海战,双方舰艇的总吨位之和超过200万吨,也是最后一次航母和航母、战舰和战舰之间的直接对决,这也标志着“口径即是正义的坚固巨炮时代彻底结束”。而由于莱特岛的丢失,来自东南亚的橡胶和金属资源就再也不能轻松地运送回日本本土了,日本的资源补给线已经遭到美军切断,换句话说,等待大日本帝国的,唯“覆灭”耳。

随着战线愈发向日本本土推进,日本本土上空的盟军轰炸机也逐渐多了起来,除却海外各军港、机场,日本的各大城市也成为了盟军轰炸的主要目标,为了瘫痪日本军工产业以及起到瓦解日军战斗力的目的。截止到1945年初,日本各大城市几乎无一例外,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轰炸和破坏,在一系列的轰炸下,足足有超过55万人丧生,另外有30余万人受伤,约莫1%的日本总人口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失去了战斗力。

日本军部并没有意识到局势已经十分不妙,以东条英机为首的狂热派仍然认为皇国“武运昌隆”,于是于1945年初日本军部制定了“本土决战”计划,计划在日本本土和盟军展开陆上决战,哪怕以牺牲全体国民为代价,也要守住国土。在阿南惟几的《高全军将士书》中,明确提出了“一亿玉碎”的口号:“一亿国民总玉碎,弹草如泥,匍匐山野,确信神州不灭,皇国永存“,可见那时候的日本军部有多么疯狂,完全视国民的性命于不顾,在他们眼里,死再多的人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日本军部大本营估计,美军将会在1945年10月下旬发起对本土的登陆战役,从开阔的太平洋方向驶向日本列岛,选择平坦且靠近主要城市带的滩头登陆,这一判断与美国方面的计划相当吻合。美军原计划于1945年11月在九州南部的鹿儿岛登陆4个军,随后再次登陆本州的房总半岛,最终攻克东京。

日本制定了“决三号作战”和“决六号作战”两个本土决战计划,预计到1945年10月,将本土陆上兵力扩充到315万人,除了海外的关东军、中国派遣军和南方军等三个总军,新组建第一和第二总军(集团军群)。第一集团军群的指挥官为杉山元大将,辖第11、12、13三个方面军,负责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的防御,总兵力95万人以上。第二集团军群由畑俊六大将指挥,辖第15、16两个方面军,负责九州中西部地区的防御,总兵力90万人以上。另组建两个航空军,配备神风自杀飞机1600架,普通战机900架提供空中支援。

日本的最终目标,在于动员全体国民参战,使美军因精疲力竭而停火。要求所有年龄在15-60周岁的男性国民,以及17-45周岁的女性国民,皆须编入“国民义勇战斗队”,以最终把日本本土的兵力增加到2800万。

东条英机的美梦做的倒是不错,他甚至想过如果本土作战失利,还准备将政府搬到中国东北的长春去,凭借“精锐的关东军”继续负隅顽抗,但是东条弄错了一点,那就是关东军早已没有了当年之勇,最初入侵中国东北的关东军的确是日本的精锐,但是随着日本兵源不足,原先的关东军已经遭到多次抽调,而补充进来的都是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甚至是未成年的孩子,作战素养低下,加之苏联已经于8月9日出兵中国东北了,仅仅七天,关东军的战斗力就被彻底瓦解。

“一亿玉碎”下,日本的少女都被动员起来,随时为皇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然而日本军部估计也没空思考关东军的问题了,因为早在苏联进军东北前三天,美国已经在广岛投下了一颗“灿烂的烟花”,苏联出兵同天,第二颗课原子弹“胖子”被投放在长崎,不可一世的日本军部在吃了两颗原子弹后,再也没有硬气继续负隅顽抗,只能选择投降,自然“一亿玉碎”也没有真正实施,而就算日本全民皆兵,在武装到牙齿的美军面前,损失惨重的只可能会是鬼子自己。


科罗廖夫


后果很严重,日本今天可能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了。

不得不说日本的凝聚力还是很强的,但是如果真的玉碎就不一定了。

首先一亿玉碎是夸张说法,当时日本人口7000多万吧,因为我觉得他们没把朝鲜人当人。军队600万,“国民义勇队”2800万,但是日本的精锐力量当时已经几乎不存在了。

日本的无条件投降让美国成为了日本的占领者而让苏联除了库页岛和北方四岛之外没有在染指日本的本土。

虽然日本由于美国的控制至今仍然不是一个完全军事政治甚至经济自主的国家,但是起码人家还是个统一国家,一旦“一亿玉碎”真正执行了,日本一方全面抵抗美国的登陆部队,使得攻略完东北的苏军开始进攻日本本土,最后的结果就是日本分裂成了多过占领区。

二战后盟军本来有对日本的分割占领计划,中国英国美国各占一块,但是后来由于朝鲜半岛方面的局势改变和东欧铁幕的竖起以及常队长撤往宝岛,占领计划不了了之,但是即便分割占领计划成功也是以美国为主,但是苏联介入可就不一样了,日本将真正分成多块。

想想东西德,不知道红色下的日本会是神马样子呢?

日本还有很多动漫、漫画、小说幻想了这种情节,日本被分开占领发展成了多个不同的政权......

所以说没有玉碎真是可惜呢~


历史区总柴


所谓“玉碎”的提法,最早出现于1943年5月美军为收复阿留申群岛而发起的阿图岛战役,经18天激战,守岛日军共计2600人全体阵亡(实际有29人被俘未死)。消息传来,日本军部考虑到被全歼的说法对于国民的精神打击过大,为了激励士气,便首次在大本营诰词中使用了“玉碎”一词。这之后,一个接一个的“玉碎”消息传来,战争离日本越近,日本也越来越疯狂。

到了二战后期,虽然日本败局已定,但是日本军部并没有意识到局势已经无可挽回。以日本军部为首的狂热派仍然幻想通过本土决战以使盟军(特别是美军)遭受无法承受的重大伤亡,从而达到有条件议和(投降)。基于这种考量,1945年初日本军部制定了“本土决战”计划,计划在日本本土和盟军展开陆上决战,哪怕以牺牲全体国民为代价,也要守住国土,保住国体。在阿南惟几的《告全军将士书》中,明确提出了“一亿玉碎”的口号:“一亿国民总玉碎,弹草如泥,匍匐山野,确信神州不灭,皇国永存“,可见那时候的日本军部有多么疯狂,完全视国民的性命于不顾。

结果大家都知道,随着美军的两颗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进攻关东军,日本顶不住了,天皇圣断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那么,假设日本真的实施了玉碎,会碎成什么样呢?

日本的计划

在二战时日本陆军最高作战单元是总军,相当于战区。分别是在东北和朝鲜的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在中国大陆的中国派遣军,司令官岗村宁次大将;东南亚和太平洋方向的南方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元帅;以及45年4月在日本本土成立的第一总军,司令部驻地东京,司令官杉山元元帅;第二总军,司令部驻地广岛,司令官畑俊六元帅;如果算上后成立的航空总军,司令官河边正三大将,共计先后成立了六个总军。而日本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是以航母、战列舰、重巡洋舰为主组成的联合舰队。

日本军部大本营估计,美军将会在1945年10月下旬发起对本土的登陆战役,从开阔的太平洋方向驶向日本列岛,选择平坦且靠近主要城市带的滩头登陆,这一判断与美国方面的计划相当吻合。美军原计划于1945年11月在九州南部的鹿儿岛登陆4个军,随后再次登陆本州的房总半岛,最终攻克东京。

日本制定了“决三号作战”和“决六号作战”两个本土决战计划,计划到1945年10月,将本土陆上兵力扩充到315万人。并且动员全体国民参战,要求除了服务于重要的科研、军工单位者外,所有年龄在15-60周岁的男性国民,以及17-45周岁的女性国民,皆须编入“国民义勇战斗队”,以最终把日本本土的民兵增加到2800万。

日本计划是在东南亚和中国大陆内地收缩战线坚守,在本土与登陆的盟军决战,战况恶化后将政府迁到东北,依托关东军和中国派遣军战斗到最后。通过决战,让盟军承受重大伤亡从而达到所谓体面的停战议和。那么日本“一亿玉碎”的本钱是多少呢:

日本投降时海外日军军力

八一五投降时,日本还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日本陆军总人数为5681600人,海军总人数1693000人。二战期间日本的空军没有独立成军,陆海军之下分别有各自的航空队。其中,部署在海外的日军部队有近340万。

日本投降时,其在海外的军队分布数量为:

(一)冈村宁次在我国关内战场之中国派遣军为1056000人。

(二)山田乙三在我国关外战场之关东军为664000人。   

(三)安藤利吉在我国台湾及先岛群岛之第10方面军(直属日军大本营)164000人。

(四)上月良夫在朝鲜之第17方面军(直属大本营,远东战役发起后转属关东军指挥)为294000人。   

(五)寺内寿一在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印度之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新几内亚、菲律宾之南方军为743000人。   

(六)今村均在赤道以南新不列颠岛、布干维尔岛、新爱尔兰岛之第8方面军(直属大本营)为70000人。  

(七)日本海军在投降时总数为1693000人。在海外的日本海军分别有中国方面舰队,西南方面舰队、东南方面舰队和第十方面舰队以及镇海警备府(朝鲜)、高雄警备府(台湾)等,兵力40万2千人。

海外日军向同盟国投降情况:

中国战区:中国派遣军105万+台湾第十方面军16万+越南北纬16°线以北38军30081+部分驻蒙军(属关东军)+海军中国方面舰队69000人,共计131.6万。

武器有:

步枪685897支、手枪60377支、机枪29822挺、火炮12446门、步机枪子弹180994000发、手枪弹2035000发、炮弹2070000发。

此外还有战车383辆、装甲车151辆、卡车15785辆、马74159匹;各种飞机1066架、各类舰艇1400艘。

这里面火炮及炮弹大部分是掷弹筒,战车飞机也大多残破,舰艇完好率极低,仅3艘大型军舰和6艘驱逐舰可用,其余多为小炮艇。

苏军部分

苏联参战6天后日军投降,共有83000人死伤,投降68万。

包含有:关东军+朝鲜北纬38°以北的驻朝鲜第17方面军共计近60万,以及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日军(属大本营直属第五方面军)8万人。

武器有:步枪约70万支、轻重机枪12000到14000挺、火炮4000门、坦克装甲车辆600辆、飞机800架、汽车约2000辆。

东南亚英军及澳军部分

英军和澳军受降区域内的日军南方军一共有陆军27个师团、21个旅团及飞行、后勤等辅助部队,陆军总兵力64.6万人,海军总兵力为16.7万人,陆海军合计81.3万人。

日军陆军中绝大部分精锐的常设师团、特设师团都在南方军,但由于与国内运输线被切断,武器弹药匮乏。这些日军中驻防大城市的部队还好,驻防部分岛礁的部队很多都到了无粮可吃的地步,这样的日军别说战斗力了,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保证。

美军部分:

菲律宾残存的陆军和部分海军计9万余人;

美军蛙跳作战后被隔离在太平洋岛屿上的日本陆海军11万余人。

这两部分的日军属于日本南方军,比之向英澳军投降的日军,没有最惨只有更惨,饿都快饿死了。

西南群岛(属驻台湾第10方面军)及朝鲜三八线以南的第17方面军(属关东军)计20余万。


本土的日军实力

在日本本土的部队

(一)日本东京的杉山元第1总军、广岛的畑俊六第2总军、札幌的樋口季一郎第5方面军(包括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千岛群岛,直属大本营)为240余万人。

(二)日本海军129万。


(三)特警预备队及各地方警队25万人。

日本投降时陆军总人数为5681600人,共164个师团又127个旅团及旅团级单位,其中本土58个师团又9个旅团;战车4个师团又9个旅团,其第1、第4师团在本土,第2师团在菲律宾吕宋岛、第3师团在北平投降,第1、第9旅团在关东军,第2--第8旅团(其中2--7编成后未离开过本土)在本土。;骑兵一个旅团(在本土);1944—45年间,陆续将东部、中部、西部高炮集团和名古屋高炮队改(扩)编为四个高射师团,分别负责东京、名古屋、阪神和北九州四大都市圈的要地防空;航空总军下辖4个航空军(两个在本土两个在东北)、直辖3个航空师团,共15个航空师团(辖67个飞行战队,19个独立飞行中队,8个飞行队),其中在本土8个航空师团。

如果不算警察部队,在日本本土的日本陆海军也有370万之众。对这样一支庞大的武装力量,其真实实力如何,需要客观评价。

陆军兵力组成

815日本投降时,在日本本土日本陆军共计58个师团。

陆军方面,日军大本营将本土三岛防卫与北方防卫分开筹划,负责北方防卫的第5方面军于1944年2月在北海道组建,以苏军为作战对象,所辖部队参与了1945年8月的远东作战,因此,将第5方面军所辖5个师团列入日本陆军海外作战部队是合适的。其部队组成为:第7师团,第42、88、89、91师团及独立混成101、129旅团。这里面除第7师团(辖26、27、28联队和山炮兵第7联队,1942年8月以28联队为主组成一木支队,在瓜岛发起万岁冲锋被全歼,后28联队重建)是常备师团具备作战经验有较强战斗力外,其余都是战争后期组建的师团,没有作战经历。


本土三岛日军陆军有:第一总军,辖仙台的第11方面军、东京的第12方面军、名古屋的第13方面军;第二总军,辖大阪的第15方面军、福冈二日市的第16方面军。共计12个军, 53个师团、23个独立混成旅团、2个战车师团、7个独立战车旅团、3个警备旅团、1个海上机动旅团。

初看实力很强大,但是除了第11师团,第25、57师团是在45年3月匆匆从东北调入外,其余都无海外经历。这其中也仅第11师团是常备师团,曾参与淞沪会战,在罗店跟国军有过激烈交战,有较强战斗力,第25、57师团在东北也无作战经历。

1943年开始在本土组建、从未调出本土三岛的50个师团:1943年近卫第1师团;1944年第44、72、73、77、81、84、86、93师团、近卫第3师团;1945年“本土决战动员”组建40个师团——2月“第1次兵备”编组第140、142、143、144、145、146、147、151、152、153、154、155、156、157师团,4月“第2次兵备”编组第201、202、205、206、209、212、214、216师团,5月“第3次兵备”编组第221、222、224、225、229、230、231、234、303、308、312、316、321、322、344、351、354、355师团。

号称日军战力最强的近卫师团,作为日本天皇的御林军,其部分主力调入南洋后编为近卫第2师团,留在本土的扩编为近卫第1、第3师团,没有作战经历,战斗力如何不得而知,不过他们倒是完成了一件壮举,815那天勇猛地占领了日本皇宫。


日本侵华前有17个常设师团,战争期间组建156个师团,总计173个师团。除去撤销未再重组和被歼灭的外,投降时尚有164个师团。就战斗力来说,早期的常设师团和抗战爆发后恢复的13、18、20师团列一等,侵华战争扩大后组建的特设师团二等,之后是早期的三单位制师团,再就是治安师团和以独混旅团扩编的师团(如以八路军抗战时在太行山对抗的独混第四旅团扩编的62师团,在冲绳就给美军重大杀伤,表现甚至好于常设师团),战力最差的就是45年后在东北和在本土新组建的几十个师团。

整体上说日军的部队是越早组建的越强,越晚组建的越弱。具体到本土三岛的日军部队,虽然有53师团之众,如果按照战力划分的话,第11师团、近卫第1师团当划为一等;关东军调入的25、57师团和1944年组建的9个师团当为二等;45年编组的40个师团为第三等。

为了本土决战准备的6.5MM国民步枪

战争到后期,日本兵员不足,先是将征兵年龄从20岁放宽到19岁,之后,又动员45岁以下的退伍兵重新入伍,最后,将从未入伍的19--45岁男子征召入伍(以前征兵体检不合格)。这就导致了日本后期兵员素制越来越差,战斗意志也不如之前征召的士兵,特别是45年后在本土组建的40个师团,很多个子都不到一米五。

日本海军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基本已经被全歼,没有什么像样的舰艇,虽然在本土还有129万人,但是大多数只能算是海军陆战队了。

国民义勇战斗队

日本的所谓“国民义勇战斗队”,那是真真的老弱妇孺,说的好听点就是自杀队,说的不好听点就是送人头。不过人数是很吓人的,2800万。

投降后收缴的武器

步枪2468665支、刺刀1568254把、手枪81061支、军刀661621把、轻重机枪186680挺、包含掷弹筒在内的火炮201244门、坦克2970辆、汽车14494辆、飞机12725架、弹药119.2万吨。除部分用于空中支援的飞机外,大部分是所谓的神风自杀飞机。

海军像样点的军舰只有驱逐舰19艘和潜艇38艘,其余为数千艘的特攻自杀艇。

虚无一把,YY一下日本一亿玉碎

假设美军投下原子弹,苏联进攻东北关东军后日本实行一亿总玉碎,那么无论美军怎么轰炸日本也不会投降,其结果是只能一块块啃骨头。

虽然日本本土的部队素质不如其他战场,但是日本在本土储备的武器弹药要远远超过其他战略方向,且状态较好的战车、飞机几乎都在本土,因而不可小视。另日本海军虽然没什么作战舰艇,人员只能当陆战队使用,但是这一百多万多为老兵,作战意志不会低。

日本准备一亿玉碎研制的国民手枪,比八路的单打一还难看

第一步

考虑到登陆日本本土会造成重大伤亡,美军也许会先使用海军封锁、飞机轰炸,进一步造成日本人员大量伤亡,同时战争后期日本已经出现粮荒,晚几个月登陆会造成上千万日本人被饿死。

第二步

东南亚和太平洋方向,由于被切断了交通补给线且在东南亚的丛林里和太平洋上的小岛,武器弹药不足的百万日军的首要目标是吃饱肚子,其次才是骚扰一下盟军。最后,日军要么在森林里变为野人要么变成农民,与当地的东南亚人通婚被同化。地缘格局上与现在差不多,变数在越南。估计最后是国军应盟军要求进攻北约,而法兰西会努力重返印度支那,进攻南越。解放战争时解放军会追击蒋军到北纬16°线附近与法军对峙。

7.7MM国民步枪,主要给2800万日本民兵用


第三步

由于美军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日本本土且为了减少美军伤亡,因而会提供海空军支援国军登陆台湾,考虑到在台湾的日本第十方面军(除冲绳损失外)未遭受重大打击,且拥有第9、第12两个常设师团,估计国军会经重大伤亡后占领。

第四步

经过半年左右的轰炸封锁后,盟军展开日本本土登陆。苏联负责从库页岛、千岛群岛到北海道。而美军不会自己独自上阵,一定会拉上盟国一起进攻日本本土三岛。战斗经过估计半年时间。

炸坦克的肉搏炸弹

苏联独占北海道,这样现在也就不会存在“北方四岛”问题,美、英、中、法在三岛划分占领区,日本将类似德国被一分为二。甚至如果日本在本土抵抗过于激烈的话,南日本将会被限定在本州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就算苏东剧变后日本南北统一,日本也将是一个地域非常小的国家,其他地区仍然处于几大国的军事占领下。对于日本最乐观的局面是类似两德统一,但是各国包括国民党会在日本有军事基地(或托管地),至于解放后逃到台湾的蒋介石有没有魄力保有在日本的军事基地,看国民党那德行估计做不到。

这样的话,琉球会独立建国,也不会存在钓鱼岛问题。

日本仿制美军的巴祖卡

第五步

由于日本实行一亿玉碎,苏军就不会那么容易占领东北,必将经过一年的惨烈战斗。这样,在苏军占领东北和盟军占领日本本岛的时间上会几乎一致。之后朝鲜仍然会被一分为二加以攻击。

第六步

八路军、国军、苏军、美军联合向关内日军发起攻击,从长春逃到内地的日本政府最后在华北某地被消灭,百万中国派遣军被全歼。

日本研发的特种箭。听说这里面还有防空箭,弓箭射飞机,神剧的灵感估计来自这里

战后东北亚的格局是:南北朝鲜,南北日本,琉球王国以及五个托管地。在北方我国不会有什么变化,南方推进到北纬16°线,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逃到台湾,并保有西南诸岛及在日本有一块托管地。

战后,在南北日本估计剩余人口两千万左右,经七十多年的发展人口数量不会超过五千万。









我淡如菊


中国民族经历了多番磨难才有了现在的辉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曾经的屈辱和痛苦。特别是上个世纪日本侵华带给中国人民的伤痛,“落后就要挨打”更是我们应该铭记在心的血的教训。

提起抗日战争那段中国人民的抗争史,除了日本法西斯的残暴让我们印象深刻,更深刻的是中国人民团结的强大力量。正是因为这份团结,中国才没有被打倒,最终迎来了日本宣布投降的结局。但是,日本投降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因此他们还打算实行“一亿玉碎”计划,不过,日本最终还是败在了美国的原子弹下,这个计划没能实行。

第一:什么是“一亿玉碎”计划?它的内容是什么?

上个世纪的反法西斯战争范围是非常大的,不仅世界多个国家参与,同时大部分战场都有非常多的人员伤亡,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极其重大的灾难。而在反法西斯战场中,中国地区的战争形势是非常严峻的。中国有多个省市区沦为日本的管控地,生活在那里的人民被压迫,被残害,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是不可饶恕的。

正因为这场战争是非正义的行为,所以才会有全世界联合起来反抗法西斯的局面产生。但是,当时的日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更没有停止对中华民族的伤害,更妄想不择手段的攻占整个中国。不仅如此,尽管面对的是注定的失败结局,他们还是试图启动“一亿粉碎”计划来负隅顽抗。

当时的日本政府动员日本的全部民众加入抵抗的队伍之中,不管是老人,还是妇女,都需要拿起手中的武器和即将登陆的美国军队抗争。因为当时日本约有8000万人口,因此这个计划被称为“一亿粉碎”计划。除此之外,日本政府认为幼童会给他们造成负担,甚至想要将那些孩子秘密解决掉。不得不说,日本法西斯的行为极其残忍,日本天皇也只顾自身利益,并没有考虑日本人民的安危。

第二:“一亿玉碎”计划实施的后果。

二战中的日本法西斯不仅是对自己的敌人残忍,对自己的民众也没有一点怜悯之心。当时的日本在国内已经准备好了大量具有杀伤性的武器,只要美军登陆,他们就会把这些武器全部投放。而这些武器很多都是需要人为去操控的,这就意味着即使美军被击中了,日本自己的操控员也会牺牲。

除此之外,老人和妇女每个人手中都有分到的一枚手雷,如果美军上岸,他们就需要拉响手雷,和美军同归于尽。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自杀式的计划,不管是日本还是美国,都会因此损失惨重。而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就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日本这才放弃了“一亿粉碎”计划。


旧时楼台月


所谓“一亿玉碎”计划,是二战末期日本大本营眼看大势已去,为了阻止美国等盟军登陆日本本土而制定的军事计划。然而,美军的两颗原子弹彻底惊醒了日本高层,为了降低日本国内的损失,日本天皇被逼宣布向盟军无条件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二战后期,随着轴心国的节节败退,特别是纳粹德国投降以后,日本政府已经明白失败不可避免。不过为了保全自己,日本政府的高层却丧心病狂地喊出了“一亿玉碎”的口号,打算在本土实行总动员,让士兵和平民都顽抗到底,甚至不惜进行自杀式攻击。日本政府当然知道即使这么做也不可能扭转战局,他们打的如意算盘是希望盟军会因为损失太大而同意他们有条件投降。当然,最后随着两颗原子弹的落下和苏联对日宣战,日本政府已经明白继续抵抗也毫无意义,不可能迫使盟国态度软化,不得不决定投降,没能真的玉碎。不过当时日本政府的“一亿玉碎”计划可以说真的是痴人说梦话,真的实行的话除了让日本灭种外,没什么太大效果。



在二战后期,随着美国海军对日本交通线的绞杀,日本大量商船被击沉。到1945年的时候,日本本土已经基本上和海外控制地区失去联系。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国家,所以很快国内各种战略资源就出现了短缺情况,工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所以在实行“一亿玉碎”计划时,日本国内武器匮乏,本土的陆军虽然看着数字不少,但是很多部队连步枪都不足编,机枪大炮更是稀缺物资。至于由男女平民组成的“国民义勇战斗队”虽然号称有2800万,但是他们的武器就更差了,很多人只有原始的竹枪,战斗力可想而知。

而对于盟军来说,此时已经胜券在握,也根本不可能因为伤亡大而放过日本。苏联为了彻底解决德国,在柏林付出了30万伤亡都没眨下眼。而被日军寄予厚望的关东军,被苏军歼灭过程中根本未能给苏军造成多少伤亡,显然不可能给盟军的决策造成什么影响。 所以日本玩“一亿玉碎”,也无法对盟军造成太大的伤害,只能坑死自己。


独舌视界


日本就算执行“一亿玉碎计划”也阻挡不了失败的结局,反而很可能给日本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二战日本的结局,在他对珍珠港宣战的时候就已经确定。由于日军盲目的错估了美国的作战实力,当美国这家战争机器开始旋转的时候,日本的失败就已经无法阻挡,所以就算实施了“一亿玉碎计划”也不可能阻止日本失败的结局。

二战后期,眼看大势已去,朝不保夕,日本提出丧心病狂的“玉碎计划”,即本土决战计划。然而在美军战斗机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以后,日本人彻底失去了抵抗的信心,没有实施所谓的玉碎计划,而是选择了迅速的投降。哎呀妈呀,真香!

1945年初,日本军部制定了所谓的“本土决战”计划,该计划就是在日本本土和盟军展开陆上决战,哪怕全体国民牺牲,也要守住日本国土。在阿南惟几的《告全军将士书》中明确提出了“一亿玉碎”的口号,所谓是“一亿国民总玉碎,弹草如泥,匍匐山野,确信神州不灭,皇国永存”,可见当时的日本军国主义有多么的疯狂。

当时日本要求所有年龄在15到60岁的男性国民以及17到45周岁的女性国民全部编入国民易用战斗队,从而使日本的兵力扩充至2800万。

二战后期的日本其实差不多已经全民皆兵。当时就连家庭妇女都得上工厂加工武器,学习军事,连女学生也在操练举枪。还成立了所谓的铁血勤国军,这些队伍中都是中小学,针对女中学生则组合成姬百合队,丧心病狂如此。


是阿维啊



很遗憾,这个计划没有付诸实施,最后日本人还是自己及早认怂了。如果日本人当时就这么钢,就是坚决执行一亿玉碎计划,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今天就会省掉很多麻烦,也就不会有让人讨厌的日本这个国家了,慰安妇问题也就不存在了,钓鱼岛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台湾也就没有那么多精神日本人了。

在德国投降之前,日本的颓势就已经很明显了。虽然在太平洋上拼死抵抗,但是在美军的飞机航母军舰和大炮面前,这种顽强抵抗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是白白送死而已。等到德国战败之后,苏联出兵已经是箭在弦上的事,日本的失败就要明显加速了。


苏联出兵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完全彻底的消灭了号称日军精锐的关东军,日本的投降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不是会不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如果日本继续顽抗,那么今天半岛就不是南北对峙的格局了,而是一个统一的国家,韩国可能就不存在了。

当然,如果半岛是统一的,而且没有韩国,那么对我国可能是不太有利的。那样的话,东北和半岛都会成为冷战对峙的前线,美国可能会加强对第一岛链的封锁,我国再要突破第一岛链,走向太平洋,阻击就会大很多。


反过来说,如果日本坚决不肯投降,就是要真的一亿玉碎,那么最后的结果可能是美国的原子弹在日本就不只是仅仅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而是会有更多的日本城市会变成废墟和无人区,而且很长时间会有比较严重的核污染。

对我国而言,如果日本完全变成了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核战争废墟,美国就失去了日本这个在亚洲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就会加强对台湾的军事存在,这对我国当然不是好消息。而且,日本的核污染可能会影响到我国境内。


萧武


日本所谓的“一亿玉碎计划”,就是想以血肉之躯抵抗盟军的飞机、大炮、坦克,如果真的实施了,毫无疑问会亡国灭种。


为了与盟军进行本土大决战,日军成立了两个总军,分别由杉山元与畑俊六指挥,下辖53个步兵师及25个旅团,总计235万人。

其次,日军还组建了由军部文职人员、退役士兵等组成的300多万“义勇军”。另外还募集了2800多万的民兵。

从人数来讲,日军决战的兵力确实不少,但实际上面对强大的盟军无异于以卵击石。

由于美军的长时间轰炸及封锁,日本的军工业几乎全部瘫痪,日军最后能实施决战的都是些落后的自杀式武器。

比如日本空军“独创”的樱花自杀火箭机,由于没有钢材,机身部分都用上了竹子。能不能保证升空都很难说,并且飞行慢、动作笨拙,真正要实战毫无疑问会成为盟军的活靶子。



日本投降前,曾用18架火箭机偷袭美军航空母舰,但无一例外都被美军拦截击落。

再如海上伏龙系列的“回天鱼雷”、“震洋特攻摩托艇”等自杀式武器,也极其简陋。

以“回天鱼雷”为例,就是一名潜水员带着一根竹竿,挂上一枚水雷去偷袭盟军舰艇。这种方式都想炸毁盟军舰艇,得有中彩票的运气。

陆军就更差了,到日本投降前,本土日军武器装备远不及关东军。而80万关东军在强大的苏联红军面前,连半个月都没抗住,日本本土的正规军恐怕更加不堪一击。




所谓的400多万“义勇军”手中能用的武器只有土炮、火铳,及陶瓷手榴弹等,日军可能也想打游击战。但日本资源匮乏,当时连吃饭都成问题,因此根本不具备打持久战的条件。

另外2800多万民兵,说白了就是一些老弱病残,手中的武器就是菜刀、竹枪、长矛等,这纯粹就是送死当炮灰的。

最搞笑的是日军还专门对风月女子做了培训,让她们以美色诱惑盟军士兵,而后等云雨之时,用剪刀“消灭”敌人。从这点可以看出,日军对于决战完全是穷驴技穷、无计可施。

不过幸好日军还比较明智选择了投降,否则按照他们“一亿玉碎”的搞法,鹰酱、毛熊绝对不会手下留情,尤其是把毛熊惹毛了,岛国必将寸草不生、鸡狗不留。



花木童说史


口号和实际实施起来还是不一样的,日本当时为了应对即将登陆日本的美军,搞了一个“一亿玉碎”的计划,意思就是全民皆兵,为日本战死,但是战争从来不缺军事计划,两颗核弹能让日本提前投降,日本也搞个精神核弹号召整个日本,然而他们真的会听军部的指令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从战争爆发时,日本就有小规模的暴动,因为生活水平下降的太快,拖拖拉拉打了那么多年,越打仗越废,最后还要饿着肚子为老爷们玉碎?



不过为了鼓舞士气,一个叫粟林忠道的为鼓舞大家,还为此剖腹自杀,被称为“玉碎总指挥”而在日本被纪念至今。其实那个时候全日本也就在一亿人上下浮动,全民参战是事实,但是全民玉碎有点夸张,那时候制定此计划时,真的是打算玉碎的,认为小孩子不但在战争时帮不上忙,而且还会拖累日本,计划将十五岁以下的小孩处死。日本民兵有将近三千万人,(包括15岁到60岁的男人和17岁到45岁的女性),然后分阶段实施狠毒残忍到极点的计划。



如果日本坚持计划,基本就是日本本土被炸的只剩个地理代名词,被强行移民到满洲的日本人,很快也会被清洗(这群人如果也打算在满洲玉碎的话),但是有时候这种军事打击,美国如果不从日本捞出点油水来是不可能的,他插手多半也是为了战后新的国际秩序和国际地位,把日本炸瞎了也是不太可能,不过日本人如果真的疯狂的无可救药,真的到了那一天,大和民族会彻底成为历史的印记,日出之国的名字,你们担不起。


风云一点通


如果日本真的玩一亿玉碎,那么也只能玩死自己,亡国灭种。

二战后期,随着轴心国的节节败退,日本政府已经明白失败不可避免。不过为了保全自己,日本政府的高层却丧心病狂地喊出了“一亿玉碎”的口号,打算在本土实行总动员,让士兵和平民都顽抗到底,甚至不惜进行自杀式攻击,希望盟军会因为损失太大而同意他们有条件投降。

当然,最后随着两颗原子弹的落下和苏联对日宣战,日本彻底失去了抵抗的能力,不得不决定投降,没能真的玉碎。不过当时日本政府的“一亿玉碎”计划可以说真的是痴人说梦话,真的实行的话除了让日本灭种外,没什么太大效果。

在二战后期,随着美国海军对日本交通线的绞杀,日本大量商船被击沉。到1945年的时候,日本本土已经基本上和海外控制地区失去联系。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国家,所以很快国内各种战略资源就出现了短缺情况,工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所以在实行“一亿玉碎”计划时,日本国内武器匮乏,很多正规军步枪都不足编,机枪大炮更是稀缺物资。而由男女平民组成的“国民义勇战斗队”虽然号称有2800万,但是他们的武器就更差了,很多人只有原始的竹枪,战斗力可想而知。

而且1944年起,日本本土就面临饥荒。到1945年,很多城市已经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如果再不投降,不用美国人打,就会出现上千万的饿殍,饿死几十上百万都是正常。

所以日本玩“一亿玉碎”,也无法对盟军造成太大的伤害,只能坑死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