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始陽:陽從茲始 太陽從這裡升起

  天全縣始陽鎮,是天全縣的第二重鎮。

  始陽的名字經歷了徙、斯榆地、徙陽、樅陽等的變遷。

  始陽鎮在秦時稱為徙國,後經歷代王朝演變及徙、始音近而易名為始陽。

  古時的始陽鎮,為斯榆地(或稱徙都),早在新石器時代就為人類聚居之處,古氐羌民族——徙族人就在此聚居、勞作、繁衍生息。經過不斷的發展,徙族人已經成為了一個大部族。

  話說公元前206年,劉邦統一中國,建立漢朝,但西南邊陲之地常常叛亂。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朝廷派出西漢“帥哥”司馬相如,出使西南夷。在司馬相如通西南後,在笮都設沈黎郡,領笮、青衣、嚴道、徙四縣。比司馬相如小32歲的司馬遷曾在《史記》中記載,“在自巂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笮都最大(西南夷列傳)。”

  據後人考證,巂為古郡名,在現在的越西。而笮為現在的漢源,徙則是現在的天全。也就是說,在巂的東北方向,有10個部族,其中最大的是徙和笮。

  徙在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已經“斯榆之君請為內臣,以故徙都置徙縣。”

  作為徙都,天全縣始陽鎮,就成了徙縣縣城。

  不過,當時這裡並不叫“始陽”,甚至連“陽”字也沒有。

  從公元前111年到公元502年,始陽鎮均是縣所治地,歷經漢、三國、晉、南朝等朝代,建置名稱也經歷了徙縣、樅陽縣的變化。

  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3年),改樅陽縣為始陽縣,取自“陽從茲始”之義,即太陽從這裡升起來。

  從此,始陽名字就定了下來,直到現在。

  在1000多年的歷史中,徙人不再是始陽鎮唯一的居民,在民族融合進程中,徙人慢慢淡出歷史舞臺,“土司”成為這裡的管理者。

  在始陽鎮破磷村,還有一座名為“西湖勝景”的石牌坊,始建於明代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是天全六番招討司正招討將軍高繼光(即高土司)書立,為雅安市唯一保存完整的明代石牌坊。

  始陽鎮自古就是連接藏漢文化的重要場鎮之一,也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和主要驛站之一。在清咸豐8年的《天全州志》的卷首,繪有始陽鎮圖。圖中所示,當時的始陽鎮,有分州署,有乾元義學、仙峰書院,有井5口,有貴州館、陝西館等會館,有寺廟、牌坊、宮、祠若干……當時的繁華可見一斑。

  始陽是天全的第二重鎮,自古是商貿集散地,是川藏線上一個重要的交通驛站。始陽,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往西,可通甘孜藏區;往南,可接攀西地區;往北,與小金、馬爾康相接;往東,承接內地運送物資進藏的重任。

  如今的始陽鎮,正依託著良好的區位優勢和文化底蘊,大力發展工業和文化旅遊,走向騰飛之路。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黃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