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家乡岁月多",这首诗出自一位官场游刃有余的诗人,猜猜是谁?


说起贺知章,最先让我们想到的是他写的《咏柳》和《回乡偶书》,诗人运笔之精妙和娴熟,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说,赞美之词无以复加,这就是我们对贺知章的评价。

贺知章出生于659年,卒于744年,生活在中唐时期,他与当时非常有名的张旭、包融和张若虚合称为“吴中四士”。特别要说的是,他在695年中了进士,开始的是他不同寻常的为官生涯。


说是不同寻常,那便是不同于一般,大多数文人诗者,做官后的仕途都是多重坎坷,起伏不定,为官因为种种原因不让上司待见,令后人的我们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但贺知章却是一个例外。

官场难混,历来有之,如果在官场可以如鱼得水,风生水起,那应该是什么原因呢?这和性格因素应该有很大的关系,贺知章生性随和坦诚,豁达大度,豪放不羁,简而言之,心胸开阔,名利地位无所谓,或许,正是越不在意,得到的就容易。浪迹官场,举重若轻的50年,能得到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交口称赞,自己玩得也很嗨,实则不易,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二)》,是我们熟知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第二首。这首诗也是贺知章的经典之作,同样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回乡偶书(其二)

唐代: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写在天宝三年,也就是公元744年,这一年贺知章已85岁高龄,老人家终于不再做官,告老还乡,回到已经阔别五十余年的家乡越州永兴,也就是现在的浙江萧山。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这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说出自己内心的感慨。离别家乡已经有很多年了,回到家乡觉得许多的人事变化太大了。诗中的“消磨”在这里指消除消失。

诗人离家五十余载,自然世事沧桑,曾经的人,过往的事,自然都已是大相径庭,唯有感慨时光如水,无法把握。诗人用近乎口语的通俗言词,荡开笔墨,至真至情,令人唏嘘。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诗人在前两句感叹离家的这么多年,很多人很多事都变了。最后两句诗人说,只有一样东西没有变,那就是门前涟漪微漾的镜湖,春风吹拂之下,依然没有改变旧时的样子。

最后两句诗人是有着悲凉之情的,时过境迁,许多事物不可能一成不变,还能固守原来的模样,而人呢,区区几十年,有些故友已离世,再也不能见到,只有镜湖,历经五十年,春波依旧。


《回乡偶书(其二)》与《(其一)》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别,《(其一)》中的诗人有着顽童一样的可爱和有趣,用语轻松活泼,《(其二)》隔着千年,都能令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深的伤感与无奈。这首《回乡偶书(其二)》朴实通俗,易于理解,宛若神来之笔,看似不加雕琢,实则是诗人深厚文字功底的显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