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誰願意受人擺佈,尼泊爾、不丹親近印度,是因錫金前車之鑑?

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坡、中印之間,存在著兩個山地國家——尼泊爾和不丹。

隨著印度實力漸長,已不滿足於只是屈居南亞大佬,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方能匹配其日益膨脹的雄心。

印度在南亞是說一不二的硬角色,經常對周邊鄰邦指手畫腳。按常理,不論哪個主權國家都有自己的尊嚴,都希望能獨立自主地處理內外事務。然而尼泊爾和不丹在忍受外來“指導”的同時,卻能同南方強鄰繼續保持親密交往。

沒誰願意受人擺佈,尼泊爾、不丹親近印度,是因錫金前車之鑑?

大國夾縫中的尼泊爾和不丹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狀況?難道原本夾在尼、不兩國之間錫金的消失,給兩國心理蒙上了揮之不去的陰影嗎?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兩國體量同印度相比,只能算是“小不點”。努力同印度搞好關係,是必須而且必要的。

但這絕非唯一原因,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本就紛繁複雜、糾葛甚多,如今局面必是多重因素合力所致。試著抽絲剝繭,解開這個謎團:

沒誰願意受人擺佈,尼泊爾、不丹親近印度,是因錫金前車之鑑?

亞洲大陸概覽

尼泊爾、不丹的歷史

在南亞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國家並非印度,而是遠隔萬里的大英帝國,整個南亞格局形成都要拜該國所賜。

從十八世紀起,英國東印度公司就開始染指南亞次大陸,後替代以英國政府直接出手。十九世紀中葉,印度各土邦被徹底納入帝國殖民體系。覆巢之下的尼泊爾、不丹,也先後成為英國勢力滲透的目標。

沒誰願意受人擺佈,尼泊爾、不丹親近印度,是因錫金前車之鑑?


雖最終都淪為英屬印度保護國,但過程有所不同,尼泊爾境內的廓爾喀勢力武力值高,給入侵者造成很大麻煩,曾以600兵力擊敗4000名英軍。然而眾寡懸殊的力量對比,仍使尼泊爾落敗,被迫割讓一萬多平方公里的平原。廓爾喀強大的戰鬥力讓英國人大為欣賞,自此尼泊爾成了大英帝國僱傭軍的重要來源地,並在1923年承認其獨立。

沒誰願意受人擺佈,尼泊爾、不丹親近印度,是因錫金前車之鑑?

廓爾喀僱傭兵

相比尼泊爾,對付不丹要容易得多。除割讓近2000平方公里的杜阿爾斯平原,不丹也淪為英屬印度的附庸,在外交上接受英國指導。

英國人走後,印度成為英國在南亞利益最主要的“衣缽傳人”。除了物質上的繼承,那種橫行霸道的作風也更換了主人。獨立後印度的外交模式,幾乎是英帝國的翻版,仍然保持著對不丹的“指導關係”。

兩國同印度的關係不可避免地受到歷史傳統的影響,要轉換為新的模式尚需假以時日。

沒誰願意受人擺佈,尼泊爾、不丹親近印度,是因錫金前車之鑑?


尼泊爾、不丹與錫金情況不同

在錫金被吞併之前,就曾受到來自印、尼、不三方的夾擊。無論地盤還是人口,都是該地區最小,而且封閉一隅的錫金並不是聯合國成員。

印度動手時機把握很準,恰逢處於美蘇競相拉攏的得寵期,對印度的小動作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由於錫金長期高度依賴印度,連總理都由印度人擔任,吞併採取的是西方認可的“全民公投”方式,所遇阻力可以忽略,這才使印度得手。

沒誰願意受人擺佈,尼泊爾、不丹親近印度,是因錫金前車之鑑?

箭頭所指是已經消失的錫金

尼泊爾和不丹都是聯合國成員,是國際公認的獨立主權國家,況且目前的國際形勢也不適合重演“錫金事件”。

尤其是尼泊爾,面積14萬平方公里,人口2800萬,怎麼看都是中等規模國家。此國獨立已久,民眾的獨立意識國家意識較強。連不可一世的英帝國拿下都要耗費巨力,印度也只能是心裡想想。

不丹要小得多,領土3.8萬平方公里,人口70萬,印度對其控制和滲透也深入的多,但也僅限於此。在如今的國際局勢下,行險吞併主權國家實屬不智,那是要扣上侵略者帽子的。

沒誰願意受人擺佈,尼泊爾、不丹親近印度,是因錫金前車之鑑?

尼泊爾

地理因素造成的天然親密

南亞次大陸是指喜馬拉雅山脈以南一個相對獨立和封閉的地理單元,尼、不兩國恰好位於南坡,地理位置同藏南相似,向北受到喜馬拉雅山脊的阻隔,向南地貌則平緩的多,溝通也便利的多。

兩國都只有兩個遠遠強於自身的鄰邦,如果要選邊站隊,單從地理上印度顯然更佔優勢,這似乎也是它們唯一的選擇。

沒誰願意受人擺佈,尼泊爾、不丹親近印度,是因錫金前車之鑑?

群峰連綿的喜馬拉雅山脈

印度長期的輸入和文化上的契合,才是兩國親印的最主要因素

尼不兩國都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經濟落後屬於最不發達地區,印度是它們最大貿易伙伴和重要援助國,長久以往形成了高度依賴印度的經濟模式。

表達更直接些,離開印度就沒法過日子了。

沒誰願意受人擺佈,尼泊爾、不丹親近印度,是因錫金前車之鑑?

不丹國王旺楚克

正是因為以上原因,對於印度的頤指氣使,兩國雖有反感,但也不好翻臉。吃別人的嘴軟,沒法子的事。這種糾結表現最明顯的一次:因為尼泊爾在某些事務違逆印度,導致印度直接中斷對尼油氣供應,以此要挾。這令尼泊爾十分不滿,轉而向北方大國求援,此舉無疑讓印度“尊嚴掃地”。

近年來尼泊爾更是頻頻向北方大國示好,這令敏感的印度極其不爽。

雖屢生齷蹉,但主流依然是友好。尼泊爾八成以上民眾信奉印度教,在宗教文化上不存在隔閡,而印度也從未將尼泊爾視為對手。

沒誰願意受人擺佈,尼泊爾、不丹親近印度,是因錫金前車之鑑?

印度尼泊爾文化宗教的同一性


尼泊爾、不丹親近印度既有歷史客觀因素,也包含著幾分無奈。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本就是權衡利弊後作出的選擇。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再排列出新的平衡,這才是歷史發展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