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這一個月,我讀了5本有趣的書

疫情當前,予我最大的收穫就是能有整塊兒的看書時間。我看書速度不算快,這個月看了6本閒書,啃了一本陳岸瑛的《藝術概論》,已經是史上最好的成績了。


看的這幾本書裡,有5本還不錯,誠心推薦給大家。


01 故宮的古物之美


這是一本被封面吸引的書,那是宋徽宗親繪的《瑞鶴圖》。

宅在家這一個月,我讀了5本有趣的書

疫情爆發的前幾天,閒在家裡逛噹噹,看封面和介紹就立刻下了單,沒想到兩天時間就送到了。


作者祝勇,是故宮博物院影視所所長,也是紀錄片《天山腳下》的總導演,想必對故宮文物的介紹是權威的。


我本以為,這是一部故宮文物的說明書,無非幾張精美的圖片再配上文物的出生年代及“生平”,沒想到這本書並非如此。


作者只選擇了18件寶物,從物品出發,探尋其背後的歷史故事,這些歷史也並不像史書那般枯燥,作者把它描繪地恰如一段傳奇,讓人意猶未盡。


我想這要歸功於祝勇的好文筆,他的文風清秀雋永,如沐春風。不僅傳奇寫得好,還能旁徵博引,自然地引出其他文物,且夾帶著作者對文物的思考與探索。


宅在家這一個月,我讀了5本有趣的書


比如馬和之的《豳風圖》勾起了作者對理想國周朝的回溯與嚮往,繼而談到莊子心目中的理想世界,這理想世界也讓我新潮澎湃:


“人民如野鹿一樣,端正而不知道什麼是義,相愛而不知道什麼是仁,真實而不知道什麼是忠,得當而不知道什麼是信,行為單純而互相有助,卻不以為恩賜。因此行為不留痕跡,事蹟沒有流傳。”


即是,不用標榜仁義禮智信,因為那些品質已經深入每個人的骨髓,自然而然地流露。不需要刻意表現以彰顯自己的道行,所謂風行水上,如雁過無痕,令人無限嚮往。


這本書的很多篇幅讓我有共振的感覺,雖然有些思考不乏作者的個人臆想,但仍然能為我們提供關於歷史的多角度思考。


02 紐約瑣記


2020年伊始,理想國推出了紀錄片《局部 第三季》,依舊由藝術家陳丹青做講述人。


宅在家這一個月,我讀了5本有趣的書


我是《局部》的老粉,順便推薦一下這部藝術題材的紀錄片,陳丹青很任性地想講什麼講什麼,可能這期還在講馬奈,下期又換成了梵高。


確實很“局部”,每次的切入點有可能是一幅畫,有可能是某位藝術家,還有可能是某個流派,但共性就是一點不枯燥,完全是他本人對藝術局部的有趣解構。


宅在家這一個月,我讀了5本有趣的書


因為紀錄片沒看過癮,所以找了他的《紐約瑣記》來讀,很像《局部》的文稿,同時摻雜了不少他在紐約求學和生活的記錄。


陳丹青的文筆不算華麗,很接地氣,但就是吸引人。每個句子都不長,鏗鏘有力,還很敢說,總之讀起來非常過癮。


而對藝術的談論一點不賣弄,沒有絲毫附庸風雅的意思,就像在和讀者對話,把他的所知所思告訴你,實在遇到費腦筋的,他就直接攤牌。


比如說到弗洛伊德的回顧展,其中最後一面牆空著,註明“這幅畫沒畫完,畫完就送來”。


陳丹青直白地調侃道:“這說明什麼呢(所以真難寫)?”


03 桃花債


宅在家這一個月,我讀了5本有趣的書


這是一本我用了幾晚睡前時光,在微信讀書上看完的小說。知道《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人大概率都知道這本書。


之前《十里桃花》大熱的時候,大風颳過起訴唐七公子,抄襲了自己的《桃花債》。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裡的白淺是我最喜歡的網文女主,那個隨性灑脫的勁兒真是迷人。


趕上《枕上書》熱播,我就又回味了一遍前作。但沒想到很多人不喜歡白淺,覺得她錙銖必較沒有神仙風範,不如《桃花債》裡面的神仙有仙風。


宅在家這一個月,我讀了5本有趣的書


於是我立刻找來《桃花債》去讀,才發現,它和《十里桃花》完全是兩個故事。後者是合格的大IP爽文,故事脈絡龐大,情節衝突明顯,人物塑造也很鮮明。


而《桃花債》有點“莊生曉夢迷蝴蝶”的意味,整體就一個故事,並不複雜,戲劇性不強,卻比《十里桃花》意境好。


雖然也是本網絡小說,但卻有點能品的意思,大風颳過筆下的神仙確實仙風道骨,更加逍遙灑脫,作者應該對道家有些研究,對轉世輪迴和因果循環有自己的想法,也把這些賦予在書裡,描繪的很有意思。


在意境上,應該是勝於《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喜歡網文的人可以試試。


04 北野武的小酒館


宅在家這一個月,我讀了5本有趣的書


北野武,日本著名導演、演員、主持人,在日本被譽為鬼才導演,是黑澤明欽點的接班人。一個在日本,他稱第一,沒人敢稱第二的導演。


當然,伴隨他的,還有那些風流成性的緋聞。


宅在家這一個月,我讀了5本有趣的書


也有人說過,他能拍出《菊次郎的夏天》,內心一定有溫柔的一面;能拍出《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一定也有深情的一面;能拍出《兇暴的男人》,是個鐵漢無疑;能拍出《性愛狂想曲》,一定是個幽默的人。


還有他的那些奇異畫作,應該也表示他是內心充滿趣味的人。


這麼多不同的特質都出現在北野武一個人身上,那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在《北野武的小酒館》裡,他告訴大家,這些都是他,只是不喜歡單調重複而已,就像自己拍出了各種風格、題材迥異的電影一樣。


宅在家這一個月,我讀了5本有趣的書


如果你喜歡北野武或者喜歡他的電影,那一定要讀讀這本書,瞭解北野武的內心世界。


如果你對這個人不感興趣,也不妨礙閱讀這本書,它就是作者的內心獨白,聽他談生死、談教育、談人際關係、談社會,還有聊聊電影的那些事兒。


也許你會了解一個人的多面性,他可以對生死有著超脫的理解,但同時卻不避諱地流連美色。


其實北野武只想做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05 生活是很好玩兒的


宅在家這一個月,我讀了5本有趣的書


這是一本很久之前買來的書,因為是隨筆,每篇篇幅都不長,所以每次看幾篇就放下了。


作者汪曾祺,這位“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的頭銜自不必說,而這本書也是他十分接地氣的散文合集。


汪曾祺先生可真是個老“玩“童,這本書裡,他講吃、講植物、講友人、講舊事。


你會不禁奇怪,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在汪老的筆下卻有那麼多有趣的事,而我們擁有如此豐富的物質生活,卻常常大喊無聊。


在汪曾祺眼裡,一碟韭菜花都是人間至味,更別提他描繪的手把肉,都在我腦中形成了讓人垂涎欲滴的畫面。


真正的好文筆,也許就如汪曾祺這般,於細微處見真章,他筆下的瓢蟲、螃蟹、豆芽彷彿躍然紙上,連葡萄架和臘梅花都讓人心生嚮往。


他描述的就是身邊的人和事物,連樓道的大媽們都可以說一說,可是讀起來卻並不枯燥,而是體會到那些生活中的小韻味。


在這個浮躁的環境中,建議我們都能拿起這本書,哪怕偶爾看上幾篇,都會讓你的心立刻沉靜下來,去迴歸生活本位,體會其中最細枝末節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