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看不上晴雯的“狂样子”,并没有夸大其词,晴雯确实狂了点

文 / 起叔

历来,王夫人都因抄检大观园而饱受诟病,晴雯也正是在这一事件中被波及,从而被逐出大观园,之后不久丧命。因为这些原因,王夫人遭到很多读者的口诛笔伐,认为是她拉开了贾府衰亡的大幕,认为是她害死了晴雯。而反之,晴雯则是被冠以敢于反抗、勇于献身的正面形象。

然而,当我们细细品读《红楼梦》,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时,却发现晴雯的结局,恐怕并不能过多地怪罪王夫人。如果说非得有一个人来承担这份责任的话,那么也只能是晴雯她自己

王夫人看不上晴雯的“狂样子”,并没有夸大其词,晴雯确实狂了点

当时,因为大观园中发现了绣春囊这一物件,让王夫人又羞又怒,同时也深感惭愧,认为自己这些年来渐渐疏于管理才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对大观园开始一次彻底的整顿,而这个时候,王善保家的抓住机会将晴雯抖了出来,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王善保家的一提醒,让善忘的王夫人立刻想起了一个人。

“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又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个轻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的。后来要问是谁,又偏忘了。今日对了坎儿,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

当王夫人说出来这个人的样子,经过凤姐再次确认以后,确定她就是晴雯无疑,王夫人当下决定快刀斩乱麻,以雷霆手段来清除大观园里的一些人。

王夫人看不上晴雯的“狂样子”,并没有夸大其词,晴雯确实狂了点

很快,晴雯就被传唤到了王夫人面前,晴雯天生丽质,她听到王夫人传唤以后,略知王夫人性情的她便也不敢十分打扮,可就是这样,到了王夫人跟前以后,依然给人以一种“钗亸鬓松,衫垂带腿,右春睡捧心之遗风。”这让历来涵养极好的王夫人顿时“真怒攻心”!

一来是她发现自己所讨厌的这个“轻狂样子”的丫鬟果然是自己上次在园子里打骂丫头那个,本来就瞧不上这种人;二者,她竟然是宝玉房中之人,而自己一直以来竟然都没有留意到,她“天天做这轻狂样子给谁看?”最可能的还是宝玉啊!

如此一来,王夫人真的是怒不可遏了,出于对晴雯的反感,出于对宝玉的担心,也出于对大观园的担忧,让速来宽柔待下的她决定立刻开除晴雯!

王夫人看不上晴雯的“狂样子”,并没有夸大其词,晴雯确实狂了点

而之后,被赶出大观园的晴雯未过多久就香消玉殒,为此人们习惯于将晴雯的殒命归咎于始作俑者的王夫人。可是,这样的论断其实还是过于武断了。

首先,晴雯让王夫人倍感反感的是她那“狂样子“,为何晴雯打骂丫头就被王夫人如此反感呢?这其实和贾府的教养与门风不无关系。贾府”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王夫人也属于”从来不曾打过丫头们一下“,再者贾母、贾政等,也几乎从来没有苛责过下人,甚至连一句重话都没有。可是晴雯呢?打骂小丫头却似乎是家常便饭一样!

除了王夫人所回忆起来的园中打骂丫头那一次,书中还提到过几次,比如坠儿偷金之事发生后,身为主子的宝玉尚且没说什么,晴雯就抓住机会用一丈青乱戳坠儿的手,她将“副小姐”的威风也算是发挥到极致了。

王夫人看不上晴雯的“狂样子”,并没有夸大其词,晴雯确实狂了点

再者,便是她那近乎蛮横的性格。

在第31回中,当晴雯不小心把一把扇子摔坏后,心情不好的宝玉便忍不住略微责怪了两句,可是晴雯非但没有一丝丝内疚或是害怕,反而是立刻咄咄逼人地给宝玉怼了回去:

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看。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训我们的不是。

一番冷笑加冷言冷语,把脾气那么好的宝玉都“气的浑身乱战”,可即使是如此,晴雯都没有作出一丝丝的让步,后来还是宝玉主动向她示好,才总算和她和好。从中,晴雯的性格特征也可见一斑。

王夫人看不上晴雯的“狂样子”,并没有夸大其词,晴雯确实狂了点

晴雯除了这些蛮横的缺点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急躁,脾气暴躁,正如平儿所形容的“爆炭”一般。所以平儿在得知坠儿偷了首饰以后,都不敢告诉晴雯,而后来得知此事的晴雯果然暴跳如雷;当她被王夫人训斥完以后,气非小可,这也直接导致了她被赶出去以后的身死。

所以,综合来看,晴雯之所以被王夫人逐出大观园,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她过于张狂而丝毫不懂得收敛,相貌出众只能说是一个诱因而已;逐出园以后的抱病而终,还是因为她那暴躁的脾气,怒火攻心而致。

清代作家涂赢曾用这样一番话来评价晴雯。“有过人之节,而不能以自藏,此自祸之媒也……”这一评价,可谓是十分中肯,晴雯的身死,还是在于她过于的张扬,近乎跋扈,所以她最终的悲剧实乃自己一手造成,与王夫人并无太大关系。

参考文献:《红楼梦》;

《大观红楼》 欧丽娟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