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炕情怀》

两间泥草房,一铺大火炕。

我在这出生,在这里长大。所以对于火炕的热爱是发自心底的一份情怀。

过去的农村火炕是用土坯搭建的,炕面上再铺上一层用高粱糜子编织的炕席,炕下留一个灶口,是专门用来烧炕添柴用的。一铺火炕睡全家,晚上就露小脑瓜儿。这是对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白天炕桌往炕上一放,全家人的一日三餐,就在炕上解决了。家里若来客人,老娘赶紧把客人脱鞋了,让客人上炕坐热炕头,一边陪客人喝着热腾腾的白开水,一边家里家外的聊着闲嗑。

炕还是老娘做儿活的主战场。一个线针笸箩承载着全家人的冷暖。一大家子人的大棉袄二棉裤,一年四季穿的单鞋,棉鞋……什么剪鞋样,打补丁,纳鞋底,缝被褥统统在炕上进行,浓情蜜意都在一针一线里。

每年进入二月的 烀大酱,做酱块儿;进入还腊月发糯米面,蒸粘豆包;剁饺馅,包冻饺子……老妈把爱都揉进妈妈的味道里。

老爸算得上是十里八村的文化人儿。巴彦师范校毕业,教得一份好书,写的手好字。每年过年,老爸把炕桌往炕上一支,铺开大红纸,研墨提笔为乡里乡亲免费写春联,屋里屋外特别热闹。老爸不仅书教的好,字写的好,老爸还是个手巧的人儿。每年刚一入冬,老爸就备好高粱糜子。一铺炕,一扎高粱糜子、一根细麻绳、一个自行车轮圈,就把一年使用的锅刷,扫地和扫炕的条菷统统搞定、备齐。

炕也是我和姐妹们学习和游戏的乐园。那个时候,每天放学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趴在炕上写作业,大的看小的,检查完完作业,赶紧从棚顶吊着柳条筐里,拿出布口袋、噶啦哈。什么支儿呀面儿呀,玩的不亦乐乎。

小人书也是姐几个的最爱,什么《小兵张嘎》、《鸡毛信》、《霍元甲》、《黑三角》,一铺炕、一张桌、几个小脑瓜时而全神贯注,时而叽叽喳喳。

春天老妈在炕头上,铺上厚厚的鸭毛垫子,孵化鸭和鹅。小孩坐在炕上看屋檐下的燕子呢喃,好不惬意。

夏天,一家人坐在炕上边搓苞米边听刘兰芳讲的评书《岳飞传》,望着窗外斜雨打窗,想着小金河又要涨水,鱼又可以多起来,就特别兴奋。

秋天老爸扒炕抹灰,炕上晒葵花子,炕下用灶坑碳火烤苞米,吃起来超级美味。

冬天炕热屋子暖,晚上睡觉前老爸把每个孩子的鞋垫从鞋壳儿里拿出来,放在炕头炕上,早上起来穿着热乎乎的。

晨起坐在炕上,看着玻璃上一晚上开出的漂亮窗花,一抹晨曦透过窗,背上书包,带着美好的心情走在上学的路上……

一家人,一铺火炕,一份温暖,一缕乡愁!

《火炕情怀》


《火炕情怀》


《火炕情怀》


《火炕情怀》


《火炕情怀》


《火炕情怀》


《火炕情怀》


《火炕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