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最具诗书气质洞窟,由唐代大诗人发现,距三峡仅30公里

提起湖北旅游,会想起去武大看樱花,去恩施看大峡谷,去宜昌看长江三峡,去神农架看野人等等。湖北所在地区历史悠久,更是孕育了璀璨的文化,其实除了这些出名的景点外,在很多低调的县市都藏着值得一去的地方。这个假期不出门,今天随着我的图文来看宜昌一个小众景点,距离著名的三峡景区也不过30公里,离宜昌市区10公里,那便是三游洞。

湖北宜昌最具诗书气质洞窟,由唐代大诗人发现,距三峡仅30公里

三游洞的名字有两个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个人曾一同游过此洞,人称“前三游”;到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来游过此洞,人称为“后三游”。是怎样的一个地方让唐宋著名诗人都来此并留下千古传唱的诗句?

湖北宜昌最具诗书气质洞窟,由唐代大诗人发现,距三峡仅30公里

三游洞的发现可以说来自于三大诗人的一次约酒,古人真的是很有探索精神。公元819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升忠州(重庆忠县)刺史,其弟白行简同行赴任与元稹意外在西陵峡中恰遇,在峡口饮宴时又偶然发现一奇特天然洞府,由元稹提议:“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并由白居易做“序”而纪之,《序》尾言道“以吾三人始游,故为三游洞”。三游洞即此而得名,从唐代诗人白居易三人发现此洞以后。

湖北宜昌最具诗书气质洞窟,由唐代大诗人发现,距三峡仅30公里

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洞中,各提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唐宋以来,白居易、元稹、白行简、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游览过三游洞的名人,以及在夷陵任过职的官吏,或题写诗文、或刻碑记事,共作壁刻、碑刻100多件。保存下来并已经发现的近60件,楷、隶、篆、行、草各体皆备,因此这一小小的洞窟可以说是小型的诗词博物馆。

湖北宜昌最具诗书气质洞窟,由唐代大诗人发现,距三峡仅30公里

如今来游览三游洞景区,不仅仅可以参观这个诗书气的洞窟,整个景区还包括至喜亭、楚塞楼、古军垒遗址、张飞擂鼓台、陆游泉等,全部游览完需3-4小时。

它背靠西陵峡峡口,面临下牢溪,地势险峻。最好的观景点是至善亭,它始建于宋朝,当时文学家欧阳修被贬任宜昌县令,峡州太守朱庆基建此亭后,特委托欧阳修专为此亭作记文,即《峡州至喜亭记》,使此亭成为峡州三大胜境之一。几经毁坏后,现在所存的是后来新建的。

湖北宜昌最具诗书气质洞窟,由唐代大诗人发现,距三峡仅30公里

居高临下看在那峰峦叠嶂之中,长江水流经三游洞旁,像被劈成两半,水势由急转平,江面豁然开阔,呈现险夷交替之奇观。

湖北宜昌最具诗书气质洞窟,由唐代大诗人发现,距三峡仅30公里

靠江一侧还有一小段玻璃栈道,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前面的葛洲坝和长江索道,前面就是南津关了。它和瞿塘峡的夔门是三峡的两个门户,可以以西陵峡口为背景拍一张“三峡之门”留影。

湖北宜昌最具诗书气质洞窟,由唐代大诗人发现,距三峡仅30公里

在景区内还有一个大悲洞,北宋黄庭坚在《黔南道中记》中记述“绍圣二年三月辛亥次下牢关同伯氏元明、巫山尉辛紘,傍崖寻三游洞。绕山行竹间,二百步许,得僧舍,号大悲院。才有小屋五六间,僧贫甚,不能为客煎茶”。至此,大悲洞流传至今。这样算来,大悲洞的存在至少也已有千年。

湖北宜昌最具诗书气质洞窟,由唐代大诗人发现,距三峡仅30公里

如今崖壁上的石像仍清晰可见,一尊大佛矗立在江边,神态威严,看那双眼仿佛穿越了千年了岁月,看透了尘世纷扰。现在据说到了晚上还有灯光秀。

湖北宜昌最具诗书气质洞窟,由唐代大诗人发现,距三峡仅30公里

印章石园,这个算是后来新修的景点,征集到127位世界知名华人画家的印章。取三峡大坝坝底江心石精心刻制,将画家常用章放大成印章石雕。

湖北宜昌最具诗书气质洞窟,由唐代大诗人发现,距三峡仅30公里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对岸的三峡蹦极,蹦极高度为61米,是目前全国峡谷中最高的蹦极跳台,有勇气的可以尝试下不同的惊险刺激。

湖北宜昌最具诗书气质洞窟,由唐代大诗人发现,距三峡仅30公里

整个景区人流量不大,一方面它离三峡景区比较近,外地游客基本直奔三峡游览,二来它的门票也较贵,78元/人,比起三峡景区不收费,也阻挡了一部分游客。

湖北宜昌最具诗书气质洞窟,由唐代大诗人发现,距三峡仅30公里

湖北宜昌最具诗书气质洞窟,由唐代大诗人发现,命名跟几大文豪都有关,距三峡景区仅30公里,外地游客较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