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在黃州寫詩嘆人生如夢,頷聯驚豔千年,全詩沒幾人讀過

蘇軾一生奔波不定,輾轉多地,但他似乎總有一種能力,每到一個地方,都把那裡的日子過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寫下一些精彩的詩篇,留下幾個引人回味的故事。

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就在此前,他才經歷了牢獄之災,輾轉流落到長江邊上這個窮苦的小鎮上。在黃州,他經濟上很緊張,日子過得不寬裕,真正成為了一位農夫,開始耕種,卻也留下了聞名千古的佳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等。

蘇東坡在黃州寫詩嘆人生如夢,頷聯驚豔千年,全詩沒幾人讀過

蘇軾雕像

蘇軾初到黃州,是好好思索了一番人生的,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裡寫他此年六月寫給蘇轍的別弟詩裡說,自己的生命“如爬在旋轉磨盤上的螻蟻,又如旋風中的羽毛”,此時,他是覺得不安定的。但在黃州的生活安定下來之後,他樂觀的天性又故態復萌,從平靜的生活中咂摸出美來。

在黃州,他開墾了土地,喜歡上了種果樹,也給當地以及後世的人們留下了各種烹飪技巧:東坡肉、蒸鯉魚、東坡湯……他在此寫下《豬肉賦》,因為這裡的豬肉極賤,“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而在1082年,他與朋友出城尋春時,也寫下一首詩,頷聯非常經典,含著一種世事變遷之後的徹悟,用七字概括半生:事如春夢了無痕

蘇東坡在黃州寫詩嘆人生如夢,頷聯驚豔千年,全詩沒幾人讀過

秋鴻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宋·蘇軾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東風還不肯吹進東面的城門,詞人和題目中提到的兩人潘丙、郭遘騎著馬去郊外尋找去年遊玩過的村落。寫到這裡,如按正常行文思路,就應該寫如何尋找,沿路風光如何了,但蘇軾絕不落俗,他想到他們此行是去找去年之地,於是想到:人就像秋天的大雁一般,來來去去都有音信痕跡可以尋,可那往事啊,就如同春天裡的一場醉夢,醒過來就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蘇軾經歷了那麼多的往事,經歷烏臺詩案,被捕入獄,他甚至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了,卻沒想逃過一劫,繼而被貶黃州。此時的蘇軾,已經四十七歲,已過半生。這前半生的一樁樁一件件,每一件拿出來對平常人來說無不是大事,可到了他這裡,你看他寫得多麼舉重若輕——就如同春天的夢一般了無蹤跡。

感嘆完,詩人又回到了現實,說我們這就去江城邊上的小酒館,喝上三杯酒家自釀的好酒吧,鄉野老人淳樸的一笑一定讓人感到溫暖。我們已經約定,每年春季的時候都要出東門踏青,所以,老朋友就不必為此而擔憂了。

蘇東坡在黃州寫詩嘆人生如夢,頷聯驚豔千年,全詩沒幾人讀過

春風入酒

然而,約雖定下,不過兩年,蘇軾又被迫結束了在黃州的生活,被安排上了去汝州的道路。那時,他種下的樹苗才長成,他在這裡的生活才安居不久,這場黃州夢短暫而精彩,卻也又要醒來。

在這首詩裡,最為人稱道的無疑是第二聯:“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清代時紀昀評其“深警”。說有三層意思——

一層指去年之事,去年之人;二層指如今之人,往日之事;三層說人生當重人不重事,事經已過不須提,而人有情有信,且常變常新,所以要重人。

所有過往,都收縮在一句“事如春夢了無痕”中,實在是很曠達灑脫了。歷經生死之劫,流落到此,又有幾人能有這般大徹大悟、超凡脫俗的心態呢?

蘇東坡在黃州寫詩嘆人生如夢,頷聯驚豔千年,全詩沒幾人讀過

人生如夢 一樽還酹江月

正如他在另一首詞《西江月·黃州中秋》裡所寫的:“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人生如夢無常,世事就如同一場大夢,生命不過是短短的幾回秋涼而已。.

也如同一時期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結尾處他寫的:“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人生如夢一場,不過幾回秋涼,悲觀是一生,灑脫也是一生,又何必困於過去,滯於眼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